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浮山鹽



濟南城中,確實是已經如一座超大的火藥罐子,隨時都可能在爆炸的邊緣。

浮山車隊和炮隊等輜重隊已經撤走,動員了超過兩千輛的大車,除了自己一千多輔兵全部動員之外,還在濟南各地僱傭了四五千人的夫子相隨一起行動,僱傭的騾子和毛驢也有好幾千頭。

動身的時候,整個濟南城都轟動了,比張守仁率主力戰兵北上還要轟動的多。

畢竟是動員的人和騾馬太多,整個濟南的大車都被僱傭下來,到這時,大家才知道,浮山營在西門一戰,俘獲之多,實在是令人咋舌。

除了車隊和炮隊外,就是新入營的新軍也一起動員分批離開了濟南。

再加上往登萊方向屯田的流民佃農,這個隊伍,就別提有多熱鬧。

好在現在已經是一路太平,而浮山營光是俘獲的精糧就超過二十萬石,粗糧也有十三四萬石,糧食足夠,銀子也足夠,所有人都是滿懷信心,向着東方,秩序井然的前行。

站在濟南城頭俯瞰的話,就能看到車隊在正中,人流在兩側,剛入伍的流民新軍在極少數老兵的指揮下,以浮山營最慣常的哨縱隊,也就是一百多人爲隊的方式,在車隊兩側整齊行進,他們尚且沒有軍服,也沒有武器,但儼然之間,也是有了一點軍人的影子。

執戟守備於城頭的,已經盡然換成了守備濟南期間的義勇大社的民壯們,他們也是站姿挺拔,雖是沒有整齊的軍服,但論起組織性和本事,還有對軍紀的服從,已經與當初一團散沙的情形截然不同。

現在巡撫標營尚且沒有建立,城中也沒有總兵官,守備濟南的主力也換成了這些民壯,他們也是按浮山編制,自覺組編了一番,從伍倒什,再到排、哨、隊,一層層向上,有一半多的民壯已經散去,還有這六千餘人,由官府供給吃食,商會給餉銀,算是半官兵半義勇的身份留了下來。

高虎已經成爲隊官,義勇最高層次的軍官也就是隊官。他在義勇中是赫赫有名的能打,也敢出頭,上一次和流民的對峙,山東這邊若不是高虎領頭,怕也聚集不出那麼多人出來。這樣的人被選爲隊官,原本就是衆望所歸。

但此時高隊官絲毫沒有身爲隊官的矜持和自覺,趴在堞雉之上,高虎看着漸行漸遠的流民隊伍,也是不停的流着哈拉子。

“看看,看看啊,他孃的我看到杜伏虎這混帳東西了。”

“杜伏虎雖然混帳,也是條漢子,浮山營要他是好眼光。”

“過幾個月,人家就是正經的浮山兵,沒準還能當上什長呢。”

高虎痛苦的捶打着堞雉,似乎浮山營的一個什長,就比自己的義勇隊官要強過一百倍。

這種心理,卻是明顯得到了認同,和他一起趴在城頭的那些義勇們,都是十分眼饞的模樣。

“唉!”

有個精壯的小夥子垂頭喪氣,臉上滿是沮喪:“若不是浮山營的將爺們說流民沒法安置,所以招募以流民爲主,濟南這邊也是以城外的人爲主,說是他們家被毀的厲害,

要優先照顧……要不是,要不是俺非得當這個兵不可。”

“但望有下一回吧。”

“也不知道浮山營還能留咱濟南多久?在一天,咱這心裡頭安生一天,要是哪一天走了,就覺得心裡空落落的。”

“天天上操下操,跑圈訓練,俺是已經習慣這種日子了,叫俺回頭再去當老百姓,給紳糧人家扛活去,俺,俺是不願幹了。”

“要不然投別的營?或是有新總兵官來,咱去投新的山東鎮標?”

“戚,寧給好漢牽馬,不給賴漢子當祖宗。放眼看看,有哪個鎮能和浮山相比?咱們不當這個兵,還不是有父母在濟南,就算是浮山收咱,咱也不好遠離啊……”

“這說的是了……”

衆人議論紛紛,都是有點垂頭喪氣的樣子出來,一時間,倒是沒有注意,從城東方向,過來一隊車隊。

整個車隊,大約是二十來輛車,沒有棚子,只是車子上搭着一包又一包的麻包,如果眼尖的,還能看到麻包縫隙裡透出來的白色亮光和麻繩纖維上沾着的白鹽晶花。

這是打東頭過來的運鹽隊伍,從青州府過來有膠水濟水等河流可以直通濟南,用船運到濟南城下後,再轉大車,這個車隊顯然就是從碼頭把鹽包接了過來。

每輛車都是用兩頭騾子拉車,車身都是重實實沉甸甸的樣子,最少都是一千五六百的重量了,以當時實木爲輪的大車來說,實在是已經拉的不少。

整個車隊,拉的鹽大約是三四十石,大約是濟南城東四分之一居民一天的消耗量。

實在是不多,但車隊經過城門,向着城東一條鹽行林立的大街行進時,還是引發了足夠多的注意。

向來只有淮鹽能入濟南!

從來都是打運河直入濟南,從南城方向鋪滿全城的大大小小的商行,最終到雜貨小店,然後到每家每戶的竈臺之上。除了淮鹽之外,也就是西邊會過來一些井鹽,細白如雪的青鹽是上等人家用來涮牙清潔所用,一小罐子可能就是幾兩銀子的高價,就算是有錢人家也只是拿來潔齒,斷然捨不得用來當食鹽。

打從青州方向過來運鹽的車隊,這在濟南自是十分罕見,然而,這些天來,濟南城民也是見着不止一回了。

賣鹽的商行是心思各異,用複雜的眼神打量着這車隊行進的方向,但不少百姓,卻是滿懷欣喜。

“浮山鹽又來了!”

“當家的,趕緊把鹽罐子拿來,再拿些錢來,這一次不趕緊去買,又要等好幾天。”

“快快,買鹽了,浮山鹽到了!”

和浮山營響亮的名聲相比,浮山鹽的名頭也是在濟南城中漸漸打響。利豐行先賣,然後是三好行,泰豐行和慶餘行等幾個參加了商會的大商行都是緊隨而上,只有那些向來依附於王府和孔府做生意,完全不是正經買賣人的商行纔會拒絕這種明顯來錢的買賣。

一石浮山鹽從浮山到濟南是三兩的價格,比起淮鹽來要高上幾錢,但整個濟南城中都是踊躍買浮山鹽,只有買不到

的人才會去買淮鹽。

兩種鹽的質量,相差實在是太大了!

淮鹽雖然也是有灘塗,但曬鹽不得法,是煮和曬結合的辦法來出鹽,鹽粒粗大,發黑,發青,而且奸商坑人,賣到百姓手中的時候,一石鹽裡頭最少有一斗石子泥土細沙等雜物,買了鹽回家,還要用籮筐細細篩了才能食用。

有的鹽就乾脆結成了塊,比石子還要硬,燒菜的時候把鹽塊仍進去再拿出來,那鹽還是好好的一動不動。

而浮山鹽的名聲和浮山營都是一樣的響亮,都是質量上乘的保證。

淮鹽和北方的長蘆鹽一樣,都是粗劣不堪,以前的細鹽只有來自青海一帶的井鹽,山西也有一些,都是幾兩一罐,只有有錢人和貴人才捨得買來用。而浮山營的細白程度卻是不在井鹽之下,捧一捧在手中,都是如捧了一捧細沙一般,不小心就是從指縫裡完全漏出,這樣的柔軟,細膩,潔白,捧在鼻子下方,聞一下就是那種甜甜的腥鹹味道,來自大海,不是巫術,不是戲法,而是實實在在的上等海鹽!

浮山鹽見城頭一天,就是全城轟動,此時進城已經是第六趟車隊了,每一趟車隊拉的鹽都是越來越多,而每一趟的鹽進來,就是引發全城搶鹽的風潮。

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鹽到了利豐行商行的總號門前,就是出來幾十個赤裸上身的壯實漢子,身上都是壯健的疙瘩肉,一百多斤重的麻包上身,也只是咧嘴一笑。

在他們搬扛鹽包到庫藏的時候,往利豐商的大街上,人流也是漸漸彙集起來。

其實利豐行是以批發爲主,賣鹽零售只是照顧附近鄉親的一樁善舉,但這幾天來,在零售的柵欄前排隊的人羣一眼看不到邊,進庫的鹽包,十袋有九袋倒是零賣了的。

看到這些同城的鄉親一臉喜氣的來買鹽,就算是那些扛麻包的漢子,也都是止不住在眼神中露出歡喜的笑意。

這一件事,是把利豐行的名頭,打的更加響亮,東家賺的銀子多,形象也更好,豈不就是大傢伙的福利?

這些天,親戚朋友來託着買鹽的也不在少數,那種臉面尊榮,平時大家就是普通商行夥計,真是想也不敢去想。

鹽,在這個時代,絕對是最重要的商業物資,其重要程度,遠非後世人敢想象。

除了大明,包括漢唐宋元和清朝在內,鹽都是控制的極嚴的專賣物資,就算是清朝臨近滅亡之時,淮鹽仍然是重要的賦稅來源,可以抵押給外國銀行來換取貸款的優質抵押物!

“東主,開柵不開?人已經擠的不少了。”

在利豐行臨街鋪面的二層小樓上,秦東主也是瞧着熙熙攘攘的人羣,只是他面色沉靜,也是瞧不出是心中是何盤算。

在秦東主身邊的幾個總號掌櫃卻是喜動顏色的模樣,利豐行是浮山那邊的最大的分銷商,濟南這邊局面已經打開了,全城人口接近百萬,日常也有好幾十萬人,加上四周的州縣肯定也是跟着省城的風向,一年最少七八十萬石的銷量就穩穩到手了!

(本章完)

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同第三百四十四章 白甲第五百二十章 供銷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六百九十五章 執委第七百五十八章 演講第四百九十章 雨夜第五百七十六章 獲勝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水車第七百四十九章 燈景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六百五十八章 相別第三百零七章 兩面皆敵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三百三十六章 視傷第二十三章 小心思第二百九十四章 成功第四百八十八章 內宅第五百五十六章 共鳴第五百三十章 南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奇想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書第四十七章 交易第六百七十九章 調度第四百四十六章 浮山鹽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營地第七百一十二章 兼濟第四百三十八章 東暖閣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風骨第三百二十五章 二流對手第五十章 出招第二百二十九章 貴客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子奴第七百七十九章 新編第七章 報功第一百八十五章 礦區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計算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風骨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甲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七百二十八章 師徒第六百六十七章 人市第三百二十章 軍陣威風第八十章 魯軍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一百零六章 大豐收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擊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五百二十章 供銷第八百零二章 各旗第六百零一章 贈送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六十九章 浮山主第三百九十六章 封賞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撿第四百三十五章 政客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三百九十六章 封賞第一百二十三章 參謀第二百八十章 天命第一百零一章 官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未來水師的起始第四百章 赴約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一百四十四章 請罪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五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二百五十四章 家書第四百零二章 修好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朝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獄第六百五十六章 沙盤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態圈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三百二十三章 威力第七百三十三章 淮安第七百零三章 勸說第四百六十八章 全新的一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預備第五百二十九章 徵調第二百二十章 喜事將至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破第六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一百四十一章 軍人間的敘話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坑正文_章 節發佈錯誤聲明第二章 重生第七百零一章 降伏
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同第三百四十四章 白甲第五百二十章 供銷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六百九十五章 執委第七百五十八章 演講第四百九十章 雨夜第五百七十六章 獲勝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水車第七百四十九章 燈景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六百五十八章 相別第三百零七章 兩面皆敵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三百三十六章 視傷第二十三章 小心思第二百九十四章 成功第四百八十八章 內宅第五百五十六章 共鳴第五百三十章 南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奇想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書第四十七章 交易第六百七十九章 調度第四百四十六章 浮山鹽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營地第七百一十二章 兼濟第四百三十八章 東暖閣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風骨第三百二十五章 二流對手第五十章 出招第二百二十九章 貴客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子奴第七百七十九章 新編第七章 報功第一百八十五章 礦區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計算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風骨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甲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七百二十八章 師徒第六百六十七章 人市第三百二十章 軍陣威風第八十章 魯軍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一百零六章 大豐收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擊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五百二十章 供銷第八百零二章 各旗第六百零一章 贈送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六十九章 浮山主第三百九十六章 封賞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撿第四百三十五章 政客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三百九十六章 封賞第一百二十三章 參謀第二百八十章 天命第一百零一章 官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未來水師的起始第四百章 赴約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一百四十四章 請罪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五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二百五十四章 家書第四百零二章 修好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朝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獄第六百五十六章 沙盤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態圈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三百二十三章 威力第七百三十三章 淮安第七百零三章 勸說第四百六十八章 全新的一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預備第五百二十九章 徵調第二百二十章 喜事將至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破第六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一百四十一章 軍人間的敘話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坑正文_章 節發佈錯誤聲明第二章 重生第七百零一章 降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