年前他從張林青手上收購了20塊電子手錶, 沒等到百貨大樓開門迎客,不知道怎麼的就被人知道了,這些有內部消息的人一搶而空;還有好幾個提前給了定金的;當然了人家也不缺那幾個錢, 都是買來唄小輩帶的, 不過他手上不就缺貨了麼。
其實啊, 他們那個小地方人都喜歡魔都產的梅花牌手錶, 梅花手錶在他們那個地界一直供不應求, 也比較貴。
買得起的都是縣城有頭有臉的人物,買不起的小老百姓呢,爲了有塊手錶, 只好退而求其次,找個便宜也實用的表, 花個20~30塊錢買塊帶帶, 也不錯的。
早在79年的時候, 國家已經在南方搞起了經濟特區,吹起了改革開放的風;人民生活越來越好。他們這個小縣城自然也活躍起來。只可惜這位劉科長沒門路, 這不來求老鄉了麼。
張林青和梅花廠那位管銷售楊副廠長私交關係一直不錯。手錶的生產不想其他的,全是手工,非常費時費眼的。
做工精美的梅花表,都是限制數量賣給小地方,工廠偶爾有些瑕疵的梅花表, 也只是流通於魔都的淮國舊, 張林青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年後回來也去拜訪了楊廠長, 跟他通過氣的;楊廠長人也爽快答應了, 只要有需要, 讓張林青直管來。
當着這位劉科長的面,張林青表現出遲疑的神色, 一幅不太好辦的樣子。
張林青想抓住這次機會,又不想讓劉科長覺得事情太容易辦。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這位劉科長也不止找了他一個,只是其他人都婉言拒絕了他,不得以纔來找自己。
張林青呢也想賣個人情給這位劉科長,也許自己回縣城遇到什麼麻煩的事,還能找他幫忙,劉科長在縣城的關係肯定比他廣。
所以他不拒絕,但也不立即答應,最起碼他自己需要去確認一下。
張林青安排好那位劉科長,趁着午休時間找了個公共電話亭往楊廠長家掛了電話說了來由;楊廠長一口答應只讓他過來。跟楊廠長約好晚上10點到他們廠取貨(供貨緊張都是需要下手去搶的)。
拿到手錶後,張林青全部轉手都賣給了劉科長,告訴他這是最後一次,自己是看在老鄉的面子上,怕他丟了採購科長的工作,這才花錢託人幫忙的。
劉科長也知道張林青是真心實意幫忙的,看中他的人品,兩人還結拜異性兄弟,說是以後回縣城只要有麻煩只管找他。貨銀兩清;送走了這位劉科長,張林青給楊廠長送去了500塊錢的提成。
這次梅花表的事情,這個劉科長嚐到甜頭又來找了張林青兩次,不過他都拒絕了。
他倒是幫劉科長,批發了好多深市那邊的電子錶,這也讓張林青小賺了一筆,這位劉科長自己找到門路了,漸漸劉科長再也沒來找過他了。不過兩人還是保持聯繫暢通。
元宵節當天,張老爹風程僕僕的帶着月美返城了;張老爹看到張林青倒是一臉的心虛;張林青剛開始有點納悶,後來想通了其中的關節。
只當做沒看見,估計老爹肯定被老媽說動了,揹着他答應了什麼無理要求。
誰答應了誰去辦,張林青可不想慣着老爹這個好面子耳朵根軟的壞毛病,反正老爹一天沒挑明,他就裝傻,就算老爹挑明瞭,他也有辦法拒絕。
晚上一家人吃了湯圓,飯桌上張老爹直言老大娶了個攪家精回來;老大又是個大草包;這兩口子的德行,張林青上輩子早就領教過了,沒接老爹的話頭。
晚上張林青帶着老婆和小妹出門去了城隍廟看燈去了。
到城隍廟時候,擡頭望去人聲鼎沸,四處張燈結綵;街道上的人是接踵摩肩,遠遠望去人頭攢動。
城隍廟的店家有許多賣花燈的,將黑夜照的燈火輝煌,在城隍廟中心位置那是載歌載舞,盛況空前。張林青三人也暢遊在這燈火輝煌中。
沿途看到有賣糖葫蘆、龍鬚糖等小吃,張林青都會一一買來給老婆和小妹吃;這兩人從逛街嘴巴就沒停過,像個小老鼠似的。
方美琴和月美那裡見過如此光景,一路上都是仰起脖子東張西望,滿眼好奇之色,有時候連手上的龍鬚糖都忘了吃了。
張老爹他們要過了正月十八纔開工,張林青讓老爹正月十六送小妹到學校報到。
等他從學校回來後,又拿出體檢單讓老爹直接到醫院做個檢查,他已經跟醫生提前聯繫好了。
正月十八這天張林青休息,陪老婆把片區的水錶都抄好後,騎車帶着老婆在片區收水費,順便打聽那邊有門面房買賣的。
這段時間他一直在打聽淮海路上的門面房的買賣情況。工夫不負有心人;還真讓他打聽到;當即帶着老婆一起去找到賣家;
賣家因爲全家要移民去香江,以後沒什麼事都不打算回來了,所以想把魔都的房產處理;只留一套住宅,以方便今後回國祭奠父母。
正好淮海路上有2間門面,一間30平米左右;不過不在中心位置,也在淮海路,不過稍微偏一點;賣主帶着張林青夫婦去看了門面房。
房主開價也挺高的,兩間要1萬塊;這要放後世,肯定不貴,張林青估計錢還得掏的飛快,就怕被人買去。
但是現在的話,哪怕他爲人一直是爽快行事,看上了這個房子,但他也覺得這個價格貴了,要是這兩間房離中心位置很近的話,1萬塊還是挺值的;現在這個位置不值在這個年代肯定不值這個價。
他很直接的還到他心目中的價格,同意就交易,不同意就算了。買不到再找其他房子,他很乾脆,不想磨磨唧唧。賣家直言要回去跟家人商量,需要商談。
八十年代年初期,魔都有錢的人也不少;但是置辦房產的人卻不多;大多數人家沒有意識。
那個時候魔都好多人家因爲工作調動;交通不方便等等因素,比如江西搬到江東;江東搬到江西;大家都是登報後自行等同交換房子。
那個年代一是:大家工薪階層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老老少少吃吃喝喝哪方面都需要花錢,實在是拿不出那麼多錢買房,二是:大多數雙職工家庭都是等單位分房;三是:那個時候的老百姓壓根就沒有買房的想法和念頭,你說多純樸。
不過後來改革之風颳到魔都後,魔都到處都是處於興興向榮,到處都在建設。後來房價更是蹭蹭往上漲。98年金融危機時,房價倒是滯漲了一段時間,2000年後大家才意識到魔都的房子重要性,都開始買房炒房了,當然那是後話了。
張林青在這個時間段買房怎麼都算是炒古董中的撿漏了,店主急於移民;再加之實在是買的人少看的人也不多;最後以八千塊的價格賣給了張林青;辦好過戶後,算是掏空了張林青家底了。
這個錢對張林青來說花得值;店面到手後,和原來的租客重新簽了協議,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了,他現在重點放在工作和學習上了。
張林青的工作順風順水,學習也是進展很快。他每天晚上和方美琴兩人會在溫故當天學習的只知識後,再自學初三的課本內容;已準備參加7月份的中專考試。
他想過了,兩輩子了他已經形成了固定思維了;學習方面他是不如方美琴了,對自己要求也不高;高中呢,是不方便。
還不如直接考個中專,學法律專業。中專畢業後再讀個函授拿個法律專業的大專畢業證就行了。
他把自己的想法和方美琴說了下,沒想到方美琴不但贊同他的意思,自己也打算和他一樣,不過她自己想學會計專業。
張林青怕方美琴擔心學費問題而不想上高中上大學;而方美琴則認爲自己已經是結婚的人了,再像學生一樣讀全日制;感覺會非常尷尬。
再說了,自己如果以後有孩子了呢,難道還挺住肚子去上課?想想都覺得有點丟人,不太現實了。
這麼一說,到也說得通。張林青就沒再反對。
時間如流水,夫妻二人考試考上了中專了,讀的是成人班,還是讀夜校只有這樣才能學業和家庭兩相顧。
因爲是暑假,月美回鄉下去了;夫妻兩中專要到9月纔開課。這天正好又是週末不用上班,白天天氣炎熱;夫妻兩就沒出去,在家看書;打算等到晚上再去擺地攤。
張林青因爲一直沒有收到小弟的來信,比較擔心;想乘着自己調休的時間去南方找找。
拿着以前小弟留下的地址,一路找過去。結果當然是讓人失望的,房東說,早就搬走了。好像無意聽說他們準備偷渡去香港,賺港元去。
張林青一聽偷渡,頭都大了;上輩子信息大爆炸,到處都是偷渡客被抓被淹死的消息;現在也不知道消息是否正確;毫無頭緒,回去後瞞着老頭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