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三萬億美元和固態電池

四月份的智雲集團可以說比較平靜的,沒有什麼重磅的產品發佈,也沒有折騰出來什麼大事。

唯一一個導致股價有所波動的就是智能終端事業部的掌舵人更換了,而隨着王林徒出任智雲集團高級副總裁兼智能終端事業部總裁後,投資者們也開始平息起來。

這讓智雲集團的股價,在四月份裡保持了平靜。

但是這些外人所看到的平靜而已,實際上智雲集團內部依舊出現了許多事。

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第二十八廠正式大規模投產,爲智雲集團帶來了月產三萬片的第二代七納米工藝產能,而該工藝的前期產能,將會全部用於全新一代的S1003芯片的生產。

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一代的S1003芯片將會分成兩個版本,一個是S1003A,該芯片其實繼續採用第一代的七納米工藝製造,性能對比S903有所提升,但是提升的不是很大。

而S1003纔會使用第二代七納米工藝。

這兩個版本的芯片,其實都是同樣的設計,核心構架也完全一致,只是因爲工藝的差異而導致性能有所區別,S1003A因爲工藝稍微差一些,所以需要進行一定的降頻使用,不然功耗太大,散熱跟不上,也會更加耗電。

而降頻使用後,整體性能也就會略微差一些。

之所以區分兩個版本,主要是因爲第二十八廠目前的第二代七納米工藝產能,只有三萬片,並且還沒有達到巔峰產能,現在產量也就兩萬片左右……僅僅依靠前期兩萬片的月產能,再加上良率導致這兩萬片的產能也會導致會有很多損耗。

這也導致了第二代七納米工藝,已經無法滿足全新一代的S19系列手機的全部芯片需求。

S系列手機,可是年出貨量維持在二點五億臺左右的超級單品手機,而且當年度出貨量絕大部分都是新款手機,老款手機銷量比較低,這也就導致了對新款芯片的產能需求很大的。

如今區區等效八英寸的兩萬片產能,是不夠用的!

然後還有一個同樣採用S系列芯片的A系列手機呢以及明年春天推向市場的平板電腦呢。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隨着工藝技術的進步,芯片的成本也越來越高了,但是智雲集團的手機,尤其是入門級的S系列標準版手機,價格卻不太好漲價。

隨意漲價的話會導致市場份額萎縮的。

怎麼辦?

控制芯片成本啊,繼續沿用成本已經下降很多的第一代七納米工藝啊!

所以,因爲產能不足、成本控制等原因,這一代的S系列芯片有A型號以及B型號之分,雖然設計都一樣,但是因爲A型號需要降頻使用,因此性能差異大概在百分之十五左右。

不過即便如此,S1003A低配版的性能依舊比上一代的S903強了百分之十左右。

低配版的A型號將會用在S19標準版以及S16 Pro版,此外預計明年春天發佈的A19手機,也將會使用S1003A型芯片。然後同樣明年春天發佈的智雲平板電腦,也將會採用這款S1003A芯片。

而高配版的S1003B芯片,將會用在S19 Max、S19Max Pro這兩款機型上,其中最便宜的S19 Max都要八千塊,這樣售價比較高的機型用先進芯片,些許芯片成本上漲完全能夠頂得住!

今年這樣的高低配芯片之分,也是爲了後續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的芯片能夠更好的控制成本!

隨着芯片工藝的持續提升,成本也是在持續上漲,智雲集團爲了控制成本,爲了保障產品的硬件利潤,已經不能和以往一樣,在全系列的S系列以及A系列還有當年的新平板電腦裡,都採用最頂級的芯片了……

如此情況下,進行一定的高低搭配就成爲了比較好的一個選擇。

S1003A/B芯片開始在四月份大規模投產,這個消息智雲集團也沒有對外進行什麼大規模的宣傳公佈,只有一些正式的新聞報道。

不過業內人士甚至普通人都知道了。

畢竟智雲微電子深城基地裡,那麼大一座第二十八廠就擺在那裡,但凡是個有心人,都不用多麼專業的信息收集能力都能夠打聽到,這個目前全球範圍內最頂級的半導體工廠已經開始投產了。

而投產什麼產品,基本上業內人不用看都能閉着眼猜出來,肯定是新一代S系列手機的S系列芯片,連產品編號百分之九十九都是S1003……這都是智雲集團的老傳統了。

最先進的半導體工廠生產最先進的芯片,最先進的芯片用於當年度的旗艦級S系列手機,同時產品編號也具有延續性,所以基本沒啥秘密。

而第二十八廠那邊開始大規模投產的消息,其實在一些正規新聞報道里也能夠找到。

四月初的一期七點半新聞裡,就播報了該廠投產的消息。

報道的口吻是這樣的:近日,我國半導體龍頭企業智雲微電子旗下的深城基地,率先全球投產第二代七納米工藝,據悉,該工藝採用了我國首款商業化量產,擁有全部國產化知識產權的HEUV-300B光刻機,該光刻機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完成商業化投產的EUV光刻機,具有世界領先水平!”

“根據智雲集團高級副總裁,智雲微電子總裁丁成軍介紹,智雲微電子的第二代七納米工藝是當下最先進的芯片製造技術,具有世界領先水平。”

“同時該生產基地還大量採用了國產先進設備以及耗材,整體國產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不僅僅填補了國內多項空白,更開創了上百種獨創,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技術!”

報道的最後,還不忘給S系列手機打個廣告:“據悉,該生產基地已經開始投產智雲手機預計搭載使用的最新型的手機芯片,消費者有望在八月份看見搭載了當代最先進,具有國際領先水平芯片的智雲手機!”

七點半新聞頻道,一向來都是智雲吹,每年智雲集團有什麼重磅產品發佈,都會找各種機會給智雲來個免費廣告!

要麼是大人物的視察,要麼是新產品,新技術的介紹等

這讓很多企業看了是羨慕嫉妒的很!

但是羨慕也沒用,有本事你也搞個這麼大的產業鏈出來,拉動以千萬計的就業,人家人家七點半照樣給你吹上天!

此外,一些業內或者科技類的媒體平臺,也陸續跟進進行了報道。

報道內容以HEUV-300B光刻機,S1003芯片,還有年度重磅產品S19系列手機爲核心。

猜測新一代的S19手機的性能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特性。

畢竟S系列手機的相關新聞,一向來都是流量的保證!

主要是國內的S系列手機用戶實在太多了,而人們對於自己正在使用的手機的相關新聞,多少都會有些興趣的。

四月份裡,除了第二十八廠投產,S1003芯片開始批量生產之餘。

智雲集團的御用代工廠威酷實業集團,也開始了組織S19生產線的前期試生產了,不過這種試生產主要還是爲了解決生產線的諸多潛在問題,爲後續六月份開始的大規模量產進行準備。

而智雲集團的智能終端事業部裡的S系列手機項目部,也需要對前期試生產出來的諸多S系列手機進行各種各樣的實際測試,看看有沒有什麼潛在的問題,如果有問題就需要緊急修改,爭取在六月份大規模量產之前解決問題。

S系列手機作爲一款年銷量兩億多,爲智雲集團貢獻兩千多億美元營收的超級單品,再怎麼重視都不爲過。

所以哪怕是已經完成了新款S系列手機的研發,理論上都已經很完美了,但是在大規模量產備貨之前,智雲集團的技術部門還是會進行反覆、細緻的各項測試,確保沒有任何的問題。

畢竟前兩年四星爆出來的電池起火事件,由此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迄今爲止還影響着各大智能終端廠商:質量安全以及設計缺陷問題絕對不能出現!

一旦出現,那就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智雲集團這邊,現在都還有一個專門的電池安全審查部門,專門審查各項產品的電池安全問題。

電池從設計、再到生產、裝機的各個環節裡,電池安全審查部門都會深度參與進行各種測試以及評估。

智雲手機要是來一場電池起火,在國內都還好,以智雲集團在國內的影響力,說真的,就算是手機爆炸了,也能把輿論壓下去,然後緊急調動各種手段進行召回,更換等措施,把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

這種情況下,甚至國內的一票競爭對手大概率都會乖乖的站一邊,看着智雲自救,而不敢有任何的落井下石的動作……你以爲智雲倒下了,你就能贏了?

那麼這麼好的事,智雲倒下了,國內的這些廠商有一個算一個,都得丟半條命!

智雲手機,對於國內而言,從來都不是一個單獨的手機產品,而是代表着整個先進智能終端產業鏈!

火車龍頭都完蛋了,你還指望後面的車廂能好?

不可能的!

所以國內問題不大,但是在國外……問題可就嚴重了。

智雲手機要是爆炸起火了,水果的庫克,都能連續跳三天的脫衣舞來慶祝。

四星李家公子,都能大手一揮,把全國女團賞給手底下的管理層,技術人員,來一句:爺今天高興,隨便玩!

高通,臺積電等一大票關聯企業的股價,能如同坐火箭一樣,嘩啦啦的往上漲。

因爲這將會有全球範圍的智雲負面新聞,無數人都會跑出來各種抹黑,智雲旗下的各類智能終端產品銷量暴跌……比當年的四星電池起火還會更慘!

所以,智雲集團是絕對不會允許自家的產品出現任何的嚴重質量問題,以及安全問題的。

而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未來的兩三個月裡,智雲集團的智能終端事業部的測試人員,將會繼續奮力工作,搜尋、排查任何的質量隱患可能性。

這樣等到八月份召開發佈會的時候,徐申學才能夠爲全球的消費者呈現最完美,最頂級的智能手機。

不過這些事情也不用徐申學太多插手,多年來智雲集團已經形成自己的一整套工作流程,只要按部就班的去做,那麼就不會什麼錯誤……

徐申學自己的話,倒是在看過了第二十八廠後,把注意力放在了其他領域。

虛擬設備那邊要親自關注着,機器人業務也要盯着,這兩個業務體量雖然已經比較大,但是依舊屬於市場培育期。

同時這兩項業務也代表着智雲集團的未來……當下智雲集團的股價很大一部分,都是靠着這兩個業務的前景給支撐起來的。

智雲集團的股價大幅度上漲,主要是經歷了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依靠着智能終端業務,智能終端業務的成功,讓智雲集團的市值從上市初期的兩千多億美元,一路暴漲到一萬多億美元。

第二個時期,則是智雲集團發佈了智能機器人業務,開闢了第二個核心業務板塊。

智能機器人業務雖然早些年都還在虧損,預計今年才能夠迎來盈利,但是卻推動了智雲集團的股價從一萬億美元左右,直接飆漲到一萬七八千億美元……一羣投資者們也做着和智雲集團高管一樣的美夢:夢想着智雲機器人成爲家庭一份子,每個家庭都購買一臺智雲機器人。

第三個時期,則是發佈Yun AI以及GTAI2這兩款大型生成式AI,同時伴隨着智能機器人等各類人工智能應用,引發了全球的人工智能大浪潮,推動了APO系列服務器算力卡,PX系列終端算力芯片等一系列算力芯片的市場爆發……而算力芯片的超高毛潤以及未來的巨大市場潛力哦,推動了智雲集團市值的第三輪高速上漲。

直接讓智雲集團的市值突破兩萬億,來到了兩萬五千億美元。

第四個時期,則是智雲集團在去年十二月份的時候,正式對外發布了虛擬設備,這個虛擬設備一開始其實對股價的影響不是很大,但是隨着虛擬世界被越來越多的人體驗後,虛擬設備的銷量持續增加,逐步證明了虛擬設備的巨大潛力後,智雲集團的股價在今年一月份後迎來了持續的高速上漲。

等到四月份的時候,智雲集團的市值就已經達到了兩萬八千億美元,並且還在持續增長。看這勢頭,只要虛擬設備業務持續維持向好的增速,突破三萬億美元大關也就一年半載的事。

而智雲集團的三萬市值,這可不容易,畢竟智雲集團和水果以及其他互聯網企業屬於輕資產產業不一樣,智雲集團還是個玩半導體制造以及設計的企業,每年在半導體領域投入非常龐大!

同時智雲集團的各種研發投入也非常龐大,各種研發項目數不勝數。

如此龐大的研發投入以及資產支出,都嚴重拖累了智雲集團的淨利潤比例,從資產回報率而言,其實都還不如水果呢。

資產回報率不行的話,市值自然也就很難起來……四星電子就是典型例子,智能終端領域裡的世界老三,同時擁有全球第二大半導體產能,但是其市值才區區兩千多億美元。

還沒威酷電子的市值高,如今威酷電子都有三千億美元的市值呢。

威酷電子雖然營收低一些,利潤也低一些,但是人家是正兒八經的輕資產企業啊,沒有任何的實體工廠。

也不搞什麼芯片,屏幕之類的大投資研發,人家就老老實實玩組裝設計,營銷;技術上頂多玩點小創新,改個外觀,修個系統字體,主題之類的。

威酷電子的技術研發人員,撐死了也就萬把人,研發開支極爲有限。

作爲對比,智雲集團的研發人員超過六十萬……威酷電子的研發人員,還沒智雲集團研發人員的零頭多,研發投入連零頭的零頭都比不過!

但是威酷電子雖然賺的少吧,看起來也沒啥核心技術吧,但是人家資本支出,研發支出也少啊,賺到手的錢大部分都是股東純利潤!

其性質和互聯網企業有點類似,所以威酷電子的市盈率就比較高,導致市值也高。

作爲重資產,高研發的智雲集團,其市盈率一直都比較低,市值想要推高其實難度很大。

早些年一直徘徊在十五倍左右,最近幾年則是突破了二十倍,來到了二十二三左右徘徊。

而今年,部分投資者看到了虛擬設備巨大潛力後,也是調高了對智雲集團市盈率的預估,預計能夠達到二十五倍左右。

這個市盈率的上漲,除了虛擬設備的潛力外,也和智雲集團現有的其他企業增長有關係。

今年智雲集團的機器人業務也開始貢獻大額利潤了,投資者們看到了機器人業務的未來巨大利潤可能性。

智雲集團的智能終端業務雖然銷量已經上不去了,但是銷售均價持續上漲,利潤也上漲,同時新品牌‘新雲手機’也補充了C系列手機的缺失,這也讓投資者對智雲集團的智能終端業務更有信心了。

半導體業務裡,傳統的各類芯片業務持續穩健,雖然沒啥太大的增長,但是也不跌,同時隨着七納米工藝大規模應用,也帶來了芯片代工以及集團各類芯片產業的更大營收。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算力芯片持續高速增長帶來的超高淨利潤……其他企業搞人工智能賺不賺錢先不去說,但是智雲集團賣算力卡卻是血賺的……APO系列顯卡百分之九十的毛利潤呢,想想都嚇人啊!

雖然看似營收總額不多,也就那麼大幾百億美元,但是賺得多啊!

賣五百億美元的算力芯片,智雲集團就能賺四百五十億美元的毛利潤,很恐怖的……最近兩年智雲集團的利潤大幅度增長,去年突破千億美元的淨利潤,今年預期淨利潤甚至會更高,主要就是來自於這個算力芯片業務。

算力芯片,實在是太賺錢了……很多商業學院,企業都在研究智雲集團的人工智能業務以及算力芯片業務之間的關係。

然後很多人認爲,智雲集團當年把GTAI這個人工智能進行開源,讓全球各企業都能免費用上GTAI2,看似冤大頭的行爲,做好人好事,但實際上卻是智雲集團最近幾年裡最精妙的一次商業案例。

開源一個GTAI2,然後憑空製造了全球每年數百億美元甚至上千億美元的算力芯片市場……而且還是超高利潤的市場……這簡直賺嘛了!

除了算力芯片領域的超高利潤外,智雲集團佈局多年,隨着智雲集團的存量越來越多,公司旗下的軟件以及互聯網業務也貢獻了越來越多的營收。

智雲APP商城,以及廣告,雲計算等業務,都能夠爲智雲集團每年帶來不小的營收。

諸多業務綜合起來,這讓智雲集團今年乃至未來的情況讓投資者們非常滿意。

投資者滿意了,市值自然也高了!

不過,今年能不能突破叄萬億美元這個大關,還是需要看今年後續的實際經營情況。

徐申學自己倒是不太關注公司股價,反正只要不是跌的太狠,基本都什麼大影響。

如果跌得太狠了,那麼徐申學也會有一堆辦法拉動股價,比如搞個股份回購計劃之類的。

智雲集團賬上,可是趴着價值三千多億美元的現金以及現金等價物呢……這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外匯儲存,包括那些所謂的發達國家,都沒智雲集團的現金儲存多!

外匯儲存世界排名第十的巴西,也才三千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發達國家裡的德國,外匯儲存才兩千兩百多億美元,德國隔壁的法國只有一千八百多億美元。

把智雲集團也算進去的話,大概能排第十!

同時智雲集團的營收太大了,預計今年營收都得有六千多億美元了,這是什麼概念?

今年各國GDP裡,全球排名第二十一的國家,也就六千億美元!

這就是智雲集團如此特殊的原因!

只不過規模大了,影響大了,很多事情做起來也需要更加的謹慎。

尤其是智能機器人以及虛擬設備這兩個核心新業務上,是絕對不能出現任何差錯的,一旦出現差錯,就意味着智雲集團在這兩個領域裡持續多年數百億美元的龐大投資化爲泡影,同時也會牽連一大度產業鏈。

比如智雲微電子野心勃勃的擴充七納米產能,尤其是今年開始準備在預期的十五萬片7/5納米產能之外,再額外擴充十五萬片的產能,同時擴充龐大的3D封裝產能。

這又是個預期投資上千億美元的龐大投資計劃。

就是因爲這兩個新業務的高速增長,尤其是虛擬設備對APO系列顯卡等一系列高端芯片的巨大需求。

一年哪怕賣一百萬臺虛擬設備的銷量,按照中等配置,兩張APO5000顯卡來計算的話,那就是兩百萬張APO5000顯卡的需求量……這可比什麼谷狗,臉書,騰訊之類的大企業採購量大多了,甚至比智雲集團自己訓練人工智能的AI顯卡用來都大的多。

這些大型企業採購,一年採購幾十萬張顯卡那都是非常罕見了,幾百萬張顯卡,那是不可能的:他們買不起!

工業產品領域裡,其實企業級市場對比消費級市場,一直以來都是屬於小市場。

比如汽車,車企賣民用消費級汽車,才能做到世界頂級的規模,如果賣個工程車之類的,撐死了也就那樣了……畢竟全球工程車的市場規模就擺在那裡,做不了多大的。

顯卡也一樣!

更不要說虛擬設備裡以及機器人設備裡,還有ZY38這種專用的大規模數據處理芯片,這東西其實體積也很大,對芯片產能的需求量也很大。

此外虛擬設備還需要X系列消費級顯卡,WZ320服務器CPU以及常規的內存、閃存等諸多高端硬件。

這些高端硬件之前的市場需求其實都很小的,但是有了這個虛擬機設備後,就等於憑空多出來了一大塊的市場需求。

爲了滿足這個市場需求,智雲微電子也就需要大規模擴充各種高端芯片產能。

智雲微電子野心勃勃要繼續擴充7/5納米工藝產能,作爲核心供應商的仙女山控股,也需要配合加大EUV光刻機等一系列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的產能。

仙女山控股背後牽扯的又是一大批的頂尖技術的供應鏈。

一環扣一環之下,產業鏈影響是非常大的!

如此情況下,徐申學對這兩個新業務非常的慎重以及高度關注,他要確保這兩個業務都能夠按照自己制定的戰略路線前進,中間不出現什麼意外!

尤其是五月份準備推向市場的旗艦型智能機器人Yun Robot X4;準備在六月份推向市場的低價虛擬設備Yun VW青春版。

前者是拉高智能機器人的影響力,進一步通過各種高技術來推動人們對機器人的認同感,爲走量級別的機器人機型做鋪墊。

而Yun VW青春版,則是拉低虛擬機的價格,擴大虛擬設備的市場容量,擴大產銷量來降低綜合成本。

就當徐申學籌備着這兩個核心產品的各種情況的時候,海藍汽車那邊卻是突然傳來了好消息。

海藍汽車旗下的電池研發部門獲得了巨大的技術突破,其研發的新型固態電池具備了商業化量產的可行性!

得知了這個報告後,徐申學立馬就帶着人去了海藍汽車那邊了。

固態電池,這不是什麼新鮮事,很多廠商都在研發,實驗室裡也有一大堆各種各樣的固態電池。

但是……全都是受限於技術以及成本問題無法進行大規模商業量產的。

對於當下的電池產業界而言,固態電池本身不是問題,很多廠商其實都能搞個實驗室樣品出來,問題在於控制成本的情況下,進行商業化量產!

而海藍汽車那邊現在報告上來的就是,一種成本可控,可以用於商業化量產的固態電池!

徐申學一聽這東西,立馬就明白了其蘊藏的巨大商業價值!

甚至他都沒有第一時間往海藍汽車的方向去想,而是想到了智雲集團的智能機器人!

智雲集團的智能機器人,也是需要使用高密度的大容量電池,並且對電池安全性,充電性能等也具有非常高的要求。

之前使用的是半固態電池,但是總歸是有一些缺陷,畢竟半固態電池嚴格來講,依舊是屬於液態電池的範疇。

同時因爲電池能量密度的限制,智能機器人的純電續航都不太足,爲此機器人的研發團隊,不得不限制了大量的機器人的動作。

以至於很多人都說,智雲集團的機器人都很懶,平時能不動就不動,就算動也是儘可能的少動!

甚至都還把動力輸出進行了限制,除非特殊情況,不然機器人是不會使用極限動力輸出模式的。

這一切都是爲了省電!

純電續航能力不足,這是影響智雲機器人銷量的很大一個因素……也影響了很多人購買選擇,很多人想要購買雙足型號,但是考慮到續航之後,往往選擇購買更便宜的輪式型號!

因爲輪式型號的運動續航,大幅度超過雙足型號!

驅動輪子進行機動,可比驅動雙足進行機動省電多了!

然而如果有了固態電池,那就能帶來巨大的新變化了!

那是全新的電池類型,具有比現有半固態電池更大的能量密度,更好的安全性!

在徐申學看來,這東西不僅僅適合電動車使用,更適合機器人使用!

甚至考慮到固態電池的前期高昂成本的話,目前的最佳裝機對象都不是海藍汽車,而是智雲的機器人!

所以徐申學一得到消息,立馬就跑過去看了。

海藍汽車的CEO包永言也非常重視,他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就報告給了徐申學,然後又親自等着徐申學來視察。

等徐申學到了後,包永言就陪着徐申學到了海藍汽車下屬的電池研發部門,然後在實驗室裡看到了報告中提到的,可以商業化量產的固態電池!

第390章 除了貴沒有缺點130.第130章 新世界首富176.第176章 SOC芯片危機第470章 蟻蜂無人機系統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第564章 海藍汽車上市談判第521章 智雲超導材料工廠第524章 世界前五的天才第214章 噁心人的A11手機第33章 危機第452章 X1曝光,列強竟是我自己?第417章 虛擬設備的曙光115.第115章 S9發佈會(一)125.第125章 首日八十萬臺270.第270章 銀河生命在非洲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160.第160章 國產光刻機的曙光95.第95章 威酷電子的山寨機基因第418章 萬向虛擬設備初體驗第213章 秋季發佈會和國產雙核首發第468章 這不是他們想要的‘全球化’263.第263章 比腦子智雲誰都不怕173.第173章 威酷小藍生態鏈第24章 靈活的底線324.第324章 這個世界太瘋狂315.第315章 尊法守紀的海外智雲第530章 都沒瘋,只是時代變了!第358章 內部競爭和六號重型火箭首飛第389章 掀翻傳統車企181.第181章 生不逢時的S103244.第244章 跨國企業第204章 高通的危機第557章 人工智能的基礎:萬億瓦時電量!257.第257章 徐申學的牌面第236章 傻眼的一羣汽車廠商第366章 智雲第一代通用型機器人107.第107章 瘋狂的智雲科技第528章 多海國際購物平臺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第503章 三萬億美元和固態電池294.第294章 制裁和衝突265.第265章 新旗艦S13會議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100.第100章 手遊撈金戰略第217章 當我徐申學好糊弄啊?第476章 董經辦的新人:席婉清164.第164章 不講武德的四星第38章 期權激勵計劃71.第71章 火爆開售第395章 X14的震撼以及商用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137.第137章 智雲科技大廈第540章 愛她,就給她買一臺智雲機器人第232章 轎跑量產計劃以及火箭發射(68K二合一)第214章 噁心人的A11手機第43章 辦公室的秘書們146.第146章 下一代旗艦之爭157.第157章 國產CPU以及AI芯片177.第177章 兩手方案106.第106章 平板 手錶 耳機第508章 虛擬遊戲爆發第514章 擬真機器人第526章 席婉清的夢境第422章 都在忽悠第551章 倒吸牙膏的智雲集團第209章 全網轟動以及定價306.第306章 技術過於先進,不便上市第387章 趙興生歸家317.第317章 世界最龐大最高效的供應鏈第220章 瘋狂而不體面的智雲197.第197章 真正的備份方案101.第101章 狗男女跳頻聊天301.第301章 印度市場127.第127章 指紋識別的曙光第443章 智雲嚴選,值得信賴185.第185章 智雲空間第382章 君臨天下:萬億美元市值134.第134章 站着進去躺着出來第409章 真正的龐然大物柳河投資第423章 全球第一大半導體企業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第217章 當我徐申學好糊弄啊?第453章 智雲供應鏈:保你不虧第428章 AI眼鏡第423章 全球第一大半導體企業257.第257章 徐申學的牌面191.第191章 A計劃299.第299章 S14預購上市以及智能無人貨運車第353章 初代AI無人機算法第38章 期權激勵計劃135.第135章 搞手機賣流量110.第110章 新機全球營銷策略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第350章 進退兩難的美FDA第475章 銀河生命的新突破:免疫藥物HT197第219章 炸着炸着就成了第29章 入駐新辦公室第15章 小藍大升級S2
第390章 除了貴沒有缺點130.第130章 新世界首富176.第176章 SOC芯片危機第470章 蟻蜂無人機系統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第564章 海藍汽車上市談判第521章 智雲超導材料工廠第524章 世界前五的天才第214章 噁心人的A11手機第33章 危機第452章 X1曝光,列強竟是我自己?第417章 虛擬設備的曙光115.第115章 S9發佈會(一)125.第125章 首日八十萬臺270.第270章 銀河生命在非洲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160.第160章 國產光刻機的曙光95.第95章 威酷電子的山寨機基因第418章 萬向虛擬設備初體驗第213章 秋季發佈會和國產雙核首發第468章 這不是他們想要的‘全球化’263.第263章 比腦子智雲誰都不怕173.第173章 威酷小藍生態鏈第24章 靈活的底線324.第324章 這個世界太瘋狂315.第315章 尊法守紀的海外智雲第530章 都沒瘋,只是時代變了!第358章 內部競爭和六號重型火箭首飛第389章 掀翻傳統車企181.第181章 生不逢時的S103244.第244章 跨國企業第204章 高通的危機第557章 人工智能的基礎:萬億瓦時電量!257.第257章 徐申學的牌面第236章 傻眼的一羣汽車廠商第366章 智雲第一代通用型機器人107.第107章 瘋狂的智雲科技第528章 多海國際購物平臺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第503章 三萬億美元和固態電池294.第294章 制裁和衝突265.第265章 新旗艦S13會議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100.第100章 手遊撈金戰略第217章 當我徐申學好糊弄啊?第476章 董經辦的新人:席婉清164.第164章 不講武德的四星第38章 期權激勵計劃71.第71章 火爆開售第395章 X14的震撼以及商用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137.第137章 智雲科技大廈第540章 愛她,就給她買一臺智雲機器人第232章 轎跑量產計劃以及火箭發射(68K二合一)第214章 噁心人的A11手機第43章 辦公室的秘書們146.第146章 下一代旗艦之爭157.第157章 國產CPU以及AI芯片177.第177章 兩手方案106.第106章 平板 手錶 耳機第508章 虛擬遊戲爆發第514章 擬真機器人第526章 席婉清的夢境第422章 都在忽悠第551章 倒吸牙膏的智雲集團第209章 全網轟動以及定價306.第306章 技術過於先進,不便上市第387章 趙興生歸家317.第317章 世界最龐大最高效的供應鏈第220章 瘋狂而不體面的智雲197.第197章 真正的備份方案101.第101章 狗男女跳頻聊天301.第301章 印度市場127.第127章 指紋識別的曙光第443章 智雲嚴選,值得信賴185.第185章 智雲空間第382章 君臨天下:萬億美元市值134.第134章 站着進去躺着出來第409章 真正的龐然大物柳河投資第423章 全球第一大半導體企業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第217章 當我徐申學好糊弄啊?第453章 智雲供應鏈:保你不虧第428章 AI眼鏡第423章 全球第一大半導體企業257.第257章 徐申學的牌面191.第191章 A計劃299.第299章 S14預購上市以及智能無人貨運車第353章 初代AI無人機算法第38章 期權激勵計劃135.第135章 搞手機賣流量110.第110章 新機全球營銷策略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第350章 進退兩難的美FDA第475章 銀河生命的新突破:免疫藥物HT197第219章 炸着炸着就成了第29章 入駐新辦公室第15章 小藍大升級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