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楊彪弒君

就在楊奉在襄陽被蔡瑁鬧了這一陣的時候,治帝在長安也開始了與會稽王劉備的聯繫。

由於對太尉楊彪起了疑心,是以這次與劉備的聯絡,治帝並沒有讓楊彪去做,而是找了一個身邊的貼身小太監,當然不會是楊波,因爲自從那次收到驃騎大將軍楊奉的信之後,治帝就隨便找了一個理由,將楊波調離了身邊。這個小太監叫李耀,跟隨治帝五年了,雖然能力不是很佳,但忠誠度絕對沒有問題。

楊彪知道此事之後,也只是嘆了嘆氣,搖頭無語。

年輕人做事有一股熱情,一股衝動,效率也比較快,但是卻缺乏了沉穩和周詳的考慮,李耀就是這樣的人。當聽到治帝將如此重大的事情交給他去辦的時候,李耀的眼神中充滿了興奮和激動,當場便拍了拍胸脯向治帝做了保證,如果這是軍營,只怕他就會立下軍令狀。

一切都很順利,從出宮,到離開長安,見到劉備,一切都很順利。

劉備自從佔據了江東,羽翼漸豐,野心也開始逐日膨脹起來,尤其在袁術稱帝之後,劉備更是不忿,心道,我劉備乃是中山靖王之後,如假包換的漢室子孫,我尚且都沒有當皇帝的念頭,你袁術是什麼東西,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去稱帝。

越想越不忿的劉備便想起兵攻打袁術,並藉機將淮南之地和豫南數郡南下,以作爲日後北上中原的基地,但是,龐統卻不同意劉備的決定,勸道:“主公,袁術冒然稱帝,確實應該起兵□□,但是,卻不應該是我們。”

劉備見龐統反對他的意見,心中頗爲不高興,卻也不明白龐統是什麼意思,於是不解道:“士元何意,難道任憑淮南和豫南數郡盡歸他人得去?”

龐統微微一笑道:“主公,袁術雖然佔據了汝南這塊寶地,不但兵多將廣,而且糧草豐碩,但卻是所有諸侯當中實力最弱的一個,任何一個諸侯出兵都能將其輕鬆剿滅,包括西川的劉璋,但是主公想過沒有,爲何袁術稱帝這麼長的時候,竟然沒有一個諸侯像當年□□董卓一般起兵□□袁術?”

劉備也不是笨蛋,剛纔只是一時的衝動,此刻聽了龐統的提醒立即明白了,問道:“士元之意莫非袁紹在暗中支持着袁術不成?”

龐統含笑點了點頭,似乎對自己的主公反應如此之□□到高興,於是又道:“不錯,主公,你可以想一下,袁術稱帝之時,袁紹恰巧剛剛領兵出征西涼,難道這中間就是那麼的巧合嗎?袁術既然敢稱帝,豈能不去徵求其兄袁紹的意見呢?而且,袁紹此人也並非什麼忠臣,心中未必沒有稱帝的野心,只是治帝在其手中,心中顧慮名聲罷了,而袁術的突然稱帝,正好給了袁紹一個機會試探天下諸侯的態度,如果天下諸侯無人□□袁術的話,恐怕下一個稱帝的便是袁紹了。”

劉備大奇道:“皇上就在袁紹手中,難道袁紹會讓皇帝退位不成?”

龐統哭喪着臉對劉備說道:“兄弟,都是那個楊奉惹的禍,如果不是他的到來,天下豈能是如今這樣樣子,按照真實三國的歷史進展,你早就已經提兵攻打袁術了,並佔據了淮南之地。要怪就怪那個楊奉,我也被他弄暈了,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發展了。”呵呵,這句純屬玩笑。

龐統嘆了一口氣道:“豈止會是退位這麼簡單,如果統猜的不錯的話,恐怕袁紹很快就會對皇上下毒手了,這次袁紹領兵在外,很可能便是對皇上的一個測試,一旦皇上在這個時候有什麼異動,必然難逃袁紹的毒手。”

正說話間,忽然下人來報,說是長安來了一個人,要見會會稽王。

劉備大驚失色道:“莫非被士元猜中了,來人便是皇上所派之人乎?”

龐統點了點頭,神色凝重道:“很有可能,主公不妨去見見此人,看看他究竟帶來了什麼消息再說。”

當劉備看完了治帝的親筆書信之後,心中的震驚可想而知,劉備先安排李耀下去休息,急忙命人喊來龐統進行商議。

看完了治帝的親筆書信,龐統並沒有劉備那樣的震驚,只是合上書信,陷入了沉思。劉備雖然焦急,卻也不敢去打擾龐統,他知道龐統思索問題的時候向來是不論地方的,冒然打擾他只會打斷他的思路。

良久,龐統才長出了一口氣,轉首對劉備道:“主公,準備登基吧。”

龐統突然冒出來的這一句話讓劉備甚是迷茫和震驚,雖然治帝在信中確實是準備將皇位讓給劉備,卻也是等其逃到江東之後,根本不是龐統所說的現在就準備登基,劉備納悶極了,問道:“信中不是說到皇上準備脫離袁紹的控制來到江東,然後再將皇位傳於孤嗎?”

龐統嘆道:“主公,皇上在朝中最爲信任的大臣是誰?”

劉備道:“這還用問,自然是太尉楊彪了。”

龐統又問道:“那麼,如此重大之事皇上爲何不讓楊彪來做,而非要交給一個年紀輕輕的太監?”

劉備恍然大悟道:“士元之意莫非是皇上已經不再信任楊彪了,楊彪與楊奉也算是同門兄弟,楊奉是京外諸侯,皇上擔心楊彪與楊奉之間有勾結也很有可能,但這與讓孤馬上登基有什麼關係嗎。”

龐統道:“當然有關係了,皇上不再信任太尉楊彪,很可能是袁紹做了手腳,故意離間君臣二人,一旦失去了楊彪的暗中保護,皇上在袁紹的眼中便猶如一個身無寸縷的孩童一般,任何動作豈能瞞得過袁紹的耳目。李耀此來江東,袁紹留在長安的耳目必然知道,如果李耀帶着主公的書信回到長安,必然會人贓並獲,但如果李耀遲遲不回長安,袁紹也會對皇上動手,只是時間推遲了一段而已。”

龐統猜得一點不錯,李耀之所以能夠順利出皇宮,離開長安,確是袁紹留在長安負責監視治帝舉動的許攸故意放的,另外,許攸還派了三個人沿途進行跟蹤。直到李耀進了劉備府中,三人一直在前後門等候,三天過去了始終沒有見到李耀出來。

三人感到事情起了變化,其中一人急忙回去向許攸覆命,另外兩人則繼續留在此地監視劉備府中的動靜。

許攸得到消息之後,不敢擅作主張,派人飛報袁紹。

七天後,袁紹的回覆到了,只有八個字:同則留之,異則誅之。

許攸看了之後,心中一寒,沒想到袁紹竟然對皇上動了殺機,而且這件事情竟然是安排自己完成。無論事情成與不成,自己都難逃一死,素以精明著稱的許攸豈能犯下弒君的大逆之罪。

可若是不執行袁紹的命令,也是違上命,袁紹也一樣不會放過自己的,左思右想,許攸竟然想不出一個兩全其美之計。最後,許攸不得已之下,只得到沮授府中去向沮授求計。此次袁紹西征韓遂,只是做做樣子,並不是真打,是以袁紹連一個謀士也沒有帶。

沮授聽了許攸的話,心中的驚訝不在許攸之下,看來此事袁紹並沒有和任何人商量。

沮授沉思良久,才思得一計,而且這一條計策是沮授生平最狠毒的一計,自此之後,沮授再也沒有出過類似的計策。

當夜,楊彪急匆匆地向皇宮趕去,同時腦中不停地思索,皇上爲何深夜召自己進宮,難道是宮裡出了什麼事了不成?

當楊彪好不容易趕到皇宮,來到興德殿的時候,殿內的情形讓楊彪感到地動山搖,整個天塌了一半。殿內空無一人,除了治帝正躺在血泊之中,胸前插了一把寶劍,雙眼暴睜,眼神中充滿了無限的憤怒和恐懼。

看着治帝的表情,楊彪不禁下意識地向後退了兩步,忽然反應過來,這是一個陰謀,自己已經落入了別人的圈套之中。楊彪想要回身,忽然從門外涌進了無數的士兵,個個手持鋼刀,列成一個圈,正好將治帝和楊彪包圍在其中,卻留了一個缺口。

接着,那個缺口處走來一個人,正是袁紹的謀士許攸,只見他森嚴一笑,對楊彪道:“楊彪,你好大的膽子,沒想到你位列三公之首,竟然縱容你的兒子弒君,快命人將你的兒子楊波交出來,否則汝定然難向天下人交待。”

楊彪一驚,又轉身一看,這把寶劍果然是兒子進宮的時候帶的那一把。楊彪慘然一笑,明白楊波必然已經遭了許攸的毒手,忠誠都是不得善終呀,楊彪對許攸道:“袁紹既然想弒君自立,誰也不可阻攔,可爲何偏偏要陪上我楊家數百人的性命,老夫一生爲國,從無私念,沒想到到頭來竟然落了一個弒君的名聲,可悲呀。”

說完,楊彪趁許攸一時不備,突然一轉身,拔出插在治帝身上的寶劍,橫劍自刎了。

就在楊彪突然轉身的時候,許攸便猜到了楊彪的意圖,卻是來不及阻攔,只能看着楊彪緩緩躺下死去。

許攸望着楊彪的屍體,搖了搖頭,自語道:“老東西,怪就怪你看不透形勢,一直跟皇上走的太近。”說完之後,許攸擡起頭,大聲喝道:“逆臣楊彪,縱容其子弒君,已然伏誅,然皇上無後,我等還需趕緊請大將軍回長安主持大才是。另外,楊彪弒君,理應滿門抄斬,先將其全家關入大牢,等大將軍回來一併處置。”

第二百一十二章避禍之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拐帶人口第二百三十八章吉林失守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1)第二百八十二章司馬降晉第三章蛻皮重生(2)第四十六章失之交臂(1)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3)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第二百四十五章 蔡瑁毒計第二百四十一章張繡攻襄第二百八十章再添三妃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2)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1)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一百三十五章兩處求救第二十五章力勸皇后(1)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2)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1)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1)第六十章張角後手(1)第九十章曹操夫人(1)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1)第三章蛻皮重生(1)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2)第六章殺雞駭猴(1)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1)第二百八十三章曹之攻略第七章不老神仙(1)第四十章正妻王綿(2)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1)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1)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2)第二百六十五章 韓遂身死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2)第二百五十二章 鄧賢之死第八十四章北海蟄伏(2)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1)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1)第八章楊喜拜師(2)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六章殺雞駭猴(1)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1)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3)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2)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一百四十七章 糜竺“通敵”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1)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2)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2)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二百七十章攻並之策第一百八十二章退兵藉口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1)第一百三十五章兩處求救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陽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1)第七十章皇甫兵敗(2)第二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3)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3)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1)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一百七十七章亂上添亂第一百六十一章 平分豫州第二百零七章大耳發跡第一百四十五章 糜府驚變第二百一十八章求親之計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2)第二百零三章終得幽州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2)第六十八章敗局已定(1)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送計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1)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一百七十六章家中劇變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一百六十七章陶家滅門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2)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2)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2)第一百二十八章親身犯險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2)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連環計(2)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2)第十章成了楊奉(2)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2)
第二百一十二章避禍之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拐帶人口第二百三十八章吉林失守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1)第二百八十二章司馬降晉第三章蛻皮重生(2)第四十六章失之交臂(1)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3)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第二百四十五章 蔡瑁毒計第二百四十一章張繡攻襄第二百八十章再添三妃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2)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1)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一百三十五章兩處求救第二十五章力勸皇后(1)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2)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1)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1)第六十章張角後手(1)第九十章曹操夫人(1)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1)第三章蛻皮重生(1)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2)第六章殺雞駭猴(1)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1)第二百八十三章曹之攻略第七章不老神仙(1)第四十章正妻王綿(2)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1)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1)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2)第二百六十五章 韓遂身死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2)第二百五十二章 鄧賢之死第八十四章北海蟄伏(2)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1)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1)第八章楊喜拜師(2)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六章殺雞駭猴(1)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1)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3)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2)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一百四十七章 糜竺“通敵”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1)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2)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2)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二百七十章攻並之策第一百八十二章退兵藉口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1)第一百三十五章兩處求救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陽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1)第七十章皇甫兵敗(2)第二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3)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3)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1)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一百七十七章亂上添亂第一百六十一章 平分豫州第二百零七章大耳發跡第一百四十五章 糜府驚變第二百一十八章求親之計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2)第二百零三章終得幽州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2)第六十八章敗局已定(1)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送計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1)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一百七十六章家中劇變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一百六十七章陶家滅門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2)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2)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2)第一百二十八章親身犯險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2)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連環計(2)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2)第十章成了楊奉(2)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