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另一場革命

當大家還沉浸在端午節的熱鬧中時,一支隊伍悄悄離開京城乘舟南下。他們奉皇帝之命前往大理國,當然不再是傳播友好的使團,而是一支顛覆其政權的暗箭。此次行動由情報司的力量爲主,爲了加強其力量,近衛隊特戰大隊派出了一個十人小隊協助。

與此同時,統御江南各軍的高寵也接到了皇帝的一道密令,令其前往廬州組建滇北指揮部,統一指揮江陵鎮撫司禁軍,成都府路、潼川府路、梓州路、廣南兩路各路州軍。囤積糧草物資,收集相關軍事情報,加強叢林山地作戰訓練,一旦大理國有事即可奉命出戰,迅速平定叛亂。

爲了獲得戰略資源和打通南亞的通路,趙檉下定決心顛覆大理國現政權,成立親宋政府,使其變成自己手中的一顆棋子。此時弓上弦刀出鞘,既然他們不肯滿足自己的願望,那也只能讓他們發起一場革命了,至於是換馬、還是滅國就要看形勢的發展再做出相應的調整。

就在大理國的革命風暴正在趙檉的授意下醞釀之時,他又悄悄地掀起了一場革命,而這個革命卻不是拓疆滅國,可這場革命要是成功的話,改變的也不只是大宋,很可能是整個世界…

糧食短缺從遠古到現代一直困擾着世界,爲了獲取足以果腹的糧食,人們不惜自相殘殺、挑起戰爭,可以說整個人類的發展史就是糧食的爭奪史。此時的大宋引進推廣了占城稻,依靠先進的農耕技術,基本滿足了需求。但是這時糧食的產量依然不高,一旦發生災害和戰爭便會發生糧食短缺。而隨着人口的增多這種矛盾也會日益增加,當無法滿足時動亂就會隨之發生。

如今大宋百分之七十的人口集中在江南。導致江南的土地日益緊張,不計土地兼併的政策使土地集中到少數人手中,矛盾也更加尖銳。北方地區由於戰爭人口銳減,且受氣候所限,不適於大規模種植水稻,麥黍等農作物即便推廣新的耕作技術良田的產量也只有兩石,以致一個家庭至少要擁有三十畝以上的土地才能滿足生活所需和繳納各種稅費,遇到災年便成爲流民,涌向江南。從而引發更大的矛盾。

而現在戰爭仍頻繁,大量軍隊集中在江北,這麼大的地盤每年不知道哪兒就出點天災**,北方又多了幾個大型城市,招募流民到北方耕種也不是一年兩年可以見效,糧食都得依靠從江南通過漕船調運,給國家造成巨大的壓力,也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要想解決糧食問題,做到災年有糧賑濟。又能支撐不斷的戰爭,只有佔領更多的土地或是提高糧食的產量。現在適合農耕的中原地區基本上全部落入大宋之手,西北土地貧瘠,好地就那麼幾塊。種什麼也好好長,即便搶過來也得靠內地供應糧草,那只有從提高產量上想辦法。

趙檉前世可是當過農場場長的人。知道有幾種農作物的推廣改變了糧食結構,使人類免於饑荒。但是這幾種作物在幾百年後才通過西方地理大發現流入中國。可是哥倫布他祖宗還不知道在哪轉筋呢?求人不如求己,趙檉決心做這個世界大航海的先行者。當他掌權後便開始組建‘科學院’爲此做了精心的準備。

這幾年,趙檉以水軍爲先鋒開始探索新航路積累遠航經驗,但是受到技術的限制,船隊雖比前代走的遠了一些,可還沒有達到明朝鄭和下西洋時到達過的非洲,只是在中東地區打轉。今年他打算再次發起遠航,向東方航行探索到達中美洲的航線,因爲那裡有他需要的玉米、番薯、馬鈴薯、棉花這幾種改變世界的農作物,還有辣椒、番茄、花生等美味…

“陛下,拒您的提議所研製六分儀、計程儀、時鐘等皆以製造成功,經試用皆達到要求!”趙檉來到設在艮嶽內的‘大宋科學院’――集賢院,同知院韓公廉急忙過來施禮道。

“韓大學士免禮,你們辛苦了,正是時候啊,本院該怎麼賞你們呢!”趙檉急忙攙扶笑着說道。

集賢院本是大宋三館之一,趙檉登基後精簡機構合併了,可成立的這個保密機構總不能沒個名字,叫科學院又有點前衛,覺得這個名字不錯便把名字挪用了。而這裡確是又是聚集了大宋數百位能人,有精通算學的、天文學的、醫藥學的、地理學的、建築學的等等賢能,此外還有頂尖的能工巧匠。

眼前這韓老頭就不簡單,精通算術和天文學,曾受蘇頌的舉薦主持製造了‘水運渾天儀象’,編寫了流傳後世的《九章勾股測驗渾天書》,只是這些人們脾氣古怪都不願爲官,趙檉便自兼知院,因此在他們面前自稱本院,而韓公廉歲數大威望高勉強當了同知,主持工作。

“這其中都是陛下的設想,親自繪圖計算,老朽怎敢貪天之功爲己有!”韓公廉擺手道,態度甚是恭謹,可這不僅因爲趙檉是皇帝,而是對他精深的算術功底和廣博的知識及奇思妙想折服,卻不知道他們還在研究的二元方程,在皇帝前世初中時代就已經普及了。

“陛下只需將您那本《博物志》借給在下一讀即可,不需什麼獎賞!”此刻身邊的一個年輕人插言道。

“呵呵,至寶怎能輕易示人,待你學問在長進了,便借與你一讀!”趙檉訕笑着道,這鄭樵更了得,讀書破萬卷,博通經旨、禮樂、文字、天文、地理、蟲魚、方書。在靖康之變後上書抗金引起趙檉注意,招入京中後詳談一番,覺得他很有見識,可他卻不願爲官,最後只是爲了能看宮中的藏書才勉強入了集賢院。

以趙檉前世的見識隨便抖摟出來點都能哄得古人團團轉,君臣幾次暢談後便將鄭樵吸引住了,可這個人較真,對皇帝所說都要問個出處。趙檉牛皮吹破了,總不能再拿‘遇仙’糊弄人,便說自己從一本上古奇書《博物志》中看來的,因此鄭樵便總纏着皇帝要一睹爲快。

“陛下,聽說您準備組織一次遠航前往極東之地尋找幾種草木,使天下百姓免於饑荒之苦,在下想隨船隊出洋爲陛下分憂!”鄭樵說道。

“你可知大海茫茫,風高浪急,很可能片板無回,太危險了,還是不要去!”趙檉看看鄭樵羸弱的身體笑道。

“鄭學士,陛下言之有理,在大洋中尋找一片未知之地,可能一去數載,你一書生就不要涉險了!”韓公廉也勸道。

“我精通天文,知曉地理,能辯草木豈是無用之人,再者我也想看看那極東之地是何樣子,真有陛下所言那神奇之物!”鄭樵不服氣地說道。

“嗯,你說的也有道理,待我想想再定,先看看巨舟木樣製作的如何了!”趙檉邊走邊說道,心中想着如果有這樣一個博學之人同行,弄不好早幾百年培養出一個大宋‘達爾文’呢…

“陛下,這是戰船,按照陛下的吩咐,我們消減了船體的寬度,加強了龍骨,設計了雙層船殼,增加了隔艙,船長十五丈,可載萬斛!”到了後院工坊,韓公廉指着一艘船介紹道,爲了這次遠航,趙檉召集了一批造船大匠參與設計適於遠航的海舶,現在製出了木樣請皇帝查驗。

“嗯,很好,只是這船要裝載火炮,射擊時會產生很大的後座力,甲板能否承受的住!”趙檉仔細看了一番問道,這戰艦他吸收了後世西洋風帆木戰船的優點,使船速更高,戰場生存能力更強。

“陛下,甲板皆得到了加強,每側船舷可安置十門火炮,加上船頭和船尾火炮可以佈設二十二門火炮!”韓公廉數道。

“出海遠航一去可能數月難見陸地,船員十分容易疲憊,休息的地方一定要儘量設計的寬敞舒適!”趙檉點頭說道,戰船按照現在已是千噸級戰艦,以這種火力配備在這個時代足以無敵了。

“陛下,我們想到了,您請看這艘船!”韓公廉指着一艘船體比之戰艦要寬大的木樣說道,“此船分三層,底艙可以運載糧食和淡水,一層可飼養雞豚,也可種植瓜菜,供水手途中食用,此船也可作爲商船使用!”

“不錯,一路上還有新鮮菜蔬和肉食,對增加體力很有好處!”趙檉點頭稱讚道,這就是古代的補給艦古代沒有冰箱無法儲存新鮮食物,這可解決了大問題,不會因爲缺乏維生素出現敗血病。

接着韓公廉又介紹了他們設計的其它艦船,有用於偵察的快船,淺水區使用的平底船和可以作爲指揮艦的巨舟,各種功用齊全,說得趙檉都想登船乘風破浪探索新大陸去了。

“不錯,可以令船廠製造試航,如果成功就可以出海了!”趙檉拍了板,下令投入製造,“朕會挑選水手學習那些新儀器的使用和維護,海圖隨後命人送來!”他鬆了口氣,如果一切順利明年就能揚帆出海了…(未完待續。。)

第359章 面子工程第26章 附議第479章 不謀而合第381章 前進第26章 附議第295章 毫無懸念第6章 靜夜思第123章 戰原州(八)第47章 出首第4章 不爭第69章 選擇戰爭第405章 如何應對第10章 惡人第307章 ‘逼宮’第456章 無法決斷第134章 孤注一擲第241章 此消彼長第42章 掃黃第166章 斜也死了第153章 波折第166章 解惑佈局第465章 出其所料第460章 取長春第126章 怎會這樣第77章 崛起第86章 其人之道第8章 關撲(二)第438章 真相第231章 發威第153章 波折第112章 殺你我會心痛第64章 意外第523章 遊擊有術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449章 舉國同慶第205章 靜待第127章 兇吉難料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185章 應州第93章 翼騎兵第217章 悵然若失第3章 官道第331章 危險第160章 威嚇第82章 功成身退第324章 敲山震虎第100章 亂糟糟的一天(二)第4章 走光第117章 行動第4章 不爭第147章 決心已下第134章 無功受祿第103章 取中山第23章 冠禮第213章 反伏擊第52章 天清寺第310章 少年意氣第119章 餘波第508章 五雷轟頂第74章 神仙第332章 迴旋第126章 怎會這樣第251章 屯墾戍邊第95章 自作自受第96章 社團第96章 社團第171章 關防重地第90章 不安第79章 以命搏命第71章 ‘真相’第340章 漫漫西征路(五)第472章 晚了第206章 冷處理第159章 魔高一尺第174章 大買賣第437章 金赫之死第454章 ‘通風報信’第187章 戰涿州(一)第107章 目的第2章 較勁第408章 應對第113章 佔據汴京第149章 不亂不治第414章 遠程狙擊第141章 歸京路(七)第22章 看誰心眼多第416章 一擊必中第193章 對攻第499章 抉擇第178章 人心各異第133章 天意如此第52章 徵用官船第414章 遠程狙擊第353章 難擋其鋒第215章 鄉間高人第295章 毫無懸念第56章 毒舌第100章 亂糟糟的一天(二)第372章 二打一第49章 隱於市
第359章 面子工程第26章 附議第479章 不謀而合第381章 前進第26章 附議第295章 毫無懸念第6章 靜夜思第123章 戰原州(八)第47章 出首第4章 不爭第69章 選擇戰爭第405章 如何應對第10章 惡人第307章 ‘逼宮’第456章 無法決斷第134章 孤注一擲第241章 此消彼長第42章 掃黃第166章 斜也死了第153章 波折第166章 解惑佈局第465章 出其所料第460章 取長春第126章 怎會這樣第77章 崛起第86章 其人之道第8章 關撲(二)第438章 真相第231章 發威第153章 波折第112章 殺你我會心痛第64章 意外第523章 遊擊有術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449章 舉國同慶第205章 靜待第127章 兇吉難料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185章 應州第93章 翼騎兵第217章 悵然若失第3章 官道第331章 危險第160章 威嚇第82章 功成身退第324章 敲山震虎第100章 亂糟糟的一天(二)第4章 走光第117章 行動第4章 不爭第147章 決心已下第134章 無功受祿第103章 取中山第23章 冠禮第213章 反伏擊第52章 天清寺第310章 少年意氣第119章 餘波第508章 五雷轟頂第74章 神仙第332章 迴旋第126章 怎會這樣第251章 屯墾戍邊第95章 自作自受第96章 社團第96章 社團第171章 關防重地第90章 不安第79章 以命搏命第71章 ‘真相’第340章 漫漫西征路(五)第472章 晚了第206章 冷處理第159章 魔高一尺第174章 大買賣第437章 金赫之死第454章 ‘通風報信’第187章 戰涿州(一)第107章 目的第2章 較勁第408章 應對第113章 佔據汴京第149章 不亂不治第414章 遠程狙擊第141章 歸京路(七)第22章 看誰心眼多第416章 一擊必中第193章 對攻第499章 抉擇第178章 人心各異第133章 天意如此第52章 徵用官船第414章 遠程狙擊第353章 難擋其鋒第215章 鄉間高人第295章 毫無懸念第56章 毒舌第100章 亂糟糟的一天(二)第372章 二打一第49章 隱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