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爲了方便匠人們出入,還專門開了一座堡門,修了一條小路通上堡東的大道……在所有匠人民居的中間,也是道路的盡頭,幾十座工棚的最北頭,現在正放着一個奇形怪狀的東西……最少對膠東人來說,這個東西是十分罕見的。

“大人,這是按你的吩咐打造的,和圖樣上的一模一樣,沒有差別。”

林重貴紅光滿面,高興的滿臉放光,指着那個十幾米長的物事笑道:“咱們雖沒打過,不過這裡有最好的鐵匠和木匠,皮匠老張也是一把好手,七湊八想,居然是真的成了!”

“不錯,不錯!”

張守仁也是十分高興,看着眼前的物什,大聲笑道:“明天大家一起出把子力氣,把這翻車給我裝在那個大池子邊上!”

那個大池子就是蒸發池,有設計精巧的進水和出水口,但爲了維持標準水量,就需要人力來調節。

在現代化的鹽場裡,這種事就有電動的水泵來解決,現在當然不可能有這種東西,不過這也不是解決不了的難題,用大型的水車就可以了。

說來也是奇怪,在陝北,山西,在山東,很多北方缺水的地方反而是沒有象樣的水利工程。最近這幾十年是小冰河時期,北方在歷史記錄裡幾乎是年年大旱,之所以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天災和人禍確實得各佔一半的原因。

但弔詭的就是北方旱成這樣,也沒有象樣的水利工程,官府不組織,老百姓自己也很難自救,特別是大規模的引水工程,如引水渠或大型水車,或是打深水井。

這樣的事如何做了,可能就會少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流民,又或是根本就沒有農民起義了。

但以張守仁的觀察來看,指望明朝政府做這樣的事,還不如指望老天下雨更爲妥當一些啊。

眼前的這個翻車就是南方水車的擴大版,漿葉闊大,踩踏方便,引水流量應該足夠鹽池調節所需。

這樣的翻車一架當然不夠,不過反正張守仁有的是人力,多造幾架,每天由不能當親丁的壯勞力不停的踩踏就是了。

比起煮鹽,這種鹽池的產量就不是幾倍或幾十倍,而是幾百倍上千倍的產出了!

有本堡和其餘幾個鹽池,年產幾千萬斤鹽,根本就是十分輕鬆的事情了。

蒸發池,調節池、結晶板、結晶池……

大大小小的池子把海水引入,然後保持一定的海水濃度,然後依靠烈日和不停的攪動,蒸發,然後到結晶的水平。

最後就是成片成片的上好海鹽。

後世的蘇北大型鹽場,無非也就是池子比眼前的鹽池要大一些,還使用了一些現代化的器械,但是在原理上,後世的鹽池和眼前的鹽池是一模一樣,沒有任何區別可言。

一想到雪白的鹽就和泥土一樣,用木鏟剷起來就能賣錢,張守仁就是心花怒放,開心的不得了。

這年頭,果然還是穿越者有優勢的。象這種曬鹽法其實十分簡單,成本也小,但一直要到清朝嘉慶

年間才廣爲流傳爲人所知,到清末才真正推廣開來。

象現在明朝這會子,井鹽倒是曬鹽法,但十分原始粗陋,出產的數量也少。象是淮鹽魯鹽,都是海鹽,全部是由世襲的竈戶從早到晚點燈熬油的煮海燒鍋製出來的,成本高,產量低,要不然明朝百姓吃鹽不易,鹽商利潤極高,主要還是沒有解決掉技術瓶徑。

當然了,張守仁也沒有大發善心,把這種技術廣爲推廣流傳的計劃。

這鹽池看似簡單,高低也有不同,進水結晶也有學問。

除了最心腹的一批人,這個技術上的要點他是不打算透露的。最少,要在他掌握相當強的權勢和力量之後,纔會考慮到推廣曬鹽法來解決天下人吃鹽的問題。

現在就推廣,只會便宜一羣鹽狗子,普通的百姓是佔不到任何便宜的。

“明日安裝這具水車,然後調集人手,除了鑄炮的人之外,繼續打造這些水車,凡參與做事的,每天供給魚肉米麪,按月每人領二兩銀,老林,你和幾個老手匠人,每月支領五兩,到年底了,再給你賞紅包!”

丟下一句叫所有匠人熱血沸騰的話,張守仁也是心滿意足的離開。

回到家中,張守仁叫老張貴點亮油燈,研磨好墨水,然後藉着油燈的微光,開始費力的書寫着一封“八行”書信。

對一個武將來說,他的字未免有點太好了些。

明朝人在紙張上的使用是肯定不如後世的,雖然有後世沒有的自然資源,比如浮山這裡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這在後來的青島市區是肯定看不到的,但只有自然資源沒有工業產出,紙張缺少也是不可避免。所以在此時都有一些敬惜字紙的故事和箴言之類,一般的讀書人從啓蒙到讀書有成,真正能下筆書寫的字紙並不多,更多的人是在沙盤上練字,能用好墨好筆書寫大字的機會並不多。

張守仁從小學時起練字,然後報興趣班,一直到成人後都沒有把毛筆字徹底放下,雖然字是很呆板的顏體字,只能說是中規中矩,不過不太苛求的話,他的字在這個時代也算是上等了。

在燈下書寫的時候,他刻意把字寫的稍差一些,間距也拉開來一些,用力也重了一點,等寫完之後,他在燈下把紙張舉高,藉着昏黃的光仔細瀏覽了一下。

“嗯,還是蠻不錯的嘛!”

這張紙上佈滿了殺氣騰騰的大字,象極了心胸開闊的武人,瞧着有力有些霸氣,但也不是特別的張揚,倒是十分適合他現在的身份。

“張貴,老張貴!”

小心翼翼的吹乾了紙張後,張守仁取來封套,打算把信封好,然後便是放聲叫喊着張貴過來。

這封信今晚封好,立刻叫人拿去,明天凌晨就投遞到方家集,然後由張世強再不顧一切的趕向登州。

最近他的所作所爲,除了必須之外,就是要在登萊兵備道劉大人那裡獲得讚賞,他是一個小小的副千戶,在大明這個官僚體系裡等於可以忽略不計。雖然有強大的潛實力,

但不代表他可以對現在的官位和權力滿足。

朝中有人才好做官,想上進,就得有一個能援引自己的大人物。

對劉景曜來說,自己治下的武官做出了成績,也是他在任內的實績之一。如果把張守仁的成績當成劉景曜的政績,也是未嘗不可。

象上次斬海盜六十餘級,雖然張守仁只得了一個副千戶的賞賜,但劉景曜也是因爲此事在登萊站穩了腳根,這種事情,就是花花轎子人擡人,互相扶持,纔有豐厚的回報。

既然張守仁這裡已經粗具規模,屈指一算,一兩個月後請兵備道大人來視察一番,然後上奏吹捧一下,就算不能立刻升遷,好歹又是記下一功。

做下屬的,也是有很多門道。

可以不做事只奉迎,也可以又做事又奉迎。

象張守仁這樣的下屬,做事可以,平時也恭敬,劉景曜這個頂頭上司,自是歡喜。

況且每個月還是有大捧的常例銀子送上去!

“咦,這老貨跑哪兒去了?”

張守仁這裡並沒有多用人手,其實以他現在的收入,府裡養個幾十號甚至百來號丫頭小子是一點兒問題也沒有。

如果他是講究聲色犬馬的人,現在早就叫人買十個八個漂亮女子養裡院子裡頭了。

以前他是一個窮百戶時是養不起,現在已經富貴,院子裡還只有一個鬚眉皆白的老頭子伺候起居飲食,最多在外頭有幾個遊動崗和衛兵,加上傳令通信的親丁什麼的,但這些親丁只是負責公務,又不負責他的起居,所以這百戶官廳看起來仍然是空蕩蕩的,連傢俱物什都不曾更換過,放眼看去,仍然是略顯破敗。

對張守仁這樣的操守,連周炳林都十分佩服,少年人心性不定,有了銀子就揮霍的事實在是太多。張守仁上頭還沒有父母管束,相比之下,就更顯難得了。

連遠在登州的劉景曜聽說之後都十分欣賞,寫信派人送了來,大加誇讚。同時還送了幾本儒家的書來,劃定重點,意思是叫張守仁沒事的時候閱讀。

這樣一來,這個門生師徒就真有點意思了。

“張大叔出去了……”

隨着張守仁的叫喊,一個怯生生的聲音響了起來……

“啊?”

張守仁象是雨天裡被雷劈過的蛤蟆,張大了嘴巴,眼睛瞪的比牛眼還要大,看着眼前的俏麗身影,一時間呆頭呆腦,什麼話也是說不出來。

他這個樣子,還真的不象是一個手握重權,殺伐決斷的全堡之主,和那些見到漂亮女孩子的少年郎君一樣,都是不知所措,一時之間,手都不知道放在哪兒了。

今天張守仁奔波了一天,回來連臉也沒洗就去了海邊,然後吃了晚飯看過水車就回來,接着就是寫書信,等這會子出來,感覺自己臉上全是油和灰塵,鬍子也是好多天沒剃過,衣衫也是普通的戰襖,不是他那身做了不久的五品武官的袍服。

總之,這個樣子,實在是很拿不出手啊……

(本章完)

第五十二章 火銃立威第四百零一章 異變第十五章 突如其來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二百九十九章 計算第二百六十八章 賺城第七百六十八章 霸氣第一百六十八章 招兵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驕兵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五百八十一章 奏凱第七百一十二章 兼濟第五百八十六章 狂喜第二百六十八章 賺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當家第三百七十五章 射第六百零八章 國殤第一百四十四章 請罪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五百章 圖謀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門第五百九十三章 齊會第八十六章 拉練第五百八十六章 狂喜第七百四十二章 預算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官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襲第四百零六章 新規第四百七十一章 昌字第一莊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將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射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將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襲第一百二十七章 火器對火器第七百一十七章 心智第二百七十八章 亂象第三章 煮鹽第八百一十一章 右路第二百七十二章 帥帳第二百九十八章 宿營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同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七百一十九章 深入第六百六十一章 會館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工程第七十章 小吏第五章 男兒當殺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止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三百二十八章 霸氣第七百九十九章 沿海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烏龍第二百二十七章 歸來第六百七十章 開火第七百五十五章 攀談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四百二十章 衆督臣第六百三十二章 臨清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挽留第四百三十五章 政客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二百零六章 挖坑第六百五十四章 送行第六百六十六章 集鎮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軍法第三百七十九章 血海第三十三章 雲娘第七百九十二章 潛入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會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服第五百三十三章 補給第二百六十九章 警告第三百零九章 召對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勝第四百零九章 暗影第三十四章 過年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第七百六十七章 戰神第六百二十二章 變遷第三百七十九章 血海第一百零五章 鹽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七百三十九章 執念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四百四十一章 突變第六百四十八章 突騎第五百零九章 曉諭第二十四章 誇功遊街第六百二十七章 土壤
第五十二章 火銃立威第四百零一章 異變第十五章 突如其來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二百九十九章 計算第二百六十八章 賺城第七百六十八章 霸氣第一百六十八章 招兵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驕兵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五百八十一章 奏凱第七百一十二章 兼濟第五百八十六章 狂喜第二百六十八章 賺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當家第三百七十五章 射第六百零八章 國殤第一百四十四章 請罪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五百章 圖謀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門第五百九十三章 齊會第八十六章 拉練第五百八十六章 狂喜第七百四十二章 預算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官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襲第四百零六章 新規第四百七十一章 昌字第一莊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將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射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將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襲第一百二十七章 火器對火器第七百一十七章 心智第二百七十八章 亂象第三章 煮鹽第八百一十一章 右路第二百七十二章 帥帳第二百九十八章 宿營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同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七百一十九章 深入第六百六十一章 會館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工程第七十章 小吏第五章 男兒當殺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止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三百二十八章 霸氣第七百九十九章 沿海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烏龍第二百二十七章 歸來第六百七十章 開火第七百五十五章 攀談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四百二十章 衆督臣第六百三十二章 臨清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挽留第四百三十五章 政客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二百零六章 挖坑第六百五十四章 送行第六百六十六章 集鎮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軍法第三百七十九章 血海第三十三章 雲娘第七百九十二章 潛入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會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服第五百三十三章 補給第二百六十九章 警告第三百零九章 召對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勝第四百零九章 暗影第三十四章 過年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第七百六十七章 戰神第六百二十二章 變遷第三百七十九章 血海第一百零五章 鹽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七百三十九章 執念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四百四十一章 突變第六百四十八章 突騎第五百零九章 曉諭第二十四章 誇功遊街第六百二十七章 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