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往上走,翟達來到了目前暫時全空的二樓,廣大的面積可以說一覽無餘,空曠到有種電影感。
而其中唯一的物件,就是倒吊之樹的根部,被拘束在巨大的碗狀水槽中,被翟達稱之爲「根之潭」。
對了,還有配套的水肥設施。
翟達走到「根之潭」邊緣,朝下望去,只見清澈透底的水中,無數根鬚構建出一個複雜的水下世界,粗大的木質根,細小的嫩白根,在加氧機的波動下微微搖盪。
經過一段時間的水培倒吊,營養液真的是致死量的在加,但老榆彷彿無底洞一般,有多少就吸收多少。
這量放在自然界,都夠澆灌一整片小樹林了。
而且神奇的是,根之潭中永遠清涼透底,不生一點苔蘚綠藻。
在大量營養灌注下,老榆完全擺脫了移栽帶來的少許損傷,最重要的是,其數值在翟達的裝備列表中,又有了細微的成長。
各項加成還未變化,但有效範圍卻增加到了60米。
除了物質養分外,套裝【八苦】還提供了特殊的組件強化:不單能吸收常規養分,周圍生命受到影響被異化的『念頭」,也會一定程度滋養自身。
下方的工廠,也是老榆快速成長的原因之一,甚至作用超過營養液本身也有可能。
在京北時,翟達就覺得現階段最有可能解決老師身體問題的,就是【槍決老榆】。
但這是一個巨大的裝備,而且必須倒吊才能逆轉那些可怕的負面效果,甚至還是一個未完全研究明白,處處帶着抽象的「活裝備」。
而那院子裡,估計全是一些特殊部門的人。
多重限制之下,將老榆送去京北是不可能的,而老師98歲高齡來哈城常住也不現實。
所以如果排除掉「獲得更合適丶更牛逼裝備」這樣的碰運氣選項,他想到的一個可能,就是給老榆喂出一個「新效果」出來。
比如它現在那個「小動物之家」能力,就是烏鴉們送來了大量小型動物喂出來的,從時間長短和總量上來說,感覺難度並不太大。
他想嘗試一下,能不能喂出一個有用的效果,比如:老榆枝丫丶汁液之類的東西,離體後依舊能保留部分能力。
哪怕是弱化的,甚至是暫時的,他也能接受。
查了一些資料,最後列出來了幾樣可能有效的「養料」,今天暫時搞來了兩種,先喂喂看。
翟達打開身旁的麻袋,露出裡面密密麻麻的黑色長條,幹酥脆。
蚯蚓幹,中醫也叫「地龍」,批發價一斤45,但這是個乾貨,一麻袋也沒幾斤。
另一袋則像是醃菜,是「蘆薈幹」,更便宜。
老榆吸收養分誕生新效果,具體機制因爲樣本太少不明朗,只能通過這種形而上的方式做實驗。
蚯蚓最被人熟知的特性就是切開了可能再生,對應期待老榆能砍下來部分依舊有效果。
蘆薈乾沒什麼說頭,湊數的,有可能催生「汁液具有一定效果」的能力。
理論上活蚯蚓和鮮蘆薈更靠譜一些,但今日沒弄到,他已經留了批發商的電話,委託他幫忙收了。
水培的一大好處,就是「投喂」方便的多,而且清晰可控。
如果沒效果,他還有一些備選,比如「海星」丶「渦蟲」丶「砍瓜」一類的東西。
如果都沒用,只能寄希望出現新【裝備】來解決問題了。
翟達沒再猶豫,將兩袋子「地龍」和一袋子「蘆薈幹」倒入了根之潭,結果發現都是密度比水小的,全浮在上面.::
一拍腦袋,忘了這茬。
隨後去樓下找了根木棍上來不斷攪合,打溼了這些「養料」讓它們一點點沉下去。
遠遠看着,和在熬火鍋底料一般。
正在忙碌中,背後上來了一個人。
倒吊裝置的設計者,「」代號畫家的陸濤。
陸濤對這裡自然不陌生,只是看到翟達在拿小棍棍攪大缸,覺得有些怪異。
「會長,你找我?」
翟達點點頭,手上的動作不停:「對,你這學期忙麼?」
陸濤撓了撓臉頰:「忙不忙的...還行吧。」
之前倒吊裝置耗費了他一定時間,但作爲天才,應付學業還是綽綽有餘的,
而且也不是白乾,翟達按照業內封頂的比例,也就是總工程費的10%作爲設計費付給了陸濤,4萬。
其實還是省了錢了,若換個工程老油條,不知道坑他多少呢,總價翻翻都有可能。
正說着,外面傳來一聲熟悉且難聽的鳥叫。
「嘎!嘎!」
擡頭看去,小黑正在廠房外盤旋,顯然發現了翟達的迴歸。
一個加速,收翼穿過了狹小的高窗,甚至還螺旋飛行了一小段,而後減速穩穩的落在翟達肩頭。
「嘎!」
陸濤直接嚇得暴退數米,他從那次以後,可害怕烏鴉了,尤其是和這顆老樹一起的那些。
這烏鴉指定不對勁,哪有烏鴉還會「旋風衝鋒龍捲風」的?
翟達笑了笑,指腹摸了摸小黑的腦袋。
「你倒是眼睛尖。」
小黑眯着眼,很享受的樣子,只是看向陸濤的時候,翅膀微微張開,又「嘎」了一聲。
只是打個招呼,但陸濤被嚇的再度暴退。
翟達無語道:「離近點,再遠都說不着話了...」
陸濤乾笑一聲:「沒事兒會長,我耳朵靈。」
翟達見根之潭所有東西都沉底了,也就不再攪和。
將棍子放在一邊,想來最近還會用到,翟達拍了拍手道:
「不耽誤學業的話,我還有個活想委託你,可能沒那麼有技術含量,但應該也是鍛鍊。」
「會長您說。」
「我想將這裡整個二樓裝修一下,做成辦公室,準確的說是研究所。」
【槍決老榆】的範圍加成,僅僅用來讓精釀設備增產實在太浪費了,它應該有着更廣大,更蓬勃的作用。
時間回到兩天前。
京北那處外鬆內緊的大院裡,某個尚算寬敲的臥室。
翟達坐在自己的小桌子後,和老師討論着一些不着調的事兒。
「老師,從產業數據上來說,西方大部分國家都已經走上了去工業化的道路,開始金融化來推動經濟發展...我們未來也會面臨這種情況麼?」
錢老也在翻閱資料,這些工信部送來的統計本身就包含着重要信息,一些內容甚至翟達都不能看,他不願意壞了規矩,看了對翟達也是一種束縛。
「如果按照理想化預計,我們永遠不能走上這樣的道路,如果走了,就錯了。」
「爲什麼?」
「因爲我們人太多了..:」
錢老喝了一口玻璃杯中的水道:「很多人覺得,我們培養了太多工程師和產業工人,使得內部勞動力變得廉價且競爭激烈,工作變得辛苦且低收入.::但其實真相很可能是相反的。」
「因爲只有走工業化丶產業化道路,才能儘可能惠及更多的勞動力,如果不走這條道路...成爲一名工人都會成爲奢望,就像是許多東南亞人口大國一樣,孟加拉丶印度.::」
「但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動力是不會停止的,成爲工人並不會讓人滿足,大家還想過西方人的生活,如果有一天這個目標達成了,那就會想要過北歐人的生活.」
翟達深以爲然的點點頭。
也就是他之前說的,縱向對比和橫向對比的區別。
「但西方的核心競爭力是殖民掠奪積累和百年技術壁壘,北歐則是龐大的資源和精簡的人口,兩者都不適用於我們,我們只能走生產力路線。」
當然這裡面還有另一條路線,不過不在今日討論範圍內。
那是人類萬年間從未褪去的原始手段。
「在工業化的基礎下,不斷變革生產力,不斷升級生產力,直至只需要較少的資源就能讓所有人過上更好的日子,亦或者掌握全新的丶無窮的資源..:.所以在未來的十年裡,科技攀升帶動產業升級,是最重要的事情。」
錢老摘下老花鏡道:「哪怕是高精尖的科技突破,重要性都得往後排一排,
比如超級計算機丶航天.:.我不是說不該研究,而是優先級的問題,哪些技術能帶來產業升級,將會是頭等大事,中國人不能只做襯衫的襪子,中國人也不可能滿足於襯衫和襪子。」
「但這一切都是動態的,要用唯物主義辯證法看待,世界是不斷變化的統一整體,我們在前進的過程中,阻力和意外事件也會層出不窮,繼而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你馬哲學的如何?」
翟達撓了撓頭:「您要問績點,我是4.0,您要說體悟...我還得多學習。」
錢老笑了笑:
「多想想,馬哲既是科學也是哲學,既是認識論也是方法論,這在國外,都是不會教給普通人隱秘學科,學會了,人生能通透許多。」
翟達點點頭:「我明白了老師。」
錢老感慨道:「其實啊.:.時代變化太快了,快到我還在這世上,卻經歷了許多個不同的時代,我的一些看法也未必準確。」
「但我總覺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
「我那一代,能不再被欺負,是最重要的事。」
「你這個一代,如何能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局勢中,爭取到更多技術突破,進而帶動產業突圍,就是最重要的事。」
「我們倆弄得這「閉門造車』的所謂研究,其實就是想多看清這些路該怎麼走,如果能讓國家提前知道哪些道路是對的,那可能就是未來幾代人的產業規劃,提前走上正確的道路,而對你個人,小翟,也是極爲有用的。」
「個人的命運和民族的命運是相連的,誰能做到這點,誰就是英雄,誰就能功成名就,誰就能富甲一方,小翟..:.你那麼多奇思妙想,又有大好的青春,我只是瞎研究,但你,是真的可以乘上時代浪潮的。」
「我建議你挑選一條自己感興趣的路,大膽的往前走...我很看好你啊~」
桌板後,翟達若有所思。
其實他已經籌劃多時了...也許是該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