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破局



“丘中軍,好威風,好殺氣啊。”

就在丘曉林仍在怒吼着下令差役打人攆走住戶的時候,幾哨浮山兵悄沒聲的從幾條街道和巷子口處出現。

步騎皆有,旌旗飄揚,軍容齊整,一出現,就是與丘中軍領着的那幾十個魯軍家丁有鮮明的不同之感。

儘管這些家丁都穿着棉甲,戴着頭盔,但就是不如浮山軍人的那股子精氣神,兩邊一對上,彼此都站在場中時,那種鮮明的差距,立刻就是十分鮮明明顯的出現在衆人的眼前。

“是張遊擊?”

丘曉林的眼睛立刻瞪大了,儘管在事前已經做好準備,但再一次面對張守仁的時候,他還是變的驚慌失措起來。

在登州的那一次見面經歷,實在是給丘中軍留下了極爲不美好的回憶啊……

“呵呵,是我。”

張守仁卻是如老熟人一般,他策騎向前,跨下高大的烏雲踩着碎步,以昂然之姿,一直來到丘曉林的身前。

在張守仁上下打量之下,丘中軍不免有些惱羞成怒,當下冷哼一聲,對着張守仁道:“張遊擊,難道還想重演一次六百破三千?那一次的事,是我家大帥不願多生事非,也是給劉軍門一個面子,不然的話,當時我們也有萬八千人,你六百人能濟得甚事?今大帥率兵就在往濟南的途中,你擅殺丘參將,就等着大帥怎麼發落你吧。”

一個好牌手,哪怕就是一手好牌時也該不露聲色,而眼前這丘中軍雖然生的一副好皮囊,人長的十分漂亮好看,但明顯是一個脾氣很壞,不恤民生,而且也沒有本事的一個紈絝廢物。

一番話說出來,又挑釁張守仁,又是把自家底牌露的乾乾淨淨,這般蠢貨,張守仁也懶得和他多說,當下斂了笑容,冷然道:“百姓居處都是這般的陋室,遮風擋雨罷了,丘遊擊你把他們趕出來,叫他們往何處去?萬一凍餓死一些,皇上聖明燭照,你如何交待?”

先搬出皇帝來,大帽子一壓,丘曉林的腦子頓時一滯,張守仁也不給他辯解的機會,當下便令道:“請丘遊擊和他的部下回營裡頭去住吧,不要在這裡擾民,城外韃兵窺伺,我們自己亂起來,成什麼話。”

說罷,他便是打馬離開,在身後卻是留下三哨人馬,將幾十個魯軍家丁圍在當中,所有浮山兵的眼神中,都有暴虐與興奮之色。

打這些人渣,而且不必留手,對經歷過浮山訓練的人來說,這是何等的快樂。

仗不是天天有的打,人渣也不是天天遇得着,被調來辦這種差事,真的是好運道。

很快,在張守仁身後就是雞飛狗跳的聲響,然後便是鬼哭神嚎。

老百姓先是呆徵徵的看着,接下來,便是一片叫好的聲音。

浮山兵入城,肅清亂兵和匪徒,殺人太多,雖然是爲了百姓着想,但張守仁等領兵將領和浮山兵的形象就太殘忍和硬朗了一些,使得百姓不敢親近。

這十天駐守下來,軍紀十分之好,又有杜絕疫病傳播和多設

粥廠的善舉,無形之中,張守仁的形象在濟南城中心中已經有了轉變。

此時爲了城門處的百姓,浮山兵和魯軍大打出手,捎帶手還打跑了剛剛在百姓面前如狼似虎的各衙門差役和幫閒,這一下,民心是真真正正的落在了浮山營這邊。

到處都是叫好聲,頌揚聲,張守仁一路悠然而行,身邊的內衛卻是十分緊張……百姓們已經紛紛湊上前來,嗑頭的嗑頭,作揖的作揖,嘴裡也都是感激的話語,雖然如此,安保卻是要提防的,萬一有哪個是清軍或是魯軍的死士,揣着匕首衝過來,急促間防患不住的話,那就是後悔莫及了。

內衛們組成了一道道堅固的防線,把百姓隔開了,這些傢伙都是出生入死的漢子,做這種事就嫌生硬了,每個人儘量在臉上擠出笑來,但笑容比起恐怖,配上刀疤等臉上明顯的有恐怖加成的標識時,更有止小兒夜蹄的功效。

好在張守仁是一直在微笑,在馬上向着四方人羣拱手致意,這使得百姓們忽略了內衛的強硬態度,對張守仁和浮山營有了更加深刻鮮明的印象。

“張大人,留在俺們濟南不走了吧。”

“是啊,咱濟南人給大人上萬民傘,湊萬人上書,請朝廷留大人駐守濟南。”

“大人是好官啊,留在咱濟南了吧。”

人羣是越來越多,張守仁今天是有意教魯軍和城中的官員把事態鬧大,然後自己來坐收漁翁之利,用意是十分功利,不過看着眼前那些顫顫巍巍的老人和眼神中滿是好奇之色的孩子,他心中也是大爲觸動,但也只能在馬上抱拳,不停的笑道:“留不留濟南,那是朝廷的事兒,咱當兵的只能聽着朝廷的令,教到哪兒就去哪兒……”

正熱鬧間,對面傳來瘋了一樣的鑼聲,騎在馬上,視力可以及完,分明是十幾乘轎子正排開兩邊的百姓,向着這邊疾衝過來。

張守仁心中一動,原本是要繼續前行,索行就帶住繮繩,在原地與百姓們繼續攀談起來。

沒過一會兒,果然是張秉文等人趕過來,一下轎,張秉文便是不顧面子的叫起來:“張遊擊,你怎可如此擅作妄爲?魯軍即將回援,要城下房舍也是無奈之舉……”

一句話出來,張秉文見四周人臉色怪異,頓時也知道大爲不妥。

魯軍就是要住房子,人家浮山兵現在還住在城下的窩鋪裡頭!

人心都是肉長的,要不是年三十那天,浮山兵如奇蹟般的趕了過來,這濟南城早就不保,還談什麼魯軍回援?

“咳,”張秉文自知失言,改了溫和口吻,向着張守仁柔聲道:“國華將軍,凡事過猶不及。你與丘帥的爭執,本官會秉公調停,你有援城大功,這是抹殺不得的……”

他說是公正,但其實明顯還是在偏幫丘磊一邊。

大功不是首功,現在已經不公,丘磊進城後,他的“秉公調停”就更加是笑話。

在場衆人,對張秉文都有不齒之意,只是顧忌方伯身份,不會有人做仗馬之鳴。但對

張守仁來說,眼前一切已經足夠。

當下冷然一拱手,答道:“既然如此,隨方伯處置,那鬧事的丘遊擊,也交給方伯。不過,末將在這裡有一句話,無論如何,要告訴方伯知道。”

“唉,國華將軍請說。”

“魯軍軍紀散漫,裝具亦差,將領更是無能……能否真的馳援而來,尚屬未定之天……”

一番話就說的在場衆人,不論是官員幕僚還是吏員百姓,心中無不感覺痛快。

魯軍的無能,是實實在在擺在衆人眼前的,這些方面大員,所見有時還真的不及百姓清楚明白。

當然,這話對張秉文等人來說不算舒服,但明朝有一個規矩,就是“大小相制”,也就是小的低品級文官,可以毫無顧忌的監察高級將領和高品級的文官,比如七品的巡按,上到總督巡撫,總兵副將,皆在他監察的範圍之內。

至於武將系統內部,亦是如此,凡大將與地方守備遊擊一類的中低級武官將領爭執,朝廷必定是要站在低品武將一邊,否則的話,朝中上下擔心高級武將打壓和吃掉小營頭來壯大自己,這種行爲,算是祖宗傳下來的馭下之道,二百多年來,十分有效。

不過這是建立在法度完好的情形之下,現在這會子,手握重兵,蓄養親兵家丁的武將越來越多,象吳襄那樣,在皇帝面前公然承認有三千私兵家丁的大將已經不少,軍閥藩鎮化已經勢所難免,只是多年積習下來一時難改,張秉文等人一想到“大小相制”的祖制,一時間就不好出聲了。

好在張守仁也不是罵街的人物,神色淡淡的說了幾句後,便是拱手道:“不過既然方伯相信丘某人,末將也不好多說,不過,末將的兵馬,只負責西城,其餘各處,就由本城民壯和魯軍負責了。”

他的嘴角,有明顯的譏誚笑意,但張秉文等人聽說浮山營願讓出大半地盤,頓時就是喜出望外,哪裡還會挽留!

“走吧,”張守仁面色沉靜,甚至還有淡淡的微笑,在他的命令之下,丘曉林等人被放了出來,同時城上城下所有的浮山士兵開始收隊,跟隨他們的將主,向着城西方向行去。

“呸!”

頭髮散亂,似乎被人按在地上強bao過的丘遊擊悲憤交加,看着張守仁離開的地方,小聲罵道:“等大帥來了,咱們新帳老帳一起算!”

……

……

到了午末時分,城中所有的浮山駐軍幾乎都集結到了西城,只有一些輔兵留在粥廠維持秩序。

魯軍雖有要進城的消息,但現在城中異已力量已經被張守仁盪滌一空,就算消息很惡,但在張秉文等人的壓制之下,城頭的民壯多半還被穩在城上,整個城池的防禦,並沒有悲劇性的崩潰下來。

只是在調動途中,消息傳到浮山營上下,那些不明內情的士兵聽說魯軍壓迫而來,而城中官員竟是如此待浮山與他們敬愛的大人,並且北門一帶之事也傳揚開來,一時間,軍心民氣,都是十分的沸騰起來!

(本章完)

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將第六章 準備第四百七十四章 祭奠第六十一章 擴軍第四百零四章 計劃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三百六十四章 亂局第四百零一章 異變第三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戰場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二十二章 難民第四百六十二章 將來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三百八十五章 奏摺第一百七十八章 展望第八章 所城第四百七十四章 祭奠第七百三十三章 淮安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五百二十九章 徵調第六百一十七章 禮物第六百二十七章 土壤第二十四章 誇功遊街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六百零五章 真相第二百二十二章 爲何而戰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三百二十五章 二流對手第四百九十章 雨夜第四百八十九章 剷平第五百三十章 南下第八百零八章 教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勉勵第二百二十一章 軍法第二百五十五章 集合第七百四十五章 超出第一百二十二章 警訊第二百二十二章 爲何而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隻雞的悲劇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子奴第三百三十一章 艱勞第四百三十三章 毒蛇第六百七十五章 血色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六百一十一章 設計第二百六十六章 奇想第七百九十七章 水陸第四百九十一章 遼商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六百五十六章 沙盤第二百一十三章 勉勵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監第五百八十章 成功第九十五章 火銃對弓箭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喜第三百九十三章 知恩第六百九十五章 執委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鄉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七百九十二章 潛入第四百五十二章 巴掌第四百九十七章 戰馬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三百三十三章 撲滅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第一百二十三章 參謀第六百三十二章 臨清第五百一十九章 狂言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七百三十九章 執念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府第二百二十八章 贈字第四百四十一章 突變第七百一十三章 途中第六百六十六章 集鎮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手碰好手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七百五十四 論策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八百二十一章 攝政王第三百零三章 濟南城第五百零五章 登州亂第六百八十四章 徵誅第八章 所城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七百四十七章 兄妹第四百三十三章 毒蛇第六百六十八章 兩地第三百零七章 兩面皆敵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生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水車
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將第六章 準備第四百七十四章 祭奠第六十一章 擴軍第四百零四章 計劃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三百六十四章 亂局第四百零一章 異變第三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戰場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二十二章 難民第四百六十二章 將來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三百八十五章 奏摺第一百七十八章 展望第八章 所城第四百七十四章 祭奠第七百三十三章 淮安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五百二十九章 徵調第六百一十七章 禮物第六百二十七章 土壤第二十四章 誇功遊街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六百零五章 真相第二百二十二章 爲何而戰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三百二十五章 二流對手第四百九十章 雨夜第四百八十九章 剷平第五百三十章 南下第八百零八章 教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勉勵第二百二十一章 軍法第二百五十五章 集合第七百四十五章 超出第一百二十二章 警訊第二百二十二章 爲何而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隻雞的悲劇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子奴第三百三十一章 艱勞第四百三十三章 毒蛇第六百七十五章 血色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六百一十一章 設計第二百六十六章 奇想第七百九十七章 水陸第四百九十一章 遼商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六百五十六章 沙盤第二百一十三章 勉勵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監第五百八十章 成功第九十五章 火銃對弓箭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喜第三百九十三章 知恩第六百九十五章 執委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鄉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七百九十二章 潛入第四百五十二章 巴掌第四百九十七章 戰馬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三百三十三章 撲滅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第一百二十三章 參謀第六百三十二章 臨清第五百一十九章 狂言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七百三十九章 執念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府第二百二十八章 贈字第四百四十一章 突變第七百一十三章 途中第六百六十六章 集鎮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手碰好手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七百五十四 論策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八百二十一章 攝政王第三百零三章 濟南城第五百零五章 登州亂第六百八十四章 徵誅第八章 所城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七百四十七章 兄妹第四百三十三章 毒蛇第六百六十八章 兩地第三百零七章 兩面皆敵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生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水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