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2)

自己現在不得不回身營救,雖然很有可能甚至說是一定會陷入對方的四面包圍之中。但是,如果自己不回身相救,一旦三營失手,前營依然會陷入對方早就設計好的包圍當中,自己恐怕到時候連逃跑都找不到方向。

於是,在冷靜思考了一會之後,臧霸果斷的命令一千弓箭手斷後,前營士兵直接殺入後營。爲什麼臧霸要選擇先救後營呢,原來一旦後營失手,左右兩營就會被對方從中間切開,從而被分別包圍、吃掉。

楊奉就在臧霸前營的前方,這裡能夠將臧霸前營的情況瞧得非常清楚,楊奉暗暗佩服臧霸果然是臨危不亂的將才,更是決心要將其收至麾下。覺得時機到了,楊奉向後一揮手,身後的四千士兵無聲無息的向臧霸前營逼近。

當臧霸到達後營的時候,發現自己再次中了對方的詭計,左、右、後三營早已經被楊奉全部吃掉,自己所聽到的喊殺聲剛開始的時候確是真的,到了後來便成了假的了,是對方的士卒故意發出的喊聲,讓自己以爲三營的戰鬥依然在激烈進行着,引誘自己上當。

等臧霸全部明白過來楊奉的這一環套一環的計策,想要回軍的時候,已經是太晚了。臧霸軍的後路已經被楊奉的四千士兵完全堵死,現在前後左右都是青州軍隊,自己的這八千部隊已經被團團包圍。

臧霸心中不禁苦笑一聲,楊奉平定黃巾之亂並非全靠運氣,自己還是太小看他了,太想贏得這場戰鬥了,沒有能夠完全冷靜地考慮問題,導致判斷失誤。若是開始就集中兵力援救後營,雖然註定也會大敗,卻不會被敵軍分別吃掉而導致最後被團團包圍。

臧霸心中不由一嘆,看來今夜凶多吉少,於是鋼牙一咬,臧霸率軍拼死突圍,八千黃巾軍雖然被青州軍團團包圍包圍,但臧霸畢竟平時治軍有方,黃巾軍能夠臨危不亂,在臧霸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進行着拼死反抗。

臧霸軍雖然訓練有素,卻也敵不過戰鬥力極爲強悍的北海軍,尤其在楊奉三大王牌主力虎豹騎、黑甲騎、旋風騎的強大沖擊下,臧霸軍不斷收縮。臧霸也看出雙方不但人數懸殊很大,而且士兵質量也不可相提並論,情急之下,便顧不得大軍,臧霸率領數名偏將向稍微薄弱的西面突圍而去。

其實,這是楊奉故意留下的缺口,臧霸逃脫後當然是要找韓烈會合,原本就和楊奉交過手,數戰數敗,早已心存怯意,這次根據臧霸對這場戰鬥的描述,韓烈在心理上的障礙和陰影只會越來越大,最終會影響他的全盤指揮。兩軍交鋒,若是主帥心中有節,便會放不開手腳,韓烈的下場只會和臧霸一樣,也是必敗無疑。

臧霸突圍之後,其餘士兵在北海軍的強大壓力面前,只能紛紛跪地請降。

天色漸漸開始發亮,戰鬥也已經結束,留下的只是滿地的屍首和久久不能散去的無邊殺氣,臧霸軍全軍覆沒,被殲一萬兩千人,投降八千,臧霸僅和兩名偏將拼死殺出重圍,向韓烈大軍的方向逃去。經過戰後清點,北海軍虎豹騎僅折三十人,重傷十七人,其餘衆人幾乎人人都帶點彩,士兵傷亡三千。

楊奉很是高興,下令重賞許褚和虎豹騎的將士,並親自去虎豹騎的營帳中看望傷重的虎豹騎士兵,更是親自動手爲一些士兵保扎傷口,此舉更使得虎豹騎全軍上下鬥志昂揚,看得典韋心裡癢癢的,暗暗後悔把這次立功的機會讓給許褚,沒有和他爭一下,決定下次一定不再犯相同的錯誤了。

話分兩頭,既然青州軍已經大捷,我們再來看看徐州丹陽軍的情況如何。

且說,陶商急於建功,命令全軍上下日夜行軍,每日只休息兩個時辰,搞得徐州士兵個個疲憊不堪、苦不堪言,其實陶商也是早就受不了了,要不是爲了儘早打敗黃巾軍,立得戰功,從而穩穩的坐上徐州牧的寶座,他纔不願受這份罪呢。

在此期間,曹豹和糜芳也曾多次勸過陶商,若是過於急行軍,士兵休息不足,體力乏潰,一旦發生戰鬥,全軍的戰鬥力會大打折扣,建議陶商不必如此慌張,青州軍的救援,使得東武城短期內必然不會落到黃巾軍的手中。但是,陶商卻不能聽從二人意見,依然一意孤行。

到達東武城外二十里,陶商實在是受不了了,纔算是聽從了曹豹的建議,吩咐士兵安營紮寨。不料,營寨剛立了一半,士兵忽報敵軍由三路殺來。陶商大驚,還未來得及做任何準備,便已聽見喊殺聲從四周響起。第一次上戰場的陶商何曾見過如此陣勢,更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只是嚇得臉色發白,手足無措。倒是曹豹、糜芳久經沙場,還算冷靜,吩咐士兵不要慌亂,指揮衆將分三路迎擊。

丹陽軍雖然平時訓練有素,但是畢竟經過了兩天兩夜的急行軍,早已是疲憊不堪,如何能和以逸待勞的黃巾軍比,更何況韓烈手下的黃巾軍平日訓練有素,比之徐州丹陽軍也不多逞讓。三路徐州軍很快就紛紛敗了下來,曹豹、糜芳也呵止不住。見此情形,陶商嚇得連忙騎上馬,跟着士兵一齊向後逃跑,曹豹、糜芳無奈,只好護着陶商向後退去,直退了五十里地方纔停住。

剛剛到達城陽郡,連敵軍將領是誰,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丹陽軍就已經摺了一萬五千人,更使得丹陽軍士氣低落,個個思鄉心切,都盼望着能夠早日回去。

而東武城下,黃巾軍分更是加緊進攻,晝夜不停,輪番攻城。城上沒有了徐宣守城,黃巾軍攻城非常順利,幾次都有小波軍隊攻進城內,再加上徐州軍首戰就被殺的落花流水的消息傳來,城內鬧得人心惶惶,東武城眼看就要被攻破。

當臧霸渾身浴血,僅帶領兩個偏將殺出重圍來到韓烈面前的時候,韓烈當真是大吃一驚。兩人在一起多年,可謂是相知甚深,臧霸雖說武藝比不上自己,可論及謀略、治軍、打仗,不比自己差多少,沒想到兩萬大軍僅僅三天就已經全軍覆沒了。

韓烈心中不由得冒出陣陣寒意,雖然早就和楊奉交過手,但這一次楊奉卻是在和臧霸兵力相當的情況下,以奇計獲得大勝,而且楊奉的這個虛虛實實之計就連自己恐怕也會和臧霸一樣的結局,這個楊奉着實太可怕了,簡直就是黃巾軍的剋星。

如果這次不是迫不得已,自己還真不想和他對陣,眼下情況十分不利,臧霸全軍覆沒,楊奉大軍士氣大盛,必然會乘勝將戰線向東推進,徐州丹陽軍雖然初敗,但實力仍在,一旦自己和楊奉開戰,徐州軍很可能會從背後偷襲,而東武城至今尚未攻破,自己夾在三面之圍,形勢不容樂觀,韓烈此刻心中一團亂麻。

臧霸看到韓烈一直猶豫不決,上前道:“韓帥,以霸看來,唯今之計,只有先打敗丹陽軍,使其退回徐州,解除後顧之憂。然後令韓鳳三人暫緩攻城,與大軍合兵一處,共同迎戰楊奉。不如此,恐怕根本不可能打退楊奉大軍,還會被其各個攻破。”臧霸所言確是上上之策,韓烈想了想,便依臧霸之言。

且說丹陽軍連營寨都沒來得及建好,便被韓烈大軍一陣衝殺,折兵一萬五千,傷者無數,不由士氣大落。丹陽軍久負盛名,平時操練有素,從未敗得如此之慘。經歷這次大敗之後,徐州士兵個個直罵陶商是個混蛋,白癡。

而第一次上戰場就被殺得大敗的陶商此刻也是猶豫不決,是進還是退。進則對手太強,不說自己,就連久經沙場的曹豹、糜芳二人都未必是對手;退則連對方領軍人物叫什麼名字,長什麼模樣都不知道,就折了一萬五千丹陽軍,回去如何向父親交待,若就此退去,日後此事必然成爲陶應等人對付自己的把柄。

正在陶商下不了決定,究竟是戰還是退的時候,糜芳見狀,連忙上前道:“大公子不必憂慮……。”

陶商此刻心情正在矛盾和煩躁之中,聽到糜芳竟然還說不必憂慮,心中自是大怒,未等糜芳把話講完,立馬咆哮起來:“不必憂慮,首戰就折兵一萬五,讓本公子如何不憂慮。虧你們還常常在本公子跟前吹噓什麼久經戰場,算無遺漏,如何了得,今日在戰場上你二人爲何不表現出來讓本公子看看。”

曹豹、糜芳二人對視一眼,心中均心想,當時若不是你嚇得騎上馬就逃,單憑徐州丹陽軍的英勇善戰,即便是處於劣勢,也不會敗得如此之快。當然,這話倆人卻是無論如何不敢在陶商面前說出來的,任由陶商自己在那裡咆哮,兩人均是默不作聲。

陶商咆哮了一陣,心情似乎好了許多,忽然想起什麼事情來,對糜芳道:“仲韻剛纔似乎有話要講。”

糜芳心中那個氣呀,卻又不得不強笑道:“大公子不必憂慮,末將現有一計,可以大破黃巾軍,轉敗爲勝。”

陶商一聽,大喜道:“仲韻既有妙計,可速速講來。”

糜芳一挺腰,不急不慢地言道:“末將方纔得到密報,青州楊奉已經全殲西線黃巾軍,正率軍向東挺進,目前黃巾軍正處於青州軍與徐州軍的兩面夾擊之中,況且我軍新敗,敵軍必然會以重兵阻擋青州軍的攻勢,以少數軍隊阻擋我軍,我軍便可乘此機會,偷襲敵軍,反敗爲勝。今夜我軍應當如此如此,定會大獲全勝。”

糜芳的這個計策若是遇到一般的將領,說不定成功的機率很大,只是對於韓烈卻是不行。但是,絲毫不懂打仗的陶商卻是聽得眉飛色舞,大喜道:“此戰若能取勝,仲韻當居首功,我自會在父親前保舉仲韻爲東莞太守。”糜芳自是大喜,連聲道謝。

卻說糜芳、曹豹二人領兵三萬趁夜前去劫營,陶商則在營中擺好慶功酒宴,專門等候二人捷報。陶商已經在設計此戰大勝後,如何接替父親的徐州牧的位子,以及自己成爲徐州牧之後的美夢,不覺已經想癡了。

一個時辰後,有士兵來報,說是糜芳、曹豹兩位將軍大勝而還,並且還生擒了敵方主將,此刻正在路上,馬上就要到達營寨,陶商大喜,趕忙親自出營迎接。不料,陶商剛剛走到大寨門口不遠處,見到“糜芳”的軍隊剛一進營就到處殺人放火,丹陽軍頓時措手不及。陶商再傻也明白了,這不是自己的軍隊,是黃巾軍假冒的,看來曹豹、糜芳二人已經凶多吉少了,陶商的心中現在只有一個念頭,逃。

第二百七十四章 張遼兵敗第一百八十六章黃忠殞身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2)第二百六十五章 韓遂身死第一百六十二章發兵壽春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一百一十六章甄宓心思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六十章張角後手(1)第一百九十章辰國政變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二百一十八章求親之計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十四章又見二女(2)第二百七十一章橋玄死因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2)第四章山盟海誓(1)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1)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3)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1)第一百二十九章 盡釋前嫌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2)第二百五十二章 鄧賢之死第二百一十一章 誰是奸細第二百七十一章橋玄死因第二百九十九章 荊吳告急第二百五十二章 鄧賢之死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三十五章啤酒換將(2)第二百七十七章沮授助逃第一百四十二章楊奉出兵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1)第七章不老神仙(1)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1)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1)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2)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1)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二百一十七章兄弟敘情第一百一十五章救孫一命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2)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2)第一百七十八章公孫退兵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二百六十二章馬騰被殺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1)第一百七十五章進退兩難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殿密議第一百二十五章換州毒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1)第一百三十章匪夷所思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1)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2)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六十七章卑劣手段(2)第六十六章廣宗易帥(2)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1)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1)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1)第二百一十五章擾民事件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2)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殿密議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2)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1)第二百六十四章 城破之前第一百三十五章兩處求救第一百七十三章公孫南下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1)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2)第一百三十五章兩處求救第一百五十五章 田氏詐降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二百六十九章鮮卑內亂第一百八十七章弄巧成拙第十二章進山報仇(2)第二百四十五章 蔡瑁毒計第一百七十七章亂上添亂第七章不老神仙(1)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二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二百三十九章成立遼州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2)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1)第十章成了楊奉(2)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豹受傷第二百五十七章論罪當斬
第二百七十四章 張遼兵敗第一百八十六章黃忠殞身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2)第二百六十五章 韓遂身死第一百六十二章發兵壽春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一百一十六章甄宓心思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六十章張角後手(1)第一百九十章辰國政變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二百一十八章求親之計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十四章又見二女(2)第二百七十一章橋玄死因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2)第四章山盟海誓(1)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1)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3)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1)第一百二十九章 盡釋前嫌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2)第二百五十二章 鄧賢之死第二百一十一章 誰是奸細第二百七十一章橋玄死因第二百九十九章 荊吳告急第二百五十二章 鄧賢之死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三十五章啤酒換將(2)第二百七十七章沮授助逃第一百四十二章楊奉出兵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1)第七章不老神仙(1)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1)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1)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2)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1)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二百一十七章兄弟敘情第一百一十五章救孫一命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2)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2)第一百七十八章公孫退兵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二百六十二章馬騰被殺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1)第一百七十五章進退兩難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殿密議第一百二十五章換州毒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1)第一百三十章匪夷所思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1)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2)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六十七章卑劣手段(2)第六十六章廣宗易帥(2)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1)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1)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1)第二百一十五章擾民事件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2)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殿密議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2)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1)第二百六十四章 城破之前第一百三十五章兩處求救第一百七十三章公孫南下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1)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2)第一百三十五章兩處求救第一百五十五章 田氏詐降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二百六十九章鮮卑內亂第一百八十七章弄巧成拙第十二章進山報仇(2)第二百四十五章 蔡瑁毒計第一百七十七章亂上添亂第七章不老神仙(1)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二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二百三十九章成立遼州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2)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1)第十章成了楊奉(2)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豹受傷第二百五十七章論罪當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