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戰略(4)

着德法停戰協議的簽訂,一戰英雄貝當元帥再一次成了法國。法蘭西大地上的槍炮聲停止了,但這個國家最富庶的地區卻成了德國人的佔領地,不僅如此,德國人手裡還扣押者戰爭中被俘的萬法軍官兵,這令退守法國南部的貝當政府在考慮外交政策時都必須三思而後行。

“好意提醒?哼!我看是他們自己在打法國海軍的主意吧!”

臨時內閣會議上,現代法國海軍的締造者和最高指揮官達爾朗上將口氣非常差,因爲德國人剛剛通過停戰委員會向法國轉達了一個非正式的官方知會:根據德國情報部門獲得的消息,英國人正準備武力奪取或摧毀法國艦隊,尤其是停留在非洲殖民地港口的那些艦隻。對此,德國人還提出了一個簡單而直接的建議:將法國海軍所有主力艦艇撤回法國本土港口!

早在雙方展開停戰談判之前,這位海軍上將就成開誠佈公的告訴貝當,若是德國人妄圖佔有法國艦隊,那麼他將立即率領整個艦隊前往西印度羣島——在1940年的法國,達爾朗生致力於法蘭西海軍的建設,從條令、技術裝備、官兵待遇、指揮官培訓等等各個方面都有着難以磨滅的建樹,法國海軍在他十年的專門管理下,其效能之好,勝過法國大革命以來的任何時期。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達爾朗就是法國的提爾皮茨或者費希爾。因此,法國海軍每一艘戰艦、每一名水手都絕對忠誠於他並非偶然。

貝當默默地坐在位置上不說話,倒是陸軍總司令魏剛陰陽怪調的說道:“就算英國人真的有那個膽子,也得衡量一下自己的實力!我看用不了幾個星期,英國就會向德國妥協,到時候一份至少能夠換來幾十年和平的和約就會簽訂,讓這該死的戰爭早點滾蛋吧!”

“沒錯,英國人自身難保。打法國海軍的主意簡直是自取其辱!”臨時拼湊起來的內閣成員們紛紛贊同地應和到。

達爾朗對這些人地態度並沒有任何好感。他自顧自地對貝當說:“我的看法。是保持目前艦隊的配置,但提高各軍港的戒備狀態,以應對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

“這是好的!”外表上看相當老邁的貝當在說話時還不至於有氣無力,他看了一眼海軍上將,謹慎地說道:“最重要的是不能讓德國人找到破壞停戰協議的藉口!”

“好吧!”達爾朗起身並保持面朝貝當,“我這就去安排,適當加強港口防務並不是壞事!”

貝當點點頭以表自己的態度。至於其他人,本來就缺乏海軍專業知識,加之無權對海軍事務指手畫腳,也就都不作聲了。

差不多在相同的時間,位於倫敦的英國戰時內閣也在召開會議,領頭者溫斯頓.丘吉爾不久前通過大膽的撤退行動成功從法國救出二十餘萬英國遠征軍將士,這歷史性的成就卻因爲法國地投降而“黯然失色”——在英國,人們普遍對戰爭前景持悲觀態度。因爲德國人地陸軍和空軍實在太強大了。相比之下,死裡逃生的英國軍人們一個個灰頭土臉、士氣低迷。英國陸軍把最好的裝備留在了法國,人們不由得懷疑這樣一支軍隊是否還有保衛英國本土地能力和信心——在不久之前他們還被德國人打得一敗塗地。

這是一個內閣成員和聯合司令部的高級將領們齊聚一堂的會議。但現場的氣氛卻顯得異常凝重。戰時內閣成員之一、丘吉爾的老助手也是現任海軍大臣龐德拿着一份文件讀到:

“致尊敬的法國海軍官兵:

根據我們以往的經驗,相信德國和意大利會在對他們認爲適當的時候奪取法國艦隊,並用來對英國和它的盟國進行作戰。迄今爲止,我們曾經是你們的戰友,不能坐視你們上好的艦隻落入敵人德國或意大利的掌握。我們決心戰鬥到底,如果我們戰勝了——我們認爲我們是能夠戰勝的——我們決不忘記法國曾是我們的盟友,我們的利益就是法國的利益,我們的共同敵人是德國。如果我們戰勝,我們莊嚴宣佈,我們一定要恢復法國的光榮和領土。爲了這一目的,我們必須真正做到:法國海軍最精銳的艦隻不至被敵人用來攻打我們。在這種情況下,英王陛下政府要求法國艦隊根據下列辦法之一行事:

(一)和我們一起航行,繼續爲取得對

意大利戰爭的勝利而戰。

(二)裁減船員,在我們的監督之下開往英國港口。裁減的船員應儘早遣返。

如果你接受以上兩種辦法之一,我們將在戰爭結束時把你的艦隻歸還法國,如果艦隻在作戰期間有所損壞,我們將照數賠償。

(三)另外一個辦法是:如果你覺得必須約定,除非德國或意大利破壞停戰,你們的艦隻就不能用來攻打他們,那麼就裁減船員,隨同我們一起開住西印度羣島的一個法國港口,例如馬提尼克羣島,在那裡完全按我們的要求解除艦隻的武裝,或者交給美國妥爲保管,直到戰爭結束,船員則可先行遣返。

如果你拒絕這些公平合理的建議,那麼,我們謹以最深的歉意,要求你們在六小時以內把你們的艦隻鑿沉。

最後,如果你們未能遵照上述辦法行事,那麼,我們只好使用一切必要的力量,阻止你們的艦隻落入德國或意大利之手。”

這不是一份常規的最後通牒,因爲它的對象不是某國政府而是這個國家其中一部分軍事力量,它的口吻合乎外交禮節且看似留有餘地,但只要跳脫出通牒本身而審視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人們不難看出它的強硬之處。

“也許……我們應該在開頭寫上達爾朗將軍的名字,致尊敬而英明的達爾朗海軍上將!”接任本土艦隊司令不久的托維男爵小心翼翼的提出自己的建議。

手上夾着雪茄的丘吉爾很快否定了這個建議,“不,我認爲就照這份文件發給法國人吧!當然,是在我們的H艦隊出發之後,我們不能留給法國人太多的時間,同時還要當心德國人和意大利人也捲入進來!他們對法國艦隊的渴望絕不會比我們小!”

依然站着的龐德適時說道:“我們的H艦隊已經做好準備,隨時可以從直布羅陀出擊!在得到胡德號加強之後,他們已經完全壓過了在米爾斯克比爾和奧蘭的法國艦隊!”

丘吉爾不僅沒有因此而表現得自信滿滿,反而一臉的嚴峻。可以想象,作出這樣的決定需要怎樣的魄力,而不論戰爭結果如何,兩個昔日盟友之間都將因此留下難以消除的隔閡。除此之外,由於拒絕了德國通過西班牙轉來的和談提議,英國短期內就將面臨德國從海上和空中雙管齊下的進攻行動,而在佔領挪威、擊敗法國之後,德軍的空中轟炸和相對傳統的潛艇戰都將威力大增。

相似的表情也反映在托維男爵的臉上,胡德號得而復“失”,這位危難之時接替帕豪斯的本土艦隊肩上的壓力陡增,如今他必須利用手中非常有限的艦隻防禦德國人可能從海上發動的進攻,儘管這支艦隊仍舊比自己的老對手德國海軍強大,但在獲得整個挪威海岸線和法國西部港口之後,德國人在地理上形成了對英倫三島的鉗制,他們的海軍戰略有了更多的主動權,這也意味着英國本土艦隊必須更加小心而合理的運用自己有限的力量。

或多或少出於這些顧慮,在座的內閣要員和軍隊高階將領們無不感到憂心忡忡。他們既擔心德國和意大利的聯合進攻將顛覆英國在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海上統治地位,又害怕從前一直不屑的法國艦隊會加入進攻英國的行列,在美國遲遲不肯伸出援助之手而遠東的日本又蠢蠢欲動時,他們正體會着前所未有的孤獨和恐懼。

然而不論人們是否感到憂慮,交戰雙方之間的博弈都在明裡暗中的進行着。就在法國投降後不久,諸多軍事觀察家格外看重的7月到來了,“好意”受到拒絕的希特勒暴怒之下正式將“海獅計劃”推上前臺,強大的德國空軍開始向法國北部和比利時集結,德國海軍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渡海船隻。德軍擺出一副欲實施大規模跨海攻擊的姿態,英國人也不示弱,他們一方面繼續從各殖民地抽調部隊和作戰艦艇,另一方面迅速加強了本土的各種防空措施。出於防患於未然的目的,駐守直布羅陀的英國海軍H艦隊於7月5日傾巢而出,目標直指法國海軍在北非最重要的軍港之一米爾斯比克。不過歷史的巧合令這支艦隊在出航後不久便爲一艘意大利潛艇所發現——在向本土發去電報之後,意大利人還進行了一次不成功的魚雷攻擊。

第4章 前線.骷髏師第21章 脫險第29章 挑戰馬耳他(3)第44章 名揚內外第51章 拯救埃德文第6章 審判第43章 空穴來風第40章 前程幾何第3章 旁觀者清第20章 獵人行動第12章 中年雷德爾第19章 鎮山之石第39章 商會主席和副市長第7章 極光第17章 鷹日(4)第43章 意外的槍聲第4章 恐怖預言第33章 反思第20章 世界風暴第11章 攻心爲上(4)第30章 再入絕境第2章 海軍突擊隊第2章 新對手第11章 冰海初戰第23章 大有可爲第16章 隨風而來的艦隊第8章 攻心爲上(1)第13章 整裝以待第10章 最後的會面第19章 厄運纏身第4章 時過境遷第35章 開張大吉第57章 佈雷第2章 水面襲擊戰之序幕第12章 塞翁失馬第33章 爲海而戰(1)第20章 “殺威棒”第25章 聖納澤爾堡壘第35章 全能指揮官第7章 力挽狂瀾者第28章 等待天明第44章 不可能之可能第10章 最後的會面第57章 戰魂(5)第8章 動員第7章 魔術第41章 夢迴日德蘭(4)第8章 攻心爲上(1)第53章 因禍得福第27章 挑戰馬耳他(1)第22章 順手牽牛第35章 彩虹第17章 以卵擊石第38章 波羅的海之王(2)第43章 空穴來風第5章 傳奇的開始第41章 紅鷹勳章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53章 因禍得福第9章 澳海追逐第44章 不可能之可能第9章 偷天陷阱(8)第10章 戰鼓激盪第33章 勝利者第19章 大戰略(1)第4章 秘密援軍第3章 旁觀者清第17章 戰爭劇場(5)第27章 德國船工第36章 推心置腹第7章 偷天陷阱(6)第12章 以變應變第9章 利刃與發電機第38章 “君子協定”第7章 力挽狂瀾者第57章 佈雷第12章 神之暗語(1)第39章 暗色晨曦第59章 在災難降臨之前第41章 紅鷹勳章第24章 簡單而複雜的戰術第37章 斯圖卡之日第6章 審判第33章 一枚金幣的代價第46章 忠誠與榮耀第18章 巧緣第9章 沉船ABC第59章 丹納曼公主第8章 猶太聯盟(2)第5章 戰場先鋒第32章 各懷鬼胎第15章 出港之機第54章 遠航美洲第28章 馳援柏林第42章 殘酷的抉擇第13章 地中海曙光第12章 大規模轟炸的前奏第21章 在逃的聲望號第24章 角鬥場第37章 戰前部署
第4章 前線.骷髏師第21章 脫險第29章 挑戰馬耳他(3)第44章 名揚內外第51章 拯救埃德文第6章 審判第43章 空穴來風第40章 前程幾何第3章 旁觀者清第20章 獵人行動第12章 中年雷德爾第19章 鎮山之石第39章 商會主席和副市長第7章 極光第17章 鷹日(4)第43章 意外的槍聲第4章 恐怖預言第33章 反思第20章 世界風暴第11章 攻心爲上(4)第30章 再入絕境第2章 海軍突擊隊第2章 新對手第11章 冰海初戰第23章 大有可爲第16章 隨風而來的艦隊第8章 攻心爲上(1)第13章 整裝以待第10章 最後的會面第19章 厄運纏身第4章 時過境遷第35章 開張大吉第57章 佈雷第2章 水面襲擊戰之序幕第12章 塞翁失馬第33章 爲海而戰(1)第20章 “殺威棒”第25章 聖納澤爾堡壘第35章 全能指揮官第7章 力挽狂瀾者第28章 等待天明第44章 不可能之可能第10章 最後的會面第57章 戰魂(5)第8章 動員第7章 魔術第41章 夢迴日德蘭(4)第8章 攻心爲上(1)第53章 因禍得福第27章 挑戰馬耳他(1)第22章 順手牽牛第35章 彩虹第17章 以卵擊石第38章 波羅的海之王(2)第43章 空穴來風第5章 傳奇的開始第41章 紅鷹勳章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53章 因禍得福第9章 澳海追逐第44章 不可能之可能第9章 偷天陷阱(8)第10章 戰鼓激盪第33章 勝利者第19章 大戰略(1)第4章 秘密援軍第3章 旁觀者清第17章 戰爭劇場(5)第27章 德國船工第36章 推心置腹第7章 偷天陷阱(6)第12章 以變應變第9章 利刃與發電機第38章 “君子協定”第7章 力挽狂瀾者第57章 佈雷第12章 神之暗語(1)第39章 暗色晨曦第59章 在災難降臨之前第41章 紅鷹勳章第24章 簡單而複雜的戰術第37章 斯圖卡之日第6章 審判第33章 一枚金幣的代價第46章 忠誠與榮耀第18章 巧緣第9章 沉船ABC第59章 丹納曼公主第8章 猶太聯盟(2)第5章 戰場先鋒第32章 各懷鬼胎第15章 出港之機第54章 遠航美洲第28章 馳援柏林第42章 殘酷的抉擇第13章 地中海曙光第12章 大規模轟炸的前奏第21章 在逃的聲望號第24章 角鬥場第37章 戰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