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洋之局

千百年來,歷史不斷變遷,浩瀚的大洋卻一直寄託着人類的夢想。人們奮不顧身的去探索、去追求、去征服,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大西洋便是世界各大洋中最具魅力的一個。

在其漫長的航海史中,大西洋東岸的住民們顯得尤爲活躍,從不知名的航海者到哥倫布再到西班牙殖民者,這些歐洲人以大無畏的精神試着去了解它、馴服它;從荷蘭海上馬車伕到西班牙無敵艦隊再到英國皇家海軍,這些歐洲人帶着巨大的野心去征服它、佔有它。探索者的精神固然令人敬佩,野心家的慾望亦是人類本性的真實體現!

20世紀,另一個傳統歐洲國家----德國,開始了他們對大西洋的征服之旅。前後兩場戰爭,發展出兩條截然不同的曲線。

1941年6月12日,北大西洋海域。

曾幾何時,大西洋的明媚陽光只屬於英國皇家海軍的聖喬治十字旗,但在慘烈的“歐海之戰”過後,德國的大型水面艦艇開始越來越頻繁的深入這片海域----“萊茵演習”的勝利,讓他們佔得了寶貴的先機。

作爲濃縮了德國海軍技術精華的艦艇,“歐根親王”號很多時候都被人們譽爲各交戰國巡洋艦中最耀眼的明星:海峽衝刺、凱爾特海之戰、歐海之戰,這每一場戰鬥無不是驚心動魄、意義非凡的,而“歐根親王”號不僅親歷每一場戰鬥,更叫人讚歎的是它在取得不俗戰績的同時,竟沒有受過稍重的傷。在“歐海之戰”結束後,這艘重巡洋艦地修復工作只花了一週時間便宣告完成。緊接着,它與德意志級裝甲艦“呂佐夫”號一前一後進入大西洋海域巡弋,尋找盟軍船隻並伺機發動攻擊。

艦橋上,戴着船型便帽和黑色墨鏡的德國軍官們酷勁十足,更爲重要的是他們不用像戰爭剛開始那樣一進入大西洋就如同老鼠一般躲躲藏藏。在德國元首拋出了著名的“跨海作戰宣言”之後,英國海軍開始全面收縮,將大部分艦隻囤積在本土海域以抵擋德國人隨時可能發動的跨海進攻,大西洋的海面上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真空”。

如今,光榮不再的英國皇家海軍。只能派出爲數不多的艦隻在大西洋上執行護航任務,以至於在有些走投無路地情況下,一些英國船長嘗試用單船高速行駛的方式突破德國海軍的封鎖,這看似倒退的辦法卻在短期之內起到了一些作用----根據德國情報部門的報告,6月的頭兩個星期至少有10艘裝運貨物的快速輪船抵達英國本土----雖然這些貨物對整個英國而言有點杯水車薪的意味,卻至少讓英國軍民重新看到了打破堅冰地希望在出海的第一週,“歐根親王”號就取得了歐海之戰以來的第一個戰績,在距愛爾蘭海岸約210海里的位置。他們遠遠望見了一艘高速向東行駛地貨輪。儘管那艘船打着愛爾蘭的旗幟,但依照德國早先劃定並公佈的交戰區域,“歐根親王”號毫不客氣地追上去用艦炮將其擊沉---德國海軍的艦隊指揮官一貫主張“發現即擊沉”,他堅信騎士精神不適用於殘酷的現代戰爭。唯有最大限度的殺傷敵人才有可能贏得戰爭的勝利,必要時,寧可錯殺一千也是值得的。

果不其然。那艘懸掛愛爾蘭旗幟的貨輪被擊沉之後,“歐根親王”號從海上救起了一些倖存者,經過審訊,這些船員大都是英國人,而他們的快速貨輪也是地地道道的英國船,對於可以容納3000多噸貨物的船艙裡裝着什麼,英國船員們地說法並不一致,糧食、紡織品、藥品、牲畜,沒有人提及步槍或者其他軍火,可是誰信呢?

平靜地海面上。突然出現了一個黑點。隱隱的嗡鳴聲亦很快傳來,但“歐根親王”號艦橋上地軍官們看起來一點也不緊張。桅杆的雷達天線一刻不停地轉動着,艦上的雷達顯然早已探知了那架飛機的行蹤。

“準備收回偵察機!”

一名手持望遠鏡少校軍官轉過身向甲板上的艦員喊到。

下面的士官應道:“明白。準備收回Ar-196!”

雖然是一艘1.5萬噸級的戰艦,得益於合理的空間配置以及艦載機自身良好的設計,“歐根親王”號能夠搭載多達4架Ar-196式水上飛機,完全可以滿足單艦或小編隊海上作戰的偵察需要。

那架下單翼的水上飛機很快降低了高度,並用機上的信號燈發來信號。不一會兒,艦橋上的另一名少校軍官扭頭朝艙門裡面喊:

“2號偵察機在指定區域內未發現船隻!”

裡面的參謀軍官很快在他的航海圖上作出標示,正常情況下,四架這樣的偵察機一次出動就能對半徑150海里的海域進行全範圍偵察,略顯不足的是,由於機載雷達技術方面的原因,飛行員們此時仍需要通過肉眼觀察海面情況,這顯然不如英國的機載對海搜索雷達的效率來得高。

大約5分鐘之後,那架Ar-196便在數百米之外的海面上降落下來,然後以水面滑行的方式逐漸抵近到“歐根親王”號的右舷,這時候戰艦的航速也明顯減慢下來。一部分艦員集中在右舷舯部,他們操縱着艦上的吊車,海面上風平浪靜,他們沒費多少功夫便數量的將水上飛機吊了上來。在這之後,戰艦又重新加速,稍作調整後向着大洋深處駛去……

19世紀末期以來,歐洲各國在世界工業、經濟和軍事上仍然佔據着相當重要的地位,但在大西洋的另一邊,美洲國家也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趕超,他們逐漸有了影響世界的實力,在進入20世紀的第一場重要戰爭中,後來參戰的美洲國家就對戰爭的進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當20世紀的第二場重要戰爭爆發時,和以往一樣,美洲國家再次在戰爭初期選擇了觀望。不過,他們的立場並不是絕對的中立,打着《租借法案》的幌子,美國製造的槍炮物資乃至艦船都在源源不斷的運往英國,爲英國繼續戰爭增添了極大的信心和實力,只是隨着德國海軍海上破交戰的持續深入,每十船從美洲起航的貨物,最終抵達英國本土的只剩下不到四船,巨大的損失逐漸超出了英國的承受能力,戰爭的天平看來正向着軸心國傾斜。

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美國人繼續做着一本萬利的軍火買賣,他們先是與英國政府簽署了《驅逐艦換基地協議》,送去5艘舊式驅逐艦,從而給英國海軍輸了血。在1941年初的“凱爾特海之戰”與“歐海之戰”後,他們不僅擴大了對英出口物資的範圍,甚至悄悄出動艦隻在西經35度以西的範圍內爲運送物資的英國船隊“伴航”!

德國潛艇的艇長們最先發現這一異常,他們同時也意識到了這背後蘊藏的大麻煩。在常規巡航中,U-187差點擊沉了一艘美國輕巡洋艦,U-135的艇長則報告說自己在西經37度位置遭遇數艘懸掛美國國旗的艦隻,它們另一側便是一整支英國船隊。一系列的報告很快被彙總遞交到德國最高統帥部,然而爲了避免陷入上一場戰爭的窘境,就連一貫狂妄的希特勒也不得不暫時選擇忍讓。很快,每一位德國潛艇指揮官都接到命令,嚴禁在交戰海域之外的地方對懸掛美國國旗的艦艇發動攻擊,德國海軍的水面艦只也得到了相同內容的命令。

經過一天一夜的行駛之後,“歐根親王”號駛過了西經35度這條看不見的特殊警戒線,但艦長奧波德.斯托恩卻絲毫沒有讓戰艦回頭的意思。

夏天的北大西洋,夜幕降臨的時間要比其他季節更晚,這顯然有助於“歐根親王”號派出水上偵察機巡視附近海域。黃昏時分,一架返航的Ar-196所帶來的消息,立即驅走了人們體內的睏意:正前方約96海里發現小型船隊一支,數量在12-14艘,估計有護航艦隻3-4艘!

如果遇到的是一支大型護航船隊,憑“歐根親王”號的實力,艦員們就只能及時向海軍司令部請求支援,順勢進行有限的騷擾作戰而已,但小型船隊的情況就不太一樣了。聽到這個消息,艦上的官兵們個個摩拳擦掌,不用指揮官下令便認真檢查起艦上的武器設備來。

作爲壯年軍官中的一份子,艦長奧波德.斯托恩具備一名優秀指揮官所需要的各種素質:對戰局的判斷力、隨機應變能力以及堅忍不拔的品格,唯一讓上司們感到欠缺的,便是他在作戰指揮上有時候顯得過於謹慎,以至於在對戰機的把握上略顯不足。如果在這方面能夠得到加強,將領們相信他完全有實力成爲下一個馮.芬肯施泰因式的艦隊指揮官----兩位同窗在校期間成績都非常優秀,在海軍模擬演練中,奧波德.斯托恩也是爲數不多能夠在如今的海軍副司令身上獲得勝局的指揮官。

謹慎並不是錯誤,何況奧波德.斯托恩的戰爭經驗十分豐富,在排出第二批水上偵察機對周邊海域進行半徑爲80海里的巡邏警戒之後,他帶着這艘精銳的重巡洋艦加足馬力朝目標船隊駛去。

!~!

第51章 轉角命運線第35章 全能指揮官第11章 珠寶商第47章 搏戰北角(3)第15章 重炮聲威第2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5章 啓航,北方女王第53章 皇家制鐵廠第34章 猶太古董商第14章 與羊同壕第23章 噩號第37章 斯圖卡之日第18章 戰爭劇場(6)第38章 薩爾瓦多風情第4章 重傷的塞德利茨第23章 遙遙相望第23章 誘餌第19章 長劍出鞘(3)第11章 爭鋒相對第2章 德式陰謀第17章 冬季演習第18章 土耳其人的寶藏第13章 地中海曙光第46章 喜與悲第9章 沉船ABC第16章 海諾的目標第9章 猶太聯盟(3)第17章 冬季演習第32章 誰纔是領袖第50章 重回潛艇部隊第33章 歸航第39章 暗色晨曦第21章 揚帆起航第34章 爲海而戰(2)第52章 前進,水兵!第37章 波羅的海之王(1)第6章 意外相逢第18章 關鍵棋子第16章 戰爭劇場(4)第35章 分號之後第33章 爲海而戰(1)第36章 以變應變第12章 中年雷德爾第16章 真相第9章 攻心爲上(2)第27章 瞭望者第20章 北海怒濤第35章 重炮危機第14章 炸了?炸了!第26章 擴大戰果第23章 潛在威脅第16章 鷹日(3)第13章 戰爭劇場(1)第26章 鳥槍換炮第52章 前進,水兵!第13章 戰爭劇場(1)第9章 攻心爲上(2)第11章 再度交鋒第6章 意外相逢第3章 危險旅程第30章 意志的對決(5)第29章 革命,革誰的命第7章 海軍公敵之死第39章 戰俘第3章 神聖洗禮第2章 重歸故里第29章 意志的對決(4)第29章 海航總監的大型寵物第32章 黑色流冰(1)第13章 厄運?幸運?第4章 時過境遷第60章 末日第22章 大戰略(4)第15章 四輪馬車第38章 王子復仇記(3)第1章 啤酒館羣像第58章 戰魂(6)第28章 赫森的秘密第22章 出海第44章 名揚內外第40章 聲音第47章 慕尼黑1919第2章 路在何方第4章 重傷的塞德利茨第39章 暗色晨曦第25章 炮口第28章 折翼的雄鷹(1)第56章 國社黨的打手第11章 逆風飛揚第58章 紙上的獵鯊第39章 商會主席和副市長第8章 猶太聯盟(2)第26章 危機來臨第50章 便宜有好貨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20章 天災人禍第4章 回波第31章 定局第7章 力挽狂瀾者第28章 赫森的秘密
第51章 轉角命運線第35章 全能指揮官第11章 珠寶商第47章 搏戰北角(3)第15章 重炮聲威第2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5章 啓航,北方女王第53章 皇家制鐵廠第34章 猶太古董商第14章 與羊同壕第23章 噩號第37章 斯圖卡之日第18章 戰爭劇場(6)第38章 薩爾瓦多風情第4章 重傷的塞德利茨第23章 遙遙相望第23章 誘餌第19章 長劍出鞘(3)第11章 爭鋒相對第2章 德式陰謀第17章 冬季演習第18章 土耳其人的寶藏第13章 地中海曙光第46章 喜與悲第9章 沉船ABC第16章 海諾的目標第9章 猶太聯盟(3)第17章 冬季演習第32章 誰纔是領袖第50章 重回潛艇部隊第33章 歸航第39章 暗色晨曦第21章 揚帆起航第34章 爲海而戰(2)第52章 前進,水兵!第37章 波羅的海之王(1)第6章 意外相逢第18章 關鍵棋子第16章 戰爭劇場(4)第35章 分號之後第33章 爲海而戰(1)第36章 以變應變第12章 中年雷德爾第16章 真相第9章 攻心爲上(2)第27章 瞭望者第20章 北海怒濤第35章 重炮危機第14章 炸了?炸了!第26章 擴大戰果第23章 潛在威脅第16章 鷹日(3)第13章 戰爭劇場(1)第26章 鳥槍換炮第52章 前進,水兵!第13章 戰爭劇場(1)第9章 攻心爲上(2)第11章 再度交鋒第6章 意外相逢第3章 危險旅程第30章 意志的對決(5)第29章 革命,革誰的命第7章 海軍公敵之死第39章 戰俘第3章 神聖洗禮第2章 重歸故里第29章 意志的對決(4)第29章 海航總監的大型寵物第32章 黑色流冰(1)第13章 厄運?幸運?第4章 時過境遷第60章 末日第22章 大戰略(4)第15章 四輪馬車第38章 王子復仇記(3)第1章 啤酒館羣像第58章 戰魂(6)第28章 赫森的秘密第22章 出海第44章 名揚內外第40章 聲音第47章 慕尼黑1919第2章 路在何方第4章 重傷的塞德利茨第39章 暗色晨曦第25章 炮口第28章 折翼的雄鷹(1)第56章 國社黨的打手第11章 逆風飛揚第58章 紙上的獵鯊第39章 商會主席和副市長第8章 猶太聯盟(2)第26章 危機來臨第50章 便宜有好貨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20章 天災人禍第4章 回波第31章 定局第7章 力挽狂瀾者第28章 赫森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