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



王德化喝了幾口蔘湯後,輕輕放下,這才以篤定的語氣對曹化淳說道:“皇上雖然嘴強,不過以我對皇上的瞭解,張守仁調走怕是成必然之勢了。”

曹化淳微微一笑,欠身答道:“印公在,還有什麼事能出印公左右掌握?”

“也不能這麼說。”

王德化眼神中閃過一絲陰霾,沉聲道:“這一次也是姓張的自己生事,所以才這麼順利。”

“榮成伯在京師時,還真瞧不出來對內監有何意見,何以在湖廣就敢如此?”

“此一時,彼一時啊。”

王德化點頭道:“他上次進京時纔是遊擊,奉承巴結也是該當的,幫着薛韓城鞏固地位更是要緊的事。現在,他已經能獨立門戶啦。”

“憑他是孫猴子一個,也甭想跳出印公的手掌心啊。”

“看吧,再看。”

對曹化淳的奉承,王德化並不願全盤接受。事實上張守仁這個異數大約已經是皇帝感覺不安,當初接到張獻忠授首時的歡喜可能爲新的苦惱所取代。

對太監來說,與文官一樣的心思,出現一個爵祿地位實權都超出掌握範圍的大將軍,並不算是一件好事情。

“皇上一時糊塗!”他在心裡這樣想着。

曹化淳頓了一頓,身子也向王德化這邊傾了一些:“既然此人出面攪和,那麼,就叫東林的人發動吧?”

“要倒韓城了麼?”

“皇上也有此心吧?前一陣,爲了安撫張守仁怕是要拖一拖,現在張某人這樣生事,皇上一定在想辦法敲打他一下,此時來倒韓城,正是最佳時機。”

“唔。”王德化想了一想,首肯道:“確是好時機。韓城也是久不安於位了,再耽擱下去,彼此都不算好,這樣吧,請他回原籍歇息幾年去吧……”

“好,如此,就算印公首肯了。”曹化淳此來,就是替東林那邊試探消息,王德化終於點頭,他心中十分欣喜,站起身來告辭。

因爲有心事,王德化沒有送他,只是在椅中欠了欠身。

“不敢當,不敢當。”曹化淳倒退着,急步走出了房門。

他是受東林那邊所託,有暗線一直和他聯絡。宮中的司禮諸監和東廠、御馬監等大太監東林都有門路在走,原本曹化淳和東林並不算做一路,但京師局面一變再變,現在曹化淳已經和東林黨綁在一起了。

從王德化的住處出來後,曹化淳趕回自己住在東廠衚衕附近的私宅,大太監在皇宮之外都有自己的宅邸,王德化和王承恩都有,他當然也不例外。

不僅有宅邸,曹化淳還將自己母親和本家侄兒一家都接了來,在他死後,這個過繼的侄兒可以繼承他的財富和宅邸,同時也是歸嗣在他的名下,每年以兒子的身份祭祀他,使得在陰間可免於不得血食的饑饉。

在這個年頭,過繼的兒子和親兒子是一樣的,在曹化淳下轎後,侄兒和侄媳都

在二門處候着,招呼下人替他換衣服,上茶湯飲子,和大戶人家的兒子媳婦一樣,需要伺候的老封翁舒舒服服的。

“罷了,拿門冊來看。”

到上房同母親請了安,說了兩句閒話,曹化淳纔回到自己的住處,在書房中坐住了,拿來門冊閱看。

這種門冊是記錄投過帖子的客人名錄,曹化淳看了之後就等於人家沒有白跑一趟,門包也不會白送,就算不得見到他這個東廠提督太監,好歹也算是留下一點印象。

太監的門庭一般不會有文官來拜訪,只有勳臣和京營武將,還有一些商人之類,當然,來往更多的還是宮裡的太監,夠資格出宮拜訪的,最少也是少監一流,私邸會面,增加彼此情誼,也是太監在宮中編織關係網的手段之一。

今日曹化淳顯然是有目的的尋找着客人的名單,待翻到一個熟悉的名字時,他微微一笑,對侍立的侄兒吩咐道:“請吳大人過來吧。”

“是,大人請稍候。”

來人的身份是清流清貴,品秩低而身份高,曹化淳的侄兒親自去請,過了一刻功夫之後,一個穿着藍色六品文官官服的官員便在延請之下走了進來。

“來之呀,叫你久候了。”

“不敢,公公每日在宮中已經辛苦,下官還來打擾,實在不該。”

“哈哈,來之言過其實了。”

兩人寒暄一陣,曹化淳才若無其事的道:“周相公所拜託之事,今日印公點頭了。”

所謂“周相公”就是在野的前大學士周延儒,原本算不上是東林的人,但此次爲了復職已經與東林中人和解,並且與復社的張溥約法三章,表示復職後不貪不腐,一心用在國事上,有此承諾,張溥和其復社同道才爲周延儒搖旗吶喊,替他洗涮名聲,這幾個月下來,周延儒重新入閣的風聲已經高漲。

當然現在首要的任務是把薛國觀倒下去,薛國觀下野,等於是周延儒派和溫體仁派系對決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只要薛某人一走,周延儒的復位只是時間問題。

在此之前,殺出了一個楊嗣昌這匹黑馬,以東閣大學士出鎮在外,首輔最少也得是五六年後的事了,但現在楊嗣昌以卓越的戰功成爲了首輔的有力竟爭者,薛國觀倒臺後,內閣衆大學士的位置如何變遷,現在還算是一個迷。

“好消息就是張守仁屢次出事,皇上心裡厭倦,大約不欲他久留湖廣了。”

吳昌時面露喜色,笑道:“此人一走,楊閣部重新整合湖廣兵馬都需一段時日,想再立如去年冬末那樣的大功,難矣。”

“呵呵,事在人爲麼,楊閣部是大才,總會有法子,所以你們要如何做都好,但還需加快一些纔是。”

曹化淳和東林黨交結越深,就越是心驚對方在各方經營出來的深厚人脈和勢力。論軍事來說,那些南方的督撫和東林黨有破不開的關係也就算了,象安慶和鳳陽兩個巡撫手握重兵,全部是東

林黨的人,江西巡撫,勳陽巡撫等等,也全部是東林黨的前輩人物。

如果光是如以前的印象,以爲東林黨就是一羣在士林中有號召力的書生,那簡直就是大錯特錯,錯的太離譜了!

南方是東林一家獨大,在北方來說,兗州總兵劉澤清是東林的武力支持者,湖廣鎮總兵左良玉也和東林有說不清的關係,這樣一股力量,確實有在天啓年間挑戰九千歲的能耐,當時的北部邊防是東林黨的孫承宗以帝師身份負責,登萊巡撫也是東林黨徒,此外朝中更是東林一家獨秀,如果不是豎敵太多,而且手段太殘暴,不給別人活路的話,就算是九千歲那樣有薰灼權勢的太監也是鬥不過東林的啊……

楊嗣昌此後這一兩年,肯定會受到多方掣肘和攻擊,稍有不慎,十二年冬擒殺張獻忠的大功就不那麼耀眼顯目了……不過這是東林黨人的事,曹化淳只負責宮中這一塊,外朝他們如何去做,他是不會多加干涉的。

“下官告辭,若有新的消息,還請公公及時通傳給下官。”

“好說,好說。”

欣喜之下,吳昌時立刻告辭,他在上次舉薦張守仁南下一事上捅了不小的簍子,招致了周延儒和張溥的嚴重不滿,如果不是資歷和官職還都管用,只怕東林復社都容不得他,老老實實回家啃老米飯去吧。

此次倒薛,他將是爭先鋒了,自己出頭賣力,無非也就是爲了將來,雖然春寒料峭,吳昌時的心裡,卻是一團火熱。

只是想起張守仁即將北上,這萬一要是在洪承疇手中立下更大戰功,解除錦州之圍……想到這樣的結果,吳昌時猛打了幾個寒戰,打定主意,回府之後,一定要修書給張溥,力勸他想辦法運作張守仁回登萊,將猛虎困於柙內,這纔是最穩妥的做法!

……

……

崇禎十三年二月二時,也是龍擡頭的時候,朝野上下,最爲轟動的就是戶部主事吳昌時狀告當朝首輔薛國觀之事。

身爲主事,並不屬科道,按說是沒有彈劾大臣的直接權力,吳昌時的奏摺,直接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說是賄賂薛國觀數千兩銀,圖謀調動至吏部,而薛國觀收了賄賂之後,並沒有按承諾替他調動官職,是以憤而上告!

這事兒,若說有可能是有,但一個復社出身而且是核心人物爲了幾千銀子狀告首輔,這其中政治角力的味道實在太濃厚了,事情一出,自是立刻引起舉朝關注。

被彈劾後,薛國觀便是立刻在家引避,國朝官員被彈劾時就暫且去職,等待後命。如果皇帝還要用首輔,自是立刻將吳昌時的奏摺嚴詞駁回,若是嘉靖年間,錦衣衛將吳昌時逮去關押也不是沒有可能。

在嘉靖與萬曆年間,首輔畢竟尊貴,自行引去可也,而被小臣彈劾落職的事情幾乎沒有。政治的穩定性,在內閣和內廷兩邊來說,都是十分要緊的。

但對崇禎來說,就沒有這方面的絲毫顧忌了!

(本章完)

第六百三十一章 找死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識見第四十六章 反制第三百三十四章 日出第七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一百零一章 官道第六百四十八章 突騎感謝您的支持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二百三十一章 許國第一百章 論政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將第二百七十一章 細雨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三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四百二十章 衆督臣第一百零二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視傷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警告第六百三十一章 找死第三十三章 雲娘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二十章 分配第三百九十二章 虎狼第五百三十三章 補給第八百一十九章 艦炮第六百零五章 真相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一百三十二章 斬首千級第六百九十章 本性第一百四十七章 視傷第五百四十七章 左鎮第七百一十二章 兼濟第五百零一章 集會第七十四章 姑娘們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二百五十章 知天下事第三百六十章 大兵第八百一十章 痛快第六百五十五章 剿撫第一百八十二章 學生和山長第二百三十章 入侵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六百四十八章 突騎第二百章 火炮第三十六章 助手第六十五章 東主們第四百三十三章 毒蛇第十二章 兵器第七十九章 兵痞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還鄉第二百零二章 非常戰場第三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七百六十九章 松山第四百九十二章 兩端第六百零一章 贈送第七百五十二章 寧遠第三百七十六章 例外第五百一十二章 鎮亂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七百五十九章 瀋陽第四百二十八章 抵達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蹤第六百八十一章 趕至第三百零八章 壞消息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破第一百五十八章 相臣度量第七十九章 兵痞第一百二十八章 狼羣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捕第四百四十章 兵部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襲第六百三十八章 菸草第六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送別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捕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三百五十一章 巴圖魯第一百七十七章 漲工資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六百三十九章 黨爭第二百九十五章 條件第一百三十八章 貿易發達的真相第四章 海盜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獄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二百章 火炮第六百零七章 荒唐第八十九章 入城第三十五章 探視第六十七章 物資第四百四十七章 爭鹽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六百四十五章 圍城
第六百三十一章 找死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識見第四十六章 反制第三百三十四章 日出第七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一百零一章 官道第六百四十八章 突騎感謝您的支持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二百三十一章 許國第一百章 論政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將第二百七十一章 細雨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三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四百二十章 衆督臣第一百零二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視傷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警告第六百三十一章 找死第三十三章 雲娘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二十章 分配第三百九十二章 虎狼第五百三十三章 補給第八百一十九章 艦炮第六百零五章 真相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一百三十二章 斬首千級第六百九十章 本性第一百四十七章 視傷第五百四十七章 左鎮第七百一十二章 兼濟第五百零一章 集會第七十四章 姑娘們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二百五十章 知天下事第三百六十章 大兵第八百一十章 痛快第六百五十五章 剿撫第一百八十二章 學生和山長第二百三十章 入侵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六百四十八章 突騎第二百章 火炮第三十六章 助手第六十五章 東主們第四百三十三章 毒蛇第十二章 兵器第七十九章 兵痞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還鄉第二百零二章 非常戰場第三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七百六十九章 松山第四百九十二章 兩端第六百零一章 贈送第七百五十二章 寧遠第三百七十六章 例外第五百一十二章 鎮亂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七百五十九章 瀋陽第四百二十八章 抵達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蹤第六百八十一章 趕至第三百零八章 壞消息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破第一百五十八章 相臣度量第七十九章 兵痞第一百二十八章 狼羣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捕第四百四十章 兵部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襲第六百三十八章 菸草第六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送別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捕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三百五十一章 巴圖魯第一百七十七章 漲工資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六百三十九章 黨爭第二百九十五章 條件第一百三十八章 貿易發達的真相第四章 海盜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獄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二百章 火炮第六百零七章 荒唐第八十九章 入城第三十五章 探視第六十七章 物資第四百四十七章 爭鹽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六百四十五章 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