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



濟南的亂局在城中的百姓可能是一生難以抹掉的噩夢般的回憶,數月之內,這個城市兩次陷入兵火之中,城中兩次失去秩序,很多人家破人亡,雖然平了亂事,傷痛卻可能要很久纔會被忘卻。

而遠在京城之中,對很多大人物來說,濟南的亂子既然沒有正式的奏報,就算是有一些風聲傳來,又何必去幹涉介懷?

京城之中,最關注的,反而是徵虜將軍張守仁獻捷後何時離京一事。

不知道爲什麼,朝廷遲遲沒有下旨着登萊鎮兵馬離開。

三月十五日是獻捷太廟,然後天子賜銀牌鐵鞭絲綢等物,並賜登萊鎮兵馬及京城中鰥寡孤獨牛酒,賜張守仁尚方寶劍,光祿大夫轉爲特進光祿大夫,又加遷了一等,而其餘的登萊鎮諸將,也是分別有重賞。

指揮僉事張世福爲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登州都司都指揮使,正二品勳職,另外加驃騎將軍,上護軍,世襲爲威海衛指揮使,實職則是授登萊鎮參將。

張世祿與張世強和蘇萬年等隊官,都是都督僉事,登州都司都指揮同知,外加定國將軍,護軍勳階,世襲則是爲衛指揮同知,實職也是授給參將。

孫良棟和曲瑞這兩個隊官,濟南一戰中立功極大,但張守仁不過是副總兵,他們的實職,也只能升授到參將,而在勳階與世職上,卻是已經與張世福相同,都是授了正二品的勳階下來。

趙啓年和留守浮山的馬洪俊這般資歷的副隊官,勳階爲正三品,世襲是四品或五品,實職便是遊擊將軍。

李勇新和朱王禮這樣資格的哨官,此次也是授登州都司以下各衛的衛指揮同知或僉事,從三品或是正四品不等。

李耀武這樣戰前纔是排級軍官,或是副哨官一級的,此次也是加授衛指揮僉事,實職也是千總了。

總體來說,朝廷是壓了張守仁半級,張守仁是副總鎮,壓的張世福等人也只能加參將銜,否則的話,憑浮山的兵力和戰力,這些將領,最少也都是成爲左右協副將或左右前鋒副將,而不象現在這樣,只能加分守參將。

而文吏系統,此次是無法可想,畢竟文吏們全轉武職,對張守仁兼併治理地方的計劃並沒有幫助,相反會成爲阻力。

這一次也只能委屈鍾顯鍾榮和張德齊李鑫等人,好在後加入浮山文吏系統的有不少是有舉人的身份,張守仁打算回浮山後,保舉這些人爲登萊兩府的佐雜官,象李鑫,就可以保舉爲膠州判官,以舉人身份任七品佐雜,倒也並不委屈,將來有機會再做轉遷的打算便是。

獻捷太廟時,登萊鎮副總兵張守仁騎馬於前,四周俱是穿着大紅補服的部將,兩千浮山將士穿着兵部臨時補發下來的鴛鴦戰襖,雖遠不及自己的軍服貼身漂亮,但也整齊威武,在長安右門重入皇城,萬衆矚目之中,一直抵達長安左門的太廟。

皇帝祭祀完祖先後,便是軍隊獻俘和獻上首級,諸多繁蕪複雜的禮儀之後,獻捷太廟之事纔算完成。

禮畢之後,皇城並整個京城,到處都是歡呼聲和燃放鞭炮的聲響。

自萬曆四十三年到如今

已經二十餘年過去,從楊鎬葬送二十萬王師之後,歷經瀋陽遼陽廣寧無數次慘敗,數十萬大明官兵葬身遼東戰場,光是總兵官和副將以上的將領便是數十員折損在遼東,一次又一次的慘敗之後,崇禎年間東虜又是三次入境,每一次給大明帶來的創痛都是深入骨髓,等傷痛好不容易在表面上回覆之後,又是再一次的入侵,帶來更大的傷痛。

整個北中國,包括山西河北山東諸省在內,從邊關到內地州縣,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破人亡,亦不知道有多少人家流離失所,被虜騎強掠至遼東,至死不得還鄉。

京城之中,前來避難的士紳和普通百姓也很不少,其中自有不少家人在歷次東虜入侵中死難的,當祝捷隊伍從皇城中開出來時,幾乎大半個京城的百姓都圍攏了過來。

“張少保公侯萬代!”

一個滿頭白髮的老者在道邊深深叩下頭去,佈滿皺紋的臉上,已經是滿面淚珠。

“父親,母親,張少保替您二老報了仇了,兒看到了,那麼多東虜的首級,裡頭可能就有殘害您二老的畜生在內,兒子無能,只能代您二老替少保大人多叩幾個頭了。”

一個穿青色長衫的中年人,也是在道邊拼命叩頭,砰砰的響聲,哪怕是在這樣喧鬧的時候都是聽的真切分明。

額頭之上,鮮血淋漓,而那種頻頻頓首之後,眼神中的悲切與釋然交織的色彩,令得看到的人,都是印象十分深刻。

至於那些撲在地上嚎哭的男女老幼,更令得原本是興高采烈的登萊鎮將士們,一個個都陷入沉默之中。

“望少保大人和麾下虎狼之士,能再多殺一些韃子啊。”

有人將雞蛋往過路的將士懷中塞去,嘴裡也只是盼望這支虎狼之師再多殺一些韃虜。

“這是替我全家老小送給列位的……”有人面色慘然,將一串串銅錢和散碎銀子往將士們手中塞去:“崇禎二年虜騎入境,我全家被害,只有一個弟弟被掠去遼東,也不知道是否尚在人世,我苟活世間,只盼能看到東虜有被族滅的一天,這些許微物,真是不足掛齒,便是要我全部身家也是該當的……”

說是些許微物,怕也是這個男子的全部身家,但他往將士們懷中塞去的時候,臉上卻是一點猶豫之色也沒有。

“爲了俺家大伯……”

“爲了俺爺……”

“俺娘……”

更多的人涌上來,離的遠的湊不上前來,便是將那些吃食或是銅錢碎銀扔了過來,叮叮噹噹的落在將士們的腳邊,甚至是砸到了頭上和臉上。

“都收下來吧,”北上之時,張守仁就是親眼看到了北方百姓遭遇戰爭災害之慘,到了此時,才又更深一層的領悟到了這一點。騎在馬上,他慨然道:“但願有一天咱們登萊兵馬,能夠掃平遼東,將東虜趕出邊牆之外,而這幾十年的血債,亦非要叫他們償還不可。”

張世福道:“到此時,才能知道嶽爺爺所謂直搗黃龍府是何等樣心腸。”

孫良棟道:“但願皇上也是一心打到底,那咱們登萊鎮遲早會有直搗黃龍的一天。”

張世強向來不在人前多嘴,此時卻是微微搖頭:“朝中文武,以俺看來,心懷大局的少,只顧自己私慾的多啊。”

“當年是文恬武嬉,現在也差不多吧。”

“咱們大人已經是一鎮之首,練成三五萬精兵後,東虜也算不得什麼。”

“難,唉,難!”

“男兒丈夫,何必如此畏難?我知道你們是一路見識過來,看到地方情形和中樞無能,不過有大人在,管是東虜或是什麼,咱們只管蕩平它去便是!”

孫良棟平素有點陰陽怪氣,此時卻是意氣豪強。衆人也知道他的秉性,其實最是面冷心熱,見到眼前百姓擁戴,而又見過河北河南一帶地方被東虜殺戮之慘,以孫良棟的秉性,自是恨不得立刻就揮刀殺向遼東纔好。

“現在要緊的,就是趕緊回浮山去,練新軍,練出一支精兵來。”

再往下,孫良棟沒說,事實上他也不知道往下怎麼辦。浮山從無到有,從幾十人的親丁隊到一個幾萬人的軍鎮,涉及到的東西太多了,張守仁還有一個通盤的打算,底下這些部將,恐怕能把視角和思維延伸那麼廣和深遠的,怕是沒有。

“最多三五天,怕就能成行了。”

張世福自信滿滿的說道。

……

……

從十五日獻俘太廟,皇帝又在午門前召見,賜物賜酒,當時全營上下,痛飲一場。但張世福自信滿滿的話,卻並沒有實現。

整整十天過去,眼看就要到月底,對一個普通將領和軍鎮來說,在京城耽擱十天半個月不算什麼,正好可以在京城這樣的繁華地方多呆一陣子,對張守仁和他的麾下將領們來說,卻是一件頭疼的事,大家都着急上火,急着回浮山訓練新兵,而且也出來幾個月了,想家也是人之常情。

好在濟南的事順利解決,也使得全營上下一片歡騰。

大家都是明白,所謂商團不過就是浮山營的外延,這樣一來濟南等於控制在浮山手中,濟南府城在手,濟南府一府之地也等於拿到了,青州自然也順利拿下,加上一個浮山派了騎兵剿滅零星土匪和響馬的東昌府,這兩個半府的地盤是拿到手了。

這就等於浮山鹽利加了一倍還多,畢竟青州和濟南兩府比登萊要強的多,就算是殘破的東昌也比登萊要富裕的多,等東昌回覆元氣,浮山鹽利從一年百來萬到二百萬以上肯定是毫無問題了。

還有星羅棋佈的農莊,猶如棋盤上的一顆顆落子,已經被張守仁布置在幾府之內。有農莊就有安置的流民,就要佈置團練結寨自保,等於是軍政農兵一體,這個妙處,除了張世福和姜敏等少數人知道外,大多數人只以爲將來會有更多的糧食。

有錢有糧,自是萬事不愁。

但始終不得歸鄉,這使得人心漸漸浮燥起來。

這日傍晚,有輕騎入營,到得張守仁架前,這個遼東來的騎士也是十分敬畏,沒有那種遼鎮的人對別的軍鎮那種高高在上的架子,打千請安後,這個遼鎮的人便呈上一張大紅雙帖:“鄙鎮上下,誠心請少保赴宴。”

(本章完)

第七百一十五章 買船第六十一章 擴軍第三十九章 目標第七十一章 海上鹽田第三百二十九章 割頭兵第六百零七章 荒唐第四百七十六章 海防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場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八百一十二章 險山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慈大慈第七百三十五章 鉅變第一百五十六章 烏龍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道周第一百一十三章 指揮僉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列陣第四百九十三章 菸草第五百三十四章 孤童第六百六十一章 會館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十一第七百五十二章 寧遠第一百七十七章 漲工資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第七百一十二章 兼濟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三百零四章 商談第五百三十八章 黑豆第七百二十七章 白髮第四百六十三章 學術人才第六百五十章 耀眼第三百九十四章 孔府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六百八十四章 徵誅第六百六十一章 會館第四百八十章 開源第一百二十六章 列陣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五百二十三章 判斷第五百七十九章 狙殺第五百三十章 南下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七百一十八章 造艦(加更)第八百一十八章 巨炮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五百八十章 成功第六十四章 不能忍第四十九章 試射第五百二十六章 義子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款第六百六十七章 人市第三百一十四章 果決第七十章 小吏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第六十二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菸草第六十七章 物資第四百四十四章 君皇第六百零三章 縱論第二百零九章 新任命第二十八章 軍法第五百章 圖謀第八百零一章 時機第五十四章 軟禁第二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七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三百二十八章 霸氣第五十三章 入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第一百一十七章 晉商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四百三十九章 衝擊第四百四十章 兵部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破第六百一十二章 京營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六百九十九章 反水第五百二十一章 盤算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變化第一百三十九章 斬首過千第七百零七章 收穫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識見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心第四百三十三章 毒蛇第二百二十二章 爲何而戰第六百二十五章 奧妙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鄉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收穫第七百六十九章 松山第六百六十五章 妄想第五十九章 地盤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會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
第七百一十五章 買船第六十一章 擴軍第三十九章 目標第七十一章 海上鹽田第三百二十九章 割頭兵第六百零七章 荒唐第四百七十六章 海防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場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八百一十二章 險山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慈大慈第七百三十五章 鉅變第一百五十六章 烏龍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道周第一百一十三章 指揮僉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列陣第四百九十三章 菸草第五百三十四章 孤童第六百六十一章 會館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十一第七百五十二章 寧遠第一百七十七章 漲工資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第七百一十二章 兼濟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三百零四章 商談第五百三十八章 黑豆第七百二十七章 白髮第四百六十三章 學術人才第六百五十章 耀眼第三百九十四章 孔府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六百八十四章 徵誅第六百六十一章 會館第四百八十章 開源第一百二十六章 列陣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五百二十三章 判斷第五百七十九章 狙殺第五百三十章 南下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七百一十八章 造艦(加更)第八百一十八章 巨炮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五百八十章 成功第六十四章 不能忍第四十九章 試射第五百二十六章 義子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款第六百六十七章 人市第三百一十四章 果決第七十章 小吏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第六十二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菸草第六十七章 物資第四百四十四章 君皇第六百零三章 縱論第二百零九章 新任命第二十八章 軍法第五百章 圖謀第八百零一章 時機第五十四章 軟禁第二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七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三百二十八章 霸氣第五十三章 入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第一百一十七章 晉商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四百三十九章 衝擊第四百四十章 兵部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破第六百一十二章 京營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六百九十九章 反水第五百二十一章 盤算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變化第一百三十九章 斬首過千第七百零七章 收穫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識見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心第四百三十三章 毒蛇第二百二十二章 爲何而戰第六百二十五章 奧妙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鄉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收穫第七百六十九章 松山第六百六十五章 妄想第五十九章 地盤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會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