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烏龍



楊嗣昌的職掌就是兵部,所以說起來也是理直氣壯,當然,他此時太過激動,以爲是反擊成功,看到薛國觀臉上神情怪異時還洋洋自得,自是沒有去看別的同僚的臉色。

劉宇亮一張老臉都漲的通紅,嘴裡含着的半杯茶水也是好險噴出來。

別外兩個閣老都是很辛苦忍笑的樣子,害怕楊嗣昌看到,都是趴在桌子上假裝看公文,一副事不關已的樣子。

薛國觀已經確實是楊嗣昌自己擺了大烏龍,當下心中好笑,臉上卻故意帶了幾分憤然的樣子,只向着楊嗣昌道:“修幾個墩堡,練數百兵丁,如何能與盧九臺總督宣大鎮,練數萬精銳,增收糧食二十萬石可比?老先生,學生此言,以爲然否?”

在明朝,斬首軍功當然是最大,然後就是和糧食或是修築防禦有關。

因爲在明初時,明太祖洋洋自得的事情就是衛所養兵百萬,不費國家一錢一米。

其實還不止如此,按明初規矩,衛所是要每年上交物資的。

大頭當然是糧食,於是在明朝當兵,不僅要持戈衛戍國家,隨時預備徵調出兵,閒時還得種地,並且種的產出,大頭還要交給國家。

然後還有軍官們的壓迫和欺凌等等,在明初時,軍戶就很困苦,永樂年間,軍戶就已經開始逃亡。

等到了明中期時,衛所不僅不會交糧,還需要國家補貼了。

明太祖設計的這一套軍制和財制,當然也就宣告完全的失敗。衛所不再具有保家衛國的功能,同時還要國家補貼,而國家的財政要拿出大半來養兵,當然,是拿銀子招募的營兵才管用。

到了崇禎年間,衛所能自給自足,就算是阿迷陀佛,要是能上交糧食,那簡直就是奇蹟。

象盧象升總督宣大,爬犁衛所田地,督促生產,結果一年之間,宣大鎮增收二十萬石軍糧,這在當時,就是一個奇蹟。

至於張守仁重修防禦工程,在衛所武官來說,當然也是一個不小的成就,不過比起宣大鎮的成績來,也確實是差的遠了。

當然,楊嗣昌此時和薛國觀頂牛,一聽薛國觀的話,就是皺眉道:“自孔有德亂後,登州一帶海面遍佈羣盜,海防實也是吃緊,若是府衛官都能如這張守仁這般盡忠職守,朝廷哪裡還有什麼可憂慮的?”

“也是了。”薛國觀還是一臉無所謂的樣子,笑道:“不過似乎已經是酬過功了?”

“嗯,授的指揮僉事。”楊嗣昌狠狠盯了薛國觀一眼,薄怒道:“不過斬首千級,這個功還沒算。國朝規矩,領軍五百斬首五級,則算一級大功,這張守仁報兵是五千,斬首一千一百餘級,可得算多少級大功了?”

“說的也是……”薛國觀沉吟着道:“不過此子二十來歲,已經授給指揮僉事,驟然再加功,恐怕不是作養人才的正道。”

“老先生此言差矣,此人是百戶世家子弟,與國同休的將門世家,

又有實在大功,朝廷有功不賞,這才說不過去吧?”

“唔,文弱兄所言甚是,不過學生總以爲……”

“老先生不必再說,”楊嗣昌擺了一個十分得意的微笑,自以爲對薛國觀的反擊十分凌厲,並且大獲全勝:“學生這就去面聖,山東地界,是南直隸與北直交界之處,海防要緊,漕運相關,所以有此人才,一定要叫聖上也知曉才行。”

以他的寵信和地位,求見崇禎當然是一定獲准的,當下衝薛國觀點一點頭,便是揚長而去。

當然,那幾份山東各衙門送來的奏疏,也是被楊嗣昌一起帶走了。

此人的執掌就是兵部,這等事,按說也是在他的職掌之內,他擺出一副不容商量的模樣出來,別人也確實是不大好多說什麼。

這件事,薛國觀還是準備暗中不動聲色的辦了,免得楊嗣昌與自己頂牛,黃了事情。

誰料此人剛入閣不久,對很多事情沒搞清楚狀況就胡亂作爲,今天的事,楊嗣昌是自己擺了自己一道,鬧了大烏龍出來。

張守仁這個小小武職官當然是攀不上閣老,他與薛國觀的暗中聯絡,知道的人並不多。

但劉景曜這個兵備道已經拜了薛國觀的門,正式算是薛黨的外圍成員,劉景曜向來不黨附任何人,能有這樣的表態,還是張守仁苦勸的結果,算是十分不容易了。

這個消息,京師知道的人並不多,但身爲內閣閣老要是不知道,那就是說不過去了。

而且,劉景曜提升爲登萊巡撫的任命已經由崇禎拍板決定,並且內閣也副署過了,旨意已經正式下發,已經往登州去了。

與此同時,登州的調整還是在進行中,丘磊這個山東鎮總兵不必再貓在登州了,他的主力,將會被調到濟南和德州一帶駐紮,登州這裡,朝廷的意思是編成十二營的水師營和城守營,人數大約是在萬餘左右,由登萊巡撫直接節制,下頭設一個副將和兩個參將統領,這些兵馬,震懾登萊,威脅對面的旅順和皮島等原東江鎮諸島,也是足夠了。

要說大明這邊去主動進攻,反正朝野之間,暫時是沒有人有這種逆天的打算。

劉景曜的登萊巡撫這麼輕易到手,除了薛國觀的背景外,朝廷對山東駐軍的調整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以前山東兩撫,山東巡撫負責濟南德州和濟寧、臨清一帶,也就是漕運的運轉就可以了,而登萊巡撫,則是支應遼東戰場,供應糧道,支援東江,並且算是東江鎮的後勁,隨時可能會奉命前往遼東戰場做戰。

關寧一線,算是主戰場,登萊和東江,則算是輔助。

現在東江完了,登萊這邊不反擊的話,就是一塊雞肋,原本的重要地位是肯定沒有了,劉景曜也算是撿了一個便宜,原本以他的資歷和人脈,想上位巡撫,確實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劉景曜爲登萊巡撫,張守仁是他門生的事,知道的人可是不少

畢竟文官收武將當弟子的先例不是沒有,不過也確實不多。加上劉景曜是孤高耿介的性子,這一段時間來,卻是轉了牛性,不僅收了一個武夫當弟子,做事也漸漸變的漂亮起來,現在張守仁又一次報大功,楊嗣昌還要在皇帝面前加深印象,這件事,陰差陽錯,薛國觀自己也是想想覺得好笑的很了。

只是想起大政分歧,心中不免煩悶,一拂袍袖,便也是進了自己的屋子。

內閣之中,也是分了好多隔間,首輔的當然是最大最好的,然後是次輔和其餘的閣老。

薛國觀的屋子,自然是收拾的十分精潔雅緻,坐下之後,內閣的雜役便是上來,泡上一杯上好的君山茶。

這也是薛國觀的最愛,眼前茶水一杯,皇宮的屋子高大軒敞,外頭日頭再毒,殿閣裡頭也是一片陰涼,品茶辦事,十分舒服。

“閣老,有一位內使在外求見。”

剛翻閱了幾份緊急文書,正看到陝西那邊在追剿李自成餘部的要緊處,外間傳來畢剝敲擊聲,薛國觀一看,是自己的心腹家人,身後不遠處,是個戴着三山帽,拿着拂塵,穿着淺黃色曳撒和白皮靴的宮中內監。

能做這一身打扮的,少說也是有品級的宦官,不可怠慢得罪,於是點了點頭,吩咐道:“請他進來。”

“是!”

家人答應一聲,轉身就是做了一個延請的手式,那個內侍也不託大,點了點頭,進得門來,就是要行禮。

“公公何必如此,老夫與王大伴彼此至好,他的人來了,老夫這麼拿大,見了面卻是不好說話……來來,快坐,快坐!”

一見來人是東廠的人,而且職份不低,薛國觀臉上的神情就隨和的多了,不過他並沒有起身,只是嘴上客氣一番罷了。

相形之下,這個內侍到別的閣老屋子,哪怕是劉宇亮在內,所有閣老都是起身迎接,並且執手問好,噓寒問暖,十分客氣,薛國觀的架子,就有點太大了。

不過到底薛國觀是次輔,且正當寵,這個內使也不敢說什麼,只是面無表情的道:“咱家奉命前來,閣老不必客氣了吧。”

“你當老夫想和你這閹人客氣?”

薛國觀還有幾分士大夫的傲氣,對勳戚和太監實在有點那什麼,敷衍不起來。這也是後來他牆倒衆人推時,被崇禎下辣手賜死的最要緊的原因。

做到閣老的人,禁中大內沒有一個象樣的盟友,外廷的人又是得罪了個乾淨,勳戚,東林,都是落井下石,皇宮裡也是殺聲一片,一個曾經的內閣首輔,屍體吊了兩天才準放下來,崇禎刻忌寡恩實在不是東西,薛國觀自己不善和權貴結交,也是十分要緊的原因。

“既然如此,請公公吩咐。”

“近日京師米價,不知道內閣注意否?”過來的內使一發問,薛國觀就是渾身一震,當下顧不得客氣,立刻就叫來人,他要親自詢問一下。

(本章完)

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七百七十六章 朱仙鎮第七百一十三章 途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七十四章 姑娘們第七章 報功第八百零六章 兩路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五百九十一章 封伯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裂第十六章 開始第五百零五章 登州亂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五百五十七章 夜襲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五百一十四章 疑惑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三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七百九十四章 海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破陣第六百九十九章 反水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擊第六百七十七章 階層第七百五十二章 寧遠第二章 重生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門第四百六十五章 還鄉第一百七十八章 展望第八百零九章 短兵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花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戰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七十章 小吏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戰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五百二十七章 商洛第二百八十三章 早第三百六十章 大兵第五百六十二章 混入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寧遠第六百六十三章 顧慮第二百零五章 屠夫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三百七十五章 射第二百三十章 入侵第六百零八章 國殤第五百五十六章 共鳴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開槍第二百四十九章 濟南第二百二十九章 貴客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四十七章 交易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二百二十一章 軍法第三百六十二章 迷局第二百零七章 立營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三百二十五章 二流對手第五百零四章 戒備第四十二章 迎敵第一百六十八章 招兵第三百五十二章 德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重炮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花第三百三十七章 慰問第四百一十三章 妙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隊第三百六十五章 破局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八百零一章 時機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二百五十六章 考覈第二百四十九章 濟南第七百三十九章 執念第三百四十四章 白甲第四百四十四章 君皇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場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六百六十八章 兩地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南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四百零八章 擴伍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船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四百七十四章 祭奠第十五章 突如其來第八章 所城
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七百七十六章 朱仙鎮第七百一十三章 途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七十四章 姑娘們第七章 報功第八百零六章 兩路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五百九十一章 封伯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裂第十六章 開始第五百零五章 登州亂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五百五十七章 夜襲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五百一十四章 疑惑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三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七百九十四章 海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破陣第六百九十九章 反水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擊第六百七十七章 階層第七百五十二章 寧遠第二章 重生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門第四百六十五章 還鄉第一百七十八章 展望第八百零九章 短兵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花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戰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七十章 小吏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戰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五百二十七章 商洛第二百八十三章 早第三百六十章 大兵第五百六十二章 混入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寧遠第六百六十三章 顧慮第二百零五章 屠夫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三百七十五章 射第二百三十章 入侵第六百零八章 國殤第五百五十六章 共鳴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開槍第二百四十九章 濟南第二百二十九章 貴客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四十七章 交易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二百二十一章 軍法第三百六十二章 迷局第二百零七章 立營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三百二十五章 二流對手第五百零四章 戒備第四十二章 迎敵第一百六十八章 招兵第三百五十二章 德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重炮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花第三百三十七章 慰問第四百一十三章 妙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隊第三百六十五章 破局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八百零一章 時機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二百五十六章 考覈第二百四十九章 濟南第七百三十九章 執念第三百四十四章 白甲第四百四十四章 君皇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場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六百六十八章 兩地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南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四百零八章 擴伍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船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四百七十四章 祭奠第十五章 突如其來第八章 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