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昔年



“這些事你們做決定就是了,無須問我。”

清早出現的浮山軍以步騎夾擊的辦法,從左翼打到側右,到黃昏時,臨清城外方圓十餘里已經不見一個賊寇的蹤跡,但止留下幾百上千面破爛的大旗,無數鼓仗,當然還有那些堆積如山的攻城器械和草草刪削而成的兵器。

這樣的東西,漫說正經的浮山軍人了,就連臨清城中跑出來的周參將也是看不上眼。

在張守仁聽彙報的時候,周參將就在一邊嘖嘖稱奇,在他身邊是幾百個從臨清出來的朝廷駐軍,他們都是頂盔貫甲……兩個月下來,再省銀子再吝嗇的主也給自己打了一身好甲,這銀子斷不能省,萬一胸口中了一箭,有甲無事,無甲要命,這錢誰還願省?

這麼一來,臨清守軍還算象個樣子,跟隨在甲胃鮮亮,氣宇軒昂的浮山軍官團身側時,雖然還免不了有自卑之態,好歹還能站的象個樣子。

在聽到部下打掃戰場的彙報之後,張守仁揮了揮手,令道:“追殲殘敵,一路往東昌南邊打去,你們但去行,無須再問我了。”

“是,大將軍!”

此次戰事是由曲瑞全權負責,張守仁當然不曾派出全部兵馬,而是抽調了步騎三千,組成了出擊兵團,一戰掃光了那些流寇,底下就是剿匪安民,把俘虜的萬把人分別押送到萊蕪鐵礦和各鹽場上去。

俘虜不怕多,二流子混混也不怕多,浮山有的是地方招待他們。

這一次引蛇出洞,不僅是把張守仁成功的帶回了山東,也是掃清了幾個府的不安定勢力……這事情其實不算是小事了,在明清之際,山東仍然是有着幾百上千年前的傳承,是一個赫赫有名的出響馬的地界,事實上明清易代之後,地方上響馬齊出,甚至可以攻州陷府,一聲吆喝,就能舉旗拉起幾千兵馬的地方並不多,山東就是其中一個,在闖軍和明軍的拉鋸中,山東始終未曾全然易幟,也是地方上有足夠實力,闖軍號召力和實力都不足,所以根本不曾真正拿下過山東地盤。

闖軍在幾年後沒辦法做到的事情,張守仁已經幾乎提前做到了。

掃清這些人渣之後,曲瑞奉命指揮前進兵團,由東昌府直下陽谷一帶,肅清李青山等部的殘匪。

任務重要,曲瑞也是精神抖擻,向着張守仁鄭重行了一個軍禮之後,便是轉身離開。

在他身後,則是幾十個隨員相隨而去,有他的副手,中軍處和參謀處的書記官和參謀軍官,後勤和軍法軍官等等,在浮山,將領已經杜絕了出現私人幕僚和親將家丁的可能,就算曲瑞奉命出征執掌一方征伐,他的部隊組成和幕僚配給,也是完全由張守仁來決定,而各部門統一協作,當然也是挑選精兵強將,以曲瑞來說,主持率部出征這樣的事,也是無上榮光,當然也無反對之理。

看着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大將轉身離去,張守仁眼神中也是掠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打從崇禎十年算起,到現

在三年多一點的時光下來,林文遠從一個貨郎成爲一個合格的軍事情報的首腦和專家,曲瑞等人也是從普通的軍戶,成長爲風格各異,但都十足優秀的將領,能有如此成就,也是足夠他驕傲和自豪了。

“大將軍真是威武……”

出城之後,周洪謨才知道圍城的流寇實力十分孱弱,雖然有一兩萬人,但根本沒有一支象樣的兵馬,完全沒有打仗的章法,不要說火器弓箭等利器,就連一柄合格的腰刀也是沒見着幾把,他看了一圈之後,心中頗爲後悔……如果自己有三百精銳家丁,配上城中幾千兵士和丁壯,沒準自己就能破敵解圍,斬首過千之後,從參將升到副將豈不就是板上釘釘之事?

“……可惜,可惜了……”

在心裡這般盤算,當着張守仁的面,周參將可是一點情緒也不敢露出來。

眼前這位,雖然一臉的疲憊之色,長途行軍趕路之後,又是當家理事的人,張守仁的情緒無可避免的陷入了短暫的低谷之中,情緒不高,體力也是他這幾年最低落的時候,所以在周洪謨等人眼中,大將軍容顏削瘦,精神不振,似乎不似傳聞中的那樣虎虎生威的模樣。

不過想歸想,叫他們做出一丁點不敬不恭的舉動,那也是絕無可能之事。數千虎賁之士就環列在側,兵甲耀眼,調度嚴謹,一看就知道可以一敵百的精銳,臨清城中的這麼一點兵力,連人家嘴裡的渣都不是,憑他們的實力,哪裡敢有一點挑釁的心思?

“保定的張巡撫在何處?”

周洪謨不過是一個參將,張守仁也不同他客氣,直接便是發問。

“回大將軍,張中丞人就在會通河一側,大軍也在那裡駐營,不過此時應該已經知道大將軍率援兵趕至,可能已經過河前來,亦未可知。”

正說話間,已經有偵騎來報:“保定巡撫張大人正率部趕來。”

張守仁頷首道:“如此甚好,將張大人引領到此處來。”

在崇禎和兵部的催促下,張秉文倉惶就道,帶着一個副將和一羣參將,遊擊,率巡撫標營兵兩千,各將領的奇兵營援兵營遊兵營,加上夫子力役等等,一共五千餘人自保定南下,十幾日前他就已經趕到會通河北岸,渡河過來就是臨清,臨清北邊的流寇並不多,只有小股的騎兵在來回的巡邏,隔絕南北。

一開始的時候張秉文也是有渡河的打算,至不濟他可以臨城紮營,與城池互爲犄角之勢,守住城池的把握就大很多。他是文臣,只要城池不失,不管死多少人,流寇佔多大便宜,始終都與他無關。

但算盤打的好,實行起來卻是困難重重,渡河的偵騎被人家流寇的遊騎攆的遠遠的,非死即俘,難得能逃回一兩個來,也是嚇的魂飛魄散,打死也不肯過河,偵騎不利,派幾百兵丁過去,人家一百多騎兵一個衝鋒,全部拿下。

經過兩次挫折之後,張秉文才深刻知道領兵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怪不得國

朝這麼多督、撫,真正靠領兵起家,並且得到皇帝重視的,無非也就是洪承疇等寥寥十餘人,就算成名如盧象升,官加兵部尚書銜爲總督,戰場之上,仍然被殺,這風險實在是太大,從布政使到巡撫是一個飛躍,不過,他已經深深後悔了。

“下官拜見大將軍。”

引領着自己麾下數百將領,張秉文也是終於趕到了戰場之上,和他一起來的,還有從臨清州城中出來的文官們,從穿着亮藍五品補服的知州,到州同,通判,首縣、丞等等,數十個官員由過百長隨家人簇擁着,也是混雜在保定巡撫身邊的人羣之中,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張守仁和他身邊那些樣貌威武的將領們。

可能張守仁自己都沒有意會到,到目前爲止,因爲他屢戰屢勝的光輝實在是太過耀眼,在整個大明,他已經成爲傳奇般的將領,在大明到處起火,處處吃敗仗的當口,出現一個青年將領以英武之姿屢戰屢勝,這已經具有傳奇色彩,加上他以百戶起家,幾年時間就位至大將軍,加授世襲伯爵,這樣的軍功和際遇,實在是太難得了,在民間,已經有他的話本流傳,說書人的口中,他已經直逼戚繼光等國朝名將,和徐達常遇春這樣的國初名將比肩了。

在他這樣的大將面前,所有人當然都是誠惶誠恐,戰戰兢兢,便是張秉文這樣的舊上司老熟人,臉上也是帶出幾分惶恐的色彩來。

“鍾陽公,請起,無須多禮!”

上次在一起會面時,張守仁還得向張秉文鞠躬行禮,口稱方伯大人,就算是當時的濟南被他控制,禮數上仍得如此。

此次再見,張秉文雖然是緋袍銀帶,卻是得向張守仁大禮參拜,張守仁也只是以他的別號而稱,兩人的身份地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張秉文心中自是不可能毫無感覺,好在張守仁沒有太大的變化,臉上神色仍然十分謙遜,並沒有在馬上受他的大禮,而是跳下馬來,微側身子,受了半禮之後,便是立刻將張秉文扶起來。

以兩人的關係,張秉文稱他的官職,張守仁卻可以回以對方的字號,無須官稱,這也是表示親近的意思,原本還有點嫉妒的張秉文聽到張守仁對自己的稱呼之後,身上一顫,果然神色就變的平和許多。

“謝大將軍。”

雖則張守仁已經表示了親近,張秉文還是謙恭有禮的又長揖一下,這才直起腰身來。

“鍾陽公真是多禮了。”張守仁微笑着抱了下拳,笑道:“當日本將爲遊擊,鍾陽公爲布政使,當時濟南城中無撫、按,維鍾陽公馬首是瞻,本將亦是在麾下聽令,現在回想起來,若不是鍾陽公鼎力支持,憑本將和當時的浮山營,能否成功,真是在兩可之間啊。”

聽到這樣的話,張秉文也是面露迷茫之色,半響過後,才喟然嘆道:“昔年之時,難得大將軍能記得這般清楚,濟南一役,下官其實出力不多,大將軍的誇讚,下官愧不敢當,慚愧啊……”

(本章完)

第四百九十四章 淘金第八百零八章 教子第三十八章 鹽政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鐵熟鐵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府第八百一十一章 右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視傷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道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醫館第三百一十六章 碰撞第七百二十五 深夜第六百三十三章 正目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家第六百五十四章 送行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七百一十章 大成第二百五十八章 卓越勳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徵調第五百九十一章 封伯第七百二十六章 奏疏第五百五十八章 圍困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道周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二章 重生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四百二十五章 爆發第三百零三章 濟南城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士的訓斥第七百八十三章 吐露第六百六十九章 商團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二百二十九章 貴客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七百八十五章 對攻第五百四十七章 左鎮第五百九十六章 行軍法第五十章 出招第三百九十六章 封賞第七百零四章 歸心第六百零一章 贈送第七百一十七章 心智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四百三十三章 毒蛇第六百七十七章 階層第三百九十三章 知恩第五百七十六章 獲勝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利四方第二百五十六章 考覈第六百一十四章 恩師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門第四百八十九章 剷平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一百七十四章 話家常第五百一十九章 狂言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方第五百四十八章 合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營地第七百三十章 追逃第八百一十八章 巨炮第三百二十五章 二流對手第三百二十五章 二流對手第七百一十七章 心智第三百六十五章 破局第八百一十一章 右路第二章 重生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六百九十四章 營務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六百九十四章 營務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五百六十五章 預備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七百一十三章 途中第六百九十二章 搬遷第二百八十四章 軍營生活第四十九章 試射第七百四十七章 兄妹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八十三章 稅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四百八十三章 畝產第四百六十八章 全新的一戰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七百三十五章 鉅變第四百零五章 人性第七百二十七章 白髮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船第八百零五章 漢軍第四百二十五章 爆發
第四百九十四章 淘金第八百零八章 教子第三十八章 鹽政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鐵熟鐵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府第八百一十一章 右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視傷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道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醫館第三百一十六章 碰撞第七百二十五 深夜第六百三十三章 正目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家第六百五十四章 送行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七百一十章 大成第二百五十八章 卓越勳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徵調第五百九十一章 封伯第七百二十六章 奏疏第五百五十八章 圍困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道周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二章 重生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四百二十五章 爆發第三百零三章 濟南城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士的訓斥第七百八十三章 吐露第六百六十九章 商團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二百二十九章 貴客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七百八十五章 對攻第五百四十七章 左鎮第五百九十六章 行軍法第五十章 出招第三百九十六章 封賞第七百零四章 歸心第六百零一章 贈送第七百一十七章 心智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四百三十三章 毒蛇第六百七十七章 階層第三百九十三章 知恩第五百七十六章 獲勝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利四方第二百五十六章 考覈第六百一十四章 恩師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門第四百八十九章 剷平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一百七十四章 話家常第五百一十九章 狂言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方第五百四十八章 合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營地第七百三十章 追逃第八百一十八章 巨炮第三百二十五章 二流對手第三百二十五章 二流對手第七百一十七章 心智第三百六十五章 破局第八百一十一章 右路第二章 重生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六百九十四章 營務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六百九十四章 營務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五百六十五章 預備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七百一十三章 途中第六百九十二章 搬遷第二百八十四章 軍營生活第四十九章 試射第七百四十七章 兄妹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八十三章 稅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四百八十三章 畝產第四百六十八章 全新的一戰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七百三十五章 鉅變第四百零五章 人性第七百二十七章 白髮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船第八百零五章 漢軍第四百二十五章 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