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都下午6點多了, 方美琴知道他去郊區打聽工廠的事情了,覺得他實在太辛苦了,自己在這方面也幫不了他, 只能在吃食方面下工夫給他好好補補。
下午去供銷社買了點牛肉、豬肉、菜還有面粉;就等他回來包點餛飩, 再滷牛肉當冷菜給他補補。
沒想到這一等, 等到6點多了;月美都等睡着了(白天坐車太累了)方美琴讓小姑子自己先煮點餛飩, 吃了好洗澡睡覺去;第二天還得上學呢。月美說什麼都不願意自己先吃, 說什麼也得等二哥回來,一家人一起吃飯才香呢!
方美琴也知道小姑子的意思,這個小姑子來了自己家, 就被當女兒養着,月美也不驕縱, 總是那麼乖巧懂事;也就沒堅持, 姑嫂兩人就這樣邊看書邊等着。
這不大家都餓着肚子等着呢, 那邊還是月美眼尖,叫了聲二哥回來了, 說話間就看張林青滿臉疲憊的從外面走了進來,方美琴讓小姑子趕緊去煮餛鈍了,自己則給張林青打水洗臉,又給他拿了褂子讓他換上。然後去廚房切了盤牛肉,用辣椒、蒜、香油拌拌端了出來, 讓他先吃着。
張林青看到老婆和小妹寧可不吃也得等自己, 很是感動;不過他還是佯裝很生氣的樣子教訓了小妹和老婆, 讓她們下次別再等了。
對於老婆端出來的牛肉, 他沒吃, 等着老婆和小妹把餛飩煮好,端出來, 一家人都坐在一起了,這纔拿起筷子夾着吃,邊吃邊誇老婆手藝好!
張林青認爲每天定時吃飯對胃好,很嚴肅地對小妹讓她趕緊吃飯云云,說什麼現在是長身體的時候,千萬不能餓着了。
月美聽的直點頭,但是自己打定主意了。下次,她還等二哥;二哥對她太好了,好到她都忘自己是有爹媽的人了。
自己在二哥這邊住這麼長時間了,媽媽從來不問自己過得好不好,放假回鄉,只知道讓自己給大哥家幹活。還說自己現在讀書就是在糟蹋錢。
爹爹以前還給二哥送點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呢,從上次跟二哥鬧翻了,連自己都學費都不出了,更別提那生活費呢。自己身上的零花錢都是二哥每個星期給的,自己都沒有亂花贊起來。
反正這輩子她只知道二哥和二嫂是真心對她好的,自己還小也不能報答二哥,只能乖乖聽話,好好讀書,不讓他們爲自己操心。
張林青還在嘮叨小妹,被方美琴打斷了;“好了,吃飯吧,都快餓死了,還嘮叨。”
月美連忙去幫二嫂端盤子去了,一家人說說笑笑的吃飯去了。
吃完飯後,月美主動洗碗去了;她知道二哥和二嫂有話要說,自己在也不太方便。
張林青把今天跑的工廠情況都跟方美琴仔細說了下,方美琴怕記不住,把張林青說的都細細記了下來;免得過幾天忙忘了;也省的下次去跑剩下了工廠時,做重複的工作。
接下來一週每天中午吃完午飯張林青和老婆兩人去把附近的幾個個區的供銷社、副食品店還有百貨大樓都逛了遍,把每個自己想賣的貨品價格都記下來;爲什麼不晚上去呢,很簡單,沒空。因爲晚上都得上課,只能犧牲自己午休的時間了。
張林青本來想把店鋪開着自己在淮海路的店鋪裡,可房子前幾天剛有人租,人家正在裝修,房租給的也挺多的。
剛租出就收回來,這也太不地道了,他做不出來。人不能爲了兩個錢而失去信譽;再一個也比較麻煩。
他跟方美琴商量時,她非常反對開那裡,她覺得開在那裡不方便,那是商業區。
張林青想想老婆說的也對,雜貨鋪子開那裡不太搭,還是找個住宅區,居民聚集比較多的地方,比較方便居民,這樣也不愁沒生意。
想想自己雖然做批發,但是好多都是茶米油鹽之類的,這店鋪還是要開在人口比較密的住宅區附近生意才紅火。
思來想去,把自己的幾個商鋪都好好的考慮了下,又實地去觀察人流了,貌似只有虹口區的那兩個店面比較適合了。
一是那兩個鋪子離家很近,鋪子位置正好在虹口和楊浦的交界處;這個地方居民很多,虹口區有很多紅房子,筒子樓,都在這一帶。開在這裡生意肯定很火。
以後自己下班或者是週末也可以來幫忙;二是這樣以後大姐來了,路上來回也方便,估計從江灣到店面走路只要20分鐘就到。
江灣的店鋪自己也考慮過,不過一想到,那邊小區剛蓋好,房子雖然都全部賣出去了,住戶們都剛拿到鑰匙,目前入住率並不高;周圍的人流也是很稀疏。根本也沒跟虹口那邊的密集比;以後人流多了,倒是可以考慮開分店;張林青思索着。
在江灣買的10個店面才租出去2個了,剩下的8個自己可以先做倉庫,如果有人租的話,到時候把貨放到自己的套房裡;這樣一來省了好多開支;當務之急倒是改買輛三輪車,或者自己做個板車,拉拉貨什麼的。
不過現在房子鑰匙已經到手了,可以考慮先把房子做個簡單裝修了,最起碼裡面的門窗都要裝起來了。
陸姚鬆已經開始打聽裝修材料價格了,最近自己忙也沒顧得上他們。這個週末約他們來家裡吃飯打打牙祭;順便談下裝修的事情,房子裝修材料一起買,才便宜。
上班的時候去說一聲,週末倒是可以和姐夫、春奇他們一起去買材料。張林青突然想起來,上次去小區聽說房子都賣光了,好多人家都要裝修入住了。
這時候裝修有錢的人家,都是鋪實木地板的;沒錢的就是把水泥地弄弄平而已;或者弄個地坪漆刷刷地。(後來地坪漆主要用於倉庫之類的地方)
咦,自己怎麼不組建一個臨時裝修隊呢,這麼好的機會,可以專門幫人家磨水磨石地面;差點就錯過了賺錢的機會了,還好來得及。
這時候國內還沒有大面積的普及瓷磚賣,也就少量的用在廚房;瓷磚生產廠家全國才那麼一兩家,技術也不成熟,價格好貴,不是普通人家用得起的。
就算世面上有質量好的瓷磚,也都是從國外進口來的,價格非常昂貴,一般的人家還真用不起。
不過自己可以抓住機會組建人專門在水泥地鑲嵌60工分長1釐米寬的藍色玻璃條做框架,然後再在玻璃條框架內再磨上白色的小石子;這樣既美觀,又便宜打掃;而且還又非常牢固、實用。隨便幾十年都不會有問題。
上輩子像自己老家還是90年後才流行的呢,流行了沒2年的時間,94年的時候,自己就在老家鎮上開了鎮上的第一家瓷磚店了。
估計像魔都這樣的大都市,瓷磚是有賣的,但是國內生產的話估計最晚得到85年纔有賣了;不過那個時候的瓷磚都是紅色的陶土燒製的,樣式花色都不怎麼好看,顏色也偏暗;質量也一般般。
到了2000年後,那個時候的瓷磚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買不到的;各式各樣讓人挑的眼花繚亂。
說幹就幹,當即張林青就趁着有時間的時候,到處去大聽磨水磨石的機器;人他也打算好了也不需要找別人了,就他們幾個。
都有一把衝進,誰會嫌錢燙手啊!都趁着年輕的時候,拼一拼;春奇學過一段時間的瓦工,廣奇呢非常聰明什麼都會,不用專門學看看都會的,再加上姐夫自己幾個人利用晚上的時間給人開夜工就行。
不過在做之前,自己要先把自己幾個人的屋子地面磨好,這樣起到一個宣傳作用;磨那個東西很快的;只要有機器有原材料有電,像大點的房子估計半天就行,那種兩居室最多2小時就能搞定。
這段時間張林青恨不得一個人能劈成兩半用,忙的那叫一個渾天黑暗啊,好在他不像前世那樣,什麼都不放心別人弄得,都是親力親爲。
下班在食堂吃飯時,和姐夫他們約好吃過晚飯去自己家商量事情。到家後一行人坐在餐桌邊,張林青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那4個人想都沒想,立馬答應了。
這也算是一拍即合了;當即就商量着怎麼劃分任務了,張林青去找機器,春奇去找白石子、廣奇和姐夫去買藍色玻璃條。
張林青幾個人磨石生意低調的進行着,方美琴心疼他們幾個天天開夜工,每天忙到晚上10點,想來辛苦不容易,就每天起大早都去供銷社或者副食品店排隊買肉、骨頭還有魚,骨頭用來燉湯,魚用來熬粥給他們喝;肉做紅燒。有時候也會給他們做骨頭湯麪,當宵夜~
連小月美,心疼自己二哥二嫂和姐夫;每天做完作業就主動承擔家務,洗衣、拖地、打掃衛生,什麼都搶着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