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帥帳



說話的時候,這位遊擊將軍神態自若,倒是浮山軍人都感覺十分震驚和難過,但一時半會的,也是沒有什麼話可答。

在大家翻身上馬的時候,丁宏廣輕聲道:“看這張將軍臉上瘦骨棱棱,爲國效力的軍人竟是如此遭遇。”

姜敏也十分感慨,接口道:“這樣的事,在大明由來也非一日。文官太監都視武將爲奴,尋常小兵,連奴才也不如,宣大軍敢死悍勇又如何?皇上在深宮中又不知道,只被這些下頭的人哄騙罷了。”

這話是大逆不道,要是以前,大家一定不愛聽。

老百姓是一直把大明天子當成真龍天子來看,大臣可能有錯,太監沒有好人,但聖天子撫育萬民,那是絕對不會有錯,就算是一時不對,也是被那些該死的奸臣和太監給矇蔽了。

但在浮山軍中,張守仁是有意無意的施加影響,分析時政,把崇禎的一些明顯的錯誤有意無意的講解給大家聽。

結果到現在這個時候,不論別人如何,反正浮山營上下是對皇帝敬意有限了。

由張巖帶隊,大家很容易的就進了軍營,等到了盧象升的大帳之外,纔看到一些儀仗擺在外頭,但秋雨不停,那些儀仗旗幟和刀槍一類的擺設都被淋溼透了,現在是看不出一點威風勁道來了。

在帳外,也有一些親兵模樣的士兵,披着油衣,戴着斗笠在警備,看到是張巖帶人來,一個小校迎上來,把張巖和客人帶到主帳旁邊的偏帳裡頭等候。

“制臺大人,前去催糧的楊督司回來了。”

“哦,快傳他進來!”

在主帳中,盧象升正和一些幕僚在商討軍務,兩個總兵官和一些副將都在他的案下左右對座,等候下一步的軍務安排的指令。

軍中已經缺糧數日,盧象升派出一些將軍和幕僚四處催運糧餉,但他心中清楚,未必能有什麼大的收穫,但他盼望只要能弄回幾十石糧來,加上野菜什麼的能叫軍中暫脫危機,就算是十分幸運了。

聽到運糧督司回來,盧象升也顧不得先見別人,直接就命傳見。

姜敏等人落座後,張巖也是等不及,趕緊跑到主帳那邊去聽消息……糧食,已經成爲宣大軍的命脈所在,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末將叩見制臺大人。”

靴聲囊囊響起,大約是那個楊督司回來,進帳之後,先就跪下叩頭。

“起來,起來。”

盧象升聲音清朗,雖然是南人口音,但聽着十分清爽舒服。他聽起來聲音很急,對着那個楊督司直接道:“徵調到糧食沒有?”

“回制臺……”

“唉,只管說吧,不要猶豫。”

“人家連城門也沒有開。末將到那邊,把制臺大人的手令給那知縣看,結果那個知縣雖然承認公文無誤,但只管叫苦,也不肯開城門,只說城中也沒有糧食,末將好說歹說,說是我軍中已經斷絕兩日,再無糧食,軍中必定生變。結果那知縣只推說無糧,說什麼也無

用,末將再三求懇,連嗓子都說啞了,但就是沒有用……末將慚愧!”

這個楊督司說到最後,嗓音顫抖,帶着哭腔,顯然是對自己沒有完成任務而感覺慚愧。

“這不怪你。”

盧象升沉聲道:“本官向保定巡撫請糧,結果也就是得了兩千兩銀子,你一個督司,人家肯同你說話,已經算是不壞了。”

“是,末將告退。”

盧象升身爲一軍主帥,按說不該這麼公然抱怨,但他的軍隊從通州一路南下,和韃子游騎打過好多次,諸路明軍,也就是他和清軍咬的最近最緊。

結果高起潛同他爲難,對他的軍糧一直不肯供給,地方官員也是見風使舵,眼見盧象升大逆帝意,得罪人太多,於是也都不敢供給他軍糧,上到總督巡撫,下到州縣官員,一遇宣大軍調糧,總之就是不給。

有敷衍面子的,還給一兩千銀子,用做軍需所用,但現在戰亂的時候,百姓都在逃亡,商人更不知去向,有銀子又找誰去買糧?

無奈之下,盧象升也只能放鬆軍紀,有時候任由軍士去搶糧,搶糧的時候也難免有殺傷**掠之事,結果消息傳開,百姓更加不敢接近官兵,一遇官兵前來,就舉鎮成村的逃走,結果軍需更加供給不上,已經成爲惡性循環。

到這裡,軍糧消耗乾淨,士兵已經開始餓肚子,結果四處調糧的文武官員仍然是到處碰壁,沒有一個成功調來糧食。

這種境況下,盧象升沒有罵娘,已經是因爲他是文官出身,涵養氣度不是尋常人能比了。

盧象升不罵娘,倒不代表那些武將不罵。

楊國柱和虎大威已經是總兵官,楊國柱還是加號將軍的總鎮總兵,資格夠了,當下自是破口大罵,把四周的州縣官員罵了個狗血淋頭。

他們罵閣老尚書和太監是不行,罵罵州府縣官,倒也沒有人敢說什麼。

現在全軍斷糧,已經吃了幾天的野菜和雜糧粥,再耽擱下去,連雜糧野菜粥都吃不上。戰馬都已經瘦骨棱棱,再這麼下去就沒有辦法駝人做戰,會大批大批的死去。

這樣的後果當然嚴重,但大家清楚,勸盧象升退兵或是到有糧的地方暫避一時,都是很難得到他的同意。

果然,在衆人罵了一陣之後,盧象升語氣很疲憊,但也十分堅決的道:“糧食,本撫院會繼續想辦法,諸位將軍,隨本撫院一起巡營,安撫軍心。”

“是,願隨制臺大人。”

諸將語氣無奈,但也只能答應下來。

這也就是宣大軍,換了遼鎮,不要說沒糧食吃,便是沒餉銀髮,全鎮都會鬧餉,將領會根本無法制約下頭,便是總督巡撫,也根本無能爲力。

巡撫因爲士兵鬧餉而自殺的,在大明也不是沒有過。

宣大軍此時不僅無餉,亦是無糧,軍心士氣還能維持,將領還能聽命行事,真是十分難得。

見盧象升要走,張巖連忙上前,跪下將浮山軍人前來的事稟報

了。

盧象升十分意外,徵了一徵,才道:“膠州官員倒是有心。”

“是的,末將也是這麼說。”

“既然是遠途而來,就見一見吧。叫他們進來,隨我一同去巡營。”

“是!”

張巖趕緊答應,然後到偏帳將姜敏和丁宏廣兩人帶過來……浮山這邊只有這兩人是官身,都是百戶把總的告身,勉強夠資格進來拜見。

“卑職叩見制臺大人。”

浮山營是不講跪拜禮的,兩人下跪之前,對行跪拜禮也沒有什麼,在入浮山前反正一直是行跪拜禮的。

但當跪下之後,心裡卻有一股壓不住的彆扭感覺。

好在盧象升不是普通的文官,他已經從案前出來,正在披油衣,帳裡也是十分的泥濘,雖然總督的帥帳選的地勢高,雨水沒有進來,但諸將出來進去的,帶進來不少泥污,堂堂宣大總督,加兵部尚書並總督天下勤王兵馬,這樣的大人物居然就在這樣的地方見人辦公,睡也只是睡在後頭的小帳篷裡頭……無論如何,姜敏和丁宏廣在心中都是涌起一絲敬意。

“你們都起來吧。”盧象升隨口吩咐着,在兩人起身後他便先大步而行,姜敏和丁宏廣也是趕緊跟着。

盧象升邊走邊問道:“你們知州和守備都有心了,不過,爲什麼會想起送我們糧食?”

“我家將軍常說,好的將領是軍中之膽,一個主將要叫下頭看了就有膽氣,有了主心骨一樣。而糧食,就是將領之膽,無糧之將,自然也無膽做戰,雖然宣大鎮有朝廷調撥糧草,但長途行軍征戰,很可能會到我們山東境內,將糧送到東昌府臨清,也可以派人送到北直隸境內,或是河間府附近,這樣如果大軍經過,也可以不無小補。”

“你們思慮的到是周全……”盧象升一直大步走着,到了外頭,雨淋漓而下,打在人的身上臉上,在帳中久了,被雨這麼一淋,盧象升彷彿是精神一振,回頭對兩個浮山軍人笑着道:“不過我們去不成臨清,怕是就要在這幾天和韃子決戰,你家守備好意,只能心領了。”

他連多少糧食也沒有問,顯然是決心下定,根本不可能移軍就糧。

其實按張守仁給宣大鎮設計的路線,可以從河北西北方向一直向東南,過會通河到臨清,繞了一個彎,但仍然是與清軍的主力平行,高起潛等人不怕斷糧,可以不理,只要宣大鎮到臨清一帶,又可就糧,不至於叫三軍捱餓,又可以護衛臨清和東昌府的安全,使清軍不能從臨清繞道進入山東,是一舉兩得的事。

但盧象升顯然不會按張守仁的想法行事,在雨中,他翻身上馬,策馬前行,這是一匹赫赫有名的好馬,名叫五明驥,肩高比一個普通的小個子士兵要高出半個頭來,盧象升昂然大漢,騎在這馬身上,更是顯的威風凜凜,不象一個文官,反似一個征戰廝殺的武將中的惡漢。

這位總督,顯然已經拿定主意,就要在這幾天,還保有體力之時,與清軍擇機決戰!

(本章完)

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撿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拉練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五百八十六章 狂喜第三百九十三章 知恩上架公告第八百一十九章 艦炮第二百八十三章 早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巴圖魯第四百三十三章 毒蛇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四百零三章 擴張第六十九章 浮山主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六百九十二章 搬遷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八百零二章 各旗第二百一十六章 被埋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變遷第七百九十九章 沿海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六章 準備第四百三十九章 衝擊第六百五十三章 調令第七百六十一章 動員第六百二十三章 漕運第四百三十七章 雨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六百零三章 縱論第三章 煮鹽第二百九十九章 計算第一百九十四章 計議第八百零九章 短兵第六百三十二章 臨清第三百七十四章 往昔第七百四十二章 預算第三百二十九章 割頭兵第六百章 文武第七百二十五 深夜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七百八十章 十鎮第六百三十七章 相會第六百四十章 官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集合第七百零九章 成就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四百七十三章 廝見第七百五十九章 瀋陽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五百一十四章 疑惑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六十二章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朝第七百三十三章 淮安第一百八十五章 礦區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盤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六百三十三章 正目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七十三章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三百三十章 入城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二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三百二十三章 威力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一百一十三章 指揮僉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得賢第一百九十七章 教官第二百三十七章 重炮第八百零七章 末路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二百六十八章 賺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七百二十章 泥途第三百九十二章 虎狼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一百五十七章 示以威福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六百零九章 書信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動第三百六十四章 亂局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四百二十八章 抵達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四百九十七章 戰馬第二百三十八章 齊射第五百五十六章 共鳴第七百三十章 追逃第七百零三章 勸說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服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四百一十七章 缺口
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撿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拉練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五百八十六章 狂喜第三百九十三章 知恩上架公告第八百一十九章 艦炮第二百八十三章 早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巴圖魯第四百三十三章 毒蛇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四百零三章 擴張第六十九章 浮山主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六百九十二章 搬遷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八百零二章 各旗第二百一十六章 被埋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變遷第七百九十九章 沿海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六章 準備第四百三十九章 衝擊第六百五十三章 調令第七百六十一章 動員第六百二十三章 漕運第四百三十七章 雨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六百零三章 縱論第三章 煮鹽第二百九十九章 計算第一百九十四章 計議第八百零九章 短兵第六百三十二章 臨清第三百七十四章 往昔第七百四十二章 預算第三百二十九章 割頭兵第六百章 文武第七百二十五 深夜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七百八十章 十鎮第六百三十七章 相會第六百四十章 官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集合第七百零九章 成就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四百七十三章 廝見第七百五十九章 瀋陽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五百一十四章 疑惑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六十二章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朝第七百三十三章 淮安第一百八十五章 礦區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盤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六百三十三章 正目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七十三章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三百三十章 入城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二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三百二十三章 威力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一百一十三章 指揮僉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得賢第一百九十七章 教官第二百三十七章 重炮第八百零七章 末路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二百六十八章 賺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七百二十章 泥途第三百九十二章 虎狼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一百五十七章 示以威福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六百零九章 書信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動第三百六十四章 亂局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四百二十八章 抵達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四百九十七章 戰馬第二百三十八章 齊射第五百五十六章 共鳴第七百三十章 追逃第七百零三章 勸說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服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四百一十七章 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