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儀金



崇禎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

授勳之事帶來的餘波,尚未過去,整個張家堡都成爲浮山一帶的核心。

鏊山衛,即墨縣,靈山衛,浮山所,甚至是膠州城一帶,都是有聞訊趕來看這一場大熱鬧的人。

大商人,小生意人,世襲的軍戶武官,普通的小旗和旗兵,再加上膠州營和即墨營的丘八們,整個張家堡到處都是這些擠擠挨挨的人羣,來的還不僅是普通人,膠州城守營來了一個姓楊的千總,三十來歲,瘦瘦高高的,禮節十分周到,帶了城守遊擊的信和禮物來,意思是以後大家就是同僚,萊州府下幾個營頭,大半集中在膠州這一帶,膠州營,即墨營,加上一個浮山營,將來大家聲氣相連,現在就把關係打好,有什麼要緊之處,也是好互相照應。

這話的意思就很明白,說是互相照應,其實也就是想張守仁的照應。

即墨營好歹還能拉出三五百能動的壯丁,膠州營是駐在城市的城守營,百年之下,士兵們給大戶人家當護院的有,吃拿卡要混流氓道的肯定不少,或是做小買賣生意,反正真正操練當兵的,怕是一百個裡也沒有一個。

額子在兩千人,膠州營真正能拉出來打一場羣架的,怕都不足百人,只是平時扛着大槍,在城門處騷擾小生意人和百姓,真有敵軍犯境,怕是連城池也守不住。

張守仁這裡的浮山營就不同了,現在就是大幾百精銳士兵,這幾年天下十分不太平,崇禎皇上即位以來,已經是下過兩次勤王令了,誰知道下一次勤王令是什麼時候到山東地界?

能認識張守仁這樣有實力的將領,早早攀上關係,這纔是膠州營的目的所在。

至於即墨營,也是來了一個千總,這人的任務就很尷尬了。

禮物是十分重,什麼紅色的三尺高的珊瑚,正經的和田玉,金子打造的首飾什麼的都是不少,說是提前給張守仁送的結婚的賀禮。

現在纔是六月,張守仁婚期可是定在九月,時間離的這麼遠,早早就送了重金過來,其中的含意,自是不言自明。

在劉景曜那邊,怎麼懲辦即墨遊擊也是一件爲難的事。

他還不是登萊巡撫,就算是,朝廷有大小相制的祖制,這邊剛扶起一個浮山營,那邊再吃掉一個即墨營,就算這秦增壽是罪有應得,但朝中那些言官御史可不會管這種事,一旦被人捅到京師,到時候有人說話,劉景曜可就難辦了。

唯今之計,也只能先忍着,不過禮物張守仁是沒有收,人是客客氣氣的見了一面,但禮數是堅拒了。

這其中的意思,想來秦某人也是十分清楚了。

在打跨海盜,葬儀,授勳等一連串的事之後,整個浮山的核心也就是從所城移到了張家堡這個百戶堡中。

連千戶周炳林在內,所有所城的大小官員都是在這軍堡之中,奔走效力,所有人都是明白,張守仁雖然加的是靈山衛的指揮僉事,但浮山所這邊的副千戶也是做爲世職保留下來,以張守仁的本事胸襟,浮山這邊只要一直跟隨效力,將來也必定會大有收穫。

看那張世福等人,以前是什麼樣,現在又是如何?

有這種心思,浮山所的權力核心就這麼轉移過來,也是十分正常的事了。

熱鬧是熱鬧,不過劉景曜等人也是待的夠久了,於是在授勳過後的這兩天,往登州的葉曙青和劉景曜等人,就是要先行離開。

“國華,再送下去也是終有一別,等浮山營的糧餉事宜編造成冊,到時候你來登州領關防,我們再見就是。”

“是的,那門生就送到這裡爲止了。”

天氣是十分炎熱,六月底的這時候,哪怕是近海靠山,一路林木不斷,大太陽還是曬的人全身冒汗,嘴脣發乾,這樣的天氣,張守仁風塵僕僕的送出十里路來,也算是夠意思了。

更要緊的,就是騎馬跟隨的劉福掛在馬腹邊上的印藍花布小包,裡頭鼓鼓囊囊的,劉福臉上的神色也是笑眯眯的,十分開心的樣子。

葉曙青等人的隨員,一個個也是笑的見牙不見眼的樣子……在這裡苦了這麼多天,值!

幾個真正的核心大佬,程儀是每人五百兩,張守仁不是給不起更多的銀子,但以明朝最低的儀金標準來說,他送的已經足夠多了。

一個知縣過境,如果沒有交情,封二兩銀子的儀金人家也不能挑眼。

大方點兒,就是送五兩銀子,最多二十兩,就算是打秋風成功,對方可以笑眯眯的轉進,繼續到別的地方去撈錢去了。

明朝在交通要道上的地方官,收驛站費用,還有想辦法支付同僚打秋風的費用,光是這兩樁事,就逼得他非得做貪官不可。

有的地方,一年大幾十過百的官員過境,儀金是一直不停的送,要是沒有灰色收入,一家老小就只能上吊。

象海瑞那樣,驛站不準超標,自己不送儀金的主,大明三百年天下,也就是一個而已啊。

除了這五百兩給葉曙青和劉景曜,底下的隨員,包括兵備僉事在內,每人都是百兩的儀金,最低等的打雜奴才,也是人人有十兩二十兩的落袋。

大家在這裡這麼多天,固然是對張守仁的很多舉措都十分敬佩服氣了,但無論如何,儀金也是十分要緊的。

此前不知道數目,個個都有點提心吊膽,生怕儀金薄了,回家之後不好和家中的母大蟲交待。

現在好了,不僅家裡那份足夠,就是養的二房三房,也是盡數夠了。

“如此師徒情深,恭謹待師,不驕不縱,國華將軍果然是了得!”

“將來必能位至都督,甚至提督軍門總兵,都是不在話下。”

“這是自然,國華將軍如此年輕,將來怕是封侯都有望啊。”

“正是,現在東虜鬧事,北虜也不安份,還有流賊禍亂,正是武人布武之時,國華將軍博一個公侯萬代,那是十分妥當,絕無問題可言,哈哈。”

一羣穿着緋袍綠袍的官員,也是跟在劉景曜等人身後,看到張守仁畢恭畢敬的送劉景曜離開,對葉曙青也是執後輩禮,禮數十分周到,在場的官兒們儀金都是撈足了,當然是

好評如潮,一張張嘴巴里頭,全是奉承話語。

“列位大人過獎了,下官可擔當不起。”

這些齷齪官兒,卻也不便得罪,這些官兒,都是握有實權,就算上層關節打通了,這些小鬼也是難纏,能丟根骨頭給他們,當然也不必吝惜,在這方面,來自現代的張守仁可是十分精通,只是在後世時,他並不太願意弄這些門道,玷污自己和心中的理想。

這個時代,心裡的道德潔癖卻是減弱了很多,似乎是有這麼個想法,反正是封建社會嘛……人的思想覺悟不高也是必然的……

心裡放開了,後世的送禮經驗和與人打交道的門道可是比現在發達的多,也先進的多,儀金送上,禮數也是十分周到詳備,哄的這些官兒都是眉開眼笑,十分的滿意。

“好了,國華請回!”

客氣話說完,再耽擱也就沒有意思了,劉景曜一拂袍袖,便是轉身上了竹編的涼轎,四人擡的轎子寬敞舒服,這個天趕路,坐轎子當然比坐車或騎馬舒服的多。

老都司葉曙青卻是騎馬走,畢竟是當年戎馬生涯幾十年,多年積習也是難改,騎的馬也是一匹老馬,老頭兒翻身上馬之時,卻是向張守仁低聲道:“莫信劉大人能搞來餉械……朝廷窮的都快當褲子了,象膠東這地界,營兵死活,上頭不會管的,老營頭好歹能發些活命的糧食和軍餉,武器鎧甲也是不要想,都是積年留存下來的,國華你是要做事業的,老夫勸你,及早自己設法爲佳。”

這一次這麼多官兒來浮山,劉景曜算是自己人,一切好說,葉曙青先前是看張守仁百般不順眼,現在卻是多次提點,照顧。

這個老軍頭畢竟是幹到了都司,見事明白,經驗豐富,給張守仁的意見都是十分精到準確。

此時張守仁也是十分感激,因低聲笑道:“晚輩是明白的……這會子指望朝廷,那就是發夢來着。一切武器供給,當然是自己來。”

“嗯,此末世正是建功立業之時,年輕人不守財,不把銀子看的過重,國華,老夫真是奇怪,你是怎麼到如此境界的?老夫在你這個年紀,賭錢,使氣,喝酒,反正是正事沒幹過幾樁,反正有家傳的指揮僉事的世職,有職田,不會鬧到吃不上飯的地步。”

“正如都司大人所說,現在這時世不同了。”

張守仁笑的淡然,神色中卻也是有堅決之意。

如果他生在明朝中期,可能也就想法做官,能做幾件改良的事就可以了。甚至也是汲汲於財貨,做個富家翁也知足了。

現在這種時候,異族強盜就在關門外時刻窺伺,哪裡是男兒大丈夫安享燕樂之時?

“好,國華,老夫等着看你封侯的那天!”

丟下這麼一句,老頭子纔打馬前行,衆多登州都司的武官們相隨在後,然後又是一頂頂涼轎跟着,塵飛土揚,沒過一會兒,就是走的乾乾淨淨。

“走,咱們也回去!”

張守仁微微一笑,向着衆人曬然道:“好歹把這些大佬倌伺候走了,也該輪着咱們辦些正經事了!”

(本章完)

第九十五章 火銃對弓箭第八十二章 彙集第二百七十九章 亂兵第三百章 軍議第一百八十九章 贈書第二百一十一章 縣學第七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海潮生第六十七章 物資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轉第五百九十七章 巡撫第十七章 慘烈戰場第九十章 遭遇第六百九十二章 搬遷第三十三章 雲娘第五百一十四章 疑惑第五百九十五章 亂兵第二十七章 風波第七百一十三章 途中第七百七十一章 殺洪第四百二十章 衆督臣第一百二十三章 參謀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勝第七百六十章 走私第五百零一章 集會第四十七章 交易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十八章 大獲全勝上架公告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開槍第四百六十六章 遇伏第四百五十四章 棍子第二百零六章 挖坑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六百零三章 縱論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方第二百七十一章 細雨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四百三十九章 衝擊第五百八十二章 震驚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使第一百四十七章 視傷第五十三章 入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心把握第七百七十四章 衆官第三百六十四章 亂局第三百章 軍議第四百零八章 擴伍第三百零一章 晚飯第一百八十六章 集鎮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局第一百三十九章 斬首過千第五百九十六章 行軍法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十三章 部下們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三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一百八十一章 送別第二百七十九章 亂兵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意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開第三百一十章 機鋒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鄉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四百九十一章 遼商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第五百九十五章 亂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統計第十九章 收穫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六百二十八章 漢道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識見第七百七十四章 衆官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二百八十四章 軍營生活第一百四十七章 視傷第五百零五章 登州亂第三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戰場第一百二十七章 火器對火器第五十四章 軟禁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二百六十三章 斥候戰鬥第四百五十九章 拉攏第七百一十八章 造艦(加更)第二百零六章 挖坑第四百七十七章 海上演習第七百二十章 泥途
第九十五章 火銃對弓箭第八十二章 彙集第二百七十九章 亂兵第三百章 軍議第一百八十九章 贈書第二百一十一章 縣學第七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海潮生第六十七章 物資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轉第五百九十七章 巡撫第十七章 慘烈戰場第九十章 遭遇第六百九十二章 搬遷第三十三章 雲娘第五百一十四章 疑惑第五百九十五章 亂兵第二十七章 風波第七百一十三章 途中第七百七十一章 殺洪第四百二十章 衆督臣第一百二十三章 參謀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勝第七百六十章 走私第五百零一章 集會第四十七章 交易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十八章 大獲全勝上架公告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開槍第四百六十六章 遇伏第四百五十四章 棍子第二百零六章 挖坑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六百零三章 縱論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方第二百七十一章 細雨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四百三十九章 衝擊第五百八十二章 震驚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使第一百四十七章 視傷第五十三章 入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心把握第七百七十四章 衆官第三百六十四章 亂局第三百章 軍議第四百零八章 擴伍第三百零一章 晚飯第一百八十六章 集鎮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局第一百三十九章 斬首過千第五百九十六章 行軍法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十三章 部下們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三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一百八十一章 送別第二百七十九章 亂兵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意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開第三百一十章 機鋒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鄉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四百九十一章 遼商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第五百九十五章 亂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統計第十九章 收穫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六百二十八章 漢道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識見第七百七十四章 衆官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二百八十四章 軍營生活第一百四十七章 視傷第五百零五章 登州亂第三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戰場第一百二十七章 火器對火器第五十四章 軟禁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二百六十三章 斥候戰鬥第四百五十九章 拉攏第七百一十八章 造艦(加更)第二百零六章 挖坑第四百七十七章 海上演習第七百二十章 泥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