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

“今日朝上宗人府和禮部等人就太子大婚定禮之事又爭吵了起來了, 逞上的摺子被皇阿瑪發還重定。這太子爺大婚之事又推延了。”

胤祾說着語氣中帶着幸災樂禍。性情穩重的胤祾也難得八封一回,今天的差事他總覺得怕是太子在其中搞鬼,雖然聽額娘分析他去工部反而要好處。可是自己願意去和被動被人算計去那是兩碼事,胤祾心裡亦有不平,憑什麼太子一個便能改變皇阿瑪的決定。說到底還是太年輕了。

別看一衆阿哥們平日裡對太子這儲君恭敬有加, 可其實心裡都對這習慣高高在上,居高臨下俯視他們的太子爺心有不滿。

康熙太過寵溺太子, 教會了太子如何爲儲君如何爲君卻沒教會太子什麼兄弟,在太子眼裡這宮裡庶出的皇子在他面前就如同奴才一般,就如何裕親王和恭親王在康熙面前畢恭畢敬一樣, 他也認爲庶出的兄弟們該如敬他。只是他忘了他與康熙是不同的,康熙是帝王是君上,而他還只是儲君。雖說儲君也是君, 但還不是君上也更不是帝王。

衆阿哥都是皇子, 雖說在康熙那不如太子得寵,可阿哥們都有自己的母妃寵愛, 也是都是金尊玉貴般長大的。又身爲皇子自然是心中有傲氣。

面對高高在上的太子,誰又願意先低頭, 不低頭自然便會受太子的斥責甚至責斥。

而太子生而喪母,雖然康熙溺寵, 但卻不能彌補他母愛;見兄弟們都有母妃關愛,處理周到精細,太子也會嫉妒。

人一嫉妒便會失去理智,失了理智做事便會失了身份。

胤祾兄弟三個是貴妃之子, 因着蘊純和自身在康熙那雖不及太子和大貝勒,但也比其他兄弟得寵一些,尤其是胤禟這個渾不吝劉,慣會在康熙那撒潑打滾引注意,這讓太子很不滿。而蘊純又是個慣疼愛孩子後,胤祾三兄弟不論在何處蘊純都照顧得精細。

即得康熙寵愛又有母妃疼愛的胤祾三兄弟自然就讓太子眼紅了。爲此太子可暗地不少找茬算計,這也讓被蘊純叮囑要對太子敬而遠之的胤祾心生不滿。

胤祾自幼聰慧,被算計找茬,他自然也會反擊。

這一來二去便與太子之間的關係越生隔閡。

所以這會見太子不好,他自然也就心裡暢快,暗樂幸災樂禍。

“又沒通過。這事兒吵吵鬧鬧都快兩年了吧。”

這事聽多了,之前蘊純還能當笑話聽,這會聽着就忍不住心裡犯愁。

太子一日不大婚,她的胤祦什麼時候才能大婚。

“額娘,您怎麼啦?”

看出自己額娘聽到這消息並不顯得高興胤祾倒疑惑了,不過隨即他立即就想起了弟弟胤祦的事。

“額娘可是擔心七弟的婚事。”

“可不就。太子畢竟是兄長,又是太子殿下;太子若一直不能大婚,那胤祦他們幾個怕是不能越過太子大婚的。當初爲了你和四貝勒大婚之事,本宮和常妃不知費了多少心思,還請動了太后娘娘說項,好不容易纔說動了皇上。”

“有一不可有二。你和四貝勒是弟弟,越過太子大婚已經是打太子的臉了,太子畢竟是儲君,儲君的體面總是在顧及的。皇上是決不會讓胤祦幾個再越過太子大婚的。而且之前能請動太后娘娘是因爲四貝勒養在太后娘娘膝下之故。太后娘娘一向聽皇上的,這回想再請太后娘娘幫忙怕是不能了。”

“額娘擔心啊,太子大婚之事這麼一直拖下去,胤祦幾個阿哥該怎麼辦?”

“明年可就又是大選之年了,八阿哥九阿哥也到指婚的年紀,若無意外明年他們倆也該指婚了。這麼一直拖可不是回事。額娘也擔心繼續拖着拖出意外來。”

“罷了。額娘跟你說這些幹嘛。”

“都是兒子思慮不周,讓額娘您操心了。”

聽蘊純的話胤祾不由愧疚,自己光想着自個兒的事兒光顧着自己心裡痛快卻忘了七弟大婚的事。額娘爲七弟大婚的事已經夠操心了,自己還拿辦差的事來煩額娘,真是不該。

“胤祦的事兒你不必操心,額娘自然安排。還是說說你的差事。”

“聽額娘您這一說,兒子也覺得工部的差事挺好的,額娘您不必爲兒子的差事費心。”

胤祾趕忙說道,不想再讓蘊純爲他的差事費神。

“你是額孃的孩子,額娘樂意也願意爲你們的事費心。工部雖然相較於其他部們來說是清水衙門,不過這工部的差事卻也是頂頂要緊的。你初任差事,馬虎不得了,額娘雖知道的不多,但也能說上一二。你有疑惑之處都說來聽聽,額娘給你出出主意。”

朝廷六部,不管是哪一部職位都是固定的,就跟蘿蔔似的一個蘿蔔一個坑,胤祾貿然進工部那些老油條畢竟不會輕易就接受胤祾。況且胤祾年輕,若是那些老油條聯合起來排擠胤祾,蘊純就擔心胤祾受不了委屈被排擠出來。

胤祾見蘊純如此自然也沒再推辭說出心中疑惑不解,蘊純知道的便一一跟他解釋。

自知道胤祾要上朝當差後,蘊純通過宮外孃家瞭解了六部的一些情況,如此正好能爲兒子解惑。

除了差事之外,其他的蘊純其實說的也不多,更多是叮囑胤祾不可因辦差不顧身體之類的話,至於其他的爲人處事只是稍微提一提。爲人處事蘊純雖教導但卻只是引導,她並不是想讓兒子照她說的做,固定兒子思想和處世方式。

這些需要胤祾自己去摸索,她只需一旁看着,需要指點一二就行。

不過關於兒子身體的事,蘊純還是打算等兒媳婦三福晉進宮時再叮囑三福晉。

胤祾和四貝勒去了工部和禮部兩上清水衙門,除了太子暗中操作之外,除了太子高興之外,惠妃也非常高興。

“哈哈……貴妃的兒子又怎麼樣,到底比不上本宮的胤禔,只配去工部禮部打雜,哪比得胤禔在兵部的差事重要。”

得到消息到惠妃就一直心情很好,說着嘲諷的話,貶低胤祾。

自懿貴妃進宮以來,將她比得處處不如懿貴妃,如今她的胤禔比懿貴妃的兒子更得皇上重用,她的胤禔可是爲她這額娘爭氣。

等這中惠妃樂夠了才繼續問。

“前朝還有什麼事兒,一併說了。”

“娘娘,接下這事是關太子大婚的事。宗人府和禮部又吵不攏了,太子大婚禮定又推延了……”

“果真。這可真是大好消息。今天可真是個大喜日子。”

於惠妃來說,太子越晚大婚越好,如果能不大婚不娶太妃那就再好不過了。

只要太子一日不大婚一日不娶太子妃,太子就生不出嫡皇孫來了,這於惠妃母子可是天大的好事。

宗人府和禮部這事辦得真是太好了,若是能繼續這麼下去那就更好了。

只要太子一日不大婚,懿貴妃榮妃瑾妃那三個賤/人的兒子就不能大婚,這可真是喜上加喜。

蘊純能想到這事,惠妃自然也能想到的。

惠妃也有兒子的,自然明白懿貴妃和榮妃瑾妃三人爲兒子大婚的事心裡多焦急。不過正是因爲知道三人心裡焦急,惠妃就越不想讓三人如意。

然而她也知道,爲了三個阿哥大婚之事,三人及三人背後孃家必會暗中使力促使太子儘快大婚。

想到這個,惠妃心裡更加篤定。

“若芬,讓人給宮外傳話……”

惠妃叫心腹嬤嬤低聲吩咐她。

等若芬下去安排,惠妃又問若芳。

“之前本宮讓你安排永壽宮的事,安排得怎麼樣了?”

“奴才無能,事情還沒安排好,還請娘娘恕罪。”

惠妃一問,若芳立即跪下請罪。

“起來了吧。本宮知道這事不容易,懿貴妃那妖婦手段了得,本宮也沒指望你們能這麼快就辦好。”

知道事情還沒有辦好,惠妃生氣倒是沒生氣,不過還是覺得有些掃興。

“那娘娘這事還要繼續嗎?”

若芳猶豫一會才問。

“當在要繼續,本宮說過要出這口氣的。”

惠妃瞥了若芳一眼,對她問的話不滿。

“事情進行哪了?”

“永壽宮的宮人都是硬茬,奴才們提的好處他們都不爲動。”

說這到事,連若芳都忍不住羨慕永壽宮的宮人。懿貴妃娘娘執掌宮權攝六宮事,永壽宮的宮人在宮裡走路都帶風。而且懿貴妃娘娘在宮裡是出了名的寬厚仁慈,永壽宮宮人的日子可比其他宮的宮人好過多了。

“那就多給點好處,本宮就不相信他們能不心動。你不必替本宮省着,那點銀錢於本宮根本不算什麼。”

“奴才知道。永壽宮的那些奴才雖不爲所動,不過咱們的人卻是和英貴人接上了。”

“英貴人?”

“不錯。就是英貴人。”

惠妃琢磨一會才道:

“英貴人,本宮倒瞧出來那個英貴人是個心大的,她可是盯着嬪位呢。可惜懿貴妃壓着她。英貴人許久沒有侍寢了吧?”

“奴才讓人查過,自二十八年起,這四年裡英貴人總共才侍寢不過三回。”

“怎麼說都是親妹妹,懿貴妃這般打壓自己的親妹妹也太心狠了吧。這般心狠,連讓本宮都看不下去了。”

“英貴人也是可憐,可憐見的,本宮都替她心疼。”

“娘娘?英貴人那……”

“這事你們做得不錯。讓人傳話,這事本宮應下了。”

“奴才明白。”

因爲自己大婚之事再次被推延,下朝後回到毓慶宮心中憤怒的太子又砸了書房,憑索額圖如何勸也勸不住。

“殿下息怒……”

“息怒息怒,你只會叫孤息怒,孤讓你辦的事瞧都辦成什麼樣子了?照這麼吵下,孤什麼時候才能大婚啊!”

太子因爲將三貝勒四貝勒弄到工部禮部的好心情全都因爲婚期再次推延而半點不剩。

“殿下,這事奴才原已經和宗人府和禮部尚書議定共同上摺子定下您大婚禮定之事,誰能想到左侍達裡突然反悔當廷提出異議。”

索額圖提起禮部左侍郎達裡時那是咬牙切齒。

“達裡是誰的人?”

太子第一個想到是達裡背後之人,想知道是誰與之作對。

“這達裡是明珠的門徒。”

索額圖恨恨道。

“又是老大!”

明珠是大貝勒的人,太子第一個就想到大貝勒,頓時恨紅了眼。

“明珠那老不死的,既然都回家當閒人了還閒不下來。該死的老不死,實在可惡。”

太子口口聲聲老不死,只比明珠小一歲的索額圖臉上老皮直抽抽,他心裡想着明珠是老不死,那老夫豈不也是了。

太子可不知道索額圖心中複雜心情,這會太子正猜測着大貝勒和明珠阻撓他大婚的目的,心裡恨得很。

太子自己是沒辦法,他只能逼索額圖想辦法解釋這事。

索額圖比誰都想讓太子立即大婚。因爲他知道,只有太子大婚後儘快生下嫡皇孫,太子的儲君之位才能更穩固。只要太子不倒,赫舍里氏才能長久榮耀下去。

太子和索額圖在毓慶宮謀劃,兩人根本不知道,後宮蘊純和榮妃瑾妃三人也在爲了自己兒子大婚之事,謀劃推動太子大婚的事。

蘊純因太子大婚之事而爲自己兒子胤祦的事發愁,惠妃也在幸災樂禍,太子憤怒發愁時,榮妃和瑾妃也得知了前朝太子大婚推延的消息,兩人亦是愁眉莫展。

宮中四妃皆是出身滿族大姓世族,但論家世族人,當是常妃與瑾妃最強,惠妃因有明珠支持家世也不弱,反倒是四妃之中年紀最長的榮妃家世最弱,再加上年紀大了色衰愛弛,這也是爲什麼明明榮妃是最早侍候康熙的嬪妃卻只封得四妃末位。

不過隨着榮妃封四妃這些年,馬佳氏一族也發展不錯,不少族人入仕,只不過大多都是中下官職,在前朝還說不上話。

瑾妃因恭貴人之事,曾經與郭絡羅氏鬧翻了。直到後來瑾妃封妃之後,郭絡羅氏向瑾妃示好,瑾妃與郭絡羅氏一族又恢復了關係。

郭絡羅氏在族在朝中力量也不少,尤其是在瑾妃封四妃之後,郭絡羅氏一放一直穩健發展,如今在朝上也能說得上話。

不管是榮妃還是瑾妃,爲了五阿哥和六阿哥的婚事,都暗中聯絡宮外孃家族人,暗中發力想催成太子大婚之事。

對於太子大婚之事,與惠妃所想的不同,榮妃和瑾妃可不管什麼嫡皇孫皇長孫的事,她現在只想着讓兒子早些大婚,早些上朝辦差,早些爲她們生孫兒孫女。

阿哥長大了只有大婚後能才上朝辦差,這可是皇家硬規矩,不大婚就不能上朝辦差。當然太子是除外的。太子不過十來歲,康熙已經允許他上朝了。

皇子阿哥們只上朝領了差事手中才能權勢,才能做更多的事情,得到更多的想要的東西更多的好處,才能爲母家謀得更多好處。

所以不管是馬佳氏還是郭絡羅氏,都盼着自己家娘娘出的皇阿哥能早日上朝領差。

除了權勢之外,自然還有血脈龍孫。

這在個時代,沒有什麼比血脈更親密。自家所出的娘娘生的皇阿哥身上流着自己的血脈,與自家那是天然的親近。有了血脈的延續纔有榮耀的延續。

所以不管是爲了權勢還是血脈延續,馬佳氏一族和郭絡羅氏一放收到宮中傳出的消息後都暗中操作起來。

不僅是榮妃和瑾妃如此,蘊純也在爲胤祦大婚的事聯繫宮外孃家讓其他暗中推動太子大婚。

前朝後宮都在謀劃推動阻止,時間一點點過去,沒等到太子婚期確定的聖旨卻等來了公主冊封指婚的聖旨。

康熙下旨序齒布貴人兆佳氏所生的四公主爲三公主,冊封十八歲的三公主爲和碩端靜公主,並指婚喀喇沁部蒙古杜棱郡王次子烏樑罕氏噶爾臧,婚期定在十月二十五。同時康熙下旨令宗人府和內務府及禮部操辦三公主嫁妝及大婚之事。

自二十九年康熙將養女和碩恭親王常寧之女序齒爲大公主冊封爲和碩純禧公主,令公主和親撫蒙,自此開始了康熙的女兒大清公主和親撫蒙的命運。

去年康熙三十年,被康熙下旨序齒爲二公主的榮妃唯一的女兒,被封爲和碩榮憲公主,時年十九歲的和碩榮憲公主被康熙指婚漠南蒙古巴林部博爾濟吉特氏烏爾袞。

當時榮妃可是差點哭瞎了眼睛,即使再心疼女兒榮妃也知道不可能改變康熙的旨意,只能哭送女兒遠嫁蒙古。

今年又輪到布貴人的三公主了。

再指到聖旨之後,常妃便與布貴人將三公主接回儲秀宮,布貴人就如同去年榮妃一樣,雙眼都哭腫了。

宜嬪的五公主只比布貴人的三公主小一歲,宜嬪也緊起來了。

不僅是宜嬪,後宮養生公主的嬪妃心裡都擔心起來,哪怕她們所出的公主還年幼。

三公主婚時轉移了不少嬪妃的注意力,轉移了對太子婚事的關注。不過這也僅是後宮,公主和親之事與太子阿哥們關係不大,除非是同母的阿哥。

不過此次三公主大婚之事卻是影響到了太子期婚。

因爲三公主要在十月出降和親,宗人府和內務府及禮都先操辦起三公主的婚事,卻年操辦二公主的婚事也是如此。

爲此太子可是差點氣吐血。

不過就算是太子再氣也無用,畢竟公主和親可是朝廷大事,關係到大清和蒙古的安定平安,康熙對公主和親之事非常重視,甚至爲此暫停對太子期婚的商議。

遇上這事,不只是太子心裡不爽,蘊純和榮妃瑾妃也着急。

再耽擱上一回就該到年底過年了,這太子的婚期還沒定,等過了年,太子這婚事可就拖了三年了。

雖然婚期阻撓不斷,但七月還是有一消息讓太子大爲開懷,因爲大福晉在七月生下了大貝勒的第四女。

自大福晉懷上太子就在擔心,擔心大福晉生下皇長孫;爲這太子不知在心裡詛咒過在福晉生女兒多少回,如今大福晉又生下女兒,太子可是樂壞了。

更讓太子興奮不已的事,十月初太子側福晉李佳氏生下了太子的第一個孩子,也是太子的第一個兒子,康熙的第一個孫子。

因爲生了兒子生了皇長孫,太子心情大好,即使婚期一再拖延也沒有阻擋他的好心情。皇長孫的洗三禮,滿月禮都大辦。

太子高興了,大貝勒和惠妃母子可就不高興了。

大貝勒和惠妃母子可是對春風得意的太子羨慕嫉妒恨。

不過太子雖有了兒子卻庶子,而不是太子妃生的嫡長孫,這倒是讓惠妃母子心裡平衡不少。

爲此惠妃越發堅定要阻止太子大婚,而大貝勒更是回去後卯足勁要跟大福晉生出個嫡長孫來了。

只是大福晉這可憐苦命的女子,五年連生四女,身子給熬壞了。太醫說了,大福晉身子壞了,若是不仔細將養會影響壽命,若是再接着生怕是連命都保不住了,而且大福晉現在這身子恐怕是懷上艱難,就算是懷上怕是也保不住、

這樣的結果於盼着嫡長孫的惠妃母子而言簡直就是晴在霹靂。

其實生養過兩個兒子,懷孕過數次的惠妃知道,大福晉連續生養對身體不好,但是爲了嫡孫子惠妃狠心連大福晉的性命都不顧了。

惠妃不顧大福晉的性命,可大貝勒卻與惠妃不同,大貝勒對大福晉有感情,不捨大福晉爲生子丟了性命。爲了大福晉,一心盼着嫡子的大貝勒愣是頂住惠妃的壓力,堅持要大福晉先調養身子。

這事引得事宮裡嬪妃和幾個阿哥的福晉對大福晉是即羨慕又同情。

羨慕她得到大貝勒的愛重,又同情她命不好連生四個女兒。

也不知道是不是皇長孫給太子帶來了好運,歷經三年,太子大婚禮定之事宗人府和禮部終於議定,全部通過。

康熙下聖旨令欽天監爲太子擇選婚期吉日。

蘊純和榮妃瑾妃在太子大婚禮定確定之後,也在康熙那吹了枕頭風,終於說動康熙,令欽天監一併爲五、六、七三位阿哥擇定期婚吉日。

只是也不知道是不是生兒子的好運氣用光了,在太子大婚擇選吉日上又橫生波瀾。</dd>

第317章第494章 !第328章 !第140章 !第385章 !第231章 !第527章 !第516章 !第490章 !第238章 !第99章 !第459章 !第380章 !第296章 !第535章 !第24章 清穿敬嬪第246章 !第349章 !第420章 !第154章 !第416章 !第63章 !第92章 !第313章第465章 !第471章 !第210章 !第245章 !第148章 !第518章 !第261章 !第61章 !第301章 !第406章 !第226章 !第273章 !第4章 清穿敬嬪第52章 !第494章 !第539章 !第548章 !第324章第49章 !第258章 !第57章 !第87章 !第468章 !第27章 清穿敬嬪第124章 !第41章 !第116章 !第8章 清穿敬嬪第38章 !第434章 !第535章 !第491章 !第456章 !第281章 !第5章 清穿敬嬪第396章 !第305章 !第460章 !第5章 清穿敬嬪第416章 !第360章 !第262章 !第554章 !第119章 !第414章 !第188章 !第126章 !第178章 !第445章 !第72章 !第10章 清穿敬嬪第116章 !第236章 !第51章 !第527章 !第367章 !第349章 !第231章 !第341章 !第76章 !第122章 !第364章 !第297章 !第449章 !第56章 !第444章 !第397章 !第243章 !第21章 清穿敬嬪第252章 !第174章 !第54章 !第433章 !第466章 !第544章 !第97章 !
第317章第494章 !第328章 !第140章 !第385章 !第231章 !第527章 !第516章 !第490章 !第238章 !第99章 !第459章 !第380章 !第296章 !第535章 !第24章 清穿敬嬪第246章 !第349章 !第420章 !第154章 !第416章 !第63章 !第92章 !第313章第465章 !第471章 !第210章 !第245章 !第148章 !第518章 !第261章 !第61章 !第301章 !第406章 !第226章 !第273章 !第4章 清穿敬嬪第52章 !第494章 !第539章 !第548章 !第324章第49章 !第258章 !第57章 !第87章 !第468章 !第27章 清穿敬嬪第124章 !第41章 !第116章 !第8章 清穿敬嬪第38章 !第434章 !第535章 !第491章 !第456章 !第281章 !第5章 清穿敬嬪第396章 !第305章 !第460章 !第5章 清穿敬嬪第416章 !第360章 !第262章 !第554章 !第119章 !第414章 !第188章 !第126章 !第178章 !第445章 !第72章 !第10章 清穿敬嬪第116章 !第236章 !第51章 !第527章 !第367章 !第349章 !第231章 !第341章 !第76章 !第122章 !第364章 !第297章 !第449章 !第56章 !第444章 !第397章 !第243章 !第21章 清穿敬嬪第252章 !第174章 !第54章 !第433章 !第466章 !第544章 !第97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