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贈書



“哈哈,笑死人了……”

“嗯,一羣不知世務的老爺喲。”

“這些老爺說的話文縐縐的俺是不大懂,不過今天的這事,這黃老爺肯定是被人騙了,坑的不輕啊。”

黃道周正在得意,其下弟子們也是正在奉承,不提防先是一個粗豪大氣的聲音接口,哈哈大笑聲中,其餘的人聲調各異,都是操着魯人口音,說話也是直率爽直,把黃道周等人剛剛的行爲,貶的一錢不值。

“你們是何人,竟敢如此胡言亂語!”

黃道周一回頭,先是看到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長的身軀長大,面相還算英俊,但不是後生氣質,卻是有十足的上位威嚴。

腮下還沒有留長鬚,只有一溜短鬚,根根如似鋼針,手長腳長,身上似乎是有無窮無盡的力氣一般,一看就知道,是一個孔武有力,十分厲害的一個習武的高手。

看衣着打扮,青布箭衣,卻沒有佩弓箭,只在腰間有一柄腰刀,馬身上還掛着一支長火銃,另一邊則是火藥包和一個個小瓶子,還有裝彈丸的彈囊。

這副打扮,要是在數十年前,沿途巡檢一見到就會擒拿下來,火銃是國之利器,民間仿製一些鳥槍打鳥,也是守在本鄉本土,不敢拿着外出,這青年漢子,卻是堂而皇之的帶在馬上,絲毫沒有顧忌的樣子。

不過最叫黃道周等人矚目的,還是那股子自信從容的味道。

“一個行商,最多是行商商會的頭目,怎麼舉止之間,有如此的尊嚴味道?”

黃道周也是覺得十分希奇,只是以他的身份,絕不會和一羣商人搭話,剛剛就算是張守仁出聲大笑,別人嘲諷,黃道周也是忍着沒有出聲。

和一羣商人辯論,就算吵贏了,傳揚開來,也會是他清白名聲的恥辱。

這種信念,是他束髮讀書就有了,商人奸狡無信義,四民之中,唯商最惡。而且商人所行最無用處,囤積居奇,從中牟利……在這種固定思維下,他當然是對商人有無限的鄙夷,絕不會與一個商人有什麼交接。

“我們是何人不要緊。”黃道周自恃身份,不肯出聲,張守仁當然也不會自落身份,和一羣白衣秀才辯論吵嘴。在他示意之下,林文遠接口,答道:“我們只是覺着,列位都是好心,黃老爺還是大官,被小人欺矇,太不值當。”

這說法是比剛剛的那種嘲笑譏諷中聽的多,黃道周微微頷首,對自己的弟子道:“問問他們,這其中有什麼鬼花樣?”

他的神色也是變的冷峻,此人讀書大成,於世道人心其實一無所知,此時知道自己可能被人欺矇,大損形象,也是變的無比憤恨起來。

按原本的軌跡,他出手管了此事,然後對方回報了結,就此上路,心胸中自是快意無比,此時卻是被張守仁等人趕了上來,當面先嘲笑一通,勾起了他的好奇心,再一想自己可能被一羣商人都瞧不起,黃道周的心火,自是怎麼也按不住了。

也不等那弟子發問,林文遠便又道:“這縣丞在方下鎮,所爲之事就是徵

調鐵課,現下各處缺鐵,鐵課收鐵不收銀,而且一日數變,這其中能是下頭一夥衙役所爲?要是真如此,怕是板子早就打下來,直接仗斃的可能都不小。黃老爺的帖子過去,這鎮上的狗官們害怕出事,所以直接應承下來,把人也放了。但現在過了正午,他們最多等兩個時辰,算算黃老爺走遠了,就又會大舉出動,再次抓人。這一次抓人,恐怕這些狗腿子心裡有氣,動手還要更狠幾分哩。”

林文遠的話,在情入理,連黃道周在內,衆人都是被他說的面面相覷,半響答不出話來。

“這話只是揣測,如何能證明?”

半天過後,纔有一個黃門弟子惴惴不安的發問。

“這很簡單,”張守仁笑道:“留下來,靜觀其變。”

“我等有要事在身……”

“黃先生不過就是遭貶斥,不過受貶官員,不宜在京留居,應急速出城,不過出城之後,或快或慢,不打緊的。”

這話說的十分內行,黃道周深深看了張守仁一眼,終於點頭道:“我也動了好奇之心,想看看地方上如何行事,吏治敗壞,我也是知道的,如果真如你所說,我會回返萊蕪,着縣令窮治此輩。”

“呵呵,老先生,離此不遠我看到有座茶亭,我們不妨下來,閒談喝茶,以待其變,如何?”

“想不到一個商人,居然也有如此雅興。”黃道周神色間仍是十分傲然,不過終於也是首肯,點了點頭,便是當先而行,相隔不到二里地方,也是有一座很象樣子的茶亭,裡頭幾個大桶,煮着茶水,茶博士見有客來,便是上來殷勤招呼,把茶水和點心小食全端了上來。

“適才聽諸位批評一本書,聽說裡頭有經濟之道,在下是經商的人,很想知道書名,還有作者姓名,得閒買上一套,也來研習一下。”

坐定閒聊了幾句,張守仁便是笑呵呵的套黃道周幾人的話。

“噗嗤!”

黃道周忍不住將一口茶噴了出來,其餘的黃門弟子,也是都笑的打跌。

“你這個人,真是好玩。”

一個青年士子忍不住,對張守仁道:“這個經濟,不是你想的經營發財的那個經濟,是經世濟用的經濟……瞎,說白話吧,就是治國秉政的學識。”

張守仁出了這個烏龍,好在他臉皮極厚,常年在海邊,膚色也談不上白,是有點紅黑的膚色,所以就算是臉紅了,人家也瞧不出。

當下就有點訕訕的,不過還是接着道:“就是這樣,也有財制,賦稅制度,運轉學問什麼的,在下還是想讀一讀。”

“唔,不錯。”黃道周斂了臉上笑容,點頭道:“想不到你一個商人子弟,居然也知道讀書上講,好奇心倒是蠻強。既然如此……”

他只沉吟了一小會兒,就是叫人把一套幾十本的書籍搬擡了過來,笑道:“這是松江陳臥子與諸位大賢,加起來怕有二三百人,陳臥子主編出力,費時多年所編成的皇明經世文編,雖然路子走偏了,不是讀書人的正道,不過你們商人瞧一瞧,

倒比你們看什麼話本故事,傳奇志怪小說要強的多了。既然你有心向學,我送你這一套就是了。”

張守仁這才知道,這一套書有這麼多本,而且是費了這麼大的力氣,才能編寫出來。

想來也不奇怪,這個年頭,信息傳播慢,採集慢,寫話本小說是一回事,正經的學問書籍,特別是關係到軍事政治財制賦稅農田水利等諸多時務經濟的書籍,那下的功夫,當然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

這本一本書,花費如此精力,動員這麼多人,所費的資金肯定也不少,能在這年頭以個人之力,編寫如此複雜的專著,這個陳臥子,確實非同凡響。

聽了他的話,黃道周笑而不語,倒是他的弟子們七嘴八舌的道:“幾社六子之一,幼而聰慧,精習古文詞,論詩才,大明殿軍,論詞賦,當推第一。”

“臥子兄應該最擅長農政,聽說現在在家中閒居,正在把故徐大學士的《農政全書》重新梳爬整理一遍,這般的大功夫大智慧大定力,常人不能及。”

“松江府人傑地靈,臥子兄曾經是秀才試第一,拔貢出身,後來會試名次不前,是溫體仁**作祟,不然的話,一甲也不在話下。”

“人生在世,能被稱爲‘驚才豔豔’者幾希,臥子兄當得起這四個字。”

一羣弟子七嘴八舌的誇讚,黃道周也只是搖頭不語,一臉寬容的笑。

當時的青年士子,誰不以加入“復社”和“幾社”等江南學社爲榮?現在陳子龍就是復社的骨幹,復社又是東林黨的後勁,黃道周雖然對陳子龍花功夫在經世文編和農政全書上並不贊同,但不代表他不欣賞這個東林小輩。

除了正經的理學學問外,陳子龍的經史典籍功夫,也是下在實處,十分紮實。

當官的官聲也好,幹練聰慧,在家閒居,就是不願奉迎,不喜阿諛,這樣的後輩,衆人這麼誇讚,黃道周也是覺得當的起。

剛剛聽到這姓陳的還在整理徐光啓的《農政全書》時,張守仁眼睛中瞳仁一亮,此時更是將腿一拍,若有所思的道:“這般大才,可惜我是商人,交結不起,可惜了的,可惜了的。”

明末文人互相鄙夷,彼此結黨互鬥纔是常態,就算山東鄉下地方的窮酸秀才,彼此都是烏眼雞一樣,提起天下文人,除了少數幾個文宗,能被他們真心推崇的也是不多。

眼前這夥秀才,能是黃道周這種大儒的弟子,想來實力也不差,不過竭力推崇這個陳臥子,看來此人確實是一個非常傑出優秀的人才。

當然,如果是什麼儒學大家,什麼理學宗師,這個張守仁是不會有興趣的。他所在意的,就是對方的“經濟之道”十分精通,就是說,是一個用力在時務實事上的人才。

這樣的人才,在明末這種講理學和不尚實際的大環境下,猶如徐光啓和孫元化師徒一般的閃亮,而這個人整理徐光啓的遺書,說明此人可能和徐光啓也有瓜葛,明末時,在自然科學上有所成就,並且不固步自封,願意開眼看世界的,舍徐光啓其誰?

(本章完)

第五百八十二章 震驚第八百零八章 教子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第七百章 轟動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朝第五百六十四章 臨陣第三百零九章 召對第二百三十一章 許國第三百二十八章 霸氣第六十七章 物資第三百三十一章 艱勞第五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三十一章 人心感謝您的支持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八百二十章 問鼎第八百一十章 痛快第六百六十四章 商會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手碰好手第二百三十八章 齊射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手碰好手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心第四百六十章 鬼胎第三百八十五章 奏摺第五百八十五章 屯營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烏龍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第二百九十章 開道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官第二百一十八章 統計第七百八十章 十鎮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四百九十七章 戰馬第二百七十九章 亂兵第八十八章 抵達第六百二十四章 勾結第六百一十一章 設計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三百四十三章 殺伐第四百四十四章 君皇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一百七十四章 話家常第八十三章 稅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六十六章 噎死人的大蛋糕第二百零三章 新組織第二百四十四章 井第六百六十六章 集鎮第一百二十八章 狼羣第六百三十七章 相會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三百六十九章 真正的騎兵第五十八章 返回第二百九十章 開道第五百八十一章 奏凱第七百一十三章 途中第六百章 文武第一百六十七章 擴編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五百四十六章 質疑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海潮生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三百六十五章 破局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勝第二百三十三章 督臣第六百九十章 本性第一百八十九章 贈書第二百三十六章 練習第四百四十七章 爭鹽第二百四十九章 濟南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九十三章 槍陣第五百五十六章 共鳴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一百五十章 葬禮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變化第三十八章 鹽政第一百九十五章 拜大佛第四十章 訓練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書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防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變化第二百六十八章 賺城第一百七十章 戰馬第二章 重生第六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七百零一章 降伏第六百五十四章 送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勳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六十章 收益第七十四章 姑娘們第六百三十九章 黨爭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蹤第二百零六章 挖坑
第五百八十二章 震驚第八百零八章 教子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第七百章 轟動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朝第五百六十四章 臨陣第三百零九章 召對第二百三十一章 許國第三百二十八章 霸氣第六十七章 物資第三百三十一章 艱勞第五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三十一章 人心感謝您的支持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八百二十章 問鼎第八百一十章 痛快第六百六十四章 商會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手碰好手第二百三十八章 齊射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手碰好手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心第四百六十章 鬼胎第三百八十五章 奏摺第五百八十五章 屯營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烏龍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第二百九十章 開道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官第二百一十八章 統計第七百八十章 十鎮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四百九十七章 戰馬第二百七十九章 亂兵第八十八章 抵達第六百二十四章 勾結第六百一十一章 設計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三百四十三章 殺伐第四百四十四章 君皇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一百七十四章 話家常第八十三章 稅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六十六章 噎死人的大蛋糕第二百零三章 新組織第二百四十四章 井第六百六十六章 集鎮第一百二十八章 狼羣第六百三十七章 相會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三百六十九章 真正的騎兵第五十八章 返回第二百九十章 開道第五百八十一章 奏凱第七百一十三章 途中第六百章 文武第一百六十七章 擴編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五百四十六章 質疑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海潮生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三百六十五章 破局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勝第二百三十三章 督臣第六百九十章 本性第一百八十九章 贈書第二百三十六章 練習第四百四十七章 爭鹽第二百四十九章 濟南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九十三章 槍陣第五百五十六章 共鳴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一百五十章 葬禮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變化第三十八章 鹽政第一百九十五章 拜大佛第四十章 訓練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書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防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變化第二百六十八章 賺城第一百七十章 戰馬第二章 重生第六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七百零一章 降伏第六百五十四章 送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勳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六十章 收益第七十四章 姑娘們第六百三十九章 黨爭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蹤第二百零六章 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