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房間已經打掃乾淨了, 我先回去了,你侄子馬上就要滿週歲了,這麼大的事, 你哥也沒辦過, 他沒你能幹。我回去讓你媽給你們做點你們喜歡吃的菜;張林青本就要回去解決這事, 自然是滿口答應了。”
小月美因爲還得上學, 這次就不跟二哥二嫂一起回鄉, 他們把她安排到張月華家去,有3個姨侄女做伴到也不寂寞。
張月華這次本也想和二弟他們一起回去,她可算是衣錦還鄉, 氣氣婆婆。
後來還是陸姚鬆勸阻了說:“不差這幾天,孩子要緊, 這段時間店裡生意忙, 已經好久沒心過孩子們了。”
張月華想到自己3個孩子還有小妹妹, 她如果也回去的話,這幾天孩子和老公都沒飯吃, 只能吃食堂了,食堂的菜再好吃也不如家裡做的菜好吃。所以只能等她們學校都放假了才能一起回鄉。
李建芳倒是因爲店裡沒貨可賣了,店鋪放半個月的長假,倒是可以和姐姐姐夫他們一起回鄉;她出來大半年了,倒也很想念媽媽、小妹和小弟。
她對母親的感情遠比方美琴來得深, 畢竟當年她從4歲開始就一直跟着母親改嫁的。
放假前夕, 路途挺順的, 到縣裡的時候, 正好趕上最後一班到鄉里的車, 張林青夫婦回家放下東西;跟張老爹夫婦打了個招呼,直接從大隊借了2輛二八大鋼自行車, 先去給方建國送結婚用品,再送李建芳回家。
晚飯自然在丈母孃家吃了,丈母孃極力挽留;再加之張林青夫婦上門帶了好多節禮,老婆子這次沒說話,也沒給臉色;不過老婆子病了,張林青看那個臉色不太好看,好在沒跟他們一起吃飯,這頓晚飯算是吃的融洽。
晚上從丈母孃家披星戴月的趕回去,路上兩人就商量不住張大媽收拾的房間;一屋子不知道什麼味道,張林青不說都猜到,這屋子肯定之前放雜物的。
再說了,關係都已經這樣了,再住一個屋檐下有何意義?還不如分開住對大家都好,張林青跟老爹拿了鑰匙睡在小弟那邊。
張老媽差點破口大罵,還是老爹拉着她不讓她說話,並把她推進房裡這才作罷。
張老爹用複雜的眼神看着張林青:“老二,你回來了有必要跟爹媽這麼生分麼?再說當年西屋就是分給你的。”
張林青充耳不聞老爹的話,也不還嘴,只是拉着老婆去了小弟的房子。
好在爹媽一直比較寵小弟,也知道愛惜他的房子,只要不下雨,都把房子門窗打開通風,這次爲了給張林明兒子辦喜事,更是提前打掃乾淨。
那項李建芳送走姐姐和姐夫,晚上跟媽媽還有小弟小妹睡在一起說悄悄話。
劉金英問二女兒在大女兒家過的怎麼樣?李建芳把在大姐家的所見所聞都告訴媽媽,小妹李建華和小弟李建中聽的發出一聲聲驚歎,直說以後也要去大姐家上班賺錢等等。
劉金英喝住小兒和小女兒:你們現在年齡小,還是以讀書爲主。大女兒4歲之前自己就把她丟給前任公婆,沒盡到做媽媽的義務和責任;手心手背都是肉,她沒有一天不想她,可是自己還得看人臉色過日子,女兒能有今天是她的造化。
二女兒要不是因爲婆婆的苛刻,她根本就不想讓她這麼小就離開自己,可自己一個帶着孩子再嫁的離婚女人,嫁給一個未婚小夥子,進門自然就得低人一等,到了婆家立馬就受到婆婆的苛待,連帶女兒也跟在後面沒好日子過。
李建芳等繼奶奶和繼父發出呼嚕聲就知道他們都睡着了;連忙把自己給弟妹帶好吃,好玩的,還有好看飛髮帶、髮夾一股腦的都拿出來分給弟妹。
又把自己存了幾個月的工錢拿出來交給媽媽。劉金英很是吃驚,因爲在吃晚飯時,張林青以每月20塊錢的工錢一共交了120塊給自己,她還沒伸手,立馬被婆婆一把強過去,說這自己養這個丫頭這麼大了,也該報答自己。
張林青當初在信裡承認給李建芳的工錢,那個老不死的自然是笑眯眯的接下來,要不是她看在錢的份上,怎麼能讓自己留大女兒一家吃完飯?
劉金英接過女兒手中的錢,藉着月光數了數,150塊!這可是自己一大家子一年才掙到錢,加上老紋婆手裡的120,大半年的時間女兒就掙了270了???
劉金英真不敢相信,她怕是大女兒偷偷給二女兒補貼她的,她可不想讓大女兒夫婦爲了這點錢失和。
連忙小聲問二女兒,這真是你賺的??不是你大姐偷着給你的。
李建芳小聲的在媽媽耳邊說着:“媽,大姐夫一個月給開45塊錢,我吃住都在姐姐家,衣服也是姐姐給買的,也沒什麼花錢的地方,姐夫讓我不要告訴家裡人到底拿多少錢一個月,別人問起就說是20,免得都給奶收羅去。”
劉金英很感動把二女兒摟在懷裡,連聲說:“好孩子好孩子,這些錢媽都給你存着,以後留着出嫁用。”
“你這孩子不藏私,你把錢都給媽了,你自己呢,身上豈不是一分錢都沒有,連忙數出30塊錢要給女兒。”
李建芳沒接,直接告訴劉金英:“回來那天姐夫又給我發了20塊錢的紅包,我不缺錢的媽媽。再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姐夫說了,回去後就給我加工錢。”
劉金英:“你姐那個店生意這麼好?”
李建芳:“生意非常好,我們回來的時候,店裡東西都賣光了。”
李建華插嘴道:“二姐,我14歲了,不是小孩子了,大姐家還招人嗎?我也想去大姐店裡幫忙。”
劉金英和李建芳嚇一跳,以爲他們都睡着了,沒想到小女兒挺有心眼的,轉眼看着小兒子抱着二女兒給買的文具盒睡着了,以爲小女兒也睡了呢,不想一直偷聽她們說話呢。
劉金英想都沒想小聲喝到:“你給我好好讀書,馬上考初中了。”
李建華:“媽,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是讀書的料,學習成績也不好,根本就考不上初中,還不如跟着二姐後面去給大姐家看店呢?”
“我不管你學的怎麼樣,但是一定要去考試,考不上再說,現在不許分心。”劉金英道。
李建華撇撇嘴暗暗道,下次我自己跟大姐說。
這項張林青倒是睡了一個好覺,方美琴卻沒那麼幸運了,因爲擇牀,一晚上輾轉反側到凌晨才迷迷瞪瞪的睡着。
早上張林青夫婦還沒起牀,就聽到院子裡乒乒乓乓的聲音,還有很多人高聲闊談的笑聲。
聲音實在是太吵了,張林青夫婦認命地從牀上爬起來。
張林青還好,睡眠不錯,方美琴就苦不堪言了,昨天趕了一天的路,晚上又則牀,好在年輕,倒也不顯就是人顯得無精打采的,眼睛下面有點黑眼圈而已。鄉下人串門根本就不注意這些,說話聲音都是很響亮的。
兩人起牀簡單的梳洗了下,兩人也沒去西屋吃飯;拿着自己帶的點心,就着昨晚的開水簡單的吃點。
外面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多,張林青夫婦遲疑的對看了下;決定出去看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院子裡站滿了人,滿滿當當的。
衆鄉親熱情的跟張林青夫婦打招呼,張林青都笑着一一回應;又給男人們每人髮根煙;女人們方美琴則每人給2塊大白兔奶糖,說讓帶回家給孩子甜甜嘴。
張林青不知道衆人聚在他傢什麼意思,按理說接了煙和糖就該散了,今天是中秋節,誰家不回去忙呢。
昨天給老婆娘家那邊的親戚都送了中秋禮,就剩下給華女姐家送節禮了,再說張林青一直惦記着培青哥哥的事,也想去打聽下。
正好趁着大家都在,張林青給了張老媽100塊過節費,1盒月餅,2塊布料、2瓶白酒。
大夥一看都忙稱讚張林青孝順多禮,直誇張老爹夫婦有福氣啊。
張老媽雖然接了禮,但對着張林青夫婦臉不是連鼻子不是鼻子的,張老爹也是板着一張臉,完全沒有昨天的高興勁。
張林青很是納悶,怎麼回事,一晚上的變化這麼大?還是媽又說了什麼了?他突然在人羣中看到海奇,正對着他擠眉弄眼呢。
張林青一邊跟着衆人打哈哈,一邊往外走,鄉親們太熱情了,都圍着他,還是海奇看不下去了把人撥一邊,他一把拉着張林青,往外走,張林青這纔算是脫圍而出。海奇一直把他拉到河邊的毛竹邊,才放手。
還沒等張林青開口呢,海奇就開始滔滔不絕的往外說起,衆鄉親異常熱情的原因。
不知道是誰走漏了風聲,說是春奇兄弟跟着張林青發大財了;在魔都不但是有正式工作,以後生老病死都有國家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