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調令



朝廷和天子的盼望化成了一道道旨意,飛馳往湖廣去。

現在朝中上下已經沒有別的念頭,除了從宣大薊遼調兵外,就只有調張守仁這一部精銳能靠的住。

以劉澤清部兩萬餘人的實力,兩仗折損八千,且過半是中軍精騎,這個敗仗對劉澤清來說是莫名其妙,丟人現眼,對朝廷來說卻是一個嚴重的警告!

大名府到保定府,哪裡能湊兩萬精兵出來?

督撫標營和總兵正兵營,保定到天津倒是有幾萬兵馬,但遠遠談不上“精銳”這兩個字,而且防守的地域十分廣大,要命的還是這兩年來持續的乾旱,從去年夏天到現在,一年時間已經不曾落雨,各地的災害到如此地步,地方上催科依舊,還又格外加了練餉,所有人都知道,現在正是民怨沸騰之時。

沒有大股流寇進來,地方上還能壓住,如果有數萬乃至更多的流寇進入北直隸地方,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令人思之便是不寒而慄!

如此一來,便是從宣大薊遼調兵,也肯定只能穩住京師一帶,南下剿寇,風險太大。

唯有張守仁一部,兵力足,而且着實精銳,用來剿寇,十分放心。

此時朝廷自是不知登萊一帶張守仁還放着幾萬兵馬,就算是新軍,也比普通官兵十倍能打,以正常時間和財力物力來推斷,張守仁至京師時不過兩千多戰兵,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朝廷也沒有給他多少餉,養六七千兵算來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朝中早就有人議論,不知道張守仁是如何辦到的。

薊遼宣大都是朝廷投入大量銀兩養兵,一個總兵直領有數千精兵就算不錯了,很多總兵報兵兩萬,實則一萬餘人,其中精銳也就千餘家丁和正兵營加各將領的直屬,象吳襄那樣額兵數萬之多,在皇帝面前承認可用者不過三千,明朝的法紀廢馳不說,養兵之難也是朝中上下都十分清楚明白的。

好在這些京官大佬雖然疑惑,卻沒有什麼直接的情報來源,登萊兩府已經成張守仁的地盤,想獲得可信的一手情報十分困難,張守仁又沒有造反跡象,自然也沒有朝官去認真調查,也是給了浮山充分的發展空間。

這樣的情形也就是明末可以,各地戰亂導致原本的制度出現不少漏洞,若在萬曆天啓年間,張守仁早就被罷免了。

“終於可以離開湖廣了!”

接到朝中接二連三的調兵命令,並且兵部給出了明確的路線和限行時間後,張守仁也是長出了口氣。

新年之後,湖廣的戰事揭開了新的一幕,不過他已經打定主意,不再充當剿殺農民軍的急先鋒和劊子手了。

爲了自己的前途,爲了浮山的前途,擊殺張獻忠,他問心無愧。殺害幾千義軍將士,也並無愧疚之感。

但是爲了這個朝廷,繼續把這些被逼造反的人剿殺乾淨,這絕非他所願!

農民軍中有不少是好吃懶作的懶漢,或是嘯聚逃亡的邊軍,或者原本就是杆子,響馬,小偷

強盜之流,但更多的卻是飢寒交迫的農民,不是被逼到無可耐何的地步,他們是不會選擇造反這條道踐的。

中國的農民在忍耐力上也是超強,不到最後關頭,絕不會拋家別業的走上造反這條路。

就算是造反之後燒殺搶掠,漸失質樸本色,起頭的也不是農民,主要的責任,還得是朝廷,由天子和百官來負責。

各營和各隊在多日之前就收到通知,早就有所準備,在兵部急令下來之後,便是從谷城四周拔營起寨,紛紛匯聚到太平鎮四周的中心來。

這樣鎮子四周的商販當然最爲歡喜,但他們也是明白,這只是最後的熱鬧了,等這一支有錢又有軍紀離開後,哪裡還能見到愛民撫民如赤子般的大將軍?

已經有不少谷城縉紳和官吏,還有普通的百姓,不停的到襄陽請願,給朝廷上書,請求朝廷留下張守仁,能叫登州兵久鎮湖廣,甚至留下張守仁爲湖廣總兵。

這樣的事情,無非就是表達一下意思,連最無知的小民也知道,現在山東出了大事,需要張大將軍率部回去剿滅賊寇,所謂留在湖廣,除非是湖廣的陝寇再起,弄的其餘各鎮官兵剿不下來,只有如此,纔有可能把張守仁和登州兵留下來。

不過,這樣的留法代價也是過大了些……

至三月二十前後,浮山軍已經整編完畢,並且先頭部隊已經起行,主要是輜重和工兵營,他們先行出發兩天時間,除了在新野一帶建立補給點和軍營外,還會派出不少尖兵,沿着前行道路,勘測詳細地圖,畫出沿途河流和山川地圖,在此時方便部隊行軍,並且預定宿營點和行軍速度,同時提前各地官府提前預備豆料和糧草……此次行軍是朝廷急調,所以浮山在糧草補給上不會和朝廷客氣的,能補充多少,便可以補充多少。

至於沿途測繪的東西,將來回到浮山後自然就是參謀處製作沙盤的第一手資料,走多遠,制多少,將來都是大有用處的好東西。

“這一次我軍返回的路線當以新野、鄧州、內鄉、南陽、夾縣、朱仙鎮……這樣一路過去,路程在兩千三百里左右,現在是三月二十二日,兵部限期是在七月十日之前需趕到東昌府臨清州,我軍當然不需要這麼久的時間,預計在平均每天四十里的速度返回,六十天以內,趕到臨清州城下。”

“工兵那邊已經派人回來送信,新野已經選定宿營點,並知會當地官員預備好我們的行糧供應,因爲朝廷嚴旨,他們也不敢怠慢。”

“聽說南陽府那邊特別的悽慘,沿途所見,觸目驚心。”

“難道我們又要一路放賑過去?”

“要是這樣就不如先到襄陽,放船到武昌,九江,再到南直,從瓜州渡上岸,再沿運河,一路放至臨清,這樣時間不會耽擱太多,最多延誤十日左右,距離兵部限時還早的很呢。”

“坐船我可不成,在浮山我沒打過魚,就是因爲上了船頭暈……”

“呸,虧你

還是咱浮山千戶所的人,坐船也怕。”

“不止我,咱們隊伍裡有不少平度州的高密的,還有河南過來的,人家可一輩子沒上過船,得先想好了。”

幾十個副將參將都在張守仁的節堂之上,說的十分熱鬧,此次會議,說軍議倒也不算軍議,只是由倉儲後勤處的羅國光,加上參謀處的姜敏,還有輜重工兵等各部門向野戰各營通報行軍的計劃,同時通知各營分別動身的時間,劃定在新野等地的宿營區域……這些事情,向來是各後勤部門的職使,出現漏子,從上到下就會自查,哪個部門出的差錯,自然是由哪個部門的主辦來負責,所以這事前的通氣會也是在所難免。

這樣的事,就是由下頭的人自行商討就行了,張守仁在一邊拆閱信件,看公文,聽着誰滿嘴胡柴了纔會說一聲,把會議引向正軌就成。

不提孫良棟這樣的刺兒頭,就是黃二和蘇萬年和錢文路,甚至張世強幾個,姜敏和羅國器都不好安排他們,或是直接下令,只能張守仁在這裡坐鎮着纔好。

當然若是直接下發軍令,這些軍頭們也只能凜然聽從,軍令如山,無人能抗,不過這樣的做法就是太嫌生硬,不如開個通氣會,大家有什麼直說出來,比直接下軍令效果反而是要好的多。

“大人,萬監軍來了。”

“哦?”

張守仁把埋在信箋公文中的頭擡起來,眼神中略顯一絲詫異……這萬元吉似乎是掛着大理寺的官職,在楊嗣昌這裡是朝廷派下來的監軍,崇禎對楊嗣昌還算是尊重和信任,沒有派太監前來監軍,劉吉元和盧九德是監視鳳陽與京營各鎮,和楊嗣昌沒有直接的權力衝突,因此這萬元吉權柄很重,在年前楊嗣昌立足未穩時還沒顯露出來,最近這幾個月張守仁不過問湖廣諸事,楊嗣昌當然也不會幹坐着等他,調集興安鎮、三邊秦兵、河南鎮兵、京營兵、湖廣鎮、川兵的老將張令等部也紛紛調動,看現在的動向,是要兩邊一起動手,一部份剿滅西營不到一萬人的殘部,剩下的去剿滅在英、霍山一帶的革左五營與羅汝纔等諸營。

動作極大,動員糧草兵馬甚多,光是總兵級的大將就有十餘人之多,任猛如虎爲剿賊總統,左良玉爲剿賊副總統,左良玉雖然是平賊將軍,但資歷確實遠不及猛如虎,如此諸軍還算聽命,二十萬大軍已經開始往各要緊地方調動,只等諸軍抵達應至位置,糧草充裕之時,就可以展開一系列的做戰行動了。

楊嗣昌權柄變重,因爲他的身份地位更有變化,所以諸將對他更加尊敬和畏懼,而萬元吉身爲監軍,往來奔走,位不高而權重,很多地方官員和將領都對他十分客氣,張守仁也不好怠慢他,吩咐道:“請過來吧,立刻見他。”

吩咐過後,又對張世福道:“世福去迎一迎他。”

張世福微微點頭,立刻便是起身,衆將因這邊有事,便是移到其餘房間中去談,一時間房內亂哄哄的沒有個體統,不過倒是十分熱鬧。

(本章完)

第五百七十九章 狙殺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宅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手碰好手第一百八十章 出行第五百章 圖謀第六百七十七章 階層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二十章 分配第四百四十六章 浮山鹽第三百三十七章 慰問第五百四十二章 聯營第五百五十七章 夜襲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隻虎第六百二十二章 變遷第四百一十一章 預備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客第十三章 部下們第五百四十六章 質疑第二百零五章 屠夫第三百一十章 機鋒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一百二十二章 警訊第三十八章 鹽政第二百一十六章 被埋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投票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意第五百二十三章 判斷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七十九章 兵痞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拉練第六百一十四章 恩師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二百二十七章 歸來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破之第四十二章 迎敵第一百七十九章 肉和蛋第七百零一章 降伏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五百五十三章 驍騎第二百七十五章 相見第七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勝第二百八十一章 回家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道周第二百一十八章 統計第七百九十二章 潛入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第二百八十一章 回家第五百一十五章 包圍第二百一十八章 統計第七百六十八章 霸氣第四百六十八章 全新的一戰第四十六章 反制第三十九章 目標第二百零三章 新組織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七百四十七章 兄妹第六百六十一章 會館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六百九十二章 搬遷第七百四十四章 明細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七百零七章 收穫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隊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響馬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四百零九章 暗影第五百零八章 虎蹲第三十八章 鹽政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冷遇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五百八十一章 奏凱第八十六章 拉練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監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二百七十一章 細雨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三百二十五章 二流對手第七百五十九章 瀋陽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門第八百二十章 問鼎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四百六十六章 遇伏
第五百七十九章 狙殺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宅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手碰好手第一百八十章 出行第五百章 圖謀第六百七十七章 階層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二十章 分配第四百四十六章 浮山鹽第三百三十七章 慰問第五百四十二章 聯營第五百五十七章 夜襲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隻虎第六百二十二章 變遷第四百一十一章 預備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客第十三章 部下們第五百四十六章 質疑第二百零五章 屠夫第三百一十章 機鋒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一百二十二章 警訊第三十八章 鹽政第二百一十六章 被埋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投票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意第五百二十三章 判斷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七十九章 兵痞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拉練第六百一十四章 恩師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二百二十七章 歸來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破之第四十二章 迎敵第一百七十九章 肉和蛋第七百零一章 降伏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五百五十三章 驍騎第二百七十五章 相見第七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勝第二百八十一章 回家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道周第二百一十八章 統計第七百九十二章 潛入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第二百八十一章 回家第五百一十五章 包圍第二百一十八章 統計第七百六十八章 霸氣第四百六十八章 全新的一戰第四十六章 反制第三十九章 目標第二百零三章 新組織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七百四十七章 兄妹第六百六十一章 會館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六百九十二章 搬遷第七百四十四章 明細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七百零七章 收穫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隊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響馬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四百零九章 暗影第五百零八章 虎蹲第三十八章 鹽政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冷遇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五百八十一章 奏凱第八十六章 拉練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監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二百七十一章 細雨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三百二十五章 二流對手第七百五十九章 瀋陽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門第八百二十章 問鼎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四百六十六章 遇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