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盤



“皇帝派出傳騎,錦衣衛旗校奔老薛家,開讀之後,將老薛罵的狗血淋頭。”

張守仁在濟南的簽押房中,林文遠意態悠閒的與他對坐着,已經是黃昏時分,過了辦正事的時候,兩人都換了公服,穿着一身燕服的服飾。

濟南這邊勢必要常居了,公務局已經在替參將以上的將領挑房子,地方選好,就能把家眷們取來。

張守仁和陳家小姐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預計在十月迎娶回來。

一正一平兩妻,以張守仁現在的年紀,又有嫡子,暫且可以不必再做拈花惹草的打算了。

“皇帝這脾氣……”張守仁笑笑,安閒說道:“不止老薛吧,楊嗣昌準定逃不過。”

“沒錯兒。”林文遠哈哈一笑,答道:“另外有旗校奔鳳陽,申斥楊嗣昌,當然,不是因爲他奏調咱們的事,朝廷現在還要臉面,不好用這個事來說話,明面上的理由就是楊相剿賊不利,拖延戰機,虛耗糧草。”

“呵呵,皇上也急眼了,現在遼東要大打,湖廣在打,四川在打,河南李自成又起來了……這可真夠他喝一壺的。”

現在私下談論起崇禎來,張守仁已經十分隨意,甚至有點鄙夷的感覺。

以前做爲一個穿越客,他對崇禎的感情較爲複雜。又不似當世人那樣以君皇視之,心中又隱隱有同情的感覺。

無論如何,這是一個死社稷的帝王,性子剛烈,一生不曾對誰低頭,而且日子過的太苦了一些,十七爲君,十七年皇帝生涯遭遇的就是天崩地坼的大變局,最終下場也十分悽慘。

皇后也死社稷,幾個妃子死社稷,女兒被他砍傷一個,砍死一個,幾個兒子,全被陰狠的東虜以假皇子的名義給斬首了……自古帝王遭際之慘,恐怕無過於崇禎。

這種同情,使得前兩年的張守仁對崇禎還是抱有尊敬之意,浮山雖然有強大的實力,但一直沒有展露出來,甚至有時候受制於大明官場的規則,就是因爲張守仁一直在隱忍……

此番湖廣之行,固然使得他從一個副總兵成爲大明的頂級武臣,但同時也是使張守仁更開拓了眼界,所思所想,也是大有變更了。

崇禎雖慘,又能慘過人市上那些買賣人肉的百姓?能慘過吃觀音土的百姓?能慘過易子而食的百姓?

差太遠了……

“李闖那邊派了人過來,我替你見了,說是感激咱們的援手,同時問,以後還能不能再供給他們精鐵?”

“回絕了罷。”

張守仁神色淡淡的,卻是不容商量的道:“和他們保留一點渠道聯絡就是,以後不再有什麼瓜葛了。”

“又何苦?”林文遠不解:“也算是咱們花了大心血扶起來的。”

“李闖非池中物啊……”張守仁悠然道:“將來遲早要化蛟爲龍的。”

“就他?”林文遠笑道:“老實說你一直高看他一眼,目前來說,還真瞧不出來。要說人多勢衆,陝寇最盛時達二百萬人,在當時的陝北也是一呼萬應,崇禎八年時皇帝東南用盧象升,西北用洪承疇和孫傳庭,沒兩年功夫就削平了。現在李闖不超三十萬人,其中最少十萬是婦孺,我還真瞧不出來他有化蛟爲龍的意思。”

“姑且

待之。”張守仁閒閒吩咐道:“你看着就是了,你別忘了,鳳陽那邊還有一個曹操,那也是個擁兵十來萬的豪強。楊嗣昌奈何不了他的,再有,我那老師也在哪。”

林文遠點頭道:“說的也是,姑且待之便是,先做好俺們的份內事,笑觀風雲也好。”

這樣的事張守仁也不打算多聊了,李自成在年前肯定就發力了,到時林文遠自知端底,至於說的化蛟爲龍,不過是一種託詞。事實上,他是不打算在農民軍的事情上干涉太多了,再插手下去,於大局無補,反自亂陣腳。

他如果剿李自成,參與松山之役,不過是爲明朝續命幾十年,上有崇禎壓制,下有士大夫掣肘,加上關遼武夫集團搗亂,大局曖昧不明的前提下,打贏幾場仗,頂得屁用!

打贏一百個松山和李自成也沒用!

“我們回一趟浮山吧。”

他對林文遠笑道:“又有一陣子沒回家,等咱們的宅邸都選好了,就親自跑一趟得了。接媳婦嘛,諒誰也說不出什麼怪話來。”

“聽太保的便是。”

林文遠呵呵一笑,自是無可不可的答應下來。

……

……

“臣,楊嗣昌永服辭訓……領旨謝恩。”

錦衣衛的旗校和一個傳旨內侍直入軍營,在接到通傳的時候,楊嗣昌幾乎站立不住,他正在自己的軍帳之中與幕僚和監軍萬元吉,還有自己的長子一起研究軍情,現在有十幾萬官兵沿着英、霍山一帶追剿曹操和革左五營,加上追擊西營的兵馬也歸他節制,朝廷在荊川兩湖一帶有超過二十萬人和十幾個總兵,五六個巡撫都受他節制,加上他的名位之高在地方無人能及,原本應該是十分順利的戰事卻是打的極爲不順,現在革左五營往鳳陽一帶跑,曹營卻是過了淮河,在汝寧一帶擺脫了追兵,現在往確山一帶去了。

一過確山,就是南陽地界,再往西北方向就是內鄉一帶,以楊嗣昌的經驗判斷,曹營肯定是有和李自成匯合一起的打算。

雖然現在內鄉一帶的地方官隱瞞實情,不肯暴露李自成的實力有多大,而李自成還沒有攻打州府,也似乎並未恢復元氣,不過楊嗣昌這一年多督師生涯已經使他份外警惕,想到曹操和李自成兩股巨寇匯合的後果,就是忍不住汗流浹背。

“檄調賀人龍、黃得功兩部,並安慶巡撫史可法部渡淮水,銜尾追剿。再令左良玉飛速趕往確山,務要阻住曹操所部,不使其往南陽府方向去。”

佈置完畢之後,楊嗣昌往椅背一靠,面色慘然,已經有不勝重負之感。

這幾個月下來,他已經形銷骨立,感覺十分疲憊和無能爲力了。

“只是少了一個張守仁,爲何竟至如此?”

這個問題,楊嗣昌怎麼也沒有想通。

……

督師軍令飛速送往各處,不過到黃得功和賀人龍兩人軍中的時候,卻是晚了。

綿延數裡的軍營已經是空空蕩蕩,寥無一人,只有那些殘存的痕跡猶存。

楊嗣昌接到回報時,氣的發昏,再派使者去召兩軍前來聽令,賀人龍和黃得功卻都是不肯受命。

兩軍已經得到鳳陽總督劉景曜的全面接濟和重用,朝廷因

爲鳳陽要緊,在軍需上雖不能和九邊比,但也是重要地方,加上浮山這邊的暗中相助,兩個將軍麾下兵馬經過這麼久的擴充編練,賀人龍部有核心秦軍四千人,多半是他從陝北帶出來的秦軍精銳,再有鳳陽編成的數千兵馬,已經有直屬兵馬七千餘人,其中軍馬兩千餘匹。

黃得功部直接轉爲督標兵馬,提升爲副將,兵馬萬二千人,軍馬四千匹。

兩部實力強勁已經不在左良玉之下,這也是楊嗣昌開始倚重他們的原因。

“請上覆督師大人,我等身爲鳳陽鎮將領,只能奉鳳陽總督之命,如果沒有總督之命,督師大人令下當然遵行,可現在已經有總督將令……”

“嗯,就是這個理兒,趕緊回去覆命吧。”

打發走那個神色難看的文官使者,兩個穿着明甲,頭戴櫻盔的大將都是忍不住笑出聲來。

賀人龍笑道:“楊閣老一定會行文給咱們總督大人的……”

“那又如何?總督大人復他一聲,鳳陽西面又有大量陝寇集結,他敢打保票說鳳陽中都沒事?祖陵沒事?再燒一回祖陵他敢擔着?”

“哼,他自然不敢擔。”

“就是,咱們還是呆在鳳陽好,打打革左五營老回回他們,一樣有斬首軍功。大將軍早就有言在先,河南這渾水不能趟。”

“老子窮了十來年,朝廷和楊嗣昌連個吊毛也不曾給過,現在兒郎們吃的飽,餉也按時拿,咱們秦軍什麼時候有過這般的好待遇?”

“我亦是在京營困守十餘年,若非大將軍暗中使力,安能有今日?”

兩人明面上算是鳳陽系的將領,但劉景曜不是那種能撐起盤子的人,彼此都心知肚明,自己算是太保張守仁系的人了。

彼此說明白了,心中更覺暢快,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賀人龍試探着道:“最近濟南之事,老哥聽說沒有?”

“聽說了。”黃得功舔舔嘴脣,獰笑道:“殺的好啊,俺聽說了,高興的連喝三大碗酒,太保不愧是太保。”

“咱們武人叫文官壓了二百年,也該出個太保這樣的人物了。”

“誰說不是,俺現在是一點窩囊氣也不想受了。”

“以後,俺們有事就多和太保那邊的人商量,免得吃虧啊。”

話說至此,兩人都是大有深意的對視一眼,多餘的話,亦是不必再說。

他們兩人都是張守仁親自選入鳳陽軍中來,得到補給,軍隊得到發展,鎧甲被服軍器都發下來,朝廷纔給多少,浮山那邊給的纔多。

這些是大恩,另外就是這兩人商量的這一點小心思了。

武將也是人,武夫也一樣有集團利益,國初時朱元璋知道文官治國是必然,所以故意提高武官待遇,壓制文官品級,以文武並重,洪武早年秀才還要習騎射纔夠資格科舉,老朱也不是太糊塗,但慣性是可怕的,二百年後,武將被壓的服服帖帖,差點喘不上氣來。

被壓的越慘,反彈就越大,原本是左良玉爲代表人物,現在有一個張守仁,天下武將,自然有了主心骨一般。

只是從這一點來看,大明其實已經開始崩盤了……文官有千般不是,但也代表着秩序和穩定啊……

(本章完)

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六百九十章 本性第八百一十八章 巨炮第二十二章 難民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款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一百七十九章 肉和蛋第八十五章 敬畏第五百六十二章 混入第二百五十五章 集合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作處第六百二十九章 過境第一百零九章 仁心第七十三章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心把握第五百二十三章 判斷第四百四十七章 爭鹽第六百八十四章 徵誅第四百七十三章 廝見第五百二十章 供銷第六百四十二章 輕騎第六百六十三章 顧慮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二百一十章 接印第七百六十六章 凝結第三百一十七章 騎兵對騎兵第九十七章 繳獲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六百四十章 官兵第四百四十四章 君皇第六十七章 物資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轉第八章 所城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一百二十二章 警訊第六百三十七章 相會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軍法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開槍第一百二十四章 海盜王第三百一十三章 各方第一百五十章 葬禮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十三章 部下們第七百四十七章 兄妹第四百三十五章 政客第四百八十四章 種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七百九十七章 水陸第六章 準備第七百八十二章 前夕第八十五章 敬畏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捕第四百五十二章 巴掌第五十七章 談判第五章 男兒當殺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工程第七百九十六章 天倫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一百六十四章 響馬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一百零八章 叛賣第四百七十四章 祭奠第五百三十九章 洛陽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五十二章 火銃立威第七百八十七章 渡河第七百五十五章 攀談第六百四十六章 無奈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三百六十一章 使者第五十九章 地盤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四百零五章 人性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八百零九章 短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五百零八章 虎蹲第四百五十一章 驕兵第七百六十二章 軍港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六十九章 浮山主第七百七十七章 興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六十八章 新堡新丁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喜第五百七十五章 摧鋒第六百七十七章 階層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局第六百九十四章 營務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第三百八十章 逃離第二百零三章 新組織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
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六百九十章 本性第八百一十八章 巨炮第二十二章 難民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款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一百七十九章 肉和蛋第八十五章 敬畏第五百六十二章 混入第二百五十五章 集合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作處第六百二十九章 過境第一百零九章 仁心第七十三章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心把握第五百二十三章 判斷第四百四十七章 爭鹽第六百八十四章 徵誅第四百七十三章 廝見第五百二十章 供銷第六百四十二章 輕騎第六百六十三章 顧慮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二百一十章 接印第七百六十六章 凝結第三百一十七章 騎兵對騎兵第九十七章 繳獲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六百四十章 官兵第四百四十四章 君皇第六十七章 物資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轉第八章 所城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一百二十二章 警訊第六百三十七章 相會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軍法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開槍第一百二十四章 海盜王第三百一十三章 各方第一百五十章 葬禮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十三章 部下們第七百四十七章 兄妹第四百三十五章 政客第四百八十四章 種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七百九十七章 水陸第六章 準備第七百八十二章 前夕第八十五章 敬畏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捕第四百五十二章 巴掌第五十七章 談判第五章 男兒當殺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工程第七百九十六章 天倫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一百六十四章 響馬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一百零八章 叛賣第四百七十四章 祭奠第五百三十九章 洛陽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五十二章 火銃立威第七百八十七章 渡河第七百五十五章 攀談第六百四十六章 無奈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三百六十一章 使者第五十九章 地盤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四百零五章 人性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八百零九章 短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五百零八章 虎蹲第四百五十一章 驕兵第七百六十二章 軍港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六十九章 浮山主第七百七十七章 興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六十八章 新堡新丁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喜第五百七十五章 摧鋒第六百七十七章 階層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局第六百九十四章 營務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第三百八十章 逃離第二百零三章 新組織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