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楊奉來到洛陽已經半年了,半年來,無事一身輕的楊奉幾乎都是和何進、曹操、袁紹等人混在一起,或者飲酒,或者賦詩,或者打獵,日子過的甚是快活,但是楊奉心中卻常思脫身之計,畢竟洛陽不是自己長待之所,時間久了,恐爲袁氏兄弟所害。
在這半年當中也發生了一些事情,就是在袁槐剛過完壽宴的半個月後,便被靈帝罷了他司徒的官位,而後以廷尉崔烈爲司徒。五月,太慰鄧盛也被罷了太尉一職,以太僕河南張延爲太尉。
昔日皇甫嵩□□張角的時候,曾路過鄴城,見到中常侍趙忠的私人房舍的豪華超過了大漢的制度規定,便奏明靈帝將其沒收。後來,中常侍張讓又向皇甫嵩要錢五千萬,皇甫嵩不給,於是張讓等人對皇甫嵩是恨之入骨。上次皇甫嵩在廣宗的大敗便讓張讓找到了理由,將其下獄,只是沒想到皇甫嵩投靠了何進,在何進力保下得以復出,更因爲下曲陽的大勝使得皇甫嵩晉升爲左車騎將軍。
這次何進力保皇甫嵩平定三輔的北宮伯玉的叛亂,北宮伯玉素知皇甫嵩的大名,不敢輕易出戰,只是令各地死守,是以皇甫嵩並沒能在短期內取得大的戰果,於是張讓、趙忠二人在靈帝面前奏皇甫嵩連戰無功,所耗錢糧甚多,將皇甫嵩召回,收回他的左車騎將軍印綬,削戶六千。靈帝也認爲皇甫嵩久戰武功,想讓楊奉接替皇甫嵩,卻爲張讓以各地叛亂未平,常勝將軍楊奉不可輕易離開京都以免給賊寇以可乘之機爲理由所阻。八月,在何進的建議下,靈帝以司空張溫爲車騎將軍,執金吾袁滂爲副,以討北宮伯玉,拜中郎將董卓爲破虜將軍,與蕩寇將軍周慎並統於張溫。
九月,特進楊賜爲司空。
而自從上次袁槐壽宴的那件事情以來,袁紹對楊奉再也不像以前那樣的表面熱情了,始終是不冷不熱。何進倒是沒看出什麼,楊奉和曹操都是清楚袁紹的爲人,知道袁紹此人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畢竟袁家勢大,善於結黨,楊家在朝中勢力卻是不如袁家,曹操不由暗暗爲楊奉擔心,但是楊奉卻是裝作毫不在意,暗中卻想脫身之計。
中平二年十月的時候,發生了兩件事情,使得楊奉終於有機會離開洛陽,到了楊奉夢寐以求的青州發展。第一件事情是司空、臨晉文烈侯楊賜死了,第二件事情是青州黃巾又起。當然,促使楊奉有機會離開洛陽的並不是第一件事情,而是第二件。
爲什麼青州黃巾□□會讓楊奉有機會離開洛陽呢?
前面已經提到過,褚燕保護張寧離開廣宗城,來到冀州黑山,佔山爲王,依據黑山險要的地形,官兵數次征討均未能成功。短短一年的時間,褚燕的部衆便發展到百萬人口,其中士兵也有三十萬之衆,實力不容小視。
在多次征討無果的情況下,漢靈帝對這個號稱百萬的黑山軍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邊派人前去安撫,一邊派奸細準備打入黑山內部,以爲日後再次征討的時候能夠裡應外合,大敗黑山軍。
褚燕見官軍不再征討,也不再向外擴展,只是在黑山附近屯兵,平日率軍襲擾周邊郡縣,搶些糧草、金銀之物,倒也不傷害尋常百姓的性命,若是遇到小股官軍的阻攔,便將其盡數殺死,後來在黑山周圍郡縣再無官軍留守。
雖然現在官軍無力征討自己,但是褚燕並非易輩,知道這只是暫時現象,一旦各處叛亂平息,朝廷勢必會再次集中大軍對自己進行圍剿。黑山位於冀州中山國北部,是幷州、幽州、冀州的交界處,雖然有黑山之險,卻非長久之地。
思來想去,褚燕將目光放在了青州。對於褚燕來講,青州地理位置是最好的,北面和東面都是大海,南面是徐州,西面是冀州和袞州,只要能佔領青州,再聯合管亥、韓烈等人,在西面、南面重兵據守,自可保一方無虞。
此時,張寧也已經十七歲,已經開始接手軍政。褚燕有此想法必然要先和張寧商議,張寧雖然是一屆女流,卻頗有乃父之風,以前也曾耳濡目染,又得其父《太平要術》真傳,苦讀一年,早已脫胎換骨。不但如此,張寧自小習武,更得黃巾衆將的親自指點,一身武藝也不在褚燕之下。
張寧也覺得黑山並非長久之地,聽了褚燕的想法之後,張寧甚是贊同,並要親率大軍攻克青州。褚燕豈能讓張寧親身犯險,苦勸數日,纔打消了張寧的這個念頭,由自己先率軍五萬試攻青州,張寧、夏侯蘭留守黑山。若是一切順利,張寧便再率軍一支,兩路合擊青州,若是不順,褚燕便退回黑山,再從長計議。
之所以出軍五萬,褚燕事先是對青州的兵力進行過詳細的調查,黃巾之亂雖然影響八州之廣,但是青州是受害最淺的一個州,主要還是因爲青州獨特的地理位置,所以青州的總兵力也只有三萬人,而且都是久未上過戰場,並且青州的大將也只有北海的武安國稱得上是一員猛將。
和褚燕預想的幾乎完全一樣,青州這塊骨頭並不難啃,褚燕率軍從西向東進發,只三天便拿下濟南國,四天佔領了樂安郡,開始的時候十分順利,但是在齊國的時候遇到了一點麻煩,也就是在進攻青州治所臨淄的時候。
青州刺史龔景乃是一個無能之輩,平素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無甚本事,遇到這樣的境況,只是讓手下將士拼命抵抗,龔景自己卻收拾金銀細軟,帶領全家逃走。刺史大人既然已經逃走,手下衆人便羣龍無首,幸好有一名武藝不凡的壯士名叫廖可,自告奮勇,帶領官兵死守臨淄,纔沒有使臨淄這麼快就落到黃巾軍手中。
但是,臨淄的守軍也只有兩萬人,並且久未上戰陣,好在這次是守城方,不然的話,早就敗下陣來了。廖可雖然勇猛,但是也是第一次經歷如此的戰陣,經驗不禁有點不足,在褚燕強大的攻勢下,有點力不從心,臨淄眼看就要失守。一旦臨淄失守,褚燕的下一個進攻目標便是北海國。
楊奉的舅父孔融正是時任青州的北海相,北海若再失守,東萊和城陽郡的洞門完全大開,攻取兩郡更是如履平地。北海國孔融雖然文材了得,並且又有治理之才,但是對於領兵打仗卻是一竅不通,手下也沒有統軍的將才,只有武安國一人,雖然勇猛有餘,卻謀略不足。
臨淄的戰況傳到北海,孔融心下甚是憂慮。孔融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早就聽說張角之亂的時候,黃巾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生靈塗炭。而且,黃巾勢衆,其中又不乏能人,並非孔融、武安國之輩所能敵抗的。
既然刺史龔景臨陣脫逃,恐怕用不了十天,臨淄便會失陷,黃巾軍的下一個攻擊目標必然是臨近的北海國。孔融雖然也曾多次派人到朝廷祈求救兵,然而此次的黃巾之害較上次更甚,雖然除了黑山、白波、益州之外的叛亂規模都不大,但是數量之多實在讓漢靈帝早已自顧不暇,哪有軍隊去援助位置偏僻的青州,更何況進攻青州的正是靈帝極爲頭痛的黑山黃巾軍。
消息傳到幷州,丁原還好,但是嚴氏可就坐不住了。孔融雖然不是他的親哥哥,感情卻很深厚,焉能見死不救。於是嚴氏便求丁原發兵相救,卻爲丁原百般推搪,爲此嚴氏還大哭大鬧了好幾次。但是,一個婦道人家如何能夠理解丁原的苦衷,雖然這一次的黃巾起義主要分佈在青、幽、徐、冀、荊、揚、袞、豫八州,對幷州影響也不大,但要說到從幷州發兵援救青州談何容易。
且不說進京請旨一來一往需一月之久,況且哪能你說發兵援救青州朝廷就讓你救青州,萬一皇上下旨讓你援救冀州或幽州,豈非弄巧成拙。退一萬步,就算朝廷允許,從幷州到青州,相隔諾大一個冀州,城池數十個,現在冀州黃巾也正在勢頭,數萬大軍經過一路拼殺,能夠到達青州的會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