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挽留



誇雖誇,老孫頭說真話起來也很不客氣:“不過後生究竟是後生,德州你擺明車馬,人家會去啃這骨頭?未免真把韃子當成是野人了。保定府有總督巡撫,大軍雲集,防備僅次於京師,人家攻打了沒有?現在德州着着兩個總兵,一個巡撫,兩三萬兵馬守在城裡,韃子去強攻它做什麼?人家做這樣蠢事,也不會到如今這種局面!後生,你要記得,韃子不怕繞路,上兩次他們是把河北的地形摸清楚了,你看他現在敢深入畿南,到處攻州克府,就是因爲上兩次他摸清了地形,知道是怎麼回事。這一次,他們是必進山東,而且以攻克府州,掠奪人口爲第一。德州兵馬多,我問你,哪裡地方要緊,人口衆多,財富金帛多,而又容易攻打?”

“濟南?”

姜敏被說的汗都下來了,不過他也是極聰明的人,不必多想,已經明白。

他的反問雖不自信,不過孫承宗看看四周自己的兒孫,心裡也是暗歎口氣……他的兒孫,讀死書的多,明世事的少,一個接一個的都只是常人普通人,和眼前這兩個都是二十來歲,年輕但都是聰明英察的不象話的年輕人比起來,真的是土雞瓦狗一般了。

這種不良情緒孫承宗沒有保持的太久,他先是輕聲讚歎兩句,接着就是看向張守仁,問道:“國華,你意下如何哪?”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大。

張守仁向來直爽,對老孫頭這樣的,更不打算虛與委蛇,當下便是瞪眼道:“山東和登萊打官司,說是我跋扈驕縱,不叫我去山東勤王應戰,閣老,這麼一鬧,我要擅自帶兵出境,打好了我沒功勞,打壞了我是自尋死路,閣老,換了你如何做?”

孫承宗打從四十歲中進士,選翰林,爲帝師,名滿天下久矣,大約已經幾十年沒有人敢這麼大大咧咧的對他說話。

吃驚之餘,也是看到張守仁眸子裡的笑意和一絲狡猾,老頭子掀髯大笑,心中有所會意,但也是閉口不言語了。

底下自然是大擺宴席,浮山這裡所有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來了,這時候也是集訓結束後沒有多久,從十分緊張到放鬆,也是難能可貴,加上孫承宗一家前來,張守仁臨時取消禁酒令,允許大家喝酒,於是酒桌上十分熱鬧,推杯換盞,所有大小軍官都是一一上前,對老孫頭禮敬有加,連帶孫家的其餘人等,都是受到衆人的尊敬。

人羣之中,也就是孫之潔不大高興,年輕人愛面子,剛剛被張守仁這麼一鬧,祖父也盯着看了他一眼,弄的孫之潔心中有了一個大疙瘩,半天也消解不下去。

不管是誰上來敬酒,他也只是斜眼看人,不大理會,沒過多久,孫家這個年輕男子不大合羣,也不大瞧的起人的印象,也是給在場的人留下了。

“你可來了?”張守仁看到一個熟愁的身影,十分歡喜而且暢快的大笑道:“你這傢伙,閣老來了你也這麼慢待……爲什麼來遲了?”

“魚塘要準備起魚了!”來人也是熟不拘禮的模樣,就在張守仁下手坐了下來,神色舉止都十分自然,也是有點大大咧咧的味道。

張守仁對武將,都是稱官職或是名字,只有對趕來的這個高大年輕人你我相稱,十分親熱,頗有點朋友間熟不拘禮的感覺。

孫家的人,立刻知道這個三十左右的男子不是張守仁的直接部屬,應該是朋友客卿一類的人物,也有可能是一個師爺,因爲從對答之時,聽出來這個人是明顯的南方吳地口音。

當時的紹興師爺已經形成規模,彼此都在大官入應幕當師爺,遇事聲氣相連,互相幫忙。一個官員,如果不請紹興師爺那當然是他的自由,不過請了的話,辦事就方便的多。

比如一個知府,向上寫公啓稟帖,是請師爺還是自己寫,其中學問很大。自己寫,可能不懂公文格式,出了錯都不知道,請外行師爺,更加不成。如果上司衙門裡頭有紹興師爺當書啓,底下自己也請一個,公文叫這個師爺來寫,十分方便,遇到事情,還能通報消息給主人,所以這年頭,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總會請幾個南人當師爺,或是當清客,遇到事情可以幫助主人,十分方便。

“還得有一陣子吧?”

張守仁懷疑道:“八月交九月才放的魚,放晚了小半年,雖然肥追的好,不過這會子起塘還是太早了些。”

“是預備一下,現在已經是月半,打算是再過十天起,得了魚不管你怎麼弄,四周百姓一定得實惠……也是叫大家過一個好年嘛。”

“嗯,說的是,說的是。”

張守仁低頭想了一回,覺得對方說的有理,便是答應道:“此事反正是你和鍾顯哥倆商量去辦,魚怎麼處理,也由鍾顯主持,反正大政方針我是定了,營裡不缺這點錢,以叫百姓得實惠最爲要緊。”

“好了,知道了。”

兩人對答時,旁人都是停籌暫候,孫承宗等人也在浮山轉悠過了,對浮山那幾百個池塘十分驚奇感嘆,同時也知道里頭放了幾個月的魚苗,因爲一直餵養肥料糞便,所以魚長的不算小了,老孫頭垂釣試過,最小的也有一斤以上,普遍都是斤半到三斤左右,雖不算大,但也不算小了。聽張守仁的意思,要是放的早,恐怕平均一塘能起五六千斤魚,這幾百個魚塘,真不知道能起出多少來!

就是現在這樣,一塘兩千斤怕也是不止,提起這事,老孫頭都是覺着奇怪,憑什麼浮山的魚,也是長的比別處強的多?

這年頭養魚學問可遠不及後世,因爲人少,河流多,所以一般養魚的少,打魚吃的多。山東地方是不比江南,近海吃海,魚塘更少,倒是孫承宗的河北,不靠海河流也少,挖塘攔河養魚的要多一些。

但偏偏到浮山這種地方來開了眼界,這和誰說理去?

而張守仁絲毫不把這眼前利益看在眼中,竟

是打算不賺錢把魚惠及百姓去……要知道,這幾百塘少說也能弄一萬以上的銀子,這利潤,在很多總兵官眼裡也不能算小了!

事實上,事關自己,幾百銀子也是大事來着!

來的這個高個子男子顯然是餓壞了,衣襟上又滿是泥污,顯是在各處辛苦跋涉,十分勞累,但坐定之後,他倒也不敢失禮,舉起杯來,對着孫承宗笑道:“閣老,晚生敬閣老一杯。”

“後生且坐,老夫飲了。”孫承宗現在對浮山這邊的所有人印象都十分之好,所以在對方舉杯時,自己就已經舉起杯來,並且已經將酒飲了下去……這樣對方就能飲灑,並且能早點坐下去了。

這樣體貼,並且不擺老年人和閣老的雙重架子,這個敬酒的青年人也是十分崇敬,因又向孫承宗禮敬道:“閣老聲名,遠揚天下,今能相會,實在是晚生之幸事。”

適才他進來時,和張守仁對答,十分狂放,此時連飲兩大杯酒,但卻是聲氣十分恭謹,適才那副狂生樣子,倒是消失不見了。

張守仁笑道:“閣老,不要被他的樣子矇蔽了,這廝十分驕橫無禮,在末將這裡,可是沒有人能爲難他,閣老在此,今後要替末將撐腰了。”

這算是半真半假的請孫承宗留下,要是承平時節,一個遊擊延攬一個前閣老留下,就算是做客,那也是太拿自己當人物了。

但現在所有人都明白,清軍入寇,山東很可能保不住太平,不要說濟南了,德州也未必就穩如泰山。

消息一旦傳開,還不知道多少人往登萊這邊來避難,甚至是到兗州,甚至是到南直隸!

孫家得張守仁恩惠,現在已經闔家平安,並且在膠州和浮山營這邊都安排了住處,孫家的家財已經散盡,張守仁把孫府每月開支都接了下來,每月二百兩銀子的規例,從買菜錢到給奴僕的開銷,都是包括在內。

這樣的開支,真正豪闊官紳是不看在眼裡的,也不夠用,對孫家來說,不豐不儉,宜乎酌中,倒是十分相宜。

銀子不多,安排的住處不是很大,但處處是顯的很用心思,這就十分難能可貴了。

這麼大人情,加上戰局變幻不定,張守仁才能大膽請老孫頭留下。

“嗯,這個……”

孫承宗還真是沒拿定主意,他一個帝師閣老,留在一個遊擊的營中,確實是有點駭人聽聞。當年復社張薄是曾經和劉澤清相交,但劉澤清在當時已經是副將,並且擁兵過萬,霸據曹州一帶,是一個大軍閥了。

而張薄雖然是復社領袖,名滿天下的大名士,但官畢竟做的不大,根本不能和孫承宗相比。

雖然對浮山印象極佳,但孫承宗此前的打算是到萊州府暫居,或是乾脆到登州去。

難得出外,不如多見識幾個地方爲佳。

現在張守仁這麼盛情挽留,他是有點躊躇不定了。

(本章完)

第五百五十六章 共鳴第四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塵埃第五十八章 返回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七百零四章 歸心第七百九十六章 天倫第五百六十四章 臨陣第四百三十二章 可怕的東林第四百一十九章 保定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營地第五百零五章 登州亂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四百九十七章 戰馬第三百一十三章 各方第六十五章 東主們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八百零二章 各旗第七百二十八章 師徒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盤第一百四十三章 未來水師的起始第五百五十七章 夜襲第二百六十二章 前哨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合兵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二百零五章 屠夫第二百六十三章 斥候戰鬥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九十七章 繳獲第六百一十九章 氣勢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醫館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六百八十一章 趕至第十章 打算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八十章 魯軍第三百七十六章 例外正文_章 節發佈錯誤聲明第一百三十三章 追擊第三百一十四章 果決第五百九十七章 巡撫第五百七十五章 摧鋒第五百零四章 戒備第七百七十七章 興盛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六百四十二章 輕騎第四百八十四章 種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朝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當家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子奴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官第六百六十章 隔絕第一百三十九章 斬首過千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面第三十五章 探視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二百六十章 比試第一百三十八章 貿易發達的真相第二百四十四章 井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捕第六百一十二章 京營第二百三十章 入侵第二百一十一章 縣學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工程第五百二十六章 義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五百七十一章 血路第七百八十五章 對攻第七百一十九章 深入第六百二十九章 過境第六百一十七章 禮物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會第六百七十八章 天道第六百七十九章 調度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三百零七章 兩面皆敵第二百四十八章 編書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船第五百三十三章 補給第七百一十七章 心智第九十八章 軍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破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五百零六章 暴亂第三百一十四章 果決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書第三百二十九章 割頭兵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三百四十三章 殺伐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國之大政
第五百五十六章 共鳴第四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塵埃第五十八章 返回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七百零四章 歸心第七百九十六章 天倫第五百六十四章 臨陣第四百三十二章 可怕的東林第四百一十九章 保定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營地第五百零五章 登州亂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四百九十七章 戰馬第三百一十三章 各方第六十五章 東主們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八百零二章 各旗第七百二十八章 師徒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盤第一百四十三章 未來水師的起始第五百五十七章 夜襲第二百六十二章 前哨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合兵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二百零五章 屠夫第二百六十三章 斥候戰鬥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九十七章 繳獲第六百一十九章 氣勢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醫館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六百八十一章 趕至第十章 打算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八十章 魯軍第三百七十六章 例外正文_章 節發佈錯誤聲明第一百三十三章 追擊第三百一十四章 果決第五百九十七章 巡撫第五百七十五章 摧鋒第五百零四章 戒備第七百七十七章 興盛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六百四十二章 輕騎第四百八十四章 種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朝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當家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子奴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官第六百六十章 隔絕第一百三十九章 斬首過千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面第三十五章 探視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二百六十章 比試第一百三十八章 貿易發達的真相第二百四十四章 井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捕第六百一十二章 京營第二百三十章 入侵第二百一十一章 縣學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工程第五百二十六章 義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五百七十一章 血路第七百八十五章 對攻第七百一十九章 深入第六百二十九章 過境第六百一十七章 禮物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會第六百七十八章 天道第六百七十九章 調度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三百零七章 兩面皆敵第二百四十八章 編書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船第五百三十三章 補給第七百一十七章 心智第九十八章 軍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破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五百零六章 暴亂第三百一十四章 果決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書第三百二十九章 割頭兵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三百四十三章 殺伐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國之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