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



這般說法,倒也新奇,不過劉子政承認,這個青年那種油然而生的自信神態也是打動了他。而看完吳應箕等人所述的登萊紀行的文章之後,劉子政也是心有慼慼。

是啊,爲什麼登萊幾府是這麼富庶?沒有行禮教,沒有那些書本上的說教,只是紮紮實實的做了一些事情,沒有禮崩樂壞,縣學府學一樣在,一樣可以自由的學習孔孟之道,然而願意學習的人卻是減少了……大家都去經商和學習各種“經濟之道”去了。

這裡的經濟之道,和學者所說的經世致用是一個意思,並不是後世的經濟這個詞的含義,而是指實際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算,學律學,學醫,學財賦制度……爲什麼大明爲民困國窮,制度之上,是不是有要改進和徹底推翻的地方?說是祖宗之法不可輕易,可自秦治到唐宋,哪裡有一成不變的理財之法?國初時是蒙元剛被推翻,大明新立,民間幾乎沒有任何貴金屬,所以朱元璋設計的那一套小農經濟也有切合時代的現實意義,現在來說,是否還有堅持下去的必要?

種種問題,在山東這裡可以大膽提出,就算是向來文風昌盛,言行無忌的江南地方,也絕不可能會有這麼大的膽子和這一份包容。

也正是在這種漸漸開明的學風之下,吸引了這個時代真正的才學之士前來山東,而不是那些所謂的“名士”。

張守仁用吳應箕,費了不小的功夫佈置,最終的效果極佳。

東林諸子之中,吳應箕,陳子龍,是少有的立足實際的才學之士,在他們的帶動下,前來山東的還有陳貞慧和顧炎武等,最少在號召力上,已經具有很強的陣容了。

而張守仁把張家玉這樣的人帶在身邊,自然是更欣賞這個青年人積極進取和灑脫任俠的性格,比起純粹的書生來,這樣的人更容易成爲有用的實際型的人才。

當晚衆人侃侃而言,酒雖不多,卻終都是酩酊大醉。

從招遠再到萊州府,再繼續前行,過了極爲繁富,商行數字還在登州之上的膠州便是到了。

這裡張家玉等人已經呆過了一陣子,雖然仍是新奇,相對而言,劉子政和當初的吳應箕一樣,完全被震撼了。

好在他不是唯一的一個,除了他們這一羣人外,尚有不少聞名到膠萊遊歷的書生,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不少秀才模樣的書生嘴巴張的比鴨蛋還大,時不時的發出一陣陣的驚歎聲出來。

商行的人們似乎都看的多了,一個個都是想笑又忍着的模樣,這羣呆書生過去,又是過來一羣,已經成了膠州一景。

“從太保的行止來看,似乎不是那種對聖學特別敬畏,並且喜歡文士書生的人。他招致人才,更重實學。當年太祖高皇帝經營天下,劉基劉伯溫是給蒙元當官的,幾次爲難紅巾失敗後才歸鄉隱居,不過已經是海內名士了。太祖高皇帝派人去招攬他,直接帶着一車財貨和一柄劍,要麼受職出來效力,要麼就賜死。”

劉子政和張家玉閻應元特別的投緣,三個人都是奇人異

士,都對兵學有濃烈的興趣,所以這些日子下來,已經無話不談。劉子政興致勃勃的道:“而太保從未有這樣的事,相反,他管轄之內的名士要麼銷聲斂跡,要麼就出外別居,想以名士或鄉紳身份效力,或是干擾地方,下場一定不妙。現在膠州的情形和以前大有不同,難道太保已經改弦更張?”

言下之意,無非是說張守仁實力到了一定層次,可以“問鼎”,而想掩有天下,創造出無人能比的聲望,讀書人,特別是名士們的吹捧,那是最好的辦法了。

“非也,非也。”

張家玉呵呵一笑,說出自己的判斷:“太保極本不在意這些純粹的讀書人,連裝點門面的興趣也是沒有。這些人過來一定不是太保的本意,他的本意很明顯,留幾個名士就夠了。現在這麼多人到膠萊這邊來,只能說明一點:天下人耳目聰明!”

“你是說?”

劉子政嚇了一跳,但閻應元板着臉,卻也是默默點頭。

事情是很明顯的,張家玉的意思就是說張守仁的“望”已經養成,最少,在很多讀書人眼中,他也是改朝換代的選擇之一!

原本的歷史軌跡中,李自成一直沒有養成這個天下之望。在士大夫眼中,他始終就是一個賊!

這種“望”的事情,看似奇妙,其實是有軌跡可循的。

無非是建立基業,確定秩序,有軍隊不成,得有真正實打實的根基,有根基還不成,你還得是新秩序的建立者。

當年蒙元末年,劉福通統領百萬紅巾,打下過元上都,山東,遼東,河南,這些都是紅巾統治的核心,但從頭到尾,劉太保都被人視爲草頭王,是一個巨寇大賊,而不是新的統治者,原因就在於他不能建立一個新秩序,沒有秩序,就談不上王霸之業。

而朱元璋就不同,他天生就是一個領袖,在他的統治下,佔一地則經營一地,地盤雖小,運用卻妙,在和張士誠陳友諒的爭鬥中,他的地盤最少,但動員軍隊的能力最強,儲積糧草的本事最強,馭下最嚴,所以老前輩張士誠完了,強大的對手陳友諒完了,朱元璋笑到了最後。

現在張守仁明顯已經被視爲可能的新朝之主,不然的話,不會有這麼多蒼蠅一般的文人士紳跑到山東這邊來。

這是一種表態,最少也是一種試探!

李自成和張獻忠都始終沒獲得這種認可,張獻忠最後着急,設下陷井,幾乎殺盡全川讀書人,你不投他,他便殺你。

這樣的做法,無非更使人離心而已。

李自成攻克北京後,短暫的獲得一部份人心,北京的官員逃走和殉國的不多,更多的是觀望與合作。

但李自成夾打士紳,追比髒款,雖然痛快,也是把短暫歸附的人心又打沒了。

從此之後,哪怕東虜入關了,江南的史可法和馬士英都寧願聯合東虜這種異族大敵,也堅決不與李自成合作。

這便是養望失敗的下場,而張守仁卻輕鬆獲得了。

這其中有很多說不清道不

明的東西,各人都有不同的體悟,而眼前這三人都是明末的傑出之士,劉子政對遼東戰事的瞭解是頂尖的,張家玉是書生領軍中較重視練兵和選取精銳的現實者,閻應元更是鼎鼎大名,是明末頂尖的守城和動員組織高手。

這些人,能成就大名,顯然就不是普通人,擁有的意志品質和智慧都不是常人能及。而在此時,想到張家玉話語中包含的深意,一時之間,衆人都是沉默了下來。

……

四月十七日回到浮山,不過到四月二十日張守仁才又重新邀請衆人見面。

倒不是因爲別的什麼要緊事,而是大將軍太保大人在家裡結結實實的休息了幾天。

好在也沒有人怪他,兩個夫人都是從濟南迴到了浮山,浮山近海,風景和天氣都遠勝濟南,而兩位夫人都懷了身子,這在浮山整個集團來說是天大的喜事。

孤木不成林,光有一個嫡長子是不能叫衆人放心的,兩個夫人幾乎同時懷上身子,在整個山東,這是一件不宜宣揚,但都叫上下人等將喜色溢於言表的大喜事。

眼看要到盛夏,這一年在中國大地上要發生很多改變未來幾百年氣運的大事,比如河南戰場的戰事,比如遼東戰場的戰事,又比如在山東登萊大地的種種變化,而在兩個女人心裡,關注的卻是在浮山養胎比在濟南舒服,看着大海和山水,比在濟南對着院子裡的四方天要舒服的多了。

兩個夫人一起過來,張守仁事前早就吩咐公務局用最好的車,安排大量護衛,還有醫生跟隨,這年頭長途奔波不是容易的事,特別是兩個產婦,如果不是山東路好走,車也好,他是斷然不會同意的。

待接到兩個夫人之後,張守仁因爲連日奔波,又得替她們操心安頓的事,還得逗逗兒子,好生陪陪已經會叫爹孃的長子,這一晃,不小心就是幾天功夫過去了。

一看到劉子政等人,他也不擺架子,抱了抱拳,笑道:“家中事多,原本以爲叫幾位耽擱一兩天功夫,誰想一下子就是四五天下來,委實不恭,尚乞諸位恕罪啊。”

“豈敢!”

“我等這幾日正好在膠州觀風,公務局每日好酒好菜招待,毫無苦悶之感,太保大人就不必致歉了!”

“哈哈。”張守仁大笑道:“每日每人二兩銀子的標準,十分克儉了,玄著你居然還吃的十分滿意嗎?”

“嘿嘿,十分滿意。不瞞太保,舍下家貧,每月只朔、望兩日吃肉,其餘時間一半精糧一半粗糧,能有一天二兩的標準……太保,這標準定的有些高了。”

“不高,銀價已經非萬曆年間事了……不過玄著,你家也是官宦世家,令太尊曾至刑部員外郎,你現在也是秀才,明年鄉試中舉不是難事,何清貧至此耶?”

被稱爲玄著的就是浙東人張煌言,二十出頭,已經是一方名士。與張家玉的經歷相差彷彿,都是少慧能讀書,早早就中了秀才,舉業上頭沒有任何困難,而且好談兵,喜知兵事,這和普通的秀才是完全不懂的兩條道路。

(本章完)

第七百六十三章 知已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二百零六章 挖坑第六百零四章 謀算第八十六章 拉練第八百零五章 漢軍第四百六十八章 全新的一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慰問第一百三十九章 斬首過千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六百三十二章 臨清第一百一十九章 勾結第六百八十七章 太保第一百零八章 叛賣第七百九十六章 天倫第一百五十四章 內閣第四百四十七章 爭鹽第七百章 轟動第五百六十一章 江湖第五百九十一章 封伯第三百三十章 入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花第一百七十九章 肉和蛋第九十三章 槍陣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第六百七十五章 血色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四百五十一章 驕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書第三百一十三章 各方第四十八章 進展第二百七十九章 亂兵第二百四十九章 濟南第七百二十四章 十萬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款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三百七十九章 血海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八百零三章 請纓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五百五十一章 山谷中的戰鬥第二百五十九章 槍術第五百八十六章 狂喜第一百七十九章 肉和蛋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一百六十二章 垂訓第六十八章 新堡新丁第四百零五章 人性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隻雞的悲劇第六十九章 浮山主第二百七十六章 塘報第六百九十六章 投票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慈大慈第三百七十七章 死鬥第六百五十五章 剿撫第三十五章 探視第七百零七章 收穫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七百二十五 深夜第五百三十六章 如夢第六十九章 浮山主第七十三章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五百三十七章 隨行第八百一十一章 右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話家常第六百零四章 謀算第四百五十九章 拉攏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六百九十一章 長蛟第五百零一章 集會第一百五十七章 示以威福第九十一章 中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一百零四章 出鹽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官第三十章 福利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船第二百五十七章 陣法第三百四十八章 損失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七章 報功第十九章 收穫第六百八十五章 入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家書第五百九十七章 巡撫第七百六十三章 知已第六十七章 物資第七百九十六章 天倫第三百六十二章 迷局第十九章 收穫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二章 重生第七百六十章 走私第二百六十八章 賺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局
第七百六十三章 知已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二百零六章 挖坑第六百零四章 謀算第八十六章 拉練第八百零五章 漢軍第四百六十八章 全新的一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慰問第一百三十九章 斬首過千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六百三十二章 臨清第一百一十九章 勾結第六百八十七章 太保第一百零八章 叛賣第七百九十六章 天倫第一百五十四章 內閣第四百四十七章 爭鹽第七百章 轟動第五百六十一章 江湖第五百九十一章 封伯第三百三十章 入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花第一百七十九章 肉和蛋第九十三章 槍陣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第六百七十五章 血色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四百五十一章 驕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書第三百一十三章 各方第四十八章 進展第二百七十九章 亂兵第二百四十九章 濟南第七百二十四章 十萬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款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三百七十九章 血海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八百零三章 請纓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五百五十一章 山谷中的戰鬥第二百五十九章 槍術第五百八十六章 狂喜第一百七十九章 肉和蛋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一百六十二章 垂訓第六十八章 新堡新丁第四百零五章 人性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隻雞的悲劇第六十九章 浮山主第二百七十六章 塘報第六百九十六章 投票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慈大慈第三百七十七章 死鬥第六百五十五章 剿撫第三十五章 探視第七百零七章 收穫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七百二十五 深夜第五百三十六章 如夢第六十九章 浮山主第七十三章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五百三十七章 隨行第八百一十一章 右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話家常第六百零四章 謀算第四百五十九章 拉攏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六百九十一章 長蛟第五百零一章 集會第一百五十七章 示以威福第九十一章 中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一百零四章 出鹽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官第三十章 福利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船第二百五十七章 陣法第三百四十八章 損失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七章 報功第十九章 收穫第六百八十五章 入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家書第五百九十七章 巡撫第七百六十三章 知已第六十七章 物資第七百九十六章 天倫第三百六十二章 迷局第十九章 收穫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二章 重生第七百六十章 走私第二百六十八章 賺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