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補給



“甚好,甚好。”楊嗣昌呆了半天之後,纔想起來眼前還跪着一個浮山騎兵。

他對這個小兵的興趣比上一次要濃厚的多,看了一眼,忙道:“你起來罷,聽說你們浮山軍不興跪拜禮,興平胸舉手的軍禮是不是?”

“是的,督師大人!”

雖然小校剛剛是跪下的,但眼神中的色彩使楊嗣昌明白,在對方眼裡,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文官上司,並沒有多少值得尊重的地方。

這種發現叫他覺得有點被冒犯的感覺,畢竟以他的身份,不要說尋常武官,就算左良玉這樣跋扈的大將也得對他畢恭畢敬,絕不敢有所冒犯。

而這個小校,叫他想起當初張守仁見自己的情形,還有他看過的浮山的那些將佐們,全部都是這種看起來桀驁不馴的眼神,叫他心中極不舒服。

現在時勢已經與當日不同,張守仁強勢前來,導致楊嗣昌也不能違背諾言,再追究當日舊過,雖然張若麒極力反對他招攬張守仁,在京中上竄下跳的反對,但從現在看來,調浮山軍的決心是對了。

“告訴你家大人,如果他在年前趕到的話,具體的做戰方略,本督師會等他趕過來之後,一起商量進行。”

“是的,督師大人!”

“唔,你去吧。”

楊嗣昌點一點頭,罕見的對一個千總以下的小軍官露出讚許的笑容……這個小校也是十分辛苦,帶着幾個部下,來往穿梭於湖廣與河南之間……楊嗣昌儘管高高在上,卻也知道,現在的湖廣和河南,交界地方,真的不是什麼好去處。

“來,賞他二十兩銀子!”

看到浮山軍使領了賞銀,氣宇軒昂的離開,楊嗣昌的心情也是變的格外輕鬆起來。

他轉身,對着自己的衆幕僚,微笑道:“衆位先生,此次學生布置剿賊軍務,面對左崑山時,心中更有底氣矣。”

原本的打算,是以平賊將軍印拉攏左良玉,同時用陝西副將賀人龍防備漢水,扶持他做爲接替左良玉的力量,用來牽制左良玉的力量,達到大小相制的效果。而自己,將從中御,提調起來就順手了。

官兵的力量大於獻賊,這一條毋庸置疑,關鍵就在於將士是不是聽命,依令行事。

按照他和崇禎的預估和他的保證,一年之內,把張獻忠逼迫在川陝和湖廣的三省交界地方,慢慢削弱他的力量,使他的兩萬精銳漸漸打光,兩年之內,就可以收功。

歷史上楊嗣昌的佈置是有效的,雖然在他督師之後,官兵又有白土山之敗,左良玉又一次被打的很慘,但後來糧餉軍械接濟上來,張獻忠打一仗虧一仗,精兵越打越少,官兵卻是越打越多,瑪瑙山一戰後,張獻忠只剩下幾千人,關鍵時,派人修書給左良玉,言明朝廷對他的忌憚和猜忌之意,一旦張獻忠完蛋,也是左良玉被治罪之時。

這當然是離間,但離間十分高明,也是直入左良玉的內心……最高明的離間計就是這

樣,離間者只是向被離間者指明瞭一個他自己一直擔憂的事實……左良玉中計了。

不管楊嗣昌怎麼逼迫,他就是出工不出力了,張獻忠由此緩過勁來,後來抓了一個空檔,趁着襄陽城防空虛時,率輕騎偷城,李定國也是在這一役中嶄露風采,奠定了自己成爲名將的堅實基礎。

對楊嗣昌來說,有了張守仁這顆強力棋子,而且肯定是站在自己一邊的強力棋子,整個湖廣局面出現了可喜的變化,他和幕僚們商議良久之後,終於自信滿滿的道:“縱使左崑山跋扈依舊,有了張國華,學生便有信心,半年內集結完畢,一年之內,應該就可以建功了。”

他喜不自勝的道:“一年半之後,學生便可與衆位一起返回京城!”

……

……

“唉,我河南到處是災荒,本撫臺尚且是頭疼醫疼,腳疼醫腳,到處都是火星子,哪裡蒐羅幾千石的糧食與他?”

早晨聽說有一支強勁兵馬駐在城外,意態不明的時候,李仙鳳這個巡撫嚇的面無人色,差點就要下令把全城的城門全部關閉。

雖然浮山兵馬是駐紮在攔馬牆和護城河外,真的要攻城還有相當遠的距離,足可叫城門處準備,所以黃澍等頭腦清楚的官員就把李仙鳳勸說下來,然後黃澍是自告奮勇,陳永福則是無可推託,兩人一起出城,等趕回來時,巡撫和巡撫在內,城中的文武大員,尚且齊聚在巡撫衙門裡等候。

李仙鳳在當時的督撫中還算是幹練的,最少不算昏聵,但提起張守仁要糧的事,他也是有肉痛之感。

這兩年來,河南的災害一年比一年嚴重,他這個巡撫心裡清楚,自己等於是坐在一座活火山時,時刻都有火焰噴發,唯今之計,多留一些存糧在手纔是真的,一聽說城外有外兵過境,還要求補給,自然是滿心的不情願。

正在此時,外間有一個幕僚匆忙進來,對着李仙鳳使了一個眼色。

“老先生請說,此間亦無外人。”

“是,適才周王宮中派了人來打聽城外的事,聽說是過境的山東兵馬就回去了,剛剛周王殿下又派了人來,說是這支兵馬是去打陝寇,所需糧草,河南這邊理應供給。殿下還說,知道撫臺這邊也很爲難,所以周王殿下願從自己的庫存裡撥給一千石,不足之處,請諸位老先生多方設法,總要周全爲上。”

當這個幕僚轉達周王的意思時,衆官已經全部站立,神色肅然,待最後明顯是周王的原話,而這位十分賢明的親王又一次慷慨解囊,也令在場的文武官員心中十分敬佩。

“既然殿下有令旨,吾等尚復何言?”

周王的威望在城中是沒有什麼人能硬頂回去的,和廢唐王逾越底線的做法不同,周王雖然對地方之事多有干預,但多半是親藩份內的角度出發,很少有行差踏錯的時候,而且待人接物,十分和善,是以在開封城很得民心。最要緊的,便是周王府是開封城中幾十家親郡王的族

長宗主,河南親王就七個,郡王數十,其中又有不少在開封城民,周王也有不少莊田,也做買賣,總體來說名聲尚過的去,對百姓剝削的不似別的親藩那麼兇狠和肆無忌憚,因此威望不低,城中文武官員也指望周王約束其餘親藩,畢竟開封的周王纔是長子大宗,其餘的郡王和鎮國將軍們,都是打周王府中繁衍生息出來的。

周王有了決斷,李仙鳳等人自然也不會反對,當下各人計較商量,決意湊起兩千石精糧,四五千石馬匹豆料,數字也不算少了。

“他們不過是過境客兵,我們河南又沒有用他的地方,給這麼多糧食,實在是不少了。”

“這是周王殿下的意思,也是顧全朝廷大局,沒辦法,只能我們河南人多吃些虧。”

“好歹是要敷衍一些,否則楊閣部那邊也不好交待,奏上一本,皇上急怒起來,也是我們吃罪不起的事。”

“是的,”衆說紛紜,李仙鳳擺一擺手,止住衆人話頭,笑着對黃澍道:“就請黃大人再辛苦一次,出城與張徵虜關說。”

“當仁不讓,下官再走一次便是。”

“好,好。”李仙鳳了結了一樁難辦的公事,心情放鬆和愉快起來,很隨意的問道:“他們在這裡駐營幾天?若是時間久了,不妨到西城的大寺附近去住,張徵虜和麾下將領,亦可住在城中,可以着人給他們安排公館。”

“張徵虜說只紮營一到兩天,我們供給的糧草運送到營,他們就起程。”

“這麼急?”

“還真是沒見過這麼着急的將軍。”

“開封繁富,他們麾下將領和兵士不準進城,難道不生變故?”

在座衆官都是十分稀奇,路過開封這樣的大城池,很少有將領不放部下進城逛逛的,就算在城中不敢胡來,但在外頭搶的銀子,不到大城中用,又能在哪裡用呢?大軍入城,花街柳巷到上等的青樓,各種檔次的酒館都是要大發其財,這也是當時普遍的規矩了。

“徵虜不一定進不進城,麾下將士,聽說是不準進城,怕耽擱行程。”

“怪不得他們行軍如此迅疾。”

“那麼,”李仙鳳躊躇道:“糧草徵調,有點兒太急迫了。”

“下官願意專責此事。”城中遇到緊急公事,黃澍向來義不辭,況且,這一次他是對張守仁和其部下產生了濃烈的興趣。

李仙鳳終於慨然道:“張徵虜如此勤勞王事,我們也不能太過小氣,若他進城,當大擺酒宴,爲他接風再錢行。”

……

……

黃澍再一次出城門趕赴浮山軍營的時候,隨行的還有一百多丁壯,這是他從城中義勇大社和府衙之中抽調的人手,人人都知道他出手大方,賞銀豐厚,所以被調集的時候都是興高采烈。

每人都是推着一輛小車,上面是一些活雞活鴨和整頭的豬羊之類,在糧食都困難的現在,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了。

(本章完)

第二十八章 軍法第七百五十八章 演講第五百三十章 南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帥帳第三百六十八章 動員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子奴第六章 準備第四百零四章 計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四十二章 迎敵第六百七十章 開火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一百三十九章 斬首過千第三十六章 助手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三百一十七章 騎兵對騎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手碰好手第七百六十九章 松山第七百三十三章 淮安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五百五十六章 共鳴第五百二十九章 徵調第一百零一章 官道第三十二章 喜事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殺第五十章 出招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意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第三百八十章 逃離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四十七章 交易第四百九十一章 遼商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第七十六章 黑室第八百一十章 痛快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五百四十二章 聯營第六百二十四章 勾結第八百零二章 各旗第四百七十五章 柔情第二十三章 小心思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子奴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二百四十一章 田間第七十六章 黑室第二百二十九章 貴客第九章 叩見千戶第六百六十七章 人市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風骨第二百七十三章 巡營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四百五十四章 棍子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六百三十二章 臨清第五百五十九章 司禮第八十六章 拉練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收穫第六百四十三章 質變第三百四十一章 行刑第四百九十四章 淘金第八十九章 入城第五百零九章 曉諭第六百九十四章 營務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二百七十八章 亂象第六百三十一章 找死第二百四十七章 得賢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志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二百三十八章 齊射第二百六十章 比試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客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二百九十章 開道第二百九十八章 宿營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二百四十四章 井第四百八十九章 剷平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鄉第六百零四章 謀算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二百一十八章 統計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桶第二百章 火炮第十四章 槍術第四百八十九章 剷平第二百章 火炮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四百八十三章 畝產
第二十八章 軍法第七百五十八章 演講第五百三十章 南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帥帳第三百六十八章 動員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子奴第六章 準備第四百零四章 計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四十二章 迎敵第六百七十章 開火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一百三十九章 斬首過千第三十六章 助手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三百一十七章 騎兵對騎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手碰好手第七百六十九章 松山第七百三十三章 淮安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五百五十六章 共鳴第五百二十九章 徵調第一百零一章 官道第三十二章 喜事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殺第五十章 出招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意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第三百八十章 逃離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四十七章 交易第四百九十一章 遼商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第七十六章 黑室第八百一十章 痛快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五百四十二章 聯營第六百二十四章 勾結第八百零二章 各旗第四百七十五章 柔情第二十三章 小心思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子奴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二百四十一章 田間第七十六章 黑室第二百二十九章 貴客第九章 叩見千戶第六百六十七章 人市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風骨第二百七十三章 巡營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四百五十四章 棍子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六百三十二章 臨清第五百五十九章 司禮第八十六章 拉練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收穫第六百四十三章 質變第三百四十一章 行刑第四百九十四章 淘金第八十九章 入城第五百零九章 曉諭第六百九十四章 營務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二百七十八章 亂象第六百三十一章 找死第二百四十七章 得賢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志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二百三十八章 齊射第二百六十章 比試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客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二百九十章 開道第二百九十八章 宿營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二百四十四章 井第四百八十九章 剷平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鄉第六百零四章 謀算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二百一十八章 統計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桶第二百章 火炮第十四章 槍術第四百八十九章 剷平第二百章 火炮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四百八十三章 畝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