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第280章 發佈顯卡以及收購英偉達

第280章 發佈顯卡以及收購英偉達

爲了賺成熟工藝的錢,智雲微電子除了新建十七號以及十八號廠這兩座主打十八納米工藝以下節點的先進晶圓廠外。

還持續對現有的幾座晶圓廠進行技術升級和改造,主要是把之前幾座最低節點只有三十二納米工藝節點的晶圓廠,提升到二十八納米工藝節點。

包括深城的一座十二寸工廠,滬城的一座十二寸工廠。

值得一提的是,智雲微電子的二十八納米工藝,本身就是自研三十二納米工藝的小幅度升級,整體技術變化不大,存在着極大的技術共同性,設備也都是同一套,因此升級起來也很方便。

這也是智雲微電子能夠把這些三十二納米工藝的工廠,經過簡單的升級後就能夠生產二十八納米工藝節點的主要因素。

這樣一來,智雲微電子旗下能夠生產二十八米到四十五納米工藝的十二寸工廠就多了兩座。

不過也不是什麼晶圓廠都能進行這種技術升級的,很多老十二寸工廠以及老舊的八寸工廠,因爲工廠裡的大量老舊設備無法達到新工藝的技術要求,是沒辦法升級到二十八納米工藝的。

這些老工廠只能繼續做一些六十五納米工藝,九十納米工藝,甚至是一些一百三十納米工藝以上的落後芯片。

至於說給老工廠換設備……這晶圓廠的主要投資,光刻機、蝕刻機等大量核心設備就是一個成本的大頭,單純換設備還不如干脆建造新廠呢。

現在以及未來幾年內,智雲微電子的邏輯芯片代工佈局,主要是繼續死磕十八納米以及十四納米,展望更先進的等效十納米甚至七納米工藝。

同時繼續生產,甚至擴充成熟的二十八納米工藝、四十五納米工藝生產線,尤其是二十八納米工藝的生產線,智雲微電子內部判斷這個工藝節點哪怕是到很多年後都還會有大量的市場需求。

因爲智雲微電子不僅僅投資建造技術更先進的新一代晶圓廠,還投資了二十億美元在寧城開工建設了一座全新的十二寸晶圓廠,主打的就是二十八納米工藝。

倒是落後的六十五納米工藝以及九十納米工藝節點,以及更落後的一百三十納米以上的工藝節點,基本上是以現有的一些老工廠生產爲主,這些老工廠一般不會進行太大的技術升級了,就這麼一直生產下去,直到徹底落伍沒有訂單爲止。

別小看這些成熟,落後工藝,其實也賺錢的,因爲智雲依靠大批的訂單產能,早就收回了當年的投資成本,後續賺的都是純利潤……

只是智雲不會再額外投資搞這些落後工藝了而已,畢竟這一塊上有大量的國產芯片工廠正在頂上來。

最近幾年,受到國內電子消費產業鏈的迅速發展,各類芯片需求龐大,很多人都看到了機會進軍芯片設計行業,同樣也有一些企業進軍芯片代工行業,或者是自己設計芯片然後自己建造芯片工廠生產。

這導致國內的芯片工廠新投資非常大,很多中小規模的芯片工廠冒了出來,而他們主要做的就是這些中低落後製程。

當然,這也和海灣科技的大力推動有關係!

爲了推銷自家的光刻機,蝕刻機等一大票半導體關鍵設備產品,海灣科技一年到頭都在忽悠別人投資建造芯片工廠,還搞出來各種核心設備優惠價,甚至幫你介紹銀行提供貸款等等服務。

你不會搞,人家海灣科技還可以協助你建廠,培養技術人員,給你提供生產過程裡的技術支持。

甚至都能直接幫你把晶圓廠給建起來,後頭還可以幫你協調,去找智雲微電子那邊要一些落後工藝的技術授權。

你只要出錢,然後就能得到一座很高大上的晶圓廠。

極大的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

所以,最近可以看到不少國產芯片工廠冒出來了,這些工廠還清一色的採用海灣科技的光刻機、蝕刻機等核心設備,整個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供應鏈,全都是仙女山控股旗下的。

這些新冒出來的國產芯片工廠,主打的是六十五納米工藝以及九十納米工藝以及更落後的一百三十納米,一百五十納米,一百八十納米工藝等節點。

至於更先進的工藝節點,比如四五十納米工藝,那投資太大了,技術要求也太高,至少別指望能夠輕易獲得相應的技術授權。

這都是幾家芯片巨頭吃飯的傢伙,不可能輕易對外授權的。

因此國內芯片製造行業裡,現在除了智雲微電子和中芯國際外,暫時沒什麼國產廠商進軍四十五納米工藝以下節點。

不過有一些國產芯片廠商也等着海灣科技的DUV浸潤式光刻機獲得突破……

人家雖然沒啥錢,技術不咋地,但也是有野心的……現在不行,但是以後誰能說得準呢。

——————

隨着智雲主導的半導體產業,包括芯片以及製造產業澎湃發展,同樣也帶來了一些頂級的半導體產品。

十月下旬,智雲集團旗下的智雲半導體召開了新產品發佈會,在發佈會上公開了多款芯片產品。

全新一代,採用二十五納米工藝技術的DDR3 1600頻率的低壓版內存顆粒。

這種低壓內存主要用來供給移動設備,如筆記本使用的,其最大特徵就是大幅度降低了功耗,更有利於筆記本的續航延長。

同時還公佈了第三代的3D NAND的閃存顆粒以及相搭配的閃存控制器,進一步提升了層數,並在發佈會上同步推出了‘智雲’品牌的消費級固態硬盤產品,同時還發布了新一代的江城儲存品牌的高性價比固態硬盤產品,針對PC市場的固態硬盤市場發起新一輪的衝擊。

其中的江城儲存品牌的新一代性價比固態硬盤,還是有相當的價格吸引力的,其中的64G的價格爲兩百三十元,128G的價格爲則是下探到了五百元。

主打性價比的江城儲存的固態硬盤一向來都要比智雲品牌的固態硬盤便宜一些,智雲品牌的今年新一代的64GB的固態硬盤,價格達到四百五十元,128GB的更是達到九百多。

當然,上述兩者雖然看似容量都一樣,但實際上性能差距很大……數據的讀寫數據這些關鍵數據差距是非常大的。

除了發佈常規的消費級閃存產品,也就是固態硬盤外,智雲半導體還在發佈會裡公佈了全新一代的企業級閃存解決方案SF3500。

這種專門爲企業提供的大容量高速閃存陣列,採用的都是智雲半導體旗下最新的第三代閃存顆粒,配套最新開發的企業級閃存控制器。

當然,價格也是極其的高昂,不過就算是價格貴也有很多企業大規模採購,其中不少還都是一些世界著名企業,如智雲自己,國內的一些互聯網企業,國外的一些著名高科技企業,如谷狗,微軟等都是智雲半導體旗下SF品牌企業級閃存產品的客戶。

智雲半導體在當下,乃是世界範圍內排名前列的內存以及閃存廠商,旗下都有好幾個品牌呢。

主要有智雲、美國的SandForce、德國奇夢達、江城儲存。

其中的智雲品牌,主要是提供內存以及閃存顆粒,主要客戶是一些內存廠商,固態硬盤廠商,手機廠商等。

同時自己也爲市場提供內存以及閃存成品產品。

這個智雲品牌,也是衆人眼裡最熟悉的智雲內存以及閃存產品的品牌,同時也是智雲半導體旗下的核心儲存品牌。

所有的智雲生產的內存以及閃存顆粒,都會有YUN的字樣。

美國的SandForce品牌,這個子公司主要做企業級高速大容量閃存產品,因爲其閃存控制器技術相當出色,因此客戶遍佈全球,什麼谷狗,微軟,水果,智雲以及其他一些高科技公司,全都是該子公司的SF系列產品的客戶。

然後德國奇夢達,這個是主要針對海外市場,尤其是歐洲,美國等地,印度等地市場的成品內存品牌,不少美國和歐洲的智能設備廠商,PC廠商都採用了一些奇夢達品牌的內存。

今年,智雲半導體又推出來一個江城儲存的新品牌,該品牌主要是針對國內市場走性價比路線,對外提供成品內存條、固態硬盤,因爲用的都是老舊技術,因爲價格相對比較便宜。

以上的內存以及閃存產品,都是智雲半導體玩了好幾年的東西了,市場已經逐漸培育成熟,人們也已經熟悉,廣泛供應全球市場。

除了智雲以及威酷電子直接清一色使用外,一大票智能終端產品,PC產品相當多都是採用的智雲半導體的內存以及閃存。

此外不少國外廠商也大量採用。

智雲半導體的世界第三內存廠商、第二閃存廠商可不是吹出來了,而是實打實的市場做出來的,其出貨量是非常龐大的。

而且智雲品牌的內存以及固態硬盤成品,在國內的DIY市場上也是屬於第一檔的高端貨色,和四星的產品不相上下。

尤其是固態硬盤產品,目前基本上就四星和智雲兩家在大規模玩3D NAND閃存顆粒,彼此相互競爭,不斷的堆疊層數。

因此今年的發佈會裡,智雲半導體發佈的一些新產品也引來不少人的關注,不過發佈會上最受關注的不是這些內存以及閃存產品。

而是一個智雲集團從來都沒有涉足過的領域。

消費級高性能獨立顯卡!

今年的智雲半導體發佈會裡,智雲半導體正式向市場推出了打磨許久的的OPA核心構架的高性能獨立顯卡:OPA1000。

所謂的OPA構架,其實就是之前智雲半導體內部的OP集顯構架的超級魔改版本。

智雲集團的圖形處理器技術路線是非常明確的,一開始收購獲得了國外某款移動圖形處理器構架的永久買斷授權,隨後智雲半導體旗下的圖形處理項目組,就以這個國外的圖形處理核心構架爲基礎,開始研發自己的圖形處理核心。

後續推出了用於移動端的AP60構架,隨後進一步發展,青出於藍勝於藍,推出了全新自研的AP70構架,隨後又開發出來AP75構架。

目前這個AP構架的圖形處理核心,幾乎使用在所有的智雲、威酷品牌的智能終端裡。

同時絕大部分國產智能終端,部分國外廠商的智能終端廠商……只要是採用智雲半導體W系列SOC的智能終端,都採用了這個AP構架。

因爲這種移動智能終端裡的圖形處理核心,往往都是直接集成到SOC裡的,你要用智雲半導體的W系列的SOC,那麼也只能跟着用這個AP的GPU核心……沒得選的。

因爲S系列芯片以及W系列芯片的大規模搭載在各廠商的智能終端上,賣向全球市場,也讓這個AP構架成爲了目前全球範圍內,應用規模最大的一款移動端圖形處理核心,市場佔有率甚至能夠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相當之誇張!

這導致了大部分軟件廠商,尤其是手遊廠商想在開發軟件,尤其是遊戲的時候,都必須主動去適配智雲的這款AP圖形處理構架。

要不然就等於白白放棄了過半的智能終端市場。

如果說英偉達是PC端裡的顯卡龍頭,那麼智雲實際上就是移動端裡的顯卡龍頭,毫無爭議的那種。

利用AP構架的強勢,智雲半導體利用該構架修改出來了OP構架,因爲其孃胎帶來的低功耗特性,導致用在PC端的時候性能不太行,只能作爲CPU裡的集成顯卡使用。

目前主要使用在SOP指令集的盤古電腦CPU裡,後續的話也將會作爲智雲X86芯片甚至未來智雲桌面版ARM芯片的內置圖形處理核心使用。

這個AP構架和OP構架,其實相似性極大,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OP構架只是AP構架的性能放大版,兩者具有高度的兼容性。

智雲半導體還嘗試過使用OP構架去設計高性能獨立顯卡,只是結果不太好……OP延續了AP構架的低功耗特性,而構架過於注重低功耗的話,這性能也就做不起來。

後來乾脆對OP構架進行深度魔改,放棄了移動端裡帶來的低功耗特性,在繼續兼容AP以及OP構架的同時,也採用了大量AI芯片上的技術。

最後弄出來了個OPA構架。

至於爲什麼死活不放棄這個低功耗的AP/OP構架……自然是因爲生態。

這個生態,不是說單純的遊戲支持性能之類的,而是指一整套智雲半導體對外免費發佈的圖形開發軟件系統:CYAP。

這一整套智雲圖形軟件開發系統,內含各種各樣的開發者軟件,可以讓個人開發者、軟件廠商對自家的產品進行專門的優化,以更好的適配AP/OP構架。

這個CYAP圖形處理生態,可是智雲集團好不容易纔積累起來的圖形處理領域裡的生態。

市面上絕大部分移動端裡的軟件,不管是辦公軟件還是遊戲,全都是支持甚至是專門根據這一套系統優化過的。

同時也意味着,市面上有大量接觸過,乃至擅長CYAP開發的軟件工程師。

如今智雲要的,就是把整一整套CYAP生態,從移動端擴展到PC端,完成生態的全產業鏈佈局。

如果不考慮生態的話,其實以智雲半導體的實力,做所謂的顯卡根本不用那麼麻煩,隨便把自家的AI芯片改一改,縮個水的話也就差不多了,硬件上絕對是一流水準。

但是顯然不能這麼搞,這樣做出來的東西,在市場上的生態適應就太差了……沒人支持你的生態內容,你的顯卡算力再牛逼也發揮不出來。

因此智雲半導體的民用顯卡項目,主要的努力方向還是在AP/OP構架上,融合自家獨特優勢的AI芯片,併兼容AI芯片的一些開發軟件。

做出來了同時能兼容CYAP生態以及AI生態的硬件產品出來。

智雲半導體就是想要把所有的圖形處理領域的東西,全部都給整合到一塊,創造出來適應性極大的生態出來。

這智雲半導體的野心啊,還是非常大的。

而AP/OP融合了AI芯片構架之後的產品,也就是今天智雲半導體正式對外發布的OPA圖形處理器構架。

並根據這個構架,做出來了第一代的OPA1000圖形處理器芯片。

然後又根據這個芯片,做出來了第一代OPA1000高性能獨立顯卡。

在發佈會上,智雲半導體的人特別能吹,說什麼這款OPA1000獨立顯卡,其核心採用了最頂級的二十八納米工藝製程,採用了智雲衆多圖形處理器裡的核心技術。

完美支持智雲CYAP技術標準,以及微軟的DirectX 11等一系列市面上通用的圖形處理技術或標準……只不過一些英偉達或ATI的很多獨家的技術標準就沒辦法用了。

同時硬件上擁有兩千一百多個流處理單元,採用GDDR5顯存接口,擁有3GB顯存,現存頻率達到6000MHz,顯存位寬384位等一看就很嚇唬人的性能指標數據。

然後還說自家的顯卡功耗控制的非常好,設計功率遠低於同級別競品。

總之是各種吹,真要按照這些性能數據去套的話,都能比肩隔壁英偉達最新的次旗艦顯卡了。

甚至還更勝一籌……因爲這個OPA1000的功耗更低,更省電。

其實也不能說吹錯了,因爲真按照純硬件水準的話,其實智雲半導體的芯片設計能力是相當優秀的,搞一個單純搞算力的顯卡不是什麼問題。

他們連更高級別的AI芯片都能搞出來,更別說這區區消費級的顯卡了。

只是儘管發佈會上吹的很牛逼,然而真要是拿着這張顯卡去裝機,然後運行遊戲的話……恐怕要被N卡或者A卡的旗艦給打出屎來!

沒辦法,硬件水平是夠了,但是生態不行啊。

一大羣遊戲都沒有對你的顯卡專門優化過,甚至都不是按照你的生態體系來設計的遊戲,你還能指望啥。能順利打開遊戲,然後讓你勉強玩一玩就不錯了,就這,還得依靠OPA顯卡的強大硬件算力強行支持。

優化什麼的別指望了。

所以那些普通遊戲玩家看了這顯卡後都搖頭……這種硬件水準的顯卡,不可能便宜不到哪裡去的,怎麼都得三四千塊,但是三四千塊的顯卡買回來,只能當中端顯卡使用,這不是冤大頭嘛!

後世的國產顯卡出來後也遇上了這種尷尬情況……其實硬件已經算可以了,但是因爲生態問題導致遊戲體驗比較差,甚至都不如國外的中低端顯卡,導致銷量很慘淡。

但是,智雲半導體發佈了OPA1000顯卡後,普通消費者看了搖頭,另外一羣獨特的顯卡消費羣體,也就是一大票挖礦老闆們卻是看見這顯卡後兩眼發光。

他們發現,這玩意彷佛是專門給他們打造的一樣,算力爆炸,功耗還不算太高,而且配套的一些生態開發軟件裡就特別適合跑挖礦這種運算。

他們這不是錯覺,而是這顯卡本來就融合了部分AI芯片的一些技術,作爲遊戲卡受到生態限制可能不太好使,但是你用它來跑複雜運算卻是非常好用的,尤其是挖礦這種純算力運算使用場景裡特別適合。

這也導致了,儘管智雲半導體的目的,只是爲了打造一款高性能消費級獨立顯卡,但是真正做出來後,遊戲玩家沒幾個人看的上,反而是挖礦的老闆們看着這顯卡流口水。

而礦老闆購買顯卡的角度是做生意,只要性能足夠高,功耗低,整體的性價比足夠高,那麼別說四五千塊的顯卡了,哪怕是上萬他們也照買不誤。

於是乎,礦老闆瘋狂下單了……

礦老闆們開始注意到了這張名爲顯卡,但實際上行,算是一款頂級算力卡的OPA1000時,還有一個羣體也注意到了這張顯卡。

那就是一些需要處理大量圖形數據的工作人員,比如視頻編輯人員。

他們對顯卡的性能要求也很大,然後他們就發現……智雲出的這張顯卡,用來處理視頻數據特別的好用,比那些傳統主打遊戲性能的高端顯卡還好用。

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用這張卡來玩遊戲,那就是浪費,用這顯卡處理視頻數據,那纔是它的最佳歸屬……

同時一些手機軟件開發商也發現了這張顯卡比較特殊,那就是支持CYAP生態,用來開發相應的移動端軟件,尤其是手遊產品的時候可以很方便的進行各種開發,測試流程。

於是乎,智雲半導體發佈了這款OPA1000顯卡後,在遊戲玩家羣體裡反應一般般,但是在礦老闆羣體以及辦公羣體裡卻是激起了不小的反響。

然後導致了一個更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明明這款顯卡發佈後,遊戲玩家裡也沒幾個人購買這玩意,然後該顯卡在幾個網絡購物平臺,尤其是京西平臺上上架後,竟然銷量非常大。

十一月裡,在京西的高端顯卡銷量排行榜裡,OPA1000顯卡竟然進入了前五之列。

這對於一款新發布,沒什麼大型遊戲生態,也沒什麼用戶基礎,除了一個智雲名頭比較吸引人外的新顯卡品牌而已,這個成績讓很多人都驚掉了下巴。

一些不明所以的人則是繼續讚歎,不愧是智雲,隨便買點啥都能引爆市場,哪怕是顯卡這種剛進來的領域。

還有一些半吊子的所謂科技博主們,正兒八經的分析爲什麼這款顯卡的銷量這麼大,說這是智雲的品牌號召力,再加上智雲在移動版圖形處理器領域裡深耕數年積累的影響力影響等云云。

但是真正能夠說到點子上的卻是不多。

直到某網絡論壇裡,一個礦老闆發佈了相應的帖子,說採用了OPA1000顯卡後,整體的挖礦收益對比使用其他兩個品牌的顯卡,提升了百分之十左右,還有其他幾個礦老闆也在回帖裡認同了這一情況。

然後就有人把這個帖子從這個專業論壇裡搬到了外頭,還起了個特別嚇人的標題:“賣瘋了卻又難得一見的智雲顯卡,原來在這種見不得光的地方……”

並附帶了礦老闆們發的礦場機房照片:某個偏僻而簡陋的山區機房裡,一排排,密密麻麻的智雲OPA1000顯卡正在奮力工作!

很快就有網友的段子手給智雲顯卡來了一句:遊戲不行,挖礦第一!

這個情況也被徐申學注意到了,畢竟他也是年輕人,天天也都上網消遣,順帶看一看新聞之類的東西。

遊戲不行,挖礦第一,這個評語讓徐申學看了有些無語,儘管他自己也很認同網友們的說法,但是這話要是讓智雲半導體旗下的GPU事業羣的人看了,估計心情比較複雜。

這意味着,他們折騰了一兩年,最終搞出來的還是一個GPU算力卡……

要是這樣的話,他們還努力個屁啊,直接把AI芯片給簡單閹割一番直接推向市場,那不更簡單省事。

唉,好像也不行,因爲目前的AI芯片還處於高度保密期內,根本不能對外公佈,目前的AI芯片,只有集團內的智能研究院以及國內部分特殊機構才能夠接觸並使用。

但不管怎麼說,其實針對市場推出消費級別的算力卡,並不是智雲半導體GPU事業羣的本意,人家是打算做遊戲卡的,是奔着國內乃至國外大量的遊戲玩家去的。

如今的這局面,並不是他們想要的局面!

當然,顯卡能賣出去還是好事……雖然也沒幾個錢。

這年頭的獨立顯卡市場其實很小的,哪怕算是諸多附加業務,但是整個市場總規模也就幾十億的規模。

英偉達一年的營收才四十多億,ATI的更少,只有十多億美元。

英偉達的市值長期只有幾十億美元,這兩年市值還降低了少許。

並且最近受到智雲進入消費級顯卡領域的影響,隔壁英偉達的股價還出現了小幅度的下跌呢,都已經快要維持不住八十億美元的市值了……主要是智雲的名頭比較嚇人,智雲進入了獨立顯卡市場後,影響了英偉達投資人的情緒。

就當智雲半導體的GPU事業羣部門還在爲如何打開遊戲顯卡市場而發愁的時候。

徐申學卻是已經召見了智雲集團旗下的投資部門,探討收購英偉達的可行性。

投資部門的人並不理解自家的大老闆爲什麼會對於一個主打遊戲顯卡的‘小企業’有興趣……但是既然老闆發話,他們還是做出來了非常詳細的報告,並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英偉達目前的核心業務是高性能圖形處理器,主要爲各顯卡廠商供應GPU處理器,同時搭配一些開發軟件爲主!”

“該公司雖然在獨立顯卡市場這個垂直細分賽道里擁有佔據比較大的優勢,能夠達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市場份額,但是受限於獨立顯卡市場容量小的缺點,同時PC市場的整體增長已經出現了頹勢,其整體營收比較小,增長潛力有限。”

“該公司今年的營收預估在四十二億美元左右,淨利潤六億美元左右,當前市值爲八十三億美元。”

“根據我們收集的資料來看,他們第四季度的營收可能只有兩三個百分點的同比增長,但是經營支出卻是同比增長了至少百分之十以上,由此導致淨利潤同比下降大約十五個百分點,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而根據目前獨立顯卡市場的整體大環境來看,他們短時間內,甚至兩三年內都很難擺脫這種情況,營收難以大幅度提升,利潤也難以提升。”

“同時其也沒有一些能夠扭轉局勢的新業務,新產品,該公司高度專注於高性能GPU領域,這固然給他們在獨立顯卡這條細分垂直賽道帶來了極大的優勢,但同樣也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侷限,其核心業務想要轉型幾乎不可能!”

投資部門裡的高級分析師們,顯然是不看好這個英偉達公司,各種分析數據也支撐了他們的觀點。

而徐申學對他們的分析以及預估也早有預料,現在的英偉達就是這麼的弱勢。

但誰能夠想到,以後的AI發展就寄託在一張小小的顯卡上啊,而做顯卡的英偉達趁着AI的東風,營收迅速飆漲的同時,利潤飆漲的更狠!

23年六百零九億美元營收,淨利潤就能達到二百九十七億,其淨利潤比例接近百分之五十。

相當之誇張,賺錢能力比智雲這種高科技巨頭更牛逼。

智雲天天說自己賺錢能力狠,然而標誌性產品S系列手機的毛利潤也才百分之五十多而已,淨利潤比大概百分之三十左右。

智雲的整個智能終端業務的淨利潤比,大概也就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別小看這個百分之二十五的淨利潤比,已經是屬於高科技製造業裡相當不錯的比例了,尤其是對於智雲這麼大體量的企業而言,還能維持這麼高的淨利潤比已經很難得了。

同時這個淨利潤比以及智雲的龐大銷量,也是支撐着智雲龐大市值的核心因素。

但是人家英偉達在AI爆發後的年代裡,淨利潤比達到了百分之五十……比現在的智雲更牛叉。

這賺錢能力,可以說相當炸裂!

並且人人看好。

二十年代初期那幾年裡,只要你認可AI,基本上你就得認可英偉達的市值,因爲英偉達的AI芯片,在這一階段幾乎等同於AI。

一票科技巨頭們,各種想辦法求購英偉達的AI芯片,甚至求着英偉達收下他們的錢,然後發發善心賣給他們AI芯片,人家甲骨文老闆親自說的。

可見英偉達在未來AI時代的強悍統治力以及重要性……重要到什麼程度?

別說AI芯片了,連消費級的遊戲顯卡4090都被禁售了!

但是這種未來的事情,眼下的這些投資分析師們肯定是預料不到的。

智雲集團投資部門裡的投資分析師們,雖然都是業內精英,但也有着他們的侷限,他們只能基於現有各種數據,行業發展趨勢去做出判斷,而這種判斷是有着極大的侷限性,甚至是短視性的。

怎麼說呢,他們要是能準確預判到未來局勢的發展,他們也不會來智雲當個什麼投資分析師,早自己創業去搞AI芯片去了。

所以對於他們的不好看,徐申學並沒有覺得意外,也不會去責怪他們眼光差。

他只是道:“具體情況我也瞭解的差不多了,多餘的這些就不用說了,現在我就有一個問題,我們是否能夠收購它?”

這個時候,投資部門的幾個高級分析師稍微對視,然後低頭商量了一番後,其中的一個高級分析師道:“價錢到位,進行一定溢價的話,收購的可能性還是有的,但是現金收購的話則是有些困難,主要是可能會遇上一些商業外的阻攔,同時其管理層以及大股東也不一定願意爲了現金放棄公司。”

“倒是通過併購的話,應該會順利一些,畢竟我們公司的股票還是很受歡迎的,他們的股東應該會比較願意用英偉達的股票,換成我們智雲的股票!”

“商業外因素的阻礙應該會有一些,只要不弄個大張旗鼓,不表現出來威脅性,那麼問題也不大。”

後世人可能會覺得英偉達特別重要,但是在13年的當下,英偉達其實沒那麼重要,甚至都很不起眼。

“畢竟目前PC端的GPU市場上,主流還是英特爾以及AMD的集成顯卡,英偉達的獨立顯卡市佔率以及影響力相對比較低。”

“在目前的PC的GPU市場裡,英偉達的集顯擁有絕對是的市場地位,市場佔比能夠達到百分之七十以上,尤其是在筆記本,辦公電腦等領域上,英特爾的集顯擁有絕對的優勢地位!”

“AMD佔據了一部分集顯市場,也佔據了一部分獨顯市場。”

“這剩下的纔是英偉達的獨立顯卡,其市場份額相對比較小,影響也小,因此不出什麼意外的話,應該也不會受到明顯的干擾阻力!”

說着,這投資分析師也說了句俏皮話:“畢竟獨立顯卡只是個部分電子遊戲愛好者玩遊戲的工具,整體關注度不大,對產業影響也小,沒什麼大人物關注……除了徐董您!”

還有一點投資分析師沒說,那就是這些數據只是PC端的GPU領域,實際上還有一個看似不想管的移動端GPU領域。

而這方面,智雲乃是王者,其次是高通,再過來是水果……基本上都是手機SOC廠家。

只是人們一般都會把PC市場和移動端市場分開來而已,所以沒人覺得智雲是個GPU市場的大玩家……儘管它真的是,每年S系列以及W系列上SOC內置的GPU核心出貨量好幾億,遠超英特爾的集顯。

所以別看智雲之前不做什麼獨立顯卡,就覺得智雲在這GPU領域裡沒啥實力,實際上在GPU領域裡,智雲的體量遠超英特爾以及英偉達,技術也不會比他們的差。

只是移動端GPU不受關注而已。

徐申學道:“既然有了這個可能性,那麼就展開相應的行動吧,價格上可以適當給一些溢價,但是我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百分百收購,甚至可以採取併購的模式,用我們智雲或者旗下子公司的一些股票進行交換。”

“我要百分百掌控這家公司,然後……”

然後很多操作就不適合對這些投資分析師們說了。

但是可以參考之前衆多海外公司的收購後的處理,收購後獲得了衆多的專利以及技術資料,隨後在華夏設立研發中心,形成以華夏這邊的研發中心爲主,海外研發中心爲輔的研發構架。

收購後的海外子公司,雖然公司駐地還在海外,但實際上會逐漸淪爲一個負責銷售,售後以及技術支持的業務類子公司。

如果能夠順利收購英偉達,那麼也會採用

120.第120章 瘋狂入賬二十三億第409章 真正的龐然大物柳河投資第556章 兩千億美元的瘋狂利潤!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第481章 年出貨量四億多臺設備的智雲第418章 萬向虛擬設備初體驗第25章 三品牌戰略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129.第129章 爲夢想而窒息101.第101章 狗男女跳頻聊天第540章 愛她,就給她買一臺智雲機器人第382章 君臨天下:萬億美元市值250.第250章 海藍SEC開啓交付(萬字大章)第394章 AI無人機時代和激烈市場競爭第6章 徐家第340章 抗癌神藥轟動全球248.第248章 被各種抄襲碰瓷的智雲手機118.第118章 S9轟動上市319.第319章 看個發佈會而已,咋就成網絡蝗蟲了?第508章 虛擬遊戲爆發167.第167章 公佈上市計劃第532章 比砸錢智雲就沒怕過誰第344章 VR虛擬技術294.第294章 制裁和衝突第468章 這不是他們想要的‘全球化’第442章 恐怖的AI6000282.第282章 王華在加州146.第146章 下一代旗艦之爭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第382章 君臨天下:萬億美元市值第371章 機器人發佈會: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82.第82章 海外運營商也來了(第十更)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110.第110章 新機全球營銷策略245.第245章 舉國之力的產物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94.第94章 讓人驚豔的C2 Pro第57章 發佈會啓動第494章 全球的虛擬瘋狂295.第295章 S14量產以及對等制裁124.第124章 C2發佈250.第250章 海藍SEC開啓交付(萬字大章)299.第299章 S14預購上市以及智能無人貨運車第63章 專屬配色星沙158.第158章 六十五納米工藝第20章 線下渠道194.第194章 跨國企業第48章 籌備發佈會309.第309章 再創歷史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第345章 有良心,但不多第451章 韓國訪談節目第36章 供應鏈以及現金流246.第246章 狂歡之夜159.第159章 仙女山控股151.第151章 S10發佈會(三)第505章 公佈國內上市計劃第52章 合作軟件廠商第52章 合作軟件廠商第516章 時代 承諾以及拋棄337.第337章 別無選擇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92.第92章 未來的競爭對手們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第448章 AI眼鏡引發的風口爆發第569章 南門月球基地曝光260.第260章 海藍電動車量產131.第131章 智雲微電子268.第268章 玩產業鏈的徐申學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第228章 賣數據線的搞光刻機光源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第452章 X1曝光,列強竟是我自己?172.第172章 H20手機以及內存閃存佈局第379章 火種計劃以及希羅克達上市第21章 產能不足118.第118章 S9轟動上市第369章 5G標準之爭第497章 錢漢的虛擬空間初體驗146.第146章 下一代旗艦之爭319.第319章 看個發佈會而已,咋就成網絡蝗蟲了?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124.第124章 C2發佈301.第301章 印度市場第59章 發佈會奇蹟降臨人間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第543章 小小的雲朵:頂級白富美!82.第82章 海外運營商也來了(第十更)第60章 華夏第一款智能手機第549章 月球基地計劃啓動第25章 三品牌戰略第404章 重複試驗和財團模式第232章 轎跑量產計劃以及火箭發射(68K二合一)第432章 最好的打壓就是傾銷第208章 發佈會的王炸:AI小云第1章 自主微創新第8章 電商渠道的機會第203章 自主PC項目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
120.第120章 瘋狂入賬二十三億第409章 真正的龐然大物柳河投資第556章 兩千億美元的瘋狂利潤!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第481章 年出貨量四億多臺設備的智雲第418章 萬向虛擬設備初體驗第25章 三品牌戰略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129.第129章 爲夢想而窒息101.第101章 狗男女跳頻聊天第540章 愛她,就給她買一臺智雲機器人第382章 君臨天下:萬億美元市值250.第250章 海藍SEC開啓交付(萬字大章)第394章 AI無人機時代和激烈市場競爭第6章 徐家第340章 抗癌神藥轟動全球248.第248章 被各種抄襲碰瓷的智雲手機118.第118章 S9轟動上市319.第319章 看個發佈會而已,咋就成網絡蝗蟲了?第508章 虛擬遊戲爆發167.第167章 公佈上市計劃第532章 比砸錢智雲就沒怕過誰第344章 VR虛擬技術294.第294章 制裁和衝突第468章 這不是他們想要的‘全球化’第442章 恐怖的AI6000282.第282章 王華在加州146.第146章 下一代旗艦之爭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第382章 君臨天下:萬億美元市值第371章 機器人發佈會: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82.第82章 海外運營商也來了(第十更)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110.第110章 新機全球營銷策略245.第245章 舉國之力的產物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94.第94章 讓人驚豔的C2 Pro第57章 發佈會啓動第494章 全球的虛擬瘋狂295.第295章 S14量產以及對等制裁124.第124章 C2發佈250.第250章 海藍SEC開啓交付(萬字大章)299.第299章 S14預購上市以及智能無人貨運車第63章 專屬配色星沙158.第158章 六十五納米工藝第20章 線下渠道194.第194章 跨國企業第48章 籌備發佈會309.第309章 再創歷史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第345章 有良心,但不多第451章 韓國訪談節目第36章 供應鏈以及現金流246.第246章 狂歡之夜159.第159章 仙女山控股151.第151章 S10發佈會(三)第505章 公佈國內上市計劃第52章 合作軟件廠商第52章 合作軟件廠商第516章 時代 承諾以及拋棄337.第337章 別無選擇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92.第92章 未來的競爭對手們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第448章 AI眼鏡引發的風口爆發第569章 南門月球基地曝光260.第260章 海藍電動車量產131.第131章 智雲微電子268.第268章 玩產業鏈的徐申學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第228章 賣數據線的搞光刻機光源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第452章 X1曝光,列強竟是我自己?172.第172章 H20手機以及內存閃存佈局第379章 火種計劃以及希羅克達上市第21章 產能不足118.第118章 S9轟動上市第369章 5G標準之爭第497章 錢漢的虛擬空間初體驗146.第146章 下一代旗艦之爭319.第319章 看個發佈會而已,咋就成網絡蝗蟲了?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124.第124章 C2發佈301.第301章 印度市場第59章 發佈會奇蹟降臨人間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第543章 小小的雲朵:頂級白富美!82.第82章 海外運營商也來了(第十更)第60章 華夏第一款智能手機第549章 月球基地計劃啓動第25章 三品牌戰略第404章 重複試驗和財團模式第232章 轎跑量產計劃以及火箭發射(68K二合一)第432章 最好的打壓就是傾銷第208章 發佈會的王炸:AI小云第1章 自主微創新第8章 電商渠道的機會第203章 自主PC項目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