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指揮僉事



“諸位請起,請起!”

如果是架子大的文臣,可能自己都不出聲,直接在轎前點一點頭,然後再進轎子繼續前行就可以了,然後由侍從叫一聲起來,下跪的諸多武官,還得老老實實的跟在人家的轎子後頭,步行攆着跟隨。

不過劉景曜還是很客氣,上前兩步,竟是先攙扶起了周炳林,然後再用手一託,把張守仁也拉了起來。

“周老千戶,咱們隔了大半年不曾見了,你的腰板,還很硬朗!”

“呵呵,多謝大人誇讚,下官還吃得肉,騎得馬,只是眼睛老花,想來是爲皇上效力的時候沒多久了。”

“朝廷自有規矩,到時候,老千戶安穩榮歸,少不得還要再享幾十年清福。”

“承大人吉言!”

一個是兵備道,一個只是千戶,但劉景曜份外給面子,竟是如有私交一樣,和周炳林好生寒暄了一陣子。

周炳林自是清楚,這是張守仁的面子,不是兵備道大人對自己格外有交情。於是話裡話外,也是透着十分的自覺。

“國華,你來帶路,我們進所城去吧。”

對着張守仁,劉景曜反而話不多了,只是吩咐一句,又對着張守仁重重一點頭,輕聲道:“我倒沒有料到,你的路修的真有這麼好。”

事前浮山這邊上報過重修道路的事,報到登州都司和巡撫衙門,以及劉景曜的兵備道。此事登州方面基本無人相信,幾條官道,長的近三十里,短的也有五六里路,全部修好,這得多少人力物力財力?

以登州那邊的想法,甚至是劉景曜的想法,修堡寨烽火臺什麼的,當然是事實,不過要修這麼多道路,耗費的工程量恐怕不是一個千戶所能承擔得起來,大約也就是在路上墊一層土,夯實了就當是重修過……就算如此,劉景曜也打算捏着鼻子認了這功勞,誰叫張守仁幫了他天大的忙?

這些功勞,可是張守仁親自上書,全部記在他這個兵備道名下。要不然,他一個被貶的官員,又沒有深厚的背景和黨派,京師那邊,豈又能順順當當的把這功勞記在他的名下,同時也有風聲傳出來,登萊這邊巡撫可能調走,位子由劉景曜來接任!

這麼大的人情,加上張守仁爲他擺平丘磊的事,幾件事相加,還有師徒名份,就算張守仁牛皮吹爆了,劉景曜也是打算替他擦屁股了。

誰料從方家集一路過來,這道路明顯就是感覺和尋常的官道不同。

兩邊全部是種的白揚,都是明顯移植不久的一年到三年間的樹木,一路上觀之不絕,風景已經與別的地方絕然不同。

道路則是有好幾層,從夯土層到碎石,然後是石灰和粘土燒的土法水泥,人馬行走在上,堅硬平滑,絕不會出現雨天一腳泥,晴天滿天塵土的情形了。

光是這一條道路,跟隨前來的布政使司左參議和都指揮使等人就是讚不絕口,衆人看向劉景曜的眼神,也是更添了幾分敬佩。

這個兵備道,不哼不哈,在地方上卻是安排人做了這麼多的事!

對這種眼神,劉景曜卻是心中感覺有愧。

自己何嘗做過什麼?不論是錢財還是人力物力,或是協調地方關係,全部是眼前這個笑的十分親切的年輕人自己一手操持,不僅如此,還明裡暗裡給自己幫了不小的忙……這個門生弟子,收的實在是太合算了。

“等將來,下官還要修到即墨,到登州、膠州的道路。”

張守仁笑的不動聲色,語氣裡,卻是擋不住的從容自信。

“霍,好傢伙。”劉景曜也是吃了一驚,搖頭道:“國華,你可真是敢想!”

“大人不要不信,事在人爲嘛。”

“算了,進了所城再說。我們在此多說,會叫人家說話。”

劉景曜身後,還有大票的文武官員,任何一個出來,官階都遠在張守仁之上,甚至都指揮使司的都指揮使是正二品武職,若不是大明向來重文輕武,而且都司衙門實權早失,現在掌兵權的是登萊總兵丘磊,否則的話,第一頂轎子,可就是都指揮使在前纔對勁了。

和劉景曜寒暄幾句,接着又是見過布政司和按察司的官員,然後是都司指揮使和同知等幾個武官上司,接着衆官又重新上轎,大隊人馬逶迤而行,向着浮山所城而去。

“這浮山所不是和以前一樣,倒沒有什麼變化?”

入了所城,繞過主街上的那些建築,到達千戶官廳之後,一夥登州都司來的武級武官都是湊在一堆聊天。

都司現在無權,平時也就是管管帳冊,跑跑腿,真正打仗已經用不着他們。

身爲武臣,乾的卻是文官的活,這尷尬自然不必提了,也就是象今天這種事,纔要他們出來裝點一下門面,平時無事的時候,都司衙門根本就是總兵官等營兵將領的附庸罷了。

從轎子上下來,幾個二品三品的武官也是湊在一起閒話。

都指揮使葉曙青在十幾年前來過浮山,感覺這所城除了街道乾淨些,似乎也沒有什麼變化,和傳說中的煥然一新,卻是有很大的距離。

有個指揮同知曉得內情,小聲答道:“重修的是張家堡,也就是副千戶張守仁的地盤。還有東山堡那幾個堡,都在張家堡附近,也是全部重修了。”

“哦,原來如此。”

身爲一個年近花甲的老軍人,葉曙青對周炳林這個老部下自然有一層長久共事的親熱感,對張守仁,他沒有什麼印象,此時聽了部下的彙報,更是感覺周炳林應該是被架空了,沒來由的,他的心裡便是一陣不舒服。

但不舒服也是沒有辦法,兵備道劉景曜的權力可比他大的多,此次過來,他這個二品武官就是一個陪襯,老老實實的把差事辦完,不出漏子,自己也省得麻煩。

“唉,眼下這世事啊……”

幾個跟過來的指揮同知和僉事也都是老人了,都司衙門現在就是一個養老的地方

,幾個老頭子湊在一堆,議論紛紛,低聲嘆氣。

要是在以前,有千戶在,哪裡輪着一個副千戶兼百戶出風頭?

聽說這副千戶還是一個大鹽梟,這膠萊一帶的鹽利,都在此人的掌握之中。

換了幾十年前,怕是朝廷早就派錦衣衛下來,查實了後,密派營兵出動,立刻就剿了這個大私鹽販子,哪裡還會給他加官晉爵?

時逢末世,處處烽煙,一個自己賺銀子坐大的梟雄反而能在大明的武官系統內升官,這叫幾個萬曆年間就當官的老頭子十分的不舒服,也是感受到了王朝末世時的無奈。

“張將軍,你斬海盜巨寇韓六,誅其餘部六十餘人,此一大功。今又重修海防,恢復墩臺堡壘,耗工巨大而不滋擾地方,亦一大功也,今本官接五軍都督並兵部令,授爾靈山衛指揮僉事。”

“下官叩謝大人!”

理論上來說,四品武職官的任免肯定是皇帝知情,並且是由皇帝下令,由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共同下部文授給官職,這樣纔是正常的手續。

其實不止是四品,哪怕是一個百戶或千戶,在辦理襲職時都要到北京去,一則是到都督府和兵部辦理公文手續,二來可以留在京營或邊鎮效力一段時間,汲取經驗,三來也是要陛見,由皇帝親自驗看武官的質量,這些武臣,畢竟是大明江山穩固的保證。

象嘉靖年間的戚繼光,他的襲職就是到北京辦理,然後他在京營效力,接着在邊鎮增長見聞,回來之後就上書朝廷,寫了《備俺答策》上奏,當時的戚繼光雖然年輕,但已經由於少年的辛苦學習和在京師、邊鎮的錘鍊而變的富有經驗,提出的很多辦法都是有真知灼見,並非是紙上談兵。

但時間久了,規矩已經成具文,在崇禎年間,襲職因爲戰亂而不可能全部到京師辦理,有時候就是從權,或是轉寄公文補認,而武官襲職後不曾到京師的,也是比比皆是,規矩是早就亂了。

象張守仁這樣,不曾到京,直接授給指揮僉事,這在以前自然是不可想象,但在如今,卻也沒有人說什麼了。

“國華,恭喜,恭喜!”

以前在人前,劉景曜對張守仁的稱呼就是直呼其名,或是直接叫官職,等到此時,張守仁到了武職四品,名義上比劉景曜相差一級,所以劉景曜也就以字相稱了。

“張大人,恭喜了。”

周炳林又驚又喜,昔日部下一下子就成了上司,雖說靈山衛不負責指揮浮山所,但畢竟是職位在自己之上了。

而且,他心中明白,張守仁不可能離開經營日久的浮山,這一次的任命,一定會有下文。

果然,在宣佈之後,劉景曜留了一點時間給衆人賀喜,在場的諸多官員都是一起上前,向張守仁拱手稱賀。

此時此刻,張守仁心中也是感慨萬千,這個任命之後,自己就算正式進入了大明中層武官之門,有了這個身份,又可以多做多少事出來!

(本章完)

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盤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九十七章 繳獲第一百三十一章 赫赫威名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破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九十八章 軍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重炮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止第二十三章 小心思第六百三十九章 黨爭第三百五十二章 德王第六百七十章 開火第六百九十九章 反水第六百三十三章 正目第八百零二章 各旗第七百五十五章 攀談第五百五十一章 山谷中的戰鬥第三百五十二章 德王第五百二十九章 徵調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手碰好手第四百三十一章 拜見第六百九十二章 搬遷第二百零九章 新任命第四百七十一章 昌字第一莊第二百三十章 入侵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七百三十五章 鉅變第六百四十八章 突騎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一百六十七章 擴編第六百六十三章 顧慮第二百七十四章 迎客第七百五十六章 水關第十九章 收穫第三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四百九十八章 遭遇第一百六十七章 擴編第四百三十三章 毒蛇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三十二章 喜事第三百零三章 濟南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一百二十七章 火器對火器第四百九十三章 菸草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十章 打算第六百八十四章 徵誅第七百九十九章 沿海第六百九十章 本性第六百五十四章 送行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仁第二百七十一章 細雨第八十三章 稅第四百七十五章 柔情第七十九章 兵痞第五百七十一章 血路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態圈第一百八十六章 集鎮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炮第四百九十四章 淘金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五百八十五章 屯營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第四百五十三章 處置第四十八章 進展第九十章 遭遇第三百一十章 機鋒第二百章 火炮第五百九十六章 行軍法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隻虎第五百九十三章 齊會第五百二十一章 盤算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甲第六百九十四章 營務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變化第七百二十一章 沿海第六百八十一章 趕至第七百七十七章 興盛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轉第七百零六章 家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四百三十二章 可怕的東林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族第六百零三章 縱論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撿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子奴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六百七十七章 階層第二百六十八章 賺城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三百六十四章 亂局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
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盤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九十七章 繳獲第一百三十一章 赫赫威名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破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九十八章 軍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重炮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止第二十三章 小心思第六百三十九章 黨爭第三百五十二章 德王第六百七十章 開火第六百九十九章 反水第六百三十三章 正目第八百零二章 各旗第七百五十五章 攀談第五百五十一章 山谷中的戰鬥第三百五十二章 德王第五百二十九章 徵調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手碰好手第四百三十一章 拜見第六百九十二章 搬遷第二百零九章 新任命第四百七十一章 昌字第一莊第二百三十章 入侵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七百三十五章 鉅變第六百四十八章 突騎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一百六十七章 擴編第六百六十三章 顧慮第二百七十四章 迎客第七百五十六章 水關第十九章 收穫第三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四百九十八章 遭遇第一百六十七章 擴編第四百三十三章 毒蛇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三十二章 喜事第三百零三章 濟南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一百二十七章 火器對火器第四百九十三章 菸草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十章 打算第六百八十四章 徵誅第七百九十九章 沿海第六百九十章 本性第六百五十四章 送行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仁第二百七十一章 細雨第八十三章 稅第四百七十五章 柔情第七十九章 兵痞第五百七十一章 血路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態圈第一百八十六章 集鎮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炮第四百九十四章 淘金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五百八十五章 屯營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第四百五十三章 處置第四十八章 進展第九十章 遭遇第三百一十章 機鋒第二百章 火炮第五百九十六章 行軍法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隻虎第五百九十三章 齊會第五百二十一章 盤算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甲第六百九十四章 營務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變化第七百二十一章 沿海第六百八十一章 趕至第七百七十七章 興盛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轉第七百零六章 家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四百三十二章 可怕的東林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族第六百零三章 縱論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撿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子奴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六百七十七章 階層第二百六十八章 賺城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三百六十四章 亂局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