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動員



從石廷柱處出來,丁宏廣但覺大汗淋漓,一時半會都是說不出話來。

隨員之中,也有幾個軍情處的人,此時也都是面色凝重。

不可否認,石廷柱貪婪下作,這纔給了浮山可乘之機。八旗之中,包括滿洲在內,盡有一些蛀蟲可以收買,否則的話,在皇太極的嚴禁之下,浮山一年要損失幾百萬的純利。

在這樣的貿易順差之下,滿清確實是在大失血,只是這個時代的人對貿易順差逆差毫無感覺,只是皇太極害怕貿易之下走漏軍情,同時是隱約感覺到了金銀流失,這才下了禁令。

不過和後世一樣,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破壞禁令的肯定反而是與下令者關係最密切的一羣,這也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張守仁在當初建立貿易體系時,就從來沒有擔憂過禁絕這一點。

在後世那麼強大的科技面前,走私一樣是難解決的難題,在這個時代,傳遞幾百裡外的信息要好幾天的時間,反應和決斷就更久了,能在遼南數千裡的海域將走私船隻全擋在國土之外,除非是動員十萬大軍,遷走沿途數十里內的所有居民,並常設大軍防備看守……問題是,皇太極能下得了這個決心嗎?

從走私這一角度來說,丁宏廣利用晉商的關係又搭起了陸路這一條線,利潤一樣可觀,順道還能和蒙古人貿易一番,所得更多。

但是從整個明清做戰的角度來說,石廷柱適才所言,卻是將衆人的信心擊的粉碎!

一路過來,雖然不免有局外之感,但看到無數的大明好兒郎揮師東向,看到無數的百姓民夫運送糧草,看到無數的官員將領,運籌帷幄,私心而論,自然是無比渴望大明能夠戰勝強敵,恢復失土。

哪怕是身在浮山這個集團之中,隱然有自立之氣象的時候,大家的心思,仍然如此!

已經好幾年的民族大防的教育,使得登萊青濟諸府的有識之士,無不意識到東虜的危害之深重,在山東,只要提起東虜,自然而然的就是切齒痛恨。

八旗多次對漢民的屠殺,特別是當年老奴在時殺戮甚慘,這是現成的教育題材,加上前兩年山東遭遇極慘,很容易就是同仇敵愾。

現在被這姓石的一說,衆人都有信心粉碎之感。

“這傢伙所說的也未必就對……”

一個新畢業的軍情武官畢竟不願這麼輕易被敵人的言辭所折服,小聲的嘀咕着。

衆人沉默的走着,四月的瀋陽仍然十足冰寒,晉商在城中有固定的落腳地方,衆人一起向落腳點走着。

這時突然傳來一陣低沉的海螺號聲,行走在街道上的人們紛紛停住了腳步,側耳傾聽着。

瀋陽城中漢民較少,留在城中的多半是漢軍旗人,此外就是穿着箭衣和蒙古皮袍的蒙古人最多,還有一些喇嘛薩滿模樣的人們在沿街轉經行走,海螺號聲一響起來,所有人在同一時刻都停住了腳步。

很快,第二

次海螺號聲響起來了,這一次確定無誤後,很多行人開始在街上跑起來,在巷子裡頭,則是跑出來大量的滿洲男人,這些人多半都是矮壯身材,一副孔武有力的模樣。

丁宏廣等人還是頭一次看到這樣的情形,看到那些健壯如狗熊,臉上刀疤縱橫的女真漢子時,心中也是禁不住十分的緊張。

衆人出來之後,都是站在巷子口的路邊等着,不少人翹首顧盼,一副焦急的模樣。

丁宏廣回頭去看,但見石廷柱等人也是從府邸中出來,也是在路邊等候着,儘管身份高貴,但也是不能例外。

他心中不覺凜然生畏……無論如何,眼前所見的,確實是浮山將來必須戰勝的強敵!

過不多時,大路上過一隊揹着背旗的精壯騎兵,都是明盔亮甲,十分威武雄壯,尤其叫人注意的是盔管上插着的鵰翎獺尾,背後帶着二尺飛虎狐尾旗的傢伙!

這些人,比起他所見的韃子白甲兵,還要多帶幾分彪悍勇厲之色!每個人顧盼之時,眼中熠熠生輝,身上明盔亮甲,而且明顯是多重的重甲,馬匹兩側的插袋中都是長兵利器,所用弓箭,也是看上去就很嚇人的鐵製步弓。

“葛禮什賢營!”

在場的人有識貨的,輕聲叫了出來。

這個營和白甲及普通的旗兵不一樣,這是皇太極先將各旗的巴牙喇兵集中使用之後,又從巴牙喇兵中,也就是白甲兵中精中選精的結果。

他們都是最強悍的戰士,是皇太極的御營親兵,也是他直接掌握的最強悍的武裝力量!

哪怕是各旗的旗主,最少在此時是沒有資格管理和調動葛禮什賢營!

“皇上有令,所有旗下人,不論是披甲人還是養育兵,或是餘丁,男丁六十以下,十五以上,全部到各牛錄額真處報道,聽命時起三日之內出兵,遲誤者,定斬不饒!”

奔馳到各人近前時,所有的葛禮什賢營的兵丁都是大聲叫喊着,命令着。

他們是皇帝親軍,所宣佈的命令毫無疑問是皇太極的親命,沒有半點的疑惑可言。

而命令一下,就必須立刻執行,也是沒得商量。

在皇太極即汗位之初,雖然也是成年的立有大功的大貝勒,但有代善和阿敏幾個掣肘,甚至議事時大家並排坐,他的權威還是隻限於自己的一旗,後來用盡手段,現在直接掌握三旗,影響遍及各旗,他的一句話,就是不需要什麼八旗會議,其權威性,已經超過了努兒哈赤狂亂昏悖的晚年!

令行禁止,不過就是眼前的情形!

聽到命令之後,所有人都是毫不猶豫,立刻轉過身去,折向自己的家中。

過不多時,就聽到戰馬的嘶鳴聲,然後是不同的兵種穿着不同的甲胃,開始向外奔騰着。

穿着箭衣袍服的是旗下餘丁,多半是老人和少年,不過他們騎術一樣精良,也有人身上披着自備的鎖甲或棉甲,雖然老舊

殘破,也是擦的雪亮發光,穿在身上。

他們也是攜帶着步弓,和蒙古人喜歡用的小弓不同,滿洲全部旗下人都幾乎全用步弓,下馬步射,這是他們的特色。

這樣的餘丁和養育兵的數字最多,幾乎是川流不息一般的奔涌出來。

接着就是穿着鑲嵌銅釘的對襟棉甲,頭頂櫻盔的士兵們,他們的甲胃一般,但武器比餘丁要精良的多,都是精鐵打造的鐮刀和順刀。

棉甲羣中,開始涌現戴着明盔,頭頂黑櫻,在棉甲內加穿一層皮甲或鎖甲的馬甲兵,有一些人身後插着黑二尺方的黑色認旗,那就是領催一級的武官,再上者,就是分得拔什庫和拔什庫,也就是後世的驍騎校。

比馬甲更少的,便是那些身形壯如狗熊,臉上胸前遍及傷痕,一臉驕傲之色,目露兇悍精光的白甲兵們。

他們直受命於各自的甲喇章京和纛章京,或是直接在旗主面前聽命,做爲一支一錘定音的戰略力量,白甲兵們的動作反而很慢,他們慢條斯理的把所有甲胃都穿好,連馬匹也套上了棉甲,然後纔拿着自己各式的長槍虎槍挑刀鐮刀,還有飛斧投槍等物,一一插在插袋裡頭。

他們的動作嫺熟而老練,每個人都是上過多少次,在生死關頭不知道闖過多少次的老手,在他們在前,上戰場不過是家常便飯一樣的事情,和打獵一樣的平常……可能還沒有打獵那麼累!

巴牙喇兵,是八旗勇士中的勇士,精中選精,只有最優秀的戰士纔會被選拔入其中,一般都是二十五歲以上,四十歲以下,體能一般都在巔峰時期,而且戰鬥經驗最豐富的將士才能夠資格加入其中。

等白甲兵也離開之後,整個道路之上,空寥幾乎無人,只有漢人包衣倉惶而過,還有就是穿着華貴,但毫無品味的女真女人們,帶着自己家裡的包衣奴才,昂然而過。

幾乎就是眨眼之間,整個瀋陽就成了空城。

而那些傳令的葛禮什賢兵們並沒有回到皇宮覆命,而是分成若干個小隊,穿城而出,一路上不停的叫喊着,傳達着皇太極的命令。

“韃子要傾巢而出了!”

“看來是洪制軍動了。”

“算算時間也差不離了,我們從寧遠過來,大軍前鋒確有開拔跡象。”

“韃子在錦州人馬不多,現在看來是全部動員,出盡全力了。”

“相形之下,我大明真的是……唉!”

相比較而言,清國現在雖然編有滿蒙漢八旗,控制了到鄂爾多斯和喀爾喀邊界,北到貝加爾湖和貝葉島,然後是遼東遼中遼南以及朝鮮的萬里疆域,但人口不多,清末時八旗有五百萬人,現在全部加起來滿洲丁口才七萬人,無論皇太極怎麼努力,怎麼從通古斯密林裡不停的抓人補丁,不停的把索倫和鄂倫春族的兵拉進自己的隊伍之中,怎麼把海西女真的男丁幾乎打光,和大明相比,他們的動員潛力實在是太薄弱了。

(本章完)

第一百零八章 叛賣第三百零四章 商談第四百六十六章 遇伏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四百四十章 兵部第六十二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醫館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五百九十八章 王命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擊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三百一十章 機鋒第四百三十四章 提議第四百五十四章 棍子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第一百八十章 出行第四百六十五章 還鄉第二十五章 兵備道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三十五章 探視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五百四十七章 左鎮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五百七十六章 獲勝第九十九章 爲將之道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第五十二章 火銃立威第七百三十三章 淮安第五十七章 談判第四百零九章 暗影第二百七十四章 迎客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六百一十八章 反目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第六百八十八章 血脈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五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一百零三章 文案工作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三十四章 過年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五百六十九章 粉碎第一百六十四章 響馬第二百一十章 接印第一百五十五章 國之大政第五百二十章 供銷第二百二十七章 歸來第五百零八章 虎蹲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五百三十七章 隨行第二百八十四章 軍營生活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服第五百五十七章 夜襲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八十章 魯軍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六百九十二章 搬遷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使第三百七十四章 往昔第四百九十八章 遭遇正文_章 節發佈錯誤聲明第六十六章 噎死人的大蛋糕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一十三章 各方第八十三章 稅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一百三十九章 斬首過千第五百二十章 供銷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道周第三百零九章 召對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三百六十章 大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鐵熟鐵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道周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第一章 引子第七百九十三章 刺洪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六百二十四章 勾結第五百三十六章 如夢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五百三十九章 洛陽第四百七十三章 廝見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四百九十二章 兩端第七百九十六章 天倫第一百章 論政第六百三十八章 菸草第八十九章 入城
第一百零八章 叛賣第三百零四章 商談第四百六十六章 遇伏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四百四十章 兵部第六十二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醫館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五百九十八章 王命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擊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三百一十章 機鋒第四百三十四章 提議第四百五十四章 棍子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第一百八十章 出行第四百六十五章 還鄉第二十五章 兵備道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三十五章 探視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五百四十七章 左鎮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五百七十六章 獲勝第九十九章 爲將之道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第五十二章 火銃立威第七百三十三章 淮安第五十七章 談判第四百零九章 暗影第二百七十四章 迎客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六百一十八章 反目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第六百八十八章 血脈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五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一百零三章 文案工作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三十四章 過年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五百六十九章 粉碎第一百六十四章 響馬第二百一十章 接印第一百五十五章 國之大政第五百二十章 供銷第二百二十七章 歸來第五百零八章 虎蹲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五百三十七章 隨行第二百八十四章 軍營生活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服第五百五十七章 夜襲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八十章 魯軍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六百九十二章 搬遷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使第三百七十四章 往昔第四百九十八章 遭遇正文_章 節發佈錯誤聲明第六十六章 噎死人的大蛋糕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一十三章 各方第八十三章 稅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一百三十九章 斬首過千第五百二十章 供銷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道周第三百零九章 召對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三百六十章 大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鐵熟鐵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道周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第一章 引子第七百九十三章 刺洪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六百二十四章 勾結第五百三十六章 如夢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五百三十九章 洛陽第四百七十三章 廝見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四百九十二章 兩端第七百九十六章 天倫第一百章 論政第六百三十八章 菸草第八十九章 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