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顯卡的瘋狂漲價

就當智雲集團先是發佈了超大型生成式AI模型Yun AI,後續又發佈了幾個開源AI模型,包括生成式AI模型GTAI後。

全球範圍內掀起了一股生成式AI的超大浪潮!

各大科技公司先後宣佈了自家的生成式AI計劃,這讓諸多普通人看了都得感嘆,是不是真的人工智能時代要大規模普及了。

不過智雲集團內部,對此這一次的生成式AI浪潮本身並沒有太重視。

雖然智雲集團發佈了Yun AI模型,並進行了商業化,但是因爲高昂的算力成本,所以整個Yun AI項目其實是不賺錢,反而在持續虧損當中。

相反,智雲集團更加重視的是這一次生成式AI浪潮裡所引起了的APO算力芯片訂單量大漲!

甚至,賣APO顯卡,纔是智雲集團推動生成式AI浪潮的主要原因。

畢竟一直以來,其實智雲集團都是搞硬件的,它和益海科技,和谷狗,和微軟等企業不一樣……益海科技的軟件以及互聯網業務哪怕營收逐年增加,但是從來都不是智雲集團裡的核心業務。

它的核心業務一直以來都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各類智能硬件產品,如手機,筆記本,平板,VR眼鏡,現在還得加上一個機器人。

再就是半導體設計以及製造業務。

智雲集團裡的諸多軟件以及互聯網業務,其實都是爲了給自家的各類硬件產品提供配套的,然後順帶賺點錢,不賺錢其實也無所謂。

比如雲計算業務,純粹就是爲了消化、支持自家的服務器芯片,甚至還專門開發了雲電腦,表面賣電腦,實際賣算力,而更核心的則是賣芯片……可惜雲電腦項目,沒能掀起什麼風浪來。

各類設計軟件,比如芯片用的EDA軟件,這純粹是爲了支持自家的半導體設計以及製造業務,順帶也向其他半導體廠商供應。

APP商城業務,是爲了支持旗下各類智能終端的生態……內容生態纔是最重要的,賺錢反倒是其次。

哪怕是人工智能技術,也是爲了給自家的硬件產品增加更多的競爭優勢……順帶刺激人工智能市場然後賣算力芯片。

所以哪怕智雲集團裡的軟件以及服務類服務的營收不低,都已經達到了好幾百億美元的級別,但是這依舊不是智雲集團的核心業務。

真說起來,其實智雲集團纔是國內最大的互聯網企業,軟件以及互聯網服務的營收乃至利潤,都比國內第一大互聯網企業益海科技的營收以及利潤高……但依舊沒人把智雲集團當成互聯網企業。

這一次的Yun AI同樣如此……智雲集團從來沒有指望過依靠它賺多少錢,實際上目前也賺不了什麼錢,能夠維持算力成本平衡就已經算是非常成功了……

智雲集團之所以推動這一波的生成式AI浪潮,目的非常簡單,就是爲了賣APO顯卡,順帶賣一賣機載或車載使用的PX算力平臺。

爲什麼非如此大的資源和精力進行推廣AI,刺激算力芯片市場?

因爲這東西的毛利潤超級高。

智雲集團旗下的GPU事業部門裡用於服務器領域的APO顯卡,以及用於終端領域的PX算力平臺,EYQ算力平臺,EYEQ算力平臺,ZY算力平臺,這些主打機器學習領域,也就是人工智能領域的算力產品,總營收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一百一十六億美元,但是其毛利潤達到百分之八十,達到了九十二億美元。

算力芯片業務的增速以及高利潤,是推動去年智雲集團淨利潤大幅度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

算力芯片的利潤,可比民用常規顯卡的利潤高得多,同樣屬於GPU事業部旗下的民用顯卡,也就是英偉達品牌的各類遊戲顯卡,毛利潤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

更關鍵的是遊戲顯卡業務的市場接近飽和,難有大規模的增長空間了:這年頭電腦都賣不出去多少了,顯卡自然也賣不出多少。

——————

當下智雲集團裡的各業務經營情況是:智能終端業務的營收以及利潤逐漸穩定,沒有大幅度增長空間。

機器人業務剛崛起,雖然前景非常好,但是短期內爲了擴充市場,非但不賺錢反而還要持續虧損。

軟件以及互聯網業務盤子有限,難以挑起大梁,很多東西看起來不錯,但實際上賺不了幾個錢。

哪怕是Yun AI也是如此……不前面幾年裡能虧損就不錯了,要是這玩意能大把撈錢,智雲集團早就發佈Yun AI,更不會搞什麼開源了……算力成本太高了。

常規半導體產品的市場也比較固定,不管是CPU還是手機SOC,又或者是遊戲顯卡,各類輔助芯片,半導體傳感器的營收以及利潤都難以出現大規模的增長……這一領域競爭對手太多,英特爾以及AMD,高通等美國的半導體公司都是競爭對手,使得這些產品的市場擴充困難,更難以維持高毛利潤。

在上述各業務要麼遇到了天花板,要麼還沒有到兌換潛力的時候。

ωωω⊕TтkΛ n⊕C〇

智雲集團該如何破局,進一步提升營收,增加利潤,以維持整個龐大的企業良性運轉,持續投入大量的資金到各研發領域裡,這就成爲了徐申學爲首的智雲管理層的考慮問題。

智雲集團的高層經過討論後,決定了把重心放在了算力芯片上!

因爲在算力芯片領域裡,智雲集團擁有絕對的領先優勢,而且還是壟斷式的優勢。

服務器GPU領域,智雲旗下的APO顯卡依靠強悍的性能以及生態支持,幾乎壟斷全球市場……沒有競爭對手的。

終端算力平臺領域裡,EYQ平臺這種自用的東西就不納入討論了。

市面上可以買到的終端算力平臺,主要是智雲半導體旗下的PX算力平臺,此外還有同樣屬於智雲半導體旗下的EYEQ算力平臺。

這兩個算力平臺壟斷了全球幾乎所有的輔助駕駛、自動駕駛市場以及部分機器人市場。

智雲的這兩個終端算力平臺如果斷貨了,全球車企的輔助駕駛、自動駕駛汽車的生產線都得停產。

而智雲集團之所以能夠在這兩個領域裡都做到壟斷,一方面依靠硬件優勢,另外一方面則是依靠生態優勢。

智雲集團在算力芯片領域裡建立的技術以及生態壁壘,是非常高的。

AMD玩了訓練卡好幾年,但是受限於生態問題,依舊沒弄出什麼浪花來,搞的現在AMD都躺平了。

終端算力平臺,雖然有高通等競爭對手,但是他們也都打不過智雲集團……因爲算力平臺玩的可不僅僅是硬件,還有生態。

對於智雲集團而言,它賣的不僅僅是算力平臺,同時還會爲全球客戶,甚至個人愛好者免費提供全套的開發軟件。

智雲集團當年收購了英偉達後,把英偉達的GPU軟件開發生態和自家的GPU軟件開發生態,CPU開發生態進行了高度融合,然後形成了一整套無所不包的人工智能領域的軟件開發平臺。

全球範圍內,但凡學習,使用GPU開發的,甚至包括遊戲製作在內,都在使用智雲集團的這一套平臺,就連全球各國的高校裡相關專業的學生,學的都是這一套東西!

由此可見智雲集團在算力芯片這一領域裡的巨大壟斷優勢。

如此情況下,智雲集團自然是想要進一步擴大算力芯片的市場容量,好賺取更多的錢!

如今,隨着生成式AI的浪潮形成,同時智雲集團還發布了多個不同類型的開源AI,包括生成式AI,機器人用AI以及其他領域的AI模型。

最終徹底引爆了算力芯片的市場需求!

四月十九日,徐申學在智雲集團總部裡,針對算力芯片市場大爆發,全球各地的客戶踊躍下單,進而導致產能不足的情況。

專門召開了一場算力芯片的供應鏈會議。

會議中,集團高級副總裁,主管市場業務的季成河如此介紹目前的算力芯片的業務進展:“目前,我們的APO系列顯卡,主要是APO4000型號以及APO4500型號,已經接到了價值五十億美元的國內外訂單,國內主要客戶是BTA以及益海科技等大型互聯網公司,海外客戶則谷狗,微軟,水果,特斯拉等高科技公司!”

“而這只是暫時的,我們的業務部門還在和大量的客戶進行溝通,未來幾個月內我們還將會接到更多的數據中心GPU訂單,預測總訂單有望達到一百五十億美元的級別。”

“同時我們的終端算力芯片業務,也受到了影響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PX平臺以及EYEQ平臺的銷售會出現大幅度增加!”

“並且受到整體GPU市場的爆發,我們的民用GPU業務也出現了增長等情況,尤其是被很多數字貨幣領域裡選用的X系列顯卡以及其他幾款高端顯卡,都出現了價格上漲,訂單增多的情況。”

“整個GPU業務,不包括CPU業務部門以及SOC業務部門的集成GPU,只計算獨立GPU業務以及綜合算力芯片業務,我們的GPU業務今年,甚至有望達到兩百億美元的營收!”

“而上述業務,並不包括集團自用以及部分戰略合作機構採購的AI系列芯片以及EYQ系列芯片,ZY系列芯片,如果加上去的話則是會更多。”

AI系列芯片,目前在智雲集團裡依舊屬於保密項目……雖然外界都知道智雲集團有一款自用的數據中心GPU芯片,但是智雲集團從來都沒有對外公佈過,該款芯片目前依舊只提供給集團自用以及供應給國防領域……哪怕是益海科技,海藍汽車,南門航天這些企業都是拿不到這款芯片的。

AI系列芯片的性能太強悍,完全超出了這個時代應該有的水準,其影響極爲重大,不僅僅關乎智雲集團在人工智能領域裡的核心競爭優勢,而且關乎一大堆秘密國防項目。

所以AI系列芯片,根本就不可能對外銷售,更不可能對外出口……上頭老早就把這系列芯片列入秘密技術,禁止公佈,更別說出口了。

這玩意可是保密技術,這說的不是智雲對此進行保密,而是屬於法律意義上的保密。

如果有人泄露相關技術信息的話,安全機構的人分分鐘上門請他喝茶。

EYQ算力平臺以及ZY系列芯片倒不是什麼保密項目,但是徐申學爲了保持旗下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只批准自用以及供給兄弟企業,如海藍汽車,小疆科技。

而且EYQ芯片方面,海藍汽車也具備一定的話語權,根據雙方的合作協議,智雲集團是不能把EYQ芯片供給其他汽車廠商使用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國防項目,在開發階段也大量使用EYQ平臺進行開發,測試,比如X1戰鬥機的原型機上使用的終端算力芯片,就是基於十二納米工藝的EYQ3芯片。

不過智雲半導體部門,也按照合作機構的技術要求,開發國防專用的算力平臺,項目代號爲GF算力平臺,第一代GF1芯片基於十納米工藝,採用極爲苛刻的設計要求、封裝要求,要求芯片耐高低溫、抗干擾、耐衝擊、抗輻射等諸多要求。

目前該芯片已經試片成功並小規模投產並使用在一些秘密項目上。

該芯片的生產,甚至比S803芯片還要早……沒辦法,人家合作機構的一大堆項目都等着這個芯片用呢。

而GF1芯片考慮到研發成本高,產量低,其價格會非常昂貴……遠超過民用產品的單價,單價可能達到數百萬元一枚。

其價格高,並不是因爲技術要求高,製造困難,而是因爲產量低,無法攤薄巨大的研發成本以及生產成本。

一款芯片,不管需求量是一百枚,還是一百萬枚,其研發成本都一樣的。

生產過程裡的一些硬件支出也不可或缺的,比如掩膜版的製作,哪怕你生產一枚芯片,都得製作一整套的掩膜版,這導致小產量的芯片,在製造成本上也非常昂貴。

稀少的產量以及使用量,這是導致GF1芯片的價格貴上天的核心因素……而不是技術更加困難而導致的成本高昂。

不過GF1芯片也不是什麼戰鬥機專用的芯片,這是一種通用終端算力芯片,未來還可以用於其他人工智能終端領域,然後提升需求量,逐步降低成本。

只是再怎麼降低,也不可能降低大規模量產芯片的水準。

——————

考慮到自用的侷限性,這一次的人工智能浪潮引來的算力芯片的市場緊缺,其實並不會影響到這幾個系列的產品。

季成和他們如今討論的,主要還是可以大規模外銷的各種算力芯片。

而短期內大量涌入的訂單,也讓智雲集團旗下的智雲微電子的產能迎來了巨大的挑戰。

智雲微電子的負責人丁成軍道:“我們的算力芯片的工藝製程,集中在十四納米工藝以及十二納米工藝,我們在這兩種工藝的產能,雖然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最高的,但是我們需要用到這兩種工藝的產品也非常多。”

“因爲目前我們集團自用以及對外銷售的主要核心邏輯芯片產品,基本都集中在這兩個工藝裡,包括手機SOC芯片,電腦CPU,服務器CPU,消費級GPU,部分功能芯片等等都是圍繞着這兩個工藝而設計並生產銷售的!”

“而數據中心GPU芯片以及終端算力芯片裡的APO4000以及APO4500,EYQ3,EYEQ3/4,ZY系列芯片,還包括集團大規模自用的AI5500芯片等等,這些都大量佔用了產能!”

“而目前,我們的十四納米工藝,包括十二納米工藝在內,總產能每月只有二十八萬片,目前產能已經滿負荷運轉了!”

“考慮到S系列芯片裡的S803芯片採用十納米工藝,並在後續大規模大規模量產,同時採用十二納米工藝的S703芯片以及採用十四納米工藝的S603芯片的出貨量持續降低,我們後續應該能陸續騰出來大約每月四萬片的產能,轉爲用於APO系列芯片的擴產!”

“同時,我們正在對第八廠進行技術升級,預計七月份將會提供五萬片的十四納米工藝產能。”

“等到今年秋天,我們的十四納米以及十二納米工藝的產能,將會達到預期的每月三十三萬片,初步緩解該工藝的產能緊張問題。”

”同時我們正在第三廠裡建設第三產線,該產線爲十二納米工藝產線,設計產能爲每月四萬片,預計明年年中投產。”

“同時我們還在推進第十七廠的技術改造工作,新擴充一部分十二納米工藝的產能,擴充部分將會達到三萬片,該項目預計在明年冬天投產!”

“等到明年,我們的十四納米以及十二納米工藝的產能,將會達到每月四十萬片,遠超過其他競爭對手,並滿足市場需求。”

“這個產能我們認爲已經能夠達到初步要求,雖然潛在訂單還有很多,但是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正在不斷的推進工藝技術,而隨着工藝技術的推進,很多先進半導體產品的工藝節點也會隨着跟進。”

“就如S系列芯片一樣,今年上半年我們將會大規模推進十納米工藝的S803芯片的生產,這一部分產能將會達到每月五萬片以上,同時年底開始,我們還會推動W系列的旗艦芯片,AI系列芯片陸續向十納米工藝邁進。”

“到時候,十四納米工藝以及十二納米工藝的芯片訂單將會逐漸降低!”

“基於這一原因,我們規劃的十四納米工藝以及十二納米工藝的產能維持在每月四十萬片!”

“進而把更多的資金以及技術人員投入到先進的七納米工藝的擴產上!”

“同時我們也還在持續擴充二十八納米工藝的先進產能,因爲大量終端設備,包括汽車在內的很多芯片,除了算力芯片外,其他常規芯片的工藝要求沒那麼高,普遍在二十八納米工藝。”

“我們準備逐步把二十八納米工藝的產能,提升到每月三十萬片的水平。”

“至於更落後的四十納米以及四十五納米工藝,還有五十五納米工藝,九十納米工藝等成熟工藝,我們目前已經沒有擴產計劃,而是沿用目前的產能,這部分產能加起來約有每月四十萬片的規模!”

“主要是目前國內的其他半導體制造廠商跟進的非常快速,他們在二十八納米工藝以上的成熟製程上,產能擴充非常快,導致代工價格持續下跌,我們繼續投入已經得不償失!”

最近兩年,尤其是國內的海灣科技的光刻機技術成熟,並大規模對外供貨後,甚至智雲集團都還開始對成熟工藝進行專利授權後,國內的半導體制造行業發展極爲迅速。

國內很多二線廠商都投資建設了五十五納米工藝以上的成熟工藝,導致這一領域的產能擴充極爲快速。

同時國內的其他幾家一線廠商,如中芯爲首的幾家廠商,則是加大力度擴充二十八,四十五納米工藝的產能。

然後中芯還在琢磨着搞十四納米工藝,只不過他們一時半會的也搞不了,還需要時間……畢竟這一工藝節點是智雲微電子的主要盈利節點,並沒有對外進行工藝授權,他們得依靠自己的力量來搞,這難度可不小。

縱觀整個國內的半導體制造行業,基本上是智雲微電子衝擊更高領域的先進工藝,同時注重十四納米以及二十八納米這兩個先進工藝上。

國內其他幾個一線廠商,則是集中在二十八納米工藝以及四十五納米工藝,五十五納米工藝節點上。

幾個二線廠商則是集中在四十五納米工藝,五十五納米工藝,九十納米工藝等成熟落後工藝上。

層次非常的分明……

如此大情況下,智雲微電子也更傾向於先進工藝的推進和產能擴充上……成熟工藝現在內卷的厲害,利潤降低了很多,智雲微電子已經不太看得上這些成熟工藝的訂單了。

丁成軍介紹着智雲微電子的情況,而徐申學則是看着這個十二納米工藝以及十四納米工藝的每月四十萬片的產能規劃上。

他稍微算了算,這個產能大體上是夠用了,不需要再進行額外的投入了……現在真投入進行大規模擴充,過兩年都得產能過剩,產能利用率不足了。

重點還是現在的十納米工藝以及未來的七納米工藝。

十納米工藝的話,目前的產能規劃不多,只有每月五萬片的水平,前期是主要用於S803芯片的生產,然後適當生產一些GF1芯片,EYQ4芯片,但是後兩者的產能佔用是比較低的。

這個是典型的過渡工藝,智雲微電子也好,智雲半導體也好,都沒有打算在這一領域裡投入太大的資源,等到S系列芯片的產能遷移更先進的等效七納米工藝後,這一工藝節點將會用於生產其他算力芯片,包括更先進的APO顯卡芯片等,也不用擔心產能浪費。

智雲集團真正投入重大資源的乃是等效七納米工藝!

丁成軍這個時候也介紹道:“我們智雲微電子在等效七納米工藝裡投入甚大,除了原來的第二十五廠裡的兩條產線,規劃產能每月五萬片外。”

“我們智雲微電子去年底又正式啓動了第二十八廠計劃,計劃在深城基地裡建設一座月產能達到五萬片,工藝水平達到等效七納米工藝的芯片工廠,預計投資達到七十多億美元。”

“最終達到每月十萬片的等效七納米工藝,用於滿足S系列芯片,W系列芯片以及更新一代的各類AI芯片的生產!”

“不過採用DUV浸潤式光刻機的等效七納米工藝產能規劃,到每月十萬片已經是差不到到極限了,主要是因爲採用DUV浸潤式光刻機生產等效七納米工藝芯片,成本將會非常昂貴,除了S系列芯片,W系列芯片還有AI芯片外,其他各類芯片其實是無法承擔如此昂貴的成本的。”

“盲目使用DUV浸潤式光刻機擴充等效七納米工藝的產能,未來可能會導致產能利用率不足!”

“我們在等效七納米工藝的產能規劃上,更多的還是期望與海灣科技那邊的EUV光刻機的技術突破。”

“海灣科技那邊,已經開始製造第一臺EUV光刻機的原型機了,其設計參數就是用來製造等效七納米工藝的芯片,雖然目前還是原型機階段,但是預計三年內我們就能夠拿到量產型號,然後用於等效七納米工藝的大規模量產!”

“到那個時候,等效七納米工藝的成本才能大幅度降低,用於其他常規先進芯片的生產!”

徐申學這個時候開口道:“這個產能規劃問題不大,海灣科技那邊已經多次向我報告了EUV光刻機項目的進度,整體上還是比較順利的,年底拿出來原型機問題不大!”

“因爲EUV光刻機的所有核心技術都是我們自研可控,所以後續的商業化量產型號的推進工作也會比較順利,三年內交付問題不大!”

“按照EUV光刻機的進度來規劃等效七納米工藝的進度,整體可行!”

“至於APO顯卡以及其他幾款採用先進工藝的GPU產品,目前產能受限也沒辦法,多向客戶解釋解釋,讓他們多等一段時間,等到明年就好了。”

“客戶方面的工作,市場部門要做好!”

季成河當即道:“徐董放心,問題不大,反正現在也沒有競爭對手,他們等也得等,不等也得等!”

一場關於芯片產能的會議後,智雲集團也陸續向客戶們進行了通知。

主要是告知客戶,我們近期內又能騰出來一些產能,然後秋天的時候也還有一批產能,等到明年那就更多了,所以不用擔心我們無法交貨……雖然排隊期久了點,但是貨肯定能交的!

同時爲了儘可能的體現平衡,智雲集團也儘可能的均衡對各主要客戶的交貨時間以及數量,不是完全的按照下單的時間表來的。

那些客戶們聽了後,一個個也是想着各種辦法試圖儘早的獲得更多的APO系列顯卡,尤其是最先進的APO4500顯卡。

實在不行,APO4000顯卡也行。

而這個過程裡,智雲集團的業務部門,也陸續對APO顯卡進行了價格上調,針對不同客戶,不同訂單上調幅度達到了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間,售價價格在十萬到十五萬之間。

原則上,交貨期限越近,價格越貴,交貨期限放寬鬆到明年的話,那麼價格就相對便宜一些,十萬就可以買到手,如果要近期交貨,那麼就是十五萬……而且是要求高額定金。

至於現貨……沒有現貨,早就賣光了!

別說其他公司,益海科技,海藍汽車這些兄弟公司來了,也買不到APO顯卡現貨。

APO顯卡一卡難求,價格持續高漲,卡販子手裡的APO4500顯卡,一度開出來二十多萬一張的價格,就這,也被那些高科技公司直接哄搶一空。

這事一開始只是在業內流傳,但是很快就被科技媒體所關注,然後報道了出來。

這個時候,普通人才發現,原來智雲賣的顯卡這麼貴……

一張顯卡竟然賣十幾萬,這簡直瘋了!

有些科技博主還鹹蛋蛋疼,去詳細分析了APO4500顯卡的成本……然後得出一個結論,其成本撐死了也就一萬五左右……但是這張顯卡智雲對那些大型客戶的批發售價,每張達到了十五萬!

智雲集團這是在成本上,直接加了個零往外賣……就這,一大堆高科技公司還屁顛屁顛,甚至哭着喊着求着智雲集團賣給自己更多的APO4500顯卡。

有人這麼形容智雲集團的AI顯卡生意:它明明可以直接搶錢,但是還送了張顯卡給你,這人還怪好的……

產能緊張,APO顯卡漲價的同時,也影響了智雲集團旗下的其他顯卡產品的價格。

如智雲旗下的高端遊戲顯卡,實際上也可以勉強用來進行低端AI訓練的X系列顯卡里的X2顯卡,價格竟然從一萬出頭,直接漲到了兩萬多……這部分其實智雲自己沒漲價那麼多,主要是那些顯卡製造商因爲缺貨,拿不到足夠的X2芯片,最後導致X2顯卡漲價。

智雲集團,在這些消費級顯卡領域,並不直接生產顯卡,只出售GPU核心,顯卡都是其他顯卡製造廠製造的。

不僅僅高端,就連幾千塊的那些普通遊戲顯卡,竟然也大幅度漲價了……因爲很多挖礦的礦老闆們,以前還能購買APO系列顯卡挖礦,但是現在的APO顯卡和他們已經徹底絕緣了,根本就買不到,而且價格太貴了。

所以他們就把目標瞄準到了X系列顯卡上,這東西用來挖礦也挺好用的。

還有一些礦老闆,乾脆直接用幾千塊的高性能遊戲顯卡來挖礦。

這一層一層傳遞下來,就導致了顯卡市場出現大幅度漲價,缺貨的情況。

然後……一大羣普通人就開始罵了!

好你個智雲,本來以爲你是國產半導體老大,收購了英偉達後,應該能夠給國內玩家提供大白菜的顯卡的……但是沒有想到,顯卡被你們賣的越來越貴。

X2顯卡從一萬多漲到兩萬多……臉都不要了。

對此,智雲集團自然是不會進行正面迴應的……畢竟產能緊張導致漲價,這對於智雲集團本身有好處。

不過爲了解決市面上的遊戲顯卡缺貨,避免被AMD偷家,搶佔市場份額!

智雲集團也做出了應對措施:基於二十八納米工藝的所有GPU產品,全線下調價格,也就是老款顯卡降價!

通過對老款顯卡的降價,來避免用戶的流逝……高端顯卡你們買不起了,你們還可以買便宜的老款顯卡嘛。

對此,普通個人用戶有人歡喜,有人發狂……

各種想法的都有。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哪怕高端顯卡國產了,一樣死貴死貴的……什麼白菜價那都是做夢!

第475章 銀河生命的新突破:免疫藥物HT197第554章 申建元參觀智雲總部116.第116章 S9發佈會(二)第51章 李秘書的邀請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267.第267章 S13試生產第550章 玉兔一號星際飛船第503章 三萬億美元和固態電池82.第82章 海外運營商也來了(第十更)第455章 賣坦克的銀河安保第208章 發佈會的王炸:AI小云200.第200章 小疆初代無人機256.第256章 南門商業空間站計劃85.第85章 豐收時刻(第十三更)86.第86章 出口轉內銷第437章 王華回國第384章 商用量子計算機計劃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第208章 發佈會的王炸:AI小云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75.第75章 有錢人真變態第203章 自主PC項目第418章 萬向虛擬設備初體驗157.第157章 國產CPU以及AI芯片102.第102章 鋁合金機身突破第344章 VR虛擬技術第513章 LSP的夢想:擬真機器人第215章 卷着卷着就把進口手機卷死了第38章 期權激勵計劃第533章 開創歷史的三萬億美元市值!第37章 孿生兄弟威酷小藍69.第69章 爆炸預售第225章 天價AI芯片第236章 傻眼的一羣汽車廠商298.第298章 S14發佈會,智雲的良心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311.第311章 未來的萬億美元市場第499章 虛擬遊戲的幫派之戰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554章 申建元參觀智雲總部124.第124章 C2發佈第56章 空中飛人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280.第280章 發佈顯卡以及收購英偉達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第230章 一款產品一個概念一種生活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第369章 5G標準之爭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第394章 AI無人機時代和激烈市場競爭256.第256章 南門商業空間站計劃140.第140章 商務本上市計劃159.第159章 仙女山控股161.第161章 第一臺光刻機181.第181章 生不逢時的S103第383章 一封郵件引起的轟動:量子計算機第484章 奇葩的林家兄弟第523章 無情而嚴苛的智雲供應鏈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467章 徐申學又吹牛了:太空工廠115.第115章 S9發佈會(一)75.第75章 有錢人真變態第402章 於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學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第351章 神奇的非洲之王川音第477章 出差共乘132.第132章 破壞行業的智雲科技276.第276章 頂級產業之爭第562章 爲什麼徐申學能獲得成功?137.第137章 智雲科技大廈第541章 魔光妖刀PK大賽!第208章 發佈會的王炸:AI小云268.第268章 玩產業鏈的徐申學第498章 高級副總裁的野心!266.第266章 互聯網行業的爸爸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247.第247章 智雲史上最拉跨的產品175.第175章 無人機以及市場衝擊第497章 錢漢的虛擬空間初體驗第442章 恐怖的AI6000332.第332章 5G時代的曙光第454章 萬物皆可第486章 智雲兩地上市和EUV光刻機量產190.第190章 首款國產雙核芯片132.第132章 破壞行業的智雲科技336.第336章 風向變了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第210章 大哥,要挺住(6K)第209章 全網轟動以及定價第457章 企業反腐和泄密第12章 年輕人的手機第472章 蜂羣在非洲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269.第269章 歷史首款百萬國產豪車:海藍SEV發佈266.第266章 互聯網行業的爸爸第477章 出差共乘第443章 智雲嚴選,值得信賴260.第260章 海藍電動車量產第514章 擬真機器人第543章 小小的雲朵:頂級白富美!
第475章 銀河生命的新突破:免疫藥物HT197第554章 申建元參觀智雲總部116.第116章 S9發佈會(二)第51章 李秘書的邀請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267.第267章 S13試生產第550章 玉兔一號星際飛船第503章 三萬億美元和固態電池82.第82章 海外運營商也來了(第十更)第455章 賣坦克的銀河安保第208章 發佈會的王炸:AI小云200.第200章 小疆初代無人機256.第256章 南門商業空間站計劃85.第85章 豐收時刻(第十三更)86.第86章 出口轉內銷第437章 王華回國第384章 商用量子計算機計劃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第208章 發佈會的王炸:AI小云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75.第75章 有錢人真變態第203章 自主PC項目第418章 萬向虛擬設備初體驗157.第157章 國產CPU以及AI芯片102.第102章 鋁合金機身突破第344章 VR虛擬技術第513章 LSP的夢想:擬真機器人第215章 卷着卷着就把進口手機卷死了第38章 期權激勵計劃第533章 開創歷史的三萬億美元市值!第37章 孿生兄弟威酷小藍69.第69章 爆炸預售第225章 天價AI芯片第236章 傻眼的一羣汽車廠商298.第298章 S14發佈會,智雲的良心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311.第311章 未來的萬億美元市場第499章 虛擬遊戲的幫派之戰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554章 申建元參觀智雲總部124.第124章 C2發佈第56章 空中飛人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280.第280章 發佈顯卡以及收購英偉達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第230章 一款產品一個概念一種生活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第369章 5G標準之爭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第394章 AI無人機時代和激烈市場競爭256.第256章 南門商業空間站計劃140.第140章 商務本上市計劃159.第159章 仙女山控股161.第161章 第一臺光刻機181.第181章 生不逢時的S103第383章 一封郵件引起的轟動:量子計算機第484章 奇葩的林家兄弟第523章 無情而嚴苛的智雲供應鏈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467章 徐申學又吹牛了:太空工廠115.第115章 S9發佈會(一)75.第75章 有錢人真變態第402章 於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學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第351章 神奇的非洲之王川音第477章 出差共乘132.第132章 破壞行業的智雲科技276.第276章 頂級產業之爭第562章 爲什麼徐申學能獲得成功?137.第137章 智雲科技大廈第541章 魔光妖刀PK大賽!第208章 發佈會的王炸:AI小云268.第268章 玩產業鏈的徐申學第498章 高級副總裁的野心!266.第266章 互聯網行業的爸爸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247.第247章 智雲史上最拉跨的產品175.第175章 無人機以及市場衝擊第497章 錢漢的虛擬空間初體驗第442章 恐怖的AI6000332.第332章 5G時代的曙光第454章 萬物皆可第486章 智雲兩地上市和EUV光刻機量產190.第190章 首款國產雙核芯片132.第132章 破壞行業的智雲科技336.第336章 風向變了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第210章 大哥,要挺住(6K)第209章 全網轟動以及定價第457章 企業反腐和泄密第12章 年輕人的手機第472章 蜂羣在非洲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269.第269章 歷史首款百萬國產豪車:海藍SEV發佈266.第266章 互聯網行業的爸爸第477章 出差共乘第443章 智雲嚴選,值得信賴260.第260章 海藍電動車量產第514章 擬真機器人第543章 小小的雲朵:頂級白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