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張角後手(1)

息縣之戰之後,韓烈和臧霸猶如喪家之犬,率領僅剩的八千士卒,倉皇逃往袞州東郡,投奔了卜已。因爲對於韓烈、臧霸來說,現在也只有東郡的卜已可以投靠了,其餘各處的黃巾軍,大股的幾乎都被楊奉、皇甫嵩等人消滅了,小股的也被敵方官府和豪強聯手滅掉了。

現在規模較大的也只剩下廣宗城的張角主力和剛剛在袞州東郡扯起造反大旗的卜已,卜已之所以在黃巾起義眼看就要失敗的時候纔在東郡扯起一個六萬人的大軍,擊殺了東郡太守,佔據了濮陽,純粹是張角的授命。

張角原本在大敗董卓的時候,馬上準備夾勝揮師進攻洛陽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重病徹底完全打亂了張角的計劃。深通醫術的張角,也感覺到了自己的這個病乃是不治之症,自己必然命不久矣。

眼下的形勢對黃巾軍十分不利,自己雖然大勝董卓,解了廣宗之圍,卻是因病只能固守廣宗城。而汝南、南陽的黃巾軍主力基本都被官軍消滅殆盡,使得廣宗已經成爲了一座孤城,若不是冀州富饒,糧草問題不需多慮,恐怕自己用不多時便已敗了。

想到汝南、南陽三郡的戰事,張角不經想到了皇甫嵩來,這次三郡的黃巾主力之所以敗的如此之快、如此之慘,看來主要還是皇甫嵩的問題,當然,張角並不知道乃是楊奉所爲。如今又得到皇甫嵩揮師來攻廣宗的消息,張角不得不帶病小心應付,唯恐一個不慎,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以張角的才能,也並非是看不出此次失敗的本質原因,一是因爲倉促起義,各項準備工作還不盡到位,不免有手忙腳亂,二是黃巾軍中雖然將領不少,但是真是能像楊奉、皇甫嵩這樣的獨當一面的將才卻是鳳毛麟角,只有三個人還算可以,一個是張曼成,只是太過於急功近利,一個是波才,但是卻是遇事不穩。另外一人就是馬相了,但是唐周高密之後,馬相爲了躲避朝廷的追捕,被張角安排在了益州以爲後應,只是讓張角沒想到的是這幾大戰區都是兵敗如山倒,張角直後悔爲何沒將馬相留在身邊,如今,爲了博上一博,張角一面安排卜已在東郡起事的同時,還派人將馬相召回,以備後用。

其實,黃巾軍中真正能稱得上是將才的不僅有張曼成、波才、馬相三人,韓烈和臧霸兩人的才能只在張曼成、波才、馬相之上,只是以張角的地位來說,這兩人他自然是不認得,不然的話,這三處的戰事的結局恐怕會和現在完全不同。

一旦楊奉結束汝南戰事,率軍到達廣宗城下,同皇甫嵩合兵一處,自己將會再無任何翻身機會。唯一的辦法是讓另外一人在其他地方提前舉事,將楊奉的大軍吸引過去,自己全力對付皇甫嵩,纔可能會增加幾分勝算。

但是自己手下現在幾乎沒人可派,張牛角、管亥是自己手下的頭號大將,武藝雖然高強,但是要單獨領軍作戰卻是不行,再說兩人還需要負責保護自己的安危,不能隨便離開。而自己的兩個弟弟張寶、張樑中,張樑是一個大老粗,只會打仗,不懂帶兵,不可委以重任,而張寶雖然頗有謀略,但是畢竟一直在自己的呵護下成長,並沒有真正單獨帶過兵,在這緊要關頭,張角卻也不敢冒這個險。

現在可以選擇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褚燕,一個是卜已,在剩餘的大將中只有這兩個人才能稱得上智勇雙全,但是最終張角決定讓卜已去完成這件事情。兩個原因,一是褚燕現正在廣宗城內,不好脫身,卜已現在就在袞州東郡,一直以來,卜已就負責東郡的事務。

二來,官軍防守嚴密,褚燕要想突圍不是一件易事,很可能會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很可能會讓官軍有所警覺。就算能夠突圍出去,褚燕之前並沒有負責那個地方的事務,只能從頭開始,現在時間不等人,不如卜已一直就在袞州東郡,已有實力,數日內便可起義。

接到張角的手書後,卜已的神情不禁凝重起來。

雖然卜已還沒有正式拉起反抗的大旗,但是現在各地的情況卜已卻也知道的清清楚楚,目前的黃巾軍看似強大卻只是在苦苦支撐局面,不出數月,必然會煙消雲散,自己這時候拉起一支數萬人的隊伍卻是不難,但是也只是杯水車薪,改變不了目前的現狀。

但是,張角畢竟是自己母親的救命恩人,若是沒有張角的出現,自己的老母恐怕早已過世多年了,想到這裡,卜已嘆了口氣,心中暗暗下定了決心,受人滴水之恩,必當涌泉相報,雖然明明知道此舉必敗無疑,但是爲了報恩,卜已還是情願一試,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卜已對自己充滿自信。

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2)第二百七十九章韓氏三姝第一百六十五章 拐帶人口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2)第七十章皇甫兵敗(2)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1)第二百三十五章 吉林激戰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2)第一百三十六章 闊別多年第二百四十章孫策攻荊第二章青梅竹馬(2)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1)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1)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A獻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南聯袁紹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2)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二百七十五章坐擁六州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操自刎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2)第一百六十九章長安交兵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1)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2)第二百一十一章 誰是奸細第十二章進山報仇(1)第一百六十六章 劉備陰謀第一百零九章 太后何琳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1)第二百八十一章兩路伐袁第二百八十章再添三妃第一百六十章使者周瑜第一百四十二章楊奉出兵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1)第一百一十一章 廣宗爭雄第二百五十七章論罪當斬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1)第一百四十四章 陶應陰謀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2)第四章山盟海誓(1)第一百三十章匪夷所思第一百八十二章退兵藉口第一百七十六章家中劇變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1)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3)第十二章進山報仇(3)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2)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1)第八十四章北海蟄伏(2)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2)第二百一十七章兄弟敘情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2)第一百九十八章兵分三路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2)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2)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3)第六十章張角後手(1)第六十八章敗局已定(2)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2)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1)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2)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二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二百八十三章曹之攻略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一百八十九章祭奠黃忠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1)第二百八十八章青州叛亂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六十八章敗局已定(1)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二百九十章 小將卞秉第一百二十九章 盡釋前嫌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2)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一百九十三章忽悠徐庶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二百七十四章 張遼兵敗第一百六十九章長安交兵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3)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2)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2)第二百四十章孫策攻荊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2)第十三章初敗呂布(2)第八十四章北海蟄伏(2)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2)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2)第二百六十一章 涼州雙雄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1)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
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2)第二百七十九章韓氏三姝第一百六十五章 拐帶人口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2)第七十章皇甫兵敗(2)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1)第二百三十五章 吉林激戰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2)第一百三十六章 闊別多年第二百四十章孫策攻荊第二章青梅竹馬(2)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1)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1)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A獻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南聯袁紹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2)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二百七十五章坐擁六州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操自刎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2)第一百六十九章長安交兵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1)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2)第二百一十一章 誰是奸細第十二章進山報仇(1)第一百六十六章 劉備陰謀第一百零九章 太后何琳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1)第二百八十一章兩路伐袁第二百八十章再添三妃第一百六十章使者周瑜第一百四十二章楊奉出兵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1)第一百一十一章 廣宗爭雄第二百五十七章論罪當斬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1)第一百四十四章 陶應陰謀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2)第四章山盟海誓(1)第一百三十章匪夷所思第一百八十二章退兵藉口第一百七十六章家中劇變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1)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3)第十二章進山報仇(3)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2)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1)第八十四章北海蟄伏(2)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2)第二百一十七章兄弟敘情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2)第一百九十八章兵分三路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2)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2)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3)第六十章張角後手(1)第六十八章敗局已定(2)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2)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1)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2)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二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二百八十三章曹之攻略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一百八十九章祭奠黃忠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1)第二百八十八章青州叛亂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六十八章敗局已定(1)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二百九十章 小將卞秉第一百二十九章 盡釋前嫌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2)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一百九十三章忽悠徐庶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二百七十四章 張遼兵敗第一百六十九章長安交兵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3)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2)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2)第二百四十章孫策攻荊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2)第十三章初敗呂布(2)第八十四章北海蟄伏(2)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2)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2)第二百六十一章 涼州雙雄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1)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