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商洛



在李雙喜和吳汝義等中軍將士的簇擁下,李自成的精神也是十分放鬆。

張獻忠重新舉旗,他的一顆心就放了下來。

原本一直藏在商洛山深處,但商州和武關一帶始終有明軍的壓力,丁啓睿受了洪承疇的提點,一直盯着他不放,雖然丁部官兵精銳很少,但有賀瘋子在,李自成就沒有辦法擺脫陝西官兵給他的壓力。

這一年多來,從擁衆數萬到最少時只有數百騎,到慢慢收攏殘餘兵馬,重建老營,並且在革左五營那邊獲得了幾百匹戰馬和將士的補充,闖營這一塊招牌,終於能夠重新擦亮了。

他已經和西營約好,接受戰馬和糧餉的補給,然後再一起幹一票大的,底下的事過半年再說。

他的最終目標,還是河南!

“補之呢?叫補之來!對了,還有總哨,漢舉,玉峰,都叫過來。”

“是,闖王,俺去叫。”

李過也是闖營的重要將領,李自成的這個侄兒,膽大心細,打仗勇猛之餘又十分沉穩,是難得的大將之才,地位遠在郝搖旗等普通將領之上。

其餘諸將,也都是李自成的心腹和嫡系,特別是劉宗敏和田見秀,兩人都得軍心,前者勇猛無敵,性格也似霹靂,闖營上下,無人敢於惹怒總哨劉爺。

田見秀做戰的風格就是沉穩,在軍中則以菩薩心腸聞名,沒有架子,不穿錦衣,不設鼓吹,不好女色,就是一個老和尚般的性子。

因此,他在軍中頗受推崇,地位並不在劉宗敏之下。

李自成雖然現在稱闖王,但其實並不是高迎祥的嫡系,他一進入義軍就是掌盤子,獨樹一幟,他的米脂李家並不是漢人,而是党項李,他這一支是正經的李繼遷的後人,西夏開國之主,他也是李元昊的嫡系後人,李家寨中的子弟要麼是幹邊軍,要麼就是當驛夫,都會騎馬,從小就會射箭,拉得強弓,舞得長槍,一起義,憑着在李家寨拉的人馬和自己交結的朋友,李自成便是一隊首領,然後便是自號闖將,雖然和高迎祥的闖王有異曲同工之感,但其實只是另外一種稱號,和什麼掃地王剷平王的稱號是一回事。

長久的戎馬生涯和首領身份,使得李自成具有常人難及的威嚴,這種威嚴和氣質在很多當首領的農民軍領袖身上都能看的到,但在李自成身上,又是有常人難及的那種叫人敬服和高看一眼的東西。

在早年,他也有妾侍,也玩女人,也愛飲酒。但闖蕩幾年後,眼看大明朝廷一天比一天不象話,怎麼看都象是要溜檐兒,李自成的心思就活泛起來。

一種若有若無的東西,開始出現在他的心頭,以前沒想過也不敢想的事,慢慢的紮根在心底,很難消彌。

最困難的日子,在張獻忠和羅汝才投降,革左五營態度曖昧的時候,李自成能咬緊牙根就不投降,靠的就是心底裡頭的這一點子堅持。

因爲這

種企盼和堅持,使得他漸漸甩開了當年一起闖蕩的窮兄弟們,他開始不飲酒,最少是不酗酒,義軍領袖很少有不愛酒的,當年出來,都是慘到活不下去,抱着闖一天是一天,活一天享一天福的想法,沒有幾個人會覺得自己能動搖大明王朝,所以義軍的軍紀極壞,殺人掠人是爲了壯大隊伍,醇酒婦人,則是安慰自己驚恐懼怕的心情。

在鳳陽時,李自成和張獻忠因爲一隊鼓吹樂手反了臉,兩人都飲了酒,都爭鼓樂,後來不論是誰得了去,裂痕是產生了。李自成酒醉之後,對張獻忠揪着衣領說了很多不恭的話,而張獻忠看似粗豪,實則是陰狠小氣,對李自成的冒犯很難釋然。

此後諸家聯營漸漸分散,李自成和張獻忠就再也沒有合過手,張獻忠同羅汝才合作過,羅汝才和李自成合作過,但張獻忠和李自成是再也沒有在同一個鍋裡攪過馬勺。

現在這會子,闖營和西營終於是要合流,好好的打上幾仗了。

“闖王!”

“補之來了?”

隊伍仍然在靜悄悄的行軍,雖未傳令肅靜,畢竟敵情沒有當初敗退時那樣緊張,但將士們很自覺的約束着自己和那些戰馬,整個行軍隊列都是十分安靜。

李過一來,隔着十幾步遠就叫了一聲,李自成聽的十分真切,微笑着打了個招呼,接着又吩咐:“你就在我身邊走,我有話要問你。”

“是,這時候也沒有什麼緊要軍情,我就跟着中軍走吧。”

說話間,一個穿着打扮和李自成差不多的大漢騎着一匹棗紅馬急匆匆的趕過來,離的老遠,便是叫道:“自成,有什麼要緊事情?我正巡看老營,羅虎這小子帶孩兒兵帶的不錯,我好好誇讚了他一通,話沒說幾句,你已經派人叫了。”

他說話的聲音,又響又急,猶如一個個奔奮在半空中噼裡啪啦的炸響,說話並沒有刻意嚷叫,但離的近一些,便是覺着吵的耳朵都嗡嗡直響。

至於身量,也是和李自成差不多,是一個大漢,不過馬腹旁沒有插着寶劍,而是斜插着一柄長刀。

臉上是瘦骨棱棱,兩眼中射出駭人的精芒。

眼光之下,闖營將士除了幾個大將之外,所有人都是低下頭去,不敢和這個大漢對視。

這自然便是劉宗敏,闖營之中,有時候他發起火來,便是李自成也要避讓,平常時,劉宗敏倒是記得李自成纔是頭目,壓着自己脾氣,事事依從,加上相識多年的老友,也全部是米脂同鄉,所以劉宗敏雖是威望無雙,但闖營中真正的核心和掌權者,永遠都是李自成一個。

聽着他的話,李自成只是擺一擺手,微微一笑,並沒有說什麼,劉宗敏知道李自成有事要說,於是按住自己的急脾氣,帶着馬,往李自成和李過這邊靠過來。

不過多時,田見秀和袁宗第都是趕過來,也是不聲不響的聚集在一起。

他們都

是闖營頂級的大將,象劉芳亮和郝搖旗幾個都得往後站站,劉體純和吳汝義謝君友又等而下之了。

待高一功趕上來之後,向李自成點一點頭,也混在隊伍之中慢慢騎行時,李自成纔對着李過沉聲道:“最近,咱們要和萊蕪那邊斷了聯繫,那邊會不會出什麼亂子?”

和張獻忠定下大約合兵的地點後,闖營就幾乎全軍出動,山東那邊的佈置暫時用不上,聯繫當然是斷了。

李自成點點頭,又道:“今日接後頭送上來的剛抄的塘報,楊嗣昌即將奉命南下,請調登萊鎮副總兵張守仁率營兵南下。這個人,咱們這陣子和他在萊蕪的人打過交道,我越想,心裡就越是沉不住所……補之,你來說說。”

“是!”李過答應一聲,卻只是皺着眉頭,半響說不出來話。

他是李自成的嫡親侄兒,造反之初就在軍中,比李自成小不了多少,在軍中已經是僅次於劉宗敏的大將。

論指揮,闖營之中,劉宗敏是披堅執銳,勇猛無敵,劉芳亮善練兵,也善於在戰場上尋找戰機,田見秀沉穩,李過卻是勇猛與沉穩兼備,經驗豐富之餘也敢打敢衝,抓捕戰機的本事出於天生,加上李自成侄兒的身份使他備受愛戴和尊敬,本身性格也豪爽大氣,在場衆人,幾乎就沒有人見過李過是如此模樣的時候。

出於默契,所有人都沒有說話催促,只是在靜靜等候着。

“我剛剛是想,我們最盛時,有五六萬人,去掉婦孺有兩萬戰兵,騎兵三千。張守仁放在萊蕪的那四百騎兵,能不能打我們當時的三千人的騎兵……”

“補之,說什麼呢?”

劉宗敏按着性子等了半天,李過卻是說這樣的話,當即就是在馬上暴跳起來:“咱最佩服的就是遼鎮的那個曹文詔,他的侄兒曹變蛟也是條漢子,他們帶的兵也算是強兵,鎧甲多,人人有棉甲,襯鐵葉的也不少,正經鐵甲也有,馬也多,經常打的咱沒脾氣。可就是這樣,也是叫咱們給圍住了,幾萬人打他幾千,不一樣打的他沒脾氣,死在戰場上了!”

“就是,蟻多咬死象。”袁宗第搖頭笑道:“補之你是在和我們說笑吧,三千對他四百,磨也磨死了,不要說你指揮,就是我去,也是一樣。”

田見秀穩重,不肯輕率出聲,高一功負責老營和外務,軍務上比較少說話,也是笑着不出聲。只有李自成若有所思,看向李過道:“仔細說說看。”

“漢舉說磨,咱們三千騎兵,了不起四千匹馬,還有好有壞,有的兄弟騎的就是挽馬,跑不起來,平時駝東西倒是成。萊蕪的那個奔雷營,四百多人是一千三的戰馬,全部是打口外買來的,有不少都是高頭大馬,養的也好,膘肥體壯。咱們的馬,就拿眼下的來說,沒人家那麼多精料糟踐,老是走,也沒功夫輪替放養長膘,戰場上對衝,人家提速過來,咱們還在原地打磨旋……這仗,怎麼打?”

(本章完)

第四百七十三章 廝見第三百二十八章 霸氣第四百四十四章 君皇第六百九十三章 調兵第三百四十四章 白甲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收穫第四百二十一章 刁難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花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仁第二百零九章 新任命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十六章 開始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六百七十八章 天道第三百四十四章 白甲第四百七十七章 海上演習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朝第七百五十一章 開封第六百零五章 真相第二章 重生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七百八十九章 浮躁第七百四十九章 燈景第七百三十五章 鉅變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二百一十章 接印第六百九十五章 執委第四百一十七章 缺口第二百三十九章 爲自己而戰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六百四十八章 突騎第六百二十五章 奧妙第七百六十一章 動員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府第五百零八章 虎蹲第十六章 開始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水車第六百零九章 書信第二百八十五章 成型第五百零二章 心願第五百零七章 圍攻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一百五十九章 糧食第七百九十五章 演習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一百零四章 出鹽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第一百二十三章 參謀第五百四十七章 左鎮第三百四十四章 白甲上架公告第六百六十章 隔絕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甲第七百一十三章 途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七百五十一章 開封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仁第五百八十二章 震驚第四百零三章 擴張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蹤第五百九十章 入奏第四百三十九章 衝擊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四百零八章 擴伍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六百零二章 教導第七百五十一章 開封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官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炮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五百二十二章 敲打第七百八十二章 前夕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收穫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第六百九十六章 投票第五百九十三章 齊會第二百二十六章 賀客盈門第二百六十六章 奇想第四百零六章 新規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隻雞的悲劇第五百三十八章 黑豆第九十二章 對峙第八百二十一章 攝政王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第一章 引子第五百九十五章 亂兵第十七章 慘烈戰場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損失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四百六十五章 還鄉
第四百七十三章 廝見第三百二十八章 霸氣第四百四十四章 君皇第六百九十三章 調兵第三百四十四章 白甲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收穫第四百二十一章 刁難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花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仁第二百零九章 新任命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十六章 開始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六百七十八章 天道第三百四十四章 白甲第四百七十七章 海上演習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朝第七百五十一章 開封第六百零五章 真相第二章 重生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七百八十九章 浮躁第七百四十九章 燈景第七百三十五章 鉅變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二百一十章 接印第六百九十五章 執委第四百一十七章 缺口第二百三十九章 爲自己而戰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六百四十八章 突騎第六百二十五章 奧妙第七百六十一章 動員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府第五百零八章 虎蹲第十六章 開始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水車第六百零九章 書信第二百八十五章 成型第五百零二章 心願第五百零七章 圍攻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一百五十九章 糧食第七百九十五章 演習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一百零四章 出鹽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第一百二十三章 參謀第五百四十七章 左鎮第三百四十四章 白甲上架公告第六百六十章 隔絕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甲第七百一十三章 途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七百五十一章 開封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仁第五百八十二章 震驚第四百零三章 擴張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蹤第五百九十章 入奏第四百三十九章 衝擊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四百零八章 擴伍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六百零二章 教導第七百五十一章 開封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官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炮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五百二十二章 敲打第七百八十二章 前夕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收穫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第六百九十六章 投票第五百九十三章 齊會第二百二十六章 賀客盈門第二百六十六章 奇想第四百零六章 新規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隻雞的悲劇第五百三十八章 黑豆第九十二章 對峙第八百二十一章 攝政王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第一章 引子第五百九十五章 亂兵第十七章 慘烈戰場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損失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四百六十五章 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