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白髮



決斷完淮安商會之事,明知此事與張守仁有關,當然也是和張守仁扶持的那些山東大商家有關,崇禎的心裡氣就不打一處來。

不知道什麼時候,張守仁這廝變的這麼可惡了。

當年到京師來陛見之時,看着他年輕英武,赤膽忠心,千里馳援濟南,不計安危,顯然是一副忠臣良將的模樣,崇禎心中十分欣賞。

若非如此,張獻忠授首後,怎會有如此重賞?

固然有激勵其到遼東效命的用意,但無論如何,皇帝對張守仁還是欣賞的。

可自回山東之後,張守仁就是改弦更張,越來越發跋扈,兼併劉澤清,甚至於臨清城下斬殺文官正印官,又有冒充海匪,兼併淮鹽的嫌疑,現在怎麼看,都是遼西將門第二。

想到武將個個負恩,崇禎的眉毛就擰成了一團。

當然,他不曾想過,自己爲了平遼大計,委曲求全,由着袁崇煥殺毛文龍之後置之不問,雖然事後斬崇煥時,提起擅斬邊帥之事,但因着此事,武將們又是如何想法?

君不以國士待下,下又如何以國士報君?

這個道理,崇禎這一輩子是不會明白的啦……

將這本心煩意亂的奏本丟開,崇禎又翻開一本。

這一翻,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

上一本是隱隱約約牽扯到張守仁,這本卻是直接彈劾張守仁了。自從就任山東提督軍務總兵官後,張守仁在山東地界算是一手遮天了。

朝廷拿他沒法,很好,反正就此不發他糧餉。

以前是不給銀子,現在乾脆從臨清倉轉運的糧食也打個五折六折,最多能叫軍兵們吃他個半飽,餓不死不造反就成了。

既然山東鎮不願北上效力,內地軍鎮無甚用處,還指望拿厚餉乎?

說起來馳援湖廣時,朝廷給登州鎮額兵是一萬三千,照遼鎮的八成發餉,已經是內鎮中的頭一份了,這一下,好歹一年省十來萬銀子,此事是戶部和兵部的官員操持成事,不過崇禎肯定也大約知道,只是不加制止罷了。

朝廷如此剋扣,總以爲張守仁吃個悶虧,最多叫上幾聲也就完了,反正缺餉的奏摺朝廷最不缺了,也不差張守仁多上的那幾本。

誰知道張守仁倒也直截了當,行事十分乾脆,臨清和德州加濟寧這三個大運河上的咽喉城市都在他手中,南貨北上或是北貨南下,反正這條大明帝國的血脈被他掌握了一部份,自兵部不發餉後,張守仁就直接在三個地方都設了稅卡,只要路過的船隻,不分是地位高低,不管是大學士家裡帶的漕米,或是某尚書家從浙江帶往京師的金華火腿,又或是蘇州的織製品,松江布,杭州書,反正只要是商船貨運,經過之處,無不按貨物所值來抽分取稅。

這原本是牙行勾當,老實說張守仁現在的地位不比親藩和地方官差,大家都做的事他做了也不算什麼,只是張守仁收費較狠,而且越是大宗貨物,利潤越高者,抽分就越狠。

有一些小商小販,原本在一般的稅卡中是肯定不被放過的……稅卡都是私設的,大戶人家官宦人家

不好打交道,容易撞到鐵板,小人物小商人多半毫無關係,不管怎麼被欺凌也只能忍了。

但在張守仁的稅卡中,大商人大戶人家的船隊是肯定不被放過,那些小商小販,三文兩文隨便給一些就行了……

這樣毫無疑問會得罪很多人,崇禎一看之後,就知道這個奏本只是開始,底下鐵定還有。

再翻幾本,確切無疑,張大將軍確實私設了稅卡,並且按照最高十分之一來抽分。

京中某大學士一次往南運了二萬銀子的貨物,利潤當有四千左右,抽分一次就是四百兩。

京城之中,二兩銀子就夠新科進士拜恩師的門,五兩銀子就夠上大學士府邸的儀金,五十兩就是象模的賄賂了……錢謙益曾經帶兩萬銀子到京師,不過他那是運作當閣老,也就是國家副國級幹部的水平。

一下子就是幾百兩的抽分,自是叫人氣的發昏,此次好幾個言官上本言及此事,肯定背後有人在運作。

事涉大臣,包括自己的太保大將軍在內,崇禎臉上的皺紋越發深刻了。

這件事,不是那麼好處理的……

張守仁現在跋扈之態雖顯,但畢竟以前打下的底子不壞,又不曾騷擾過地方,象劉澤清等地方軍鎮形同軍閥,攔路搶劫都是集團化的流水線運作,張守仁設幾個卡子不算什麼大事,如果不是對實權人物太過強硬,根本就不會有人說三道四。

老實說,看到張守仁也做這樣沒品的事,崇禎心裡反而放心的多呢。

“該部知道!”

沉吟再三之後,崇禎決定先含糊其事,把責任推給下頭再說……

“皇爺,該洗漱啦。”

連續奮戰一夜,崇禎已經疲憊的欲仙欲死,而且事事不順心,更是叫他一腦門子的官司。

但今天是朝會之期,按他的脾氣,事事按部就班,自己絕不會破壞規矩。

象祖宗孝宗年間,感冒請假了幾次,朝臣就說怪話,說皇帝裝病,崇禎年間,打死都不犯這樣的錯誤,就算真有病也硬挺着。

崇禎的這種硬脾氣,也是叫他死後得了一個“毅宗”的諡號,此時的他,雖然疲憊欲死,一聽人提醒,再看牆角大鐘已經快指向六點,再看窗外,夏天天亮的早,此時已經天光大亮了。

當下便是將硃筆一擱,吩咐道:“端水上來。”

“是,皇爺。”

太監伺候主子當然是無所不用其極,一聲吩咐,守了大半夜的太監們就是上來,先呈上上用的上等牙,擠上茯苓和各味中草藥製成的牙膏,由皇帝涮了牙齒,再來潔面,最後換上上朝用的冠服龍袍。

臨行之際,崇禎攬鏡自照,見冠袍都十分妥帖,便是滿意的點一點頭。

只是突然看到鬢角間有幾根明顯的白髮,他的心一沉,暗自道:“天呀,朕才三十,已經有白髮出來,國事如此操勞,朕已經用盡全力,從來不敢懈怠,祖宗年間,常年於深宮不問國事,天下卻是太平無事,朕這麼辛苦,爲什麼事事都是不順,天呀,大明還有中興之望嗎?”

早朝之後

,心情沮喪的皇帝終於決定,更換無能的首輔,立刻經內閣下詔,起復在江南閒居的周延儒,復爲首輔。

消息一出,正牌周黨之外,東林一脈都是十分歡騰,努力至今,終於成功,排走了薛國觀後,原本以爲周延儒復位只是時間問題,沒成想皇帝還要再等等看看,換了兩任首輔,又有楊嗣昌冒起,周延儒的地位岌岌可危。

現在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周延儒雖然不是正牌東林,但現在已經與東林黨綁在一起,當年與溫體仁一起設計錢謙益的事已經是過去之事,大家一起擡望眼,看將來。

說起來東林也是心酸,天啓年間先也是執掌大權,帝師孫承宗和大學士葉高陽都是東林巨擘,下頭還有左光斗和楊漣等所向披靡的戰將,放眼天下幾無人能敵,後來因爲打擊異已太厲害,又在宮中損失了盟友王安,結果被魏忠賢聯合齊楚各黨,先趕孫老頭回家,再攻東林六君子,最後秋風掃落葉,把東林黨打的元氣大傷。

敗給九千歲還能說是政爭失敗,崇禎早年時十七歲的皇帝十分信任東林黨,國事悉數委之,結果還是自己不爭氣,大臣無能,小臣貪污,治國則國事江河日下,治軍則貪污軍械糧餉,每戰必敗。

到現在來說,東林黨除了推出黨系色彩不那麼濃重的周延儒之外,也是實在沒有什麼好的人選可推了……

確定首輔之後,崇禎也是略覺輕鬆。在他早年的統治生涯中,有三個人是他覺得可資信任,能力和忠誠度都沒有話可說的,第一人便是溫體仁,然後是周延儒,再下便是楊嗣昌。

現在溫體仁是徹底失勢,沒有起復的機會,周延儒在朝,楊嗣昌領軍,崇禎希望,天下大局,能在這一年內趨向於好轉。

無論如何,他還沒有放棄中興大明,名垂青史的理想……

大事決斷,再有科道提起鹽場並山東鎮私設稅卡一事時,崇禎不願煩神,想了一想,便道:“滋事體大,有司不能徹查,着首輔北上時,沿途查看,俟回京後於朕召對時回奏便是。”

大明首輔十分尊貴,張守仁的事交給六部或都察院,或是地方上的巡按去查,查辦人員只能自找難看,濟南之事便是如此,山東的撫、按根本沒有辦法和張守仁正面相抗,現在由首輔沿途視看,雖然無有前例,但倒也不失爲一個妥當的辦法。

朝官之中,只有此番立了大功的吳昌時緊皺眉頭,感覺到崇禎的處斷大有不妥。首輔雖然尊貴,但權威也是建立在實力之上,而今周延儒剛剛復起,威信不立,與張守仁也沒有什麼往來交情,如果在山東碰了釘子,那樂子可就大了。

只是這種心思也就只能自己想想,大明立國幾近三百年,除國初洪武年間外,大學士日趨尊貴,英宗之後,威權日隆,更何況周延儒是東林推出的首領人物和首輔身份,斷然不會出什麼難堪之事。

“但願是我多想了。”人羣之中,身着綠色官袍的吳昌時絲毫沒有立了大功之後的喜悅,只有一陣陣的無力之感。

不論如何,有張守仁在,對力量感覺很好的吳昌時已經不能開心展顏!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八章 招兵第四百九十章 雨夜第八百章 怒吼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九十七章 繳獲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九十四章 刺!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六百七十八章 天道第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八十八章 做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展望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道周第六百四十八章 突騎第二百五十六章 考覈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封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七十章 小吏第六百五十五章 剿撫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道第六百零一章 贈送第七百六十六章 凝結第三百七十七章 死鬥第四百九十八章 遭遇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宅第五百二十七章 商洛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二百一十八章 統計第二百零二章 非常戰場第三百三十五章 說王第一百七十九章 肉和蛋第一百七十八章 展望第六百章 文武第七百七十六章 朱仙鎮第八百一十章 痛快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捕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三百零七章 兩面皆敵第五百八十一章 奏凱第五百七十八章 逃竄第二百五十一章 諸將第五百三十九章 洛陽第三百二十八章 霸氣第六百二十二章 變遷第六百五十六章 沙盤第六百八十八章 血脈第二百九十二章 有喜第三百二十八章 霸氣第五百九十一章 封伯第六百三十九章 黨爭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七百七十六章 朱仙鎮第五百二十三章 判斷第九十七章 繳獲第一百六十八章 招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方第四百八十九章 剷平第一百六十五章 無巧不成書第四百零二章 修好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撿第二百六十章 比試第七十九章 兵痞第八百零九章 短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指揮僉事第二百三十章 入侵第十二章 兵器第四百四十一章 突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迎客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將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三百八十章 逃離第八十三章 稅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五百七十六章 獲勝第五百九十五章 亂兵第八百一十一章 右路第七百五十七章 檢閱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慈大慈第四百零八章 擴伍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四十章 訓練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炮第三百九十二章 虎狼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八十三章 稅第六十章 收益第五百四十二章 聯營第三百三十六章 視傷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坑第六百二十五章 奧妙
第一百六十八章 招兵第四百九十章 雨夜第八百章 怒吼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九十七章 繳獲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九十四章 刺!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六百七十八章 天道第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八十八章 做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展望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道周第六百四十八章 突騎第二百五十六章 考覈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封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七十章 小吏第六百五十五章 剿撫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道第六百零一章 贈送第七百六十六章 凝結第三百七十七章 死鬥第四百九十八章 遭遇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宅第五百二十七章 商洛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二百一十八章 統計第二百零二章 非常戰場第三百三十五章 說王第一百七十九章 肉和蛋第一百七十八章 展望第六百章 文武第七百七十六章 朱仙鎮第八百一十章 痛快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捕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三百零七章 兩面皆敵第五百八十一章 奏凱第五百七十八章 逃竄第二百五十一章 諸將第五百三十九章 洛陽第三百二十八章 霸氣第六百二十二章 變遷第六百五十六章 沙盤第六百八十八章 血脈第二百九十二章 有喜第三百二十八章 霸氣第五百九十一章 封伯第六百三十九章 黨爭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七百七十六章 朱仙鎮第五百二十三章 判斷第九十七章 繳獲第一百六十八章 招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方第四百八十九章 剷平第一百六十五章 無巧不成書第四百零二章 修好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撿第二百六十章 比試第七十九章 兵痞第八百零九章 短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指揮僉事第二百三十章 入侵第十二章 兵器第四百四十一章 突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迎客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將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三百八十章 逃離第八十三章 稅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五百七十六章 獲勝第五百九十五章 亂兵第八百一十一章 右路第七百五十七章 檢閱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慈大慈第四百零八章 擴伍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四十章 訓練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炮第三百九十二章 虎狼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八十三章 稅第六十章 收益第五百四十二章 聯營第三百三十六章 視傷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坑第六百二十五章 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