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蘭看小姑子對她的要求視若無睹, 氣得向張林明發嗲:看小妹,都不知道照顧我這個大嫂還有她侄子,我肚子懷着老張家的大孫子呢。
張林青不想看她惺惺作態的樣子, 坐到院子裡;雖然他不喜歡大哥夫婦, 但是稚子無辜, 他挺喜歡小孩的, 拿着花生逗着才1歲多的小侄女, 又回房拿了些蛋糕回房給她吃。
張林明被老婆一挑撥,剛站起來想去教訓小妹,被張老爹喝住了:怎麼, 你媳婦只是懷孕,又不是手斷了, 連花生都剝不了?剝不了正好, 省着點, 明天鄉里鄉親上門拜年,我還愁不夠分的呢。
村裡的女兒, 那個像她這麼嬌氣的,那個不是挺着肚子,在地裡幹到孩子快生下來,她見天的不幹活也就算了,跑到這裡作踐你妹妹, 你不教訓她, 被她兩句話一挑撥, 再一鬨騙, 骨頭輕了, 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
老爹發火了,這兩口子才消停下來;一直到吃飯都老老實實坐着, 沒在出幺蛾子。他們這兒的風俗是年三十中午吃餛飩。
老爹一家之主自然是不幹的,老大兩口子像客人一樣坐在那裡自然也是什麼也不幹,廚房裡忙活的只有張大媽、方美琴、小妹;張林青想着這3個人忙一大家子的餛鈍得忙活到什麼時候,他跑去幫她們剁肉了。
忙到中午快12點了,大家囫圇吞棗地吃完餛鈍,因爲接下來得忙着做晚飯啊,都是大菜,家裡才2個鍋,想想都夠嗆的。
好在今年不需要把正月裡招待客人的飯菜做起來,要不然她們更累。好在正月初三張林青辦婚禮,那些大菜等初二再做。到時候還得跟人家借鍋竈臺使用。
老大兩口子吃完餛鈍,筷子一丟,嘴一抹;擡腳走人,氣得張老爹指着張大媽的鼻子,想罵人,又想到今天是年三十,只能抖着手氣得說不出話來。
張大媽也暗罵老大兩口子不會做人,不上道啊。有求於人還裝的跟大爺似的。
晚上的晚飯是方美琴做的,炸肉丸、紅燒肉、好燒雞、粉皮燒魚頭;菠菜木耳炒蛋;清炒豆芽(方美琴會做豆芽和粉皮,爲了婚宴上的菜好看,她打算年初一下午在家做粉皮,豆芽到不需要提前發,但是提前把豆子泡好。)
張林青拿了條青魚做了個水煮魚片、用老豆腐做了個芙蓉豆腐,這兩個菜都是川菜,好吃但也費油,爲此還被老媽批了頓,不會過日子,這兩個菜都是上輩子跟女兒學的。
方美琴特驚訝老公做的這兩個菜,她想起來了,難怪老公回鄉錢特意去百貨大樓買了豆瓣醬。
張林青不好意思的說是出差在外吃到,覺得很好吃,今天就試着做做看看。
晚上5點多了,菜都上桌子了,老大兩口子抱着女兒姍姍來遲;不管怎樣呀,今天是三十夜,俗話說,今天吵架會吵一年,所以張老爹爲了家庭和睦也就忍着氣沒發。
一大家子人都坐在一起吃了頓團圓飯;這段年夜飯,吃得非常安生,一家人吃得交口稱讚,尤其是張林青做的兩個菜,非常適合冬天吃,既開胃又暖身子,一家人吃的齜牙咧嘴,小妹更好笑,不停哈氣,狂喝水,還是不肯放下手中的筷子,還是張林青允諾以後經常做給她吃,她才罷休。
不過奇怪的是老大一家的態度,飯桌上老大一改中午大爺神態,對自己很是吹捧一番;搞得張林青很是頭疼,伸手不打笑臉人,再說又是過年期間沒必要讓老頭子難做。
自己這邊虛擬委託着,轉臉一看方美琴也是一臉不自在;大嫂也奉承着她。
早在回鄉前張林青給方美琴做足了功課;讓她應付上門求工作的鄉親,看來她都用來應付大嫂了,經過這段時間在水廠的鍛鍊也知道如何虛應着。
吃過晚飯張林青給侄女和月美髮了都發了10塊錢壓歲錢;無意中看到大嫂看着女兒手中的10塊錢兩眼發光,他鄙視地想着,真是沒見過錢似的,兩口子不好好努力賺錢整天就想着算計,算了,管他什麼事,不去理會;老家是強制沒有守歲這個風俗的習慣,看個人的。
他看方美琴今天在廚房忙活了一天,累壞了;晚飯沒讓她洗碗,自己去刷鍋洗碗去了,看得張大媽直甩眼刀子,要不是老頭子拉着,估計都不會顧及今天是三十夜,就要吵起來。
方美琴今天累壞了,所有的活都壓在她一個人身上,小妹只能幫着燒燒火,所以老公說要洗碗,她也就沒堅持,她纔不管婆婆的眼刀子呢,洗洗睡覺去。
有本事衝老大夫婦去啊,他們夫妻吃了一天的現成飯菜了,當了一天的甩手掌櫃,雖說大嫂是懷孕了,出了3個月了啊,重活做不了,包個餛鈍、切個菜,洗個鍋碗還是沒問題的,婆婆怎麼不說了,就知道盯着自己夫婦兩。
張林青收拾完廚房,洗漱後也沒堅持的守夜,太冷了也太困了。上輩子年輕時會睡到半夜12點起牀放個炮再繼續睡;後來年紀大了更是不高興那麼冷的天從被窩裡爬起來,所以大家早早的洗洗都睡了。
80年代的時候過年很熱鬧的;大年初一有舞龍可以看,還有集會可以趕。
主要是那個時候物質貧乏,好多人家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點肉,更不要談糖果、花生之類的零嘴了。
張林青對這些沒什麼興趣,但是老婆和小妹有興趣啊,所以大年初一在村裡拜完年,下午就帶着老婆和小妹去鎮上。
月美跟着二哥二嫂住魔都也算是見過世面了,二哥家的零嘴也沒斷過她的。
年初一出去拜年她到沒像村上的那些孩子那麼興奮,嫉妒的人嘲笑月美是城裡人了,好東西吃多了,見多識廣,看不起鄉下人的東西。
月美也沒理會,至少人家有句話說對了,確實是好東西吃多了,現在都不稀奇。拜年時遇到人家給糖果時,如果這家人家窮的話,她會主動說,我大了不吃糖了,存着吧,明年再來。
知道她村上的長輩都誇她,白淨了,也變好看了,乖巧、懂事像城裡人了。
不知道也有說酸話的,話裡話外擠兌着張老五家發了,小丫頭都養的精巧了,看不上鄉下人的零嘴了。
月美也沒在意,她小小年紀早就體會人生的酸甜苦辣;再說二哥也一再教育她,不相干的人說的不相干的話,沒必要放心上。
有些人只是因爲嫉妒;那就說明自己有讓人嫉妒本事。月美蹦蹦跳跳的和小夥伴拜年去了。
張林青帶着方美琴在村上拜完年後去了華女姐家;按照昨晚他們夫婦商量過的來辦。
初三那天不用從曲和村發嫁,直接從華女姐家出嫁了;沒想到這事不知怎麼被丈母孃知道了,她不同意,她說哪有媽媽還在的女兒從別人家出嫁的道理,死活要讓女兒從自己家出嫁。
華女和她婆婆也就是張林青的二媽,沒駁他面子;再說結婚是喜事當即就答應了,後來聽說改了,不過是從新娘媽媽家出嫁,她高興地說,應該的,就該如此。
張林青沒看到培青哥,假裝好奇的問了下;當得知培青哥竟然在X市當礦工,由於任務緊所以過年也沒放假。(其實那個年代,過年好多單位都不放假的。)
張林青當時就覺得有種不太好的預感,靈光一閃突然他總算找到培青哥上輩子爲什麼會得肺結核的了。
估計就是現代的塵肺病,那個時候醫療水平低下,也查不出來,就是放到後世也只有換肺子才能活下來,要不然也是慢慢虛弱到最後去世。
張林青只知道上輩子培青哥哥被醫院查出得肺結核後,醫院也沒法根治,只能回家看喝中藥慢慢調養。
在牀上躺了2~3年人慢慢的就起不來了,瘦得一把骨頭,再加上吃不飽,缺少營養,很快就去世了;這很明顯是後世的塵肺病的特種。
總所周知,肺結核是傳染病,他在家養病的那幾年,他們家人誰都沒被傳染上;張林青越發斷定的塵肺病。
他不知道怎麼勸說二媽和華女姐;尤其是看到二媽臉上一臉的驕傲的說:“你哥吃公家飯了,當正式工了,一個月拿65塊錢呢。”而華女姐也是一副喜形於色的神色時,更是不知道怎麼說纔好。
張林青勉強的笑了笑告辭了,回去的路上一臉凝重。
還是方美琴開解了他好久,他才釋懷的。不是每個人都像他一樣受老天爺的眷顧,他只是凡人,沒辦法干涉別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