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那邊,他們沒有想過給您手術嗎?”方言對着韓老爺子問道。
有一說一,美國人治療槍傷,其實在全球都是非常厲害的。
自由美利堅,槍戰每一天。
不是開玩笑,他們真這樣。
他們憑藉戰後經濟優勢和醫學研究投入,在槍傷治療的標準化流程、外科技術和感染控制方面領先於大多數國家。
二戰和朝鮮戰爭期間,美軍積累了大量戰傷救治經驗,尤其是對彈道傷(槍傷、彈片傷)的處理,推動了創傷外科、麻醉學、輸血技術和感染控制的進步。
戰後,這些軍事醫學成果逐步應用於民用領域,民用醫院也開始建立更系統的創傷救治流程。
進入1970年後,部分大城市,比如芝加哥、洛杉磯開始試點專業化創傷中心。
這時候,他們的槍傷治療水平,說一句處於工業國家最高標準也不爲過。
韓老爺子說道:
“怎麼沒有說過,說了好幾次,只不過我這個時間太久,他們自己也沒把握。”
“而且神經這塊兒損傷,情況很複雜,手術過後如果不成功,我其他地方可能也會遭殃,後來我們找了好幾家醫院,雖然說法各有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不建議手術……”
方言這時候纔想起來,神經修復手術發展緩慢。
面對這種損傷,這時候的辦法確實不太多,要等到1980年也就是兩年後,纔會有新技術出來,並且也經過很多年摸索才逐漸成熟,1990年代才建立系統的周圍神經損傷分級標準。
現在這個年代,周圍神經損傷主要依賴傳統神經縫合與移植技術,成功率僅三成的樣子,而且陳舊性損傷只要超過6個月,普遍認爲難以修復(《神經外科雜誌》1976年數據),就算是新傷,槍擊導致神經損傷術後,功能恢復率也不足40%。
韓老爺子頓了頓,然後又幽幽的說道:
“再說了,那邊的醫生還有日本人,我可不想讓他們給我動手術。治好了我怎麼對得起那些犧牲的弟兄?與其這樣,我還不如一輩子坐輪椅呢!”
方言一怔,二戰後,許多日本醫生和學者前往美國學習和工作,尤其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隨着日本經濟的恢復和國際化,更多的日本專業人士移民美國。因此,美國確實有日本醫生在執業。
複雜手術常需多學科協作,難以完全迴避日裔醫護人員。
但是作爲棗宜會戰的倖存軍官,他對日本人存在天然牴觸情緒。
所以他沒有治好,也有這塊兒的原因在。
方言看着老頭有點激動了,於是錯開這個話題,對着韓老爺子問道:
“您現在身體右邊還能動嗎?”
韓老爺子聞言,動了動右邊的腿:
“右邊能,你瞧瞧。”
“左邊上肢呢?”方言又問。
老爺子手擡起來,配合着右手做了個擡槍瞄準的動作,一點問題都沒有。
他對着方言說道:
“現在就是左邊腰部以下沒辦法動了,手還暫時沒問題。”
說罷,他轉過頭對着自己家裡的兒子說道:
“對了,我們前段時間還在美國做了個全面檢查。”
“報告拿出來給方大夫看看。”
站在他旁邊的那位戴着金絲邊眼鏡的西裝中年人聽到後,立馬從自己的包裡拿出一個文件袋,打開後雙手遞到了方言面前:
“方大夫,東西在這裡。”
方言打開一看,上面是一家美國醫院的測試檢查。
其中包括了外觀檢查,運動功能檢查,感覺功能檢查,反射與全身狀態檢查。
外觀與運動功能檢查裡寫明:
老韓的左下肢肌肉明顯萎縮;膝關節無法伸直,足部下垂(足尖無法上擡),足趾屈曲畸形;髖關節和膝關節無法主動活動,但被動活動(由他人幫助活動)尚可進行。
左臀大肌、脛前肌、脛後肌、伸拇長肌、伸趾總肌的肌力均爲0級(完全癱瘓,肌肉無收縮)。
腓骨長短肌肌力1級(肌肉僅有輕微收縮,但無法帶動關節活動)。
其他下肢肌肉肌力3級(能對抗重力完成關節活動,但不能對抗阻力)。
這個肌肉力量分級是西醫評估肌肉功能狀態的常用方法,臨牀上主要採用徒手肌力檢查(MMT)分級標準,將肌力從0級到5級分爲6個等級。
0級爲完全癱瘓,肌肉完全無收縮(觸診或觀察均無活動)。
1級爲微量收縮,肌肉可輕微收縮,但無法帶動關節活動(僅可通過觸診感知,無可見動作)。2級爲關節活動度受限,肌肉收縮可帶動關節在無重力狀態下,完成全範圍活動(如肢體被動平放在牀面時可滑動),但不能對抗重力(無法擡離牀面)。
3級能對抗重力,肌肉收縮可帶動關節對抗重力完成全範圍活動(如肢體可擡離牀面),但不能對抗外加阻力。
4級能對抗部分阻力,肌肉收縮可對抗一定阻力,完成關節活動,但力量弱於正常(阻力小於正常肌力)。
5級是正常肌力,肌肉收縮可對抗完全阻力(與健側相同),完成關節全範圍活動,力量正常。
其中0~1級:提示神經損傷嚴重(如神經斷裂)或肌肉重度萎縮。
2~3級:常見於神經功能部分恢復或肌肉輕度無力。
4級:接近正常,常見於康復後期或輕度肌無力。
5級:肌力完全正常。
隨後方言繼續往下面看去。
老韓的感覺功能檢查顯示:
左側腰、腰椎體水平痛覺完全消失;(這種是人體脊柱解剖結構的分段表述,用於定位脊柱的具體區域,下面涉及腰椎和骶椎的椎體序數。)
腰、腰及骶水平痛覺減退(痛覺敏感度下降);
腰至骶水平觸覺減退(觸覺敏感度下降)。
然後反射與全身狀態這塊兒:
他的左側膝跳反射、跟腱反射消失,左側槍傷有灼性神經痛,右側身體正常,內臟指標基本正常,但有貧血症狀。
對於老爺子的報告,方言並沒有全信,他自己又對着韓老爺子檢查了一遍。
他這會兒還發現,老爺子皮膚清冷,其他檢查結果基本上和美國那邊的檢查一致。
接着方言對着老爺子說道:
“韓老,您張嘴,我看看舌頭。”
韓老爺子聽到後配合着吐出舌頭來。
方言看到舌象淡白。
加上他面色蒼白無華,確實是有貧血的表現。
“手給我,我再把下脈。”方言繼續說道。
接着方言在他左手把脈,發現左關尺脈沉細。
然後換手後,又摸出右關尺脈虛細。
方言思考了下:
左關脈對應肝臟(主疏泄、藏血)。
左尺脈對應腎臟(主生殖、水液代謝、元氣)。
沉脈輕取不應,重按始得,主裡證(病位在裡)。
細脈脈細如線,但應指明顯,主氣血兩虛、陰虛、溼證。
右關脈對應脾胃(主運化、氣血生化)。
右尺脈對應命門(與腎陽、元氣相關),右尺也可候腎。
虛脈三部脈舉按皆無力,主虛證(氣血陰陽不足)。
細脈同上,主氣血兩虛。
左右脈均見細脈,且尺脈異常(左尺沉細、右尺虛細),共同反映肝腎陰虛、氣血兩虛、腎陽不足的本虛狀態。
方言分析與槍傷後長期損耗、手術創傷、情志抑鬱等因素相關。
左右差異在左手錶現更側重陰血不足、筋脈失養如神經損傷、肌肉萎縮。
右手錶現更側重陽氣不足、氣血生化不足如貧血、肢體清冷。
方言辯證:韓老爺子這是槍彈損傷導致陰血外泄,氣隨血脫,陰液虧損進一步累及陽氣,造成元氣衰敗;筋脈失去氣血滋養,同時寒溼之邪乘虛侵入體內,瘀血惡血滯留於經絡內,導致脈絡阻塞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