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錢不能白花!
歐洲,巴黎街頭。
塞納河畔,一棟老舊的民居中,有着深邃五官的光頭中年人,正在享受自己的咖啡。
夕陽照在了奧斯曼式建築立面上,如果忽略河畔微微的腥臭味,眼前景色倒是符合一個典型的巴黎午後。
背後居所的門被打開,一個三十歲許的白人女性走了進來:“保羅,有工作了。”
保羅微笑的轉過頭來:“看來又有人願意爲環保事業作貢獻了。”
女人走進來說道:“一個新出現的基金會,名叫‘綠色生長’,註冊地址在馬耳他”
保羅看了看資料上,英文名爲“Green·Grow”,簡寫爲“G&G”的字符,毫不在意道:“說點實際的吧.這對我們沒區別,我們不會管那些基金會的事兒,我是隻做自己能做到的。”
女人點頭道:“由於是初次贊助,那邊明顯是想要試試水,只是一次小活動,但經費充足,我覺得背後會是大主顧.50萬美元,那邊希望支持一些.清潔能源與反對石油污染的活動。”
爲什麼人在歐洲用美元算.因爲只有美元具有最強的流動性,可以在全球各地迴避監管。
“清潔能源和反對石油污染非常經典的話題.我明白了,預付款呢?”
“你這邊點頭後支付,明天就能有一半抵達你的海外賬戶。”
保羅點點頭,他很高興對方這麼爽快
作爲一個有職業操守的環保中間人是環保活動家,他也願意展現一點誠意。
這種環保活動,不可能是他一個人消化的完的,必然需要聯絡其他人,再組織調動那些
覺得不需要依靠科學,也不需要植樹,只要在大街上喊口號或行爲藝術,就能保護環境的年輕人。
大致是,他這樣的中間人能有30%的利潤,下面還有人能分一些,至於那些年輕人,除了每人幾十歐的零花錢外,基本只提供物料、食物和水,活動結束後再搞一些愉快的趴體,讓酒精和彼此成爲互相的報酬。
只有堅持許多年的核心成員,才能獲得一份白領水準的基本工資,一個月2500歐左右。
更甚一些聰明人,能成爲保羅這樣的。
保羅思索片刻道:“剛好下週就是‘國際臭氧層保護日’很適合這個主題,既然‘GG’基金會如此有誠意,我也要拿出點效率來.”
女人點點頭:“規矩你懂得,需要一些視頻資料,讓他們看到成果,初次合作尤爲重要。”
保羅腦海裡已經有了好幾個點子:“放心,我保證他們會喜歡的。”
——————
東陽,環形總部,A區食堂。
因爲孫馬莊周邊大多還很空曠,研究院“自成體系”是必須而非選擇,食堂更是重中之重。
幾乎在入駐前,相關的準備工作就已經開始。
由於反應速度不一樣,最快入駐的窗口都是招商來的,而三分之一的“內部員工家屬攤位”和三分之一“特殊家庭攤位”則慢許多。
翟達看了眼七八個窗口,顯然招商來的那些,無論展示模型擺放,還是招牌顏色,就連牙籤、紙巾、吸管的位置都有講究。
賣的品類也都是適合上班族的。
一看就是專業的。
而“特殊家庭攤位”則明顯感覺草臺班子,雖然裡面收拾的很乾淨,但菜單顏色清冷,沒有照片展示,賣的品類也很難評。
公司食堂賣“炒豆渣”是什麼梗還是專賣!
“老闆來一份。”
裡面是一個大爺,滿臉褶皺,給人感覺這個年紀早應該退休,背部有些佝僂,不像是自然衰老造成的,很可能是生理原因。
這裡居然是現炒的,大爺看上去對這裡還不夠熟練,每個調料都要找好一陣,灑調料時手抖的和篩子一樣,讓翟達很擔憂
一份“雞蛋肉末炒豆渣”,做了七八分鐘。
翟達掏出員工卡,刷卡付錢,自有結算系統和每個窗口算賬。
端到一邊嚐了一下。
味道意外不錯。
你若說吃出什麼隱士高人、黑暗料理界的皇帝顯然是不可能的,但以本地人的口味來說,挺正宗。
只是研究院,至少是環形總部,目前本地人並不多,都是天南地北的高學歷高技術崗位,所以這個窗口沒什麼人,恐怕許多人都不知道“豆渣”是什麼。
孟濤也不是全才,他在盡心盡力做事,但他也需要時間學習。
就像王雪的水果攤,一開始也搞不明白。
不過這事兒應該也不會是孟濤一個人處理
翟達不知道的是,因爲自己的“無意間”提起了名字,李康達關注到了這個熱忱的年輕人,並且給他配了幾個人成立了“小組”。
正在把豆渣當飯吃,一個餐盤猛地推了過來,緊接着人也捱了過來。
標誌性的單邊小虎牙先亮出表明身份,翟達早年烏托邦的學生劉靜傻兮兮的笑了笑:“翟老師!這麼巧?”
翟達頓了頓:“你怎麼跑這來了?不該在機核半導體麼?”
“我聽說廠裡飯卡這邊也能刷,就騎車過來試試口味。”
“那你可能要失望了,這邊還沒弄好,還不如廠裡。”
“但有炒豆渣哎~!”
對哦機核半導體倒是本地人佔據了大多數,只是那邊終究不合適給出福利性質的機會。
半導體廠內的廚房、用餐環境都極爲特殊,油煙、廢棄物處理設備很複雜,不是一般老大爺能勝任的.
於是兩個本地人吃着炒豆渣,閒聊着。
以老闆和員工的身份,並排坐這麼近有些奇怪了。
但以老師和學生的身份,好像也沒什麼。
這也是個很有特點的姑娘.特別憨憨。
不知道這樣的人能不凝練出“特殊物品”.降智光環?
“你現在還在調度組麼?”
“對的,我工作可認真了!” “幾條加薪的途徑,有沒有哪個想努力一下?”
劉靜咬着筷子:“沒有.感覺都要看書來着”
翟達將最後一筷子肉沫夾入口中,溫聲道:“有學習的機會,還是要抓住,你連20歲都沒有像你這麼大的姑娘,大部分都在學校裡呢。”
正說着,翟達手機震了一下,收到了一份郵件。
發件人是李海莉:“會長.關於之前那個活動總之你看一下吧。”
雖然只有文字,但居然有些欲言又止的樣子。
但翟達沒有多想,毫無防備的點開了這個被壓縮了不知道多少遍,只有18MB大小的視頻文件。
類似的視頻還有三個。
剛開始播放就是嘈雜的聲音,緊接着是一排排“精品汝窯”。
“Must Stop Oil!”
“Must Stop Oil!”
“Must Stop Oil!”
舉着彩紙,身上塗着油彩,每喊一下還跳一跳,顫顫巍巍。
窩尼瑪!
由於聲音特別大,劉靜第一時間扭過來了腦袋。
然後突然感覺到.屁股下面的支撐沒有了
“念動力·緊急撤凳子之術!”
劉靜一個踉蹌,被翟達扶了一把,當然順勢手機也就關屏了。
“咦?我沒坐穩麼?”
“可能是地上有油吧。”
“哦哦.”
回到辦公室內,翟達一臉嚴肅的和李海莉打着電話:“這種不雅的東西,你至少備註一下‘勿在公共場合’打開!我剛纔差點身敗名裂!”
電話那邊,正在收拾行李,準備搬家回東陽的李海莉乾笑了一聲:“我主要是我也不知道該怎麼描述”
翟達嘆了一口氣:“你可以直接寫‘學習資料’的。”
李海莉:?
“好的.我下次注意.那邊反應真的很快,可能和恰巧有個節日也有關係。”
翟達敲擊着桌面:“這幫人執行力真的強有這水平,幹什麼都會成功啊”
當然他指的是那些“中間人”,或者說“環保活動家”。
不是那些金髮耗材
他回到辦公室後,還是本着負責任的態度,將視頻認認真真看完了。
首先根據物理法則,很容易判斷出來:不是AI合成或特效。
細節太逼真了。
另外就是整個活動持續了四個小時,先是在某大樓面前蹦躂,吸引了無數路人、媒體的拍照,之後還沿着某條巴黎著名的大街一路走過去,最後在某個教堂前又跳了一會兒。
之後翟達還翻牆看了一下,法國本地媒體也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報道。
這也是類似活動越來越“抽象”、越來越挑戰普通人道德和智力下限的原因。
你找個山種幾棵樹,可不會有電視臺來拍攝。
但你搞精品汝窯、給名畫潑油漆、把手黏在地上、Cosplay考拉吃樹葉,電視臺嘎嘎來報道。
“感覺這味兒挺正的,可以保持長期合作,平時不搞活動時應該花不了多少錢吧?”
“當然,沒有特定活動,也就是點補貼罷了,一個月幾千歐的樣子”
翟達好奇道:“這點錢夠幹什麼?”
“那他們自然不會只接受一家的補貼多了去了。”
翟達點頭道:“行吧,水越混越好.慢慢來,不着急。”
短期來看是小事,他們作爲這場半公開遊戲的新人玩家,搞點事情無所謂。
大不了就是我翟達喜歡白花花的環保。
“GG”基金會其實根本沒有註冊,而是吳越幫忙整了一套香江那邊的跳轉,買了個現成的馬耳他空殼改了名字,包括資金也是香江那邊轉了三手過去的。
好在那幫人也不關心。
但海外的事情畢竟門路比較陌生,難說如果長期玩下去會不會露出馬腳。
如果忍不住想玩屎,最好帶面罩。
如果還想長期玩,最好名字都是假的。
比如表面上是羣島基金會,實際上資金來源都是大漂亮。
表面上資金來自大漂亮,實際上卻來自香江.
表面上來自香江.但最後一查。
是日本人乾的!
李海莉:“那以後這樣的反饋視頻還給您發麼?”
翟達一咬牙:“發!錢不能白花!”
李海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