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兩地



人肉在這裡被稱爲大肉,價只六文錢,一個大活人賣不到一兩銀子,亂世之中果然是人命不如狗。

“青菜芹菜蘿蔔都是剛下市的,統統四十文一斤……”

“家養的大黃狗,十分肥壯,五兩銀子牽走。”

“襄陽過來的餵馬的豆料,四兩銀子一石,粗糧十兩銀子一石,細糧二十兩,所餘不多,賣完了就關張歇市,要買的趕緊了啊。”

短暫的寂靜之後,這個小小的市場又熱鬧起來。

聽着報價,各人都只有苦笑而已。人肉六文,糧食是二十兩一石,這價格,叫人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果然也不是人人都有吃人肉的強悍心理,人肉案子邊上人並不多,更多的人還是在買賣着真正的糧食。

什麼肥壯黃狗不過是瘦的脫了形的老狗,就是這樣,也得賣五兩,不過這年頭肯定沒有人對吃肉有興趣,多半的人都是衝着粗糧去的。很多人捧着散碎銀子,換回一升兩升的糧食,再配上儲存的野菜,好歹能撐十天半個月的,至於以後如何,只能見步行步,這亂離之世,也只能是活一天算一天了。

有個婦人,將自己的金釵拿了下來,換了兩升細糧,家中有年幼小兒,母親瘦的脫了形,當然是沒有奶水,只能換些細糧,拿回家去熬粥給小孩子吊命。

見到如此情形,張守仁眼神也是禁不住溼潤了。

“大人,放賑吧?”

林文遠終是忍耐不得了,他拉着張守仁的右胳臂,沉聲道:“吾固知大人是因叫軍中上下警醒,顧忍叫百姓爲牛羊,伺喂虎狼,然而眼前之事,太慘,太慘……”

這兩年,林文遠讀書不綴,原本在貨郎生涯時就看得進書,現在更是學問精進。如果不是當面,恐怕沒有人會相信,這個貨郎小販,軍情頭目,居然有如此悲天憫人的情懷和口吻。

杜伏虎兩眼淚流下來,他不願被人瞧見,扭過頭去。

但見張世福等人面色陰沉,孫良棟黃二幾個咬牙切齒,而王雲峰呆着臉不說話,李灼然的眼中似有淚光。

而臉上神色悲憫,與林文遠無異的,便是他以前的直屬上司曲瑞。

看到這樣的情形,杜伏虎的心中感覺十分溫暖,而此時他也不必看張守仁,因爲他相信,不管張守仁做出什麼樣的決定,都是無比正確,絕對不必懷疑大人的用心和用意,甚至也不必懷疑任何做法。

這就是被拯救出性命,拔擢於泥途之中的河南流民的廣泛代表,也是所有人一致的心理……大人不會有錯,大將軍也不會有錯,大人不會有惡意和壞心,大將軍和榮成伯也不會有。

無論如何,聽大將軍的,沒有錯!

……

……

辰時末刻,大約是泰西座鐘九點鐘左右的光景時,劉澤清騎在一匹白馬之上,顧盼自雄的從東城門附近,開始向着城中央地帶棋盤街而

去。

山東鎮總兵官當然得有自己的官印,關防,以及辦事見人的場所,連一個百戶都有百戶官廳,更不必提堂堂總兵了。

只是在以前文官強勢的時候,山東鎮雖然是大明會典中最早一批設立的二十三鎮總兵官之一,但並無將軍號,早年就不是重要軍鎮,要緊的是海防,在倭亂厲害的時候,文登和威海有幾十個營頭,山東總兵只能在濟南或德州一帶幹看着,後來是東虜起來,登萊更是要地,朝廷的錢糧也是往那邊傾斜過去,山東總兵仍然只能幹看着。

歷史上聞香教做亂,山東鎮討伐,堂堂大明官兵的裝束和裝備和那些拿着叉耙的農民也差不多,戰鬥力也強不到哪去。

登萊兵亂時,孔有德等東江兵殺山東兵如宰雞,兩邊戰鬥力相差太大了,朝廷在登萊練兵原本是爲了節制遼鎮,結果孔有德一亂,帶走了辛苦練出來的火器部隊不說,還使得遼鎮從此一家獨大,實在是禍亂的源頭,而那個時候的山東鎮,不論是在登萊鎮或是遼鎮面前,都是隻能在人家後頭撿破爛的角色……混的連劉澤清這樣的半獨立的將領都不如,山東鎮的實力可想而知了。

到朝廷想撤登萊鎮時,丘磊先走通關係,從登州總兵任上調至山東鎮,他好歹還有點實力,可惜清兵一至,整個山東鎮幾乎就被打殘打廢了……這也不奇怪,保定和昌平等各鎮也幾乎是全廢了。

大家同廢之下,朝廷一晃兩年連總兵都不設,固然是和張守仁的強勢有關,很少有大軍頭願意來趟這個渾水,沒資格沒本錢的自忖一下,也就不來討這個沒趣了。

現在劉大帥在三軍簇擁之下,高舉丈六高的總兵大旗,昂然直入,終於在一處犄角旮旯的地方,尋摸着了一個螺獅殼大的衙門……衆人不禁唏噓起來,這裡就是大帥豎旗杆,辦公見人召見諸將的地方?這也太他孃的砢磣了一點兒吧……

其實總兵也好,副將也罷,朝廷武將在這上頭是不能和文官別苗頭的,將領又不理會民政,要大衙門幹什麼?在軍營裡設衙門就是了,無非麾下就是一批丘八,加上一些贊畫和鎮撫官之類,就算齊活。

當然如果劉澤清兼任山東都司,都司衙門就闊氣的多,早年文武並重,城中的布政使司和按察司,加上都司,三司並行,誰也管不着誰,都司掌管訓練與後勤,還有軍中法紀系統,包括經歷司和鎮撫司在內,需要有大量的吏員爲之服務,所以衙門修的很大,並不比布政使司差,甚至猶有過之,至於巡撫衙門,就更差的遠了。

“先將就吧……”

自己頭上這“署理”二字不去掉,只能窩在這螺獅殼裡做道場了。一想到這,劉澤清眼神中就是暴起殺氣來。

最大的威脅,無非就是張守仁這個大將軍了。皇帝用張守仁,重點之處就在“徵虜”二字,接到捷報時,一定是因爲遼東之事令得皇帝十分頭痛,所以一則酬功,二則是許願,指

望張守仁這樣的虎將能夠再次爲他帶來好運,徵虜成功,天下太平。

而當時授給的其餘加銜,所謂太子少保加至太子太保,授團練總兵官,無非就是權宜之計……大家都知道張守仁不會被放回登萊了,將來一定擠掉劉肇基這個遼東總兵,以徵虜大將軍的身份任遼東總兵,甚至加提督字樣,與洪承疇文武並重,一起給崇禎解決東虜這個天大的麻煩和危機。

當然了,事與願違,臨清吃緊,東昌一府都危險,而堂堂劉帥打不過一羣響馬……想起這事兒,劉澤清就老臉通紅,感覺十分不是味道。

這事情也是給了張守仁回守山東,鎮守山東的契機,現在朝中已經有不少楞頭青上書,都說山東是朝廷的咽喉,既然這麼重要,大將軍來回奔波幾千里路,等平息亂事,遼東的戰事也告一段落了,朝廷就甭再把人家往遼東折騰了。

此事劉澤清也是聽到風聲,自然十分警惕,感覺大爲不妙。

他現在的實力和登萊鎮,和張守仁比起來,那是一個天差地遠……

“來!”劉澤清殺氣騰騰,喝令道:“馬花豹何在?”

“末將在!”

“給你牌票,本總兵受命守備濟南,那個什麼商會自立商團,良莠不分聚集無賴青皮,實乃城中禍亂之源,你與我多帶兵馬,封了商會的門,所有庫藏,亦是一併封存,查明沒有奸弊之後再說!”

“是,末將這就去辦!”

領了將領,馬花豹的嘴都是笑歪了去。這樣的好差事,不進城哪裡能撈的着?他人是一直在曹州,可濟南商會的名聲是早就聽說過了,種種言過其實的傳聞,在濟南還是笑談,傳到幾百裡地外的曹州,那就成了真真的真事兒。

聽着動心之餘,連兗州的魯王殿下,孔府,還有劉澤清自己都是想要鼓搗商會……可惜,沒有哪個商人這麼肯作死,跑到兗州叫人家玩兒,商會是怎麼也弄不起來。

現在好了,現成的財源就在那兒現成的,先封門封庫,弄足了值錢的東西,將來啓封再索賄一筆,商會正常運作的話,常例銀子日常去取……想一想,簡直要樂出聲來。

看着馬花豹大步流行,拿着將令出去了,劉澤清兩眼之中滿是陰冷之色,半響過後,又是接連下令,着人去接義勇大社,重新招募壯丁,同時向巡撫衙門呈文稟報過去,知會濟南府和歷城縣等衙門,準備物資,銀兩,提供壯丁名冊等等。

這一系列動作全部順當做出來,濟南城的格局自然就變了模樣,等銀兩餉械到手,多招募壯丁入營伍和控制義勇大社等團練武裝,又是有一番可爲!

馬花豹領了大令,自是點起自己的全部人馬,他是早有準備,兩千餘人沒有解散,也沒有入城中的軍營,都是扛着大旗站在原處等着,待看到他過來時,由將到兵,都是一陣歡聲雷動。

“兔崽子們,老子帶你們發財去!”

(本章完)

第二百八十二章 恩愛第六百八十四章 徵誅第六十一章 擴軍第六百八十七章 太保第七百九十三章 刺洪第七百七十章 戰場第十五章 突如其來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三百零八章 壞消息第六百零一章 贈送第五百九十章 入奏第四百三十五章 政客第五百一十章 剋制第二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一百八十一章 送別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坑第二百零六章 挖坑第六百一十九章 氣勢第一百零六章 大豐收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六百一十九章 氣勢第三百七十九章 血海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二百八十三章 早第七百八十九章 浮躁第二百四十七章 得賢第五百零一章 集會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七百九十七章 水陸第五百五十八章 圍困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方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酒話第六百七十七章 階層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三百三十五章 說王第二百零七章 立營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二百九十五章 條件第四百一十六章 斷糧第四百三十四章 提議第三百九十四章 孔府第三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戰場第七十九章 兵痞第三百六十二章 迷局第五百章 圖謀第二百七十五章 相見第二百五十章 知天下事第六百六十七章 人市第七百七十四章 衆官第二百零三章 新組織第七百二十章 泥途第二百三十章 入侵第三百零五章 出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混入第五百八十五章 屯營第三百八十五章 奏摺第七百一十七章 心智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水車第十三章 部下們第一百三十章 槍陣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一百四十七章 視傷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家閨秀第一百四十四章 請罪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意第六百八十八章 血脈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一百零六章 大豐收第七百二十六章 奏疏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雨中第七百六十三章 知已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一百三十二章 斬首千級第三百三十三章 撲滅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三百零四章 商談第六百六十九章 商團第四百二十四章 真刀*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二百四十七章 得賢第七百八十三章 吐露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四百三十四章 提議第二百七十三章 巡營第三百一十四章 果決第二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獄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五百四十二章 聯營第七百二十九章 行路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殺第六百九十三章 調兵第六百一十九章 氣勢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襲第六百六十一章 會館第八百一十二章 險山
第二百八十二章 恩愛第六百八十四章 徵誅第六十一章 擴軍第六百八十七章 太保第七百九十三章 刺洪第七百七十章 戰場第十五章 突如其來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三百零八章 壞消息第六百零一章 贈送第五百九十章 入奏第四百三十五章 政客第五百一十章 剋制第二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一百八十一章 送別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坑第二百零六章 挖坑第六百一十九章 氣勢第一百零六章 大豐收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六百一十九章 氣勢第三百七十九章 血海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二百八十三章 早第七百八十九章 浮躁第二百四十七章 得賢第五百零一章 集會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七百九十七章 水陸第五百五十八章 圍困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方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酒話第六百七十七章 階層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三百三十五章 說王第二百零七章 立營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二百九十五章 條件第四百一十六章 斷糧第四百三十四章 提議第三百九十四章 孔府第三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戰場第七十九章 兵痞第三百六十二章 迷局第五百章 圖謀第二百七十五章 相見第二百五十章 知天下事第六百六十七章 人市第七百七十四章 衆官第二百零三章 新組織第七百二十章 泥途第二百三十章 入侵第三百零五章 出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混入第五百八十五章 屯營第三百八十五章 奏摺第七百一十七章 心智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水車第十三章 部下們第一百三十章 槍陣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一百四十七章 視傷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家閨秀第一百四十四章 請罪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意第六百八十八章 血脈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一百零六章 大豐收第七百二十六章 奏疏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雨中第七百六十三章 知已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一百三十二章 斬首千級第三百三十三章 撲滅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三百零四章 商談第六百六十九章 商團第四百二十四章 真刀*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二百四十七章 得賢第七百八十三章 吐露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四百三十四章 提議第二百七十三章 巡營第三百一十四章 果決第二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獄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五百四十二章 聯營第七百二十九章 行路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殺第六百九十三章 調兵第六百一十九章 氣勢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襲第六百六十一章 會館第八百一十二章 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