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濟南城



張守仁的脾氣,在場所有的武官都是明白。

孫良棟先是一笑,也是跳下馬來,指着自己腳上的綁腿笑道:“就知道大人一定來這麼一出,今兒早晨我就把綁腿打好了……就沒指望能騎馬。”

姜敏只抿嘴一笑,也是悄沒聲的就帶着一羣參謀軍官就先行上路了。

他們不必走隊列,也不和大隊一起。

這一次長途跋涉對浮山營參謀處是難得的鍛鍊良機,大家一邊走路一邊繪製地圖,把山川、河流、村莊、城鎮,戰略地形的要點,一一記錄在草圖之上。

等將來回到浮山,整個山東大半地方的最詳細的地圖,都會出現在參謀處的牆壁之上。

曲瑞灑然一笑,錢文路已經大步流星的到自己的隊伍之前,張世福在炮隊,張世祿指揮車隊,但他們也都是沒有坐在車上或是騎馬,也都是和普通的士兵一樣,打着綁腿,老老實實的走在路上。

“走吧!”

張守仁滿意的笑了笑,腳踏大地的感覺十分良好,他揮動雙臂,開始大步流星的向前方走去。在他身後,是一羣牽馬步行的親衛親兵,然後便是甲隊的官兵,一隊又一隊的士兵,除了哨探偵騎外和馬隊的成員外,所有人都是大步向前,沒有任何一個人例外。

一股又酸又熱的感覺襲擊了兵備僉事李佑達,他只感覺自己身上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張守仁的領導藝術來自後世,鼓動士氣的方法也來自後世數百年後,所以在李佑達眼中是格外的新鮮,但也是無比的有效。

現在他能理解,爲什麼這支軍隊,擁有這樣的赤誠,這樣的勇力,還有這樣的決心。

有這樣的主將,還有什麼事是不可爲的,還有什麼奇蹟,不會發生?

“我也下馬走一段吧。”

說這話的時候,李佑達有點不好意思,爲官十年,少年時候的一些報國濟民的想法早就不知道丟哪兒去了。

居此官,行此禮,對上行媚術,對下則是另外一副嘴臉。不知不覺間,自己也是早就習慣了。但在此時,他不好意思一個人騎在馬上了,整個軍隊,只有馬隊和偵騎還在騎馬,但早就跑的不知去向,放眼看去,這西向的鐵流中,也只有自己和隨員們在騎馬前行。

隨員們的臉上早就露出異樣的神色,聽了李佑達的話,衆人都是連忙跳下馬來,只有和李佑達最親近的家僕才小聲道:“老爺,你這身體……”

“不妨,我走一段再騎馬,或是坐他們的大車歇息一下。”

李佑達沒有狂妄到覺得自己也能一天走八九十里地還行若無事,他也是知道,眼前這些將士經歷過艱苦的長途拉練,所以在前幾天的行軍都不會太吃力。

但到了旅途最後的階段,體力肯定會消耗極多,所有人都要咬牙才能撐的下來……連這些最勇武的將士都是如此,他這個文官還是免了,下馬走一陣子,只是表示和全營將士同甘共苦罷了。

果然,在李佑達下馬的同時,不少浮山將士的眼中也是露出讚許之色,不少人衝着李佑達一行善意的微笑着,也有調皮鬼小聲道:“瞧見沒有,官老爺也下來走了。”

“求咱們救濟南,不拿點態度出來還行?”

“也不是這麼說,人家還是不擺架子來着,算是個好官了。”

“嗯嗯,說的也是。”

將士們的議論並沒有刻意的壓低,說的很隨意的樣子,似乎不是在議論一個朝廷命官,而是自己家村頭住着的鄰居一般的輕鬆隨意。

這就是浮山的傳統和作風,除非下令時,不然上下尊卑可沒有那麼分明。

李佑達也是習慣了一個接一個的衝擊,在浮山,永遠不怕沒有新鮮的東西可學。他也不敢太小瞧這些士兵,大明的別的營頭士兵是消耗品和炮灰,在浮山卻是每個小兵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重要資源。

整個大明,怕也是沒有哪個營頭給士兵辦掃盲班,每天都有固定的識字任務了。

傳說中的教導隊是張守仁親自負責,每隔半年開一次班,只有戰鬥最英勇,同時識字也最多的將士纔有可能被選入。

如果光是一個勇猛,可能終其一身只能幹到一個幫統,張守仁絕不會叫一個老粗當隊和哨的主官,絕無可能。

所以浮山上下,求學成風。

昨夜行軍那般辛苦,一樣有人抱着書在帳篷中苦讀,這種事,李佑達自己都不知道忘了多久了。

“大約濟南有救矣……”

連續數日的奔波,加上極度的擔憂,這使得李佑達心中十分虛弱,昨天在入營後的驕傲多半就是用來掩蓋自己的這種虛弱。

此時此時,人在鐵流之中,目標直指濟南,他的心中,終於也是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安寧與平靜。

……

……

濟南城中,已經是在一片慌亂之中了!

十九那天,消息就傳過來了,臨清州這樣重要的東昌府的州城都被韃兵攻陷,而韃兵顯然不以在東昌府的攻掠爲滿足,已經有傳言,韃兵的前鋒已經朝着濟南府城的方向趕過來了。

當天下午,留守濟南的文武官員就聚集在府城衙門會議,德王也派了宮中的承奉官過來,問及這些官員,守土是否有信心。

這樣的壓力下,這些平時十分顢頇的官僚難得的快速行動了一把,當即就是寫了一紙公文,請巡撫衙門留在城中的師爺用了印,然後交給兵備僉事李佑達,飛速趕赴浮山,飛檄調張守仁所部兵馬,十五日內趕赴濟南。

對明軍來說,十五在限制近七百里,這個要求已經是異常嚴格,是非常緊急的一個時間了。

但就算如此,在期限之內援軍就算趕至,能不能趕在清軍前頭,城中的大人物們也是十分的惴惴不安,根本很難確定。

官員心中不安,在自己府邸中打點金銀細軟,預備車馬,準備隨時安排妻小出逃。

風聲一

傳出來,整個濟南市面都是大亂。

二十上午,幾百士紳齊集布政使衙門,質問留城的大官們有沒有什麼守城的打算,與此同時,萊州兵繼續在城民逼捐軍餉,引發城東的貧民暴亂,當場打死十幾個萊州兵,不過領軍的登萊參將大怒,又率自己的部下往城東,殺死了幾十個反抗的貧民。

這一天,對張秉文這樣的留守官員來說,簡直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噩夢。

晚間,往臨清方向的偵騎和德州的傳騎同時趕到,清軍在攻克臨清後,前鋒已經開始往濟南運動了。

但這個消息張秉文等人害怕引起更大規模的騷動,於是會議決心隱瞞下來。

只是在傍晚時分,這些官員的家小帶着大量的私財,分批離城往北,明顯是去德州方向,這個消息,更使市面混亂,人心惶恐之至。

二十二日後的幾個白天都比較穩定,官府出具文告,安定人心,表示濟南府城高深堅固,此時又是隆冬,沿途有雪,清軍的行動不會那麼快。

如果真的是從臨清方向攻往濟南,德州方面是會派回援兵的。

德州和濟南相隔並不算遠,德州到濟南不到三百里,快馬疾馳,一天的時間都夠通信息了。

有這樣的承諾,城中民心稍安,纔不至更加混亂。

萊州兵的兇殘也是叫城中憤怒之餘,更加害怕。那天被殺的幾十平民,人頭還掛在城牆垛口和各要緊街市的牌坊上頭,有這樣的警告,雖然人心不服,但沒有人再敢出面反抗了。

當然,城中的人也並不知道,德州和濟南雖相隔不遠,但德州方面有一支清軍遊騎在,城中一夕數驚,幾萬明軍都擠在城裡,根本不敢有所動作,就是山東巡撫等要緊官員,也是沒有什麼膽氣來做什麼。

同時,兵部尚書閣老楊嗣昌還是堅持認爲,德州纔是清軍的主要進攻方向,哪怕清軍已經有明顯的繞道的跡象,楊嗣昌還是認爲,這可能是疑兵之計,於是連發堂諭,令德州方向的明軍嚴加戒備,對濟南方向的請求援兵的請求,一律置之不理。

等清兵越過會通河,離濟南很近的時候,北京才察覺出不對,不過那個時候,楊嗣昌等人已經是手忙腳亂,根本是毫無辦法了。

要是有辦法,他們也不敢將一個親王和一個郡王失陷在城中,最少也該派兵把城中的宗室給救出來,實在是反應和應對的速度和手段全部沒有,這才坐看城陷,而親藩失陷。

百姓被屠殺,這些官員是不會放在心上的,失陷親藩,這個罪名卻是殺頭。

稍有辦法,或是稍有能力,山東的官員都不會和自己的腦袋過不去。

王朝末世,官員之無能鼠輩的模樣,想來也是令人齒冷心寒。

二十七日的傍晚時分,濟南的幾個城門突然同時擁進了不少逃難的難民,這一次難民過來的方向是打西面而來,很多人衆口一詞,清軍兵鋒已至,距離濟南已經只有一百多裡的路程了!

(本章完)

第三百零二章 閱兵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二十三章 小心思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七百五十二章 寧遠第四百零二章 修好第二百七十七章 挽留第七百五十二章 寧遠第六十六章 噎死人的大蛋糕第一百五十八章 相臣度量第六百八十七章 太保第五百九十六章 行軍法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三百四十一章 行刑第二百七十五章 相見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五百九十八章 王命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五百零一章 集會第七百四十九章 燈景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五百八十三章 轟動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三百八十二章 報捷第一百二十四章 海盜王第五百三十四章 孤童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列陣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轉第三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戰場第二百三十七章 重炮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第七百五十六章 水關第四百九十一章 遼商第五百三十七章 隨行第七百零五章 團聚第五百零五章 登州亂第二百一十九章 屯田第七百四十四章 明細第七百五十三章 逼戰第三十四章 過年第二百八十四章 軍營生活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五百七十五章 摧鋒第四百七十七章 海上演習第三百二十五章 二流對手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門第六百四十章 官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三十二章 喜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相見第七百八十三章 吐露第五百零三章 展望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軍法第五百五十八章 圍困感謝您的支持第四百五十二章 巴掌第一百零五章 鹽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二百三十九章 爲自己而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七百九十三章 刺洪第六百六十三章 顧慮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五百章 圖謀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炮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七百一十九章 深入第四百三十七章 雨中第五百二十六章 義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海潮生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七百七十五章 威勢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七十章 小吏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心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五百零一章 集會第七百七十章 戰場第七十章 小吏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一百五十九章 糧食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桶第七百六十三章 知已第七百九十四章 海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卓越勳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一百四十三章 未來水師的起始第四十八章 進展第九十四章 刺!第三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八百一十九章 艦炮第六百二十九章 過境
第三百零二章 閱兵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二十三章 小心思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七百五十二章 寧遠第四百零二章 修好第二百七十七章 挽留第七百五十二章 寧遠第六十六章 噎死人的大蛋糕第一百五十八章 相臣度量第六百八十七章 太保第五百九十六章 行軍法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三百四十一章 行刑第二百七十五章 相見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五百九十八章 王命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五百零一章 集會第七百四十九章 燈景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五百八十三章 轟動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三百八十二章 報捷第一百二十四章 海盜王第五百三十四章 孤童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列陣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轉第三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戰場第二百三十七章 重炮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第七百五十六章 水關第四百九十一章 遼商第五百三十七章 隨行第七百零五章 團聚第五百零五章 登州亂第二百一十九章 屯田第七百四十四章 明細第七百五十三章 逼戰第三十四章 過年第二百八十四章 軍營生活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五百七十五章 摧鋒第四百七十七章 海上演習第三百二十五章 二流對手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門第六百四十章 官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三十二章 喜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相見第七百八十三章 吐露第五百零三章 展望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軍法第五百五十八章 圍困感謝您的支持第四百五十二章 巴掌第一百零五章 鹽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二百三十九章 爲自己而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七百九十三章 刺洪第六百六十三章 顧慮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五百章 圖謀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炮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七百一十九章 深入第四百三十七章 雨中第五百二十六章 義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海潮生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七百七十五章 威勢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七十章 小吏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心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五百零一章 集會第七百七十章 戰場第七十章 小吏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一百五十九章 糧食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桶第七百六十三章 知已第七百九十四章 海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卓越勳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一百四十三章 未來水師的起始第四十八章 進展第九十四章 刺!第三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八百一十九章 艦炮第六百二十九章 過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