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第336章 風向變了

通城,智雲微電子總部,徐申學看了第二廠,視察了當地的十二納米產線後,又去看了已經完成了廠房施工的第二十五廠。

第二十五廠,也是智雲微電子爲等效七納米工藝所準備的工廠,從廠房再到設備,全部都是按照等效七納米工藝所準備的,整體投資預計會超過八十億美元,相當誇張。

“我們準備在第二十五廠裡,同時建設兩條產線,一條產線採用進口的ASML公司的NXT1980光刻機,第二產線則是採用海灣科技的HDUV-600光刻機!”

“兩種光刻機的套刻精度都是二點五納米,按照我們的設計方案,都是能夠滿足等效七納米工藝的技術需求!”

“爲了確保等效7納米工藝準時準點的完成技術認證,我們在第一產線上全部使用進口設備,目前所有設備都已經下單,部分已經到貨,第一臺NXT1980光刻機將會在十天後到貨,所有設備將會在今年十二月份前全部到貨,明年第一季度就能夠完成設備的安裝和調試,並展開技術認證工作。”

“樂觀的話,明年第三季度就能完成技術認證,開始爲量產化進行準備,但是考慮到四重曝光帶來的低良率問題,我們想要解決這個低良率問題預計也需要大量的時間。”

“想要大規模出貨的話,恐怕還要到後年的第一季度。”

“而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臺積電,按照他們公佈的計劃來看,他們的進度表和我們的也類似,畢竟我們是採用同一批的光刻機進行等效七納米工藝產線的搭建,而光刻機的到貨時間我們也差不多,硬件設備處於同一時間段,具體時間表也類似。”

“至於後續誰能夠做到領先,這還需要看彼此工藝技術上的比拼,而這一領域上我們是有優勢。”

“而四星那邊也公佈了八納米工藝計劃,但是根據目前的情報來看,他們的八納米工藝在技術指標上看起來應該是十納米工藝節點改進,性能提升不會很大,屬於十納米和七納米工藝之間的過渡節點,類似他們的十一納米以及我們的十二納米工藝。”

“而我們則是直接跳過了八納米工藝,直接搞七納米工藝。”

“他們的七納米工藝還要更往後一些。”

“至於英特爾的話,他們並沒有公佈等效七納米工藝,而是正在推進十納米工藝的節點,不過他們的這個十納米工藝節點在技術參數上,其實比我們的等效七納米工藝還要更高一些。”

“然而技術參數更高,也意味着更難,按照我們的預估,他們估計要更晚時間才能搞出來。”

“按照目前收集的一些情報來推算他們的工藝節點研發,短期內我們在七納米工藝上的主要競爭對手,還是臺積電;英特爾的十納米和四星的七納米,會比我們晚不少!”

“在等效七納米節點的競爭中,我們將會維持領先優勢!”

丁成軍對等效七納米工藝的時間表,表現出來了極大的自信,這是基於樑鬆教授爲核心的工藝研發團隊來帶的自信。

“我們已經完成了四重曝光的基本理論以及工藝流程,就等着用這一批光刻機進行下一步階段的各項測試工作了。”

“等第一臺NXT1980光刻機到貨後,我們就會使用這臺光刻機進行前期的技術測試,驗證工作。”

——————

丁成軍此時,又指着第二十五廠的另外一個龐大廠房道:“這是我們第二十五廠的第二產線,基於扶持國產設備的緣故,我們的第二產線上將會盡可能採用國產設備,哪怕爲此付出一些生產成本的上漲!”

“第二產線上,核心設備包括海灣科技正在研發的HDUV-600型光刻機,此外還包括輔助使用的HDUV-500型號光刻機以及HKRF-34光刻機等,同時也包括後道光刻機,蝕刻機以及離子注入機等核心設備,只要海灣科技有的,技術指標能夠達到要求的,我們都會使用!”

“該產線的進度表也和第一產線類似,雖然核心的HDUV-600光刻機到貨會晚一些,不過問題不大,應該也能夠在後年的第二季度完成量產化。”

“只不過該產線的生產效率要低一些,成本也會更高一些!”

“生產效率上,還需要海灣科技繼續努力了!”

徐申學一邊聽着,一邊看着手中的技術報告。

兩條等效七納米工藝的產線,一條是清一色進口,而另外一條則是國產和進口設備混搭。

其他的都還好,但是在光刻機領域還是可以看到明顯的差距。

這個時候,跟着徐申學一起過來考察的海灣科技的CEO王道林道:“我們的HDUV-600型光刻機和ASML的NXT1980光刻機在覈心的三大硬性指標上都是一樣的。”

“分辨率都是38納米,數值孔徑一點三五,套刻精度都是二點五納米。”

“這三大核心指標也是做等效七納米工藝的硬性指標,少一個都不行。”

“不過除了這三個核心指標外,還有一個指標上我們的HUDV-600光刻機就存在一些差距了,那就是WPH,即每小時處理晶圓片的數量。”

“這個數據越大,光刻機單位時間內的產量就越大,產量越大,生產效率越高!”

“作爲對比,ASML的NXT1980光刻機,其WPH是二百七十五片。”

“我們的HDUV-600光刻機的WPH,設計指標差一些,只有兩百四十五片。”

徐申學聽罷:“這差距不小啊,回頭落到生產過程裡,那麼就會導致生產成本的上漲!”

王道林道:“是有一些差距,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我們時間太緊迫了!”

“ASML的NXT1980光刻機,是基於全新研發的機臺構架搞出來的,一開始的目的就是奔着更高的生產效率來的,再加上他們的技術積累更深厚,所以搞出來的NXT1980生產效率極高。”

“而我們的HUDV-600型號光刻機,雖然也是採用新研發的機臺構架,但是爲了趕進度,採取了一些更加保守的技術應用策略,也大量使用了HDUV-500/400型光刻機機臺上的技術。”

“這樣的研發進度更快,才能夠在去年底拿出來樣機,然後爭取明年秋季開始出貨。”

“但是這樣也導致了HDUV-600光刻機的生產效率就稍微低一些。”

王道林這個時候,也看了眼同樣關注此事的丁成軍,開口繼續道:“不過我們的HDUV-600的光刻機賣的更便宜,售後服務費用更低,最終反饋到芯片成本上,雖然會有一些上漲,但是也不會漲太多,屬於可接受的範圍。”

“總歸是不會讓我們的客戶吃虧的!”

王道林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既然我的東西差一些,那麼我就少賺一些,讓更多的利潤給客戶,不至於因爲用了他們海灣科技的光刻機,就導致成本上漲。

再說了,ASML的NXT1980光刻機是好,生產效率是高,但是普通晶圓廠也買不到啊!

連智雲微電子現在一年也拿不到多少貨,其他國內的晶圓廠就更別提了。

所以,國內晶圓廠短期內能夠獲得這種級別先進光刻機的途徑,只有一家,那就是海灣科技。

ASML的NXT1980這款光刻機,目前產量很低的,還是四大晶圓廠輪流排隊拿貨。

至於其他廠商,都得往後排隊等着!

而等到明年,哪怕智雲微電子不購買這款光刻機,其他三家以及後續的聯電,格羅方德等廠商也會把訂單擠爆ASML。

ASML的先進光刻機,從不缺乏買家……

國內的其他晶圓廠想要獲得這款光刻機,可不容易!

中芯那邊就是典型例子,他們也想買ASML的NXT1980光刻機,但是買不到。

同時他們也正在積極推動十四納米工藝的研發,爲此找海灣科技下單了HDUV-600型光刻機,準備用這款光刻機來搞十四納米工藝。

主要是用HDUV-500型光刻機,或同級別的ASML的NXT1970光刻機搞十四納米工藝難度非常高……這幾乎達到了這種級別光刻機的極限水平,中芯那邊搞起來太吃力了。

不是說不能搞,而是難度非常大……也不是所有晶圓廠都會和智雲、臺積電、四星以及英特爾這四家晶圓廠,爲了市場競爭玩命推工藝節點進度,進而極限壓榨光刻機的性能。

比如用HDUV-600型光刻機或ASML1980光刻機搞等效七納米工藝(英特爾10納米)……也就這四家纔打算這麼幹,其他晶圓廠可不會這麼幹的。

難度太大,成本太高,前期要是找不到充足的高價訂單,會虧到褲衩子都不剩!

而目前,也只有這四家晶圓廠纔有接到,或者本身就有這種先進工藝的訂單,並且願意給出高溢價。

其他晶圓廠,暫時幾乎不可能接到這種高溢價的頂級工藝訂單。

所以玩極限壓榨光刻機性能這種事,也不是那麼好玩的,很容易形成鉅額虧損!

使用更高一檔的光刻機,然後反過來搞成熟製程,其實才是更符合商業化的選擇,難度低,成本低,效率高。

中芯那邊就是打算直接用先進一代的HDUV-600光刻機來個力大飛磚,通過更先進一代的光刻機設備的強悍性能上馬十四納米工藝。

而有類似想法的,還有其他晶圓廠廠商,只不過他們拿不到更先進光刻機的貨而已……不管是ASML還是海灣科技,這種套刻精度二點五納米級別的先進光刻機產能都是有限的。

ASML那邊不用說,前期有限的NXT1980供不應求,除了四大廠商外,其他的都得等!

而海灣科技這邊的HUDV-600型號光刻機則是還處於樣機階段,要年底才能出貨,等到明年正式出貨後產能也會非常有限。

除了供應智雲微電子外,短時間內也只會供應另外一家戰略合作伙伴‘中芯’,其他廠商想要拿貨,也得等好久!

中芯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搭上了海灣科技發展的春風,能夠順利拿到這種級別的先進光刻機……不出意外的話,聯電和格羅方德拿到NXT1980的時間,都會比中芯拿到HDUV-600的時間更晚。

不過就算是中芯,到時候也拿不到太多的貨,海灣科技的HDUV-600型光刻機,大部分還是需要供應給智雲微電子。

因爲智雲微電子除了需要使用這款光刻機玩等效七納米工藝外,也需要使用這款光刻機來生產十納米工藝,乃至十四納米工藝節點的芯片。

HDUV-600型光刻機,包括隔壁的ASML的NXT1980光刻機,其實從商業角度來看更適合生產10-14納米工藝,至於等效7納米工藝,那是玩極限,屬於沒辦法的事。

等效七納米需要,然後等效十納米,等效十四納米這三大核心工藝節點都需要這款光刻機,因此未來這款光刻機的銷量是會非常大的。

不僅僅智雲微電子需要,中芯以及國內其他晶圓廠也會需要。

如果加上HDUV-500以及HDUV-400,未來樂觀估計海灣科技的DUV浸潤式光刻機,即ARFI光刻機,最近幾年的年出貨量能維持在四十臺左右。

然後海灣科技的ARF光刻機,即DUV乾式光刻機目前也有一些銷量,一年也能夠賣出去十臺八臺的。

上述兩種深紫外光光刻機,總銷量能夠維持在五十臺左右。

然後還有KRF光刻機以及I-line光刻機,這兩種光刻機,要麼是用在成熟工藝上,要麼是在先進工藝裡作爲輔助光刻機使用。

海灣科技的KRF光刻機,一年也能賣個二十多臺,然後I-line光刻機賣的更多一些,有個四十多臺,這兩種低端光刻機主要是作爲輔助光刻機用的,購買海灣科技的ARFI光刻機的話,都會配套購買KRF或I-LINE光刻機。

ARFI,ARF,KRF,i-line四種前道光刻機加起來,海灣科技的年出貨量是能達到一百多臺的。

這一百多臺的光刻機,除了i線以及k線光刻機可以出口外。

ARFI以及ARF光刻機都只在國內出貨……受限於國外專利問題,沒辦法出口。

因此海灣科技的客戶,除了智雲集團旗下的智雲微電子外,就是國內的中芯、華力微、燕微電子等國內衆多晶圓廠了。

國內的晶圓廠也不僅僅只有一個智雲微電子,其他的也有不少,加起來規模比較大一些的有十幾家呢,只是之前技術都不太行,沒資金沒技術。

而海灣科技不僅僅賣設備,還提供全套的技術支持服務,從設備的安裝調試,再到量產輔助工藝。

還可以牽線搭橋幫他們獲得智雲微電子的部分成熟工藝的技術授權……

徐申學爲了賣光刻機以及其他半導體設備,讓仙女山控股體系這邊的半導體設備領域,能夠儘快的形成良性循環,也是費盡了心思,直接提供一站式打包服務!

說句大白話就是:買光刻機送工藝……

所以這些國內的晶圓廠也很樂意願意找海灣科技採購光刻機以及其他核心設備:省心省事不說,關鍵都是對於他們而言,相對比光刻機,其實工藝更難!

ASML的1950系列光刻機,也就是可以用來搞28納米工藝的光刻機,現在可以輕鬆找ASML買到,市面上甚至都有不少的二手貨。

但是國內除了智雲微電子和中芯外,也沒第三家廠商搞定了二十八納米工藝!

如今徐申學這邊提供買設備送工藝,哪怕這個工藝也只給成熟落後工藝,而且還要付費授權,相當於要替智雲微電子打工一樣。

但是有總比沒有好啊!

不僅僅是他們,就連中芯那邊也在嘗試找智雲微電子商討十四納米工藝技術授權的事……哪怕這樣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此外,美國的格羅方德也找到四星,想要獲得十四納米工藝的技術授權,他們兩家的合作大概率也能成行。

先弄點晶圓廠大廠的成熟工藝過來玩一玩,積累經驗,然後再搞走模仿,創新的道路就容易一些了。

不然,什麼都自己搞,那就太難了。

而對於智雲微電子和四星這種擁有技術優勢的晶圓廠而言,也可以通過成熟工藝的技術授權來獲得更多的利潤……這相當於使用別人的晶圓廠擴充自己的產能,進一步提升營收和利潤。

屬於雙方都有好處的事!

海灣科技通過各種辦法賣光刻機,一年賣出去一百多臺,這對於本來就很小的光刻機市場而言,其實已經算非常大了。

如今的光刻機市場,一年也就幾百臺的市場銷量而已。

市場上的ARFI光刻機(DUV浸潤式)再加上一個ARF光刻機(DUV乾式),一年也才賣一百五十多臺呢,基本就是ASML拿走一百臺左右,海灣科技拿走剩下的四五十臺,尼康再拿走個位數。

KRF以及i-line光刻機的話,屬於低端光刻機,數量多,但是單價低,重要性也沒那麼大,這兩種光刻機,四大光刻機廠商都有生產,也都有銷量,其中ASML的KRF光刻機賣的多一些;佳能的L-LINE光刻機賣的多一些。

此外,光刻機領域還有另外一個分支,那就是平板光刻機(FPD光刻機),比如OLED顯示器,其實就是用這個光刻機搞的。

在這一領域裡,尼康和佳能優勢很大,海灣科技也有,不過目前出貨量比較少,今年只出貨了七八臺而已。

然後就是一個後道光刻機,這個後道光刻機海灣科技也有,優勢比較大,出貨量很高,其次是國內的另外一個光刻機廠商,上微電子,他們的後道光刻機做的也不錯。

最後則是SUSS光刻機,用於封裝等領域,這是德國人的強項,海灣科技也搞,不過暫時搞的不咋地。

別看一臺先進光刻機動不動幾千萬美元,但實際上整個光刻機的市場規模不大,全部加起來也才一百多億美元的市場而已。

ASML吃下了大頭,海灣科技拿下了小頭,尼康和佳能的營收更小一些,至於上微電子和德國SUSS光刻機,屬於零頭的零頭,營收很低的。

市場小,營收少,技術還特別難,研發投入巨大……這就是光刻機爲核心的半導體設備的尷尬之處。

如果沒有徐申學這個BUG,國內想要搞光刻機,難度得大上天……甚至搞出來了都得賠錢貨。

幾百億美元幾百億美元的往下砸,最後一年只賣個幾十億美元……幾十年都收不回成本啊!

在當下全球化聲浪還比較大的當下了,國內也只有徐申學這個冤大頭,纔會幾百億美元的往下砸錢搞光刻機了。

沒錯,當下的徐申學在國內很多人看來就是個冤大頭……

————

但是徐申學根本不爲所動,繼續堅定的搞光刻機爲核心的一系列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

畢竟目前對於智雲集團而言,真正能夠卡脖子,對公司造成重大影響的也就只有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領域了……這會直接影響到芯片。

沒有光刻機,還玩個毛線的芯片啊……美財團分分鐘就卡死智雲集團的芯片了。

除了芯片外,智能終端所需要的一些重要子部件,倒是問題不大。

如屏幕領域,華星科技的頂級OLED屏幕,在技術上很不錯的,和四星那邊差不多,部分細節上是各有優劣,但是整體處於同一個技術水平,彼此不存在明顯的代差。

製造OLED環節裡所需要的平板光刻機,雖然目前還是進口日本貨爲主,但是海灣科技也有這種光刻機,雖然差一些其實也能用。

電池領域,國內的電池廠商其實都處於領先地位,智雲集團戰略投資的德賽能源,外界雖然對其瞭解不多,但實際上其鋰電池技術相當不錯,乃是目前智雲集團以及威酷電子的主要電池供應商……同時該公司其實也是水果的主要電池供應商之一。

這家公司的電池產量非常大,技術也很不錯,在智能終端領域裡市佔率很不錯的。

當然,德賽能源只提供電池基礎包,至於電池的另外一大核心技術,主要是管理電池充放電的電芯,都是客戶提供的。

德賽能源會根據客戶提供的電芯,然後和自己的電池包組裝起來,屬於半代工類型。

此外,柳河投資還投資了國內的另外一家電池企業寧代電池,做的電池也很不錯,這個主要是供應其他廠商的,柳河投資對其的投資,純粹是屬於財務投資,並沒有經營權。

然後海藍汽車裡也有自家的動力電池廠商,這個動力電池工廠屬於自用,目前不對外供貨,因此外界知道的不多……因爲對於海藍汽車而言,這個動力電池技術屬於核心技術優勢,不可能輕易放開對外供應的。

此外國內還有一家大型電池廠商,那就是比亞迪電池,他們的電子產品使用的鋰電池以及動力電池都做的不錯。

國內這四家主要的電池廠商,技術都不錯,產量也大,市佔率也高,在國際上屬於領先地位。

而智能終端嘛,基本上就芯片,屏幕,電池這三大件了,其他都是零零碎碎的東西,國內基本也都有,差一些,好一些其實問題都不大。

屏幕和電池都沒啥問題,那麼芯片就成爲了徐申學最關注的領域。

而芯片的設計層面,這方面也沒啥問題,智雲半導體的芯片設計能力,目前算是國際一流,覆蓋手機SOC,自主指令集SOP的CPU芯片以及服務器CPU芯片,還有X86的CPU,再就是一個GPU,即顯卡或AI芯片。

在這些領域裡,智雲半導體都是屬於一流甚至超一流水平。

就連EDA等芯片設計軟件,智雲集團都是自己搞的,旗下的智雲軟件就有相應的芯片設計軟件,不存在什麼被卡脖子的情況。

唯獨芯片製造領域,還存在被卡脖子的情況。

儘管各設備以及耗材,在仙女山控股體系下,基本都有同類國產代替產品,但是哪怕不考慮專利問題,很多設備和耗材在性能上也還不如進口貨。

想要在半導體制造領域裡都實現全面的國產代替,其難度其實是極大的,如果這個國產代替化還要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那麼就是難上加難。

半導體是一個全球化的產業,設備和耗材來自整個歐美日韓主導的西方體系。

要進行全面的國產化代替,幾乎就是等於同時對抗這個西方世界的半導體工業體系。

饒是徐申學旗下各企業的研發人員都有着科研名額的輔助,一個個研發起來猶如天神附體,進展嘎嘎快,但是短時間內全面追上,並達到一流水平,那也是不現實的。

因此徐申學主導的半導體制造業國產代替化,主要還是針對核心設備以及耗材進行研發,解決的是有無問題,而不是性能問題。

因此一旦美財團方面在半導體的某個領域裡進行卡脖子,那麼是能夠對智雲集團造成一定的實際影響的。

這一點,徐申學很清楚,對面也清楚!

只不過,目前雙方都有所顧忌,還處於臨時口頭協議期間,對方並沒有在這一領域動手而已。

因爲他們敢卡,徐申學就敢推動全面禁制美半導體產品進口,什麼英特爾,高通,德州儀器通通都得滾蛋。

反正有智雲集團在上頭頂着,沒有這些國外芯片,其實對目前的國內工業經濟活動也造成不了多大的影響。

大不了他徐申學就自力更生,怕你個毛線……

畢竟財團圈子裡都知道,徐申學的性格一向來是你打我一巴掌,我就打回你兩巴掌!

財團圈子一開始喊徐申學是暴發富,後面又說徐申學是徐瘋子!

徐申學的名聲,在海外財團圈子裡可不咋地……一些實力差一些的財團家族,其實很忌憚徐申學。

別人只是口頭上威脅一二,頂多經濟上動手,而徐瘋子是真敢往你家裡扔火箭彈!

妥妥的十九世紀做派,讓人噁心的很!

都什麼年代了,還搞這一套!

而徐申學的這種強硬態度,其實也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對方目前還沒有做的太過分。

只是徐申學看着時間表,又看了看太平洋對岸的風向,他也很清楚,留給智雲集團,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對面的風向正在出現劇烈的變化,而這種變化是他們內部推動的,甚至連他們的財團一定程度上都無法阻攔。

因爲財團是財團,普通人是普通人……不能混爲一談,大多情況下,其實他們之間的利益並不一致的。

而和徐申學達成臨時口頭協議的只是對方的財團,準確的說是部分財團,可不是所有財團,更不是對面的普通人!

徐申學現在就有些擔心,對方的部分財團可能無法掌控局勢,最後導致出現劇烈變化。

而這種劇烈變化,將會導致很多設備以及耗材進口受限。

到時候,可能就會迎來麻煩了。

而徐申學的這種擔心,很快也成爲了現實。

進入二月份後,原本該交貨的第一臺NXT1980光刻機被拖延交貨!

儘管ASML方面解釋只是受到產能限制,交貨期限只是延後兩個月,和美財團的電話交流裡,對方也說我可沒有做什麼小動作,這不關我事啊,你徐瘋子可別賴上我!

但徐申學還是嗅到了陰謀的味道!

而陰謀的來源,不是一個人,一個財團,而是基於太平洋對岸的風向正在發生劇烈的轉變!

他甚至都能猜測到,和自己達成臨時協議的這幾個財團,正在失去對內部的掌控力,進而造成了衝突的外延,這纔會影響到外部的徐申學。

不然的話,沒有太大變化的情況下不可能出現這種意外。

想到這裡,徐申學也挺無語的,不是和我打架打的挺牛逼的嘛,咋連自家地盤上的局勢都掌控不住……

但是事情既然出了,徐申學自然要進行應對……

而不管外部如何應對,打鐵還是需要自身硬!

海灣科技的HDUV-600型光刻機項目,必須如期進行,確保等效7納米工藝準時準點的在後年第二季度量產!

149.第149章 S10發佈會(一)第545章 超級富豪們的震驚:ARE78項目160.第160章 國產光刻機的曙光第385章 生成式AI的瘋狂第459章 YCL51超導量子計算機77.第77章 晚餐以及紅酒第216章 衝擊一億五千萬臺手機銷量138.第138章 莫名其妙323.第323章 不是智雲不好,而是我配不上它第236章 傻眼的一羣汽車廠商197.第197章 真正的備份方案71.第71章 火爆開售第453章 智雲供應鏈:保你不虧第53章 量產的難題128.第128章 上市前戰略投資第366章 智雲第一代通用型機器人269.第269章 歷史首款百萬國產豪車:海藍SEV發佈309.第309章 再創歷史第548章 腦機接口仿生手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第375章 且聽鷹鳴第399章 無題第447章 智能電動車的浪潮以及混亂第439章 白富美的主動第555章 王林徒的年終大考!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167.第167章 公佈上市計劃第395章 X14的震撼以及商用295.第295章 S14量產以及對等制裁第496章 新一輪的抄襲智雲浪潮第211章 挖角頂級芯片專家樑鬆(68K)114.第114章 多事之秋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319.第319章 看個發佈會而已,咋就成網絡蝗蟲了?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第418章 萬向虛擬設備初體驗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第209章 全網轟動以及定價337.第337章 別無選擇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124.第124章 C2發佈127.第127章 指紋識別的曙光第379章 火種計劃以及希羅克達上市第365章 機器人原型機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第21章 產能不足112.第112章 定價以及牌面338.第338章 高端之路329.第329章 世界太小,容不下兩家280.第280章 發佈顯卡以及收購英偉達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第67章 82億估值融資261.第261章 海藍海外交付,歐洲人的震驚第237章 五天三百億以及S12樣機第346章 智雲的文化輸出157.第157章 國產CPU以及AI芯片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第539章 徐微微的婚事89.第89章 進軍移動和電信市場71.第71章 火爆開售第1章 自主微創新第394章 AI無人機時代和激烈市場競爭第558章 壟斷全球輔助駕駛市場153.第153章 老闆們都用智雲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第383章 一封郵件引起的轟動:量子計算機第429章 跨越時代的AI眼鏡273.第273章 鋪天蓋地的智雲:全球的轟動爆火第17章 瘋狂的人才146.第146章 下一代旗艦之爭第532章 比砸錢智雲就沒怕過誰第344章 VR虛擬技術第218章 挖人挖到上入境黑名單第498章 高級副總裁的野心!第392章 史上最大的空間站發射!!第33章 危機309.第309章 再創歷史247.第247章 智雲史上最拉跨的產品第516章 時代 承諾以及拋棄第47章 第一的名頭他要定了311.第311章 未來的萬億美元市場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362章 超級大屎山:智雲329.第329章 世界太小,容不下兩家286.第286章 震驚全球的海上回收163.第163章 S10的瘋狂以及C3上市第340章 抗癌神藥轟動全球250.第250章 海藍SEC開啓交付(萬字大章)第365章 機器人原型機第484章 奇葩的林家兄弟第456章 春節家宴73.第73章 排隊搶購(求首訂)第519章 大浪潮和生死危機第385章 生成式AI的瘋狂第407章 於泰和的人生巔峰第515章 全新的風暴第27章 新品牌智雲第358章 內部競爭和六號重型火箭首飛
149.第149章 S10發佈會(一)第545章 超級富豪們的震驚:ARE78項目160.第160章 國產光刻機的曙光第385章 生成式AI的瘋狂第459章 YCL51超導量子計算機77.第77章 晚餐以及紅酒第216章 衝擊一億五千萬臺手機銷量138.第138章 莫名其妙323.第323章 不是智雲不好,而是我配不上它第236章 傻眼的一羣汽車廠商197.第197章 真正的備份方案71.第71章 火爆開售第453章 智雲供應鏈:保你不虧第53章 量產的難題128.第128章 上市前戰略投資第366章 智雲第一代通用型機器人269.第269章 歷史首款百萬國產豪車:海藍SEV發佈309.第309章 再創歷史第548章 腦機接口仿生手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第375章 且聽鷹鳴第399章 無題第447章 智能電動車的浪潮以及混亂第439章 白富美的主動第555章 王林徒的年終大考!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167.第167章 公佈上市計劃第395章 X14的震撼以及商用295.第295章 S14量產以及對等制裁第496章 新一輪的抄襲智雲浪潮第211章 挖角頂級芯片專家樑鬆(68K)114.第114章 多事之秋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319.第319章 看個發佈會而已,咋就成網絡蝗蟲了?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第418章 萬向虛擬設備初體驗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第209章 全網轟動以及定價337.第337章 別無選擇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124.第124章 C2發佈127.第127章 指紋識別的曙光第379章 火種計劃以及希羅克達上市第365章 機器人原型機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第21章 產能不足112.第112章 定價以及牌面338.第338章 高端之路329.第329章 世界太小,容不下兩家280.第280章 發佈顯卡以及收購英偉達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第67章 82億估值融資261.第261章 海藍海外交付,歐洲人的震驚第237章 五天三百億以及S12樣機第346章 智雲的文化輸出157.第157章 國產CPU以及AI芯片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第539章 徐微微的婚事89.第89章 進軍移動和電信市場71.第71章 火爆開售第1章 自主微創新第394章 AI無人機時代和激烈市場競爭第558章 壟斷全球輔助駕駛市場153.第153章 老闆們都用智雲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第383章 一封郵件引起的轟動:量子計算機第429章 跨越時代的AI眼鏡273.第273章 鋪天蓋地的智雲:全球的轟動爆火第17章 瘋狂的人才146.第146章 下一代旗艦之爭第532章 比砸錢智雲就沒怕過誰第344章 VR虛擬技術第218章 挖人挖到上入境黑名單第498章 高級副總裁的野心!第392章 史上最大的空間站發射!!第33章 危機309.第309章 再創歷史247.第247章 智雲史上最拉跨的產品第516章 時代 承諾以及拋棄第47章 第一的名頭他要定了311.第311章 未來的萬億美元市場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362章 超級大屎山:智雲329.第329章 世界太小,容不下兩家286.第286章 震驚全球的海上回收163.第163章 S10的瘋狂以及C3上市第340章 抗癌神藥轟動全球250.第250章 海藍SEC開啓交付(萬字大章)第365章 機器人原型機第484章 奇葩的林家兄弟第456章 春節家宴73.第73章 排隊搶購(求首訂)第519章 大浪潮和生死危機第385章 生成式AI的瘋狂第407章 於泰和的人生巔峰第515章 全新的風暴第27章 新品牌智雲第358章 內部競爭和六號重型火箭首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