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角鬥場

“狼羣的第一目標,是船隊而非艦隊!”

一字之差,反映的是潛艇這種戰爭武器的特點----擅使暗箭者,難耍明槍。

正是帶着這樣的觀點,張海諾從一開始就沒有指望本方的潛艇部隊能夠重創甚至殲滅敵方主力艦隊。要知道即便在1916年到1917年,德國潛艇戰的第一個高峰期,讓所有協約國船員聞風喪膽的德國潛艇部隊也沒有擊沉一艘無畏級以上的戰列艦。至於前無畏艦、裝甲巡洋艦和其他輕型艦艇,都不算嚴格意義上的主力艦。這其中既有潛艇自身作戰方式的制約,也有對方主力艦防禦力強、護航嚴密等等原因。

作爲那個時期德國海軍最出色的潛艇指揮官之一,以及一個對未來有着超常預見的人,張海諾覺得自己非常清楚潛艇這樣一種攻強守弱的武器在戰場上能夠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在那場持續了四年的戰爭中,德國總共建造了373艘潛艇,擊沉協約國和中立國船隻約6000艘,其中戰鬥艦艇197艘,運輸船5800多艘,總噸位約1800萬噸,驚人的數字背後,卻沒有爲德國爭取到最爲關鍵的制海權。^^?^^德國戰敗,德皇逃亡,海軍更是失去了重金打造的遠洋艦隊。

時隔31年,戰火重燃,在準備較爲充分的情況下,德國海軍的精英們再一次讓世人側目,尤其是潛艇部隊,在戰爭爆發的頭20個月即共擊沉盟軍船隻103艘,總登記噸位514萬噸,其中海軍艦艇49艘,包括有2艘航空母艦、1艘戰列巡洋艦以及3艘輕型巡洋艦,而擊沉英國復仇級戰列艦“拉米利斯”號一戰。潛艇部隊也理應占得大半的功勞。可是,除了被德國戰列艦和轟炸機打殘的聲望號戰列巡洋艦,德國潛艇部隊的戰果簿上依然沒有英國人最倚重的新銳戰列艦。制海權也沒有因爲潛艇部隊的出色發揮而易手。在德國海軍地海峽衝刺行動之前,英國海軍仍然牢牢封鎖着北海----巨大的海上牢籠困住了德國人的海上野心,也讓他們面臨着和前輩一樣地困境。

與此同時,在戰爭這種強而有效的催化劑作用下,兵器技術再度轉入快車道.隨着人類邁入20世紀上半葉的最後一個十年。海上的霸主正悄然發生着轉變。但在戰列艦即將退出歷史舞臺、航空母艦正逐漸顯露王者氣質的時代背景下,不論是傳統地大艦巨炮還是新興地海上航空力量,都不具備成爲一力掌握海權的因素。

正因如此。張海諾一邊盯着“提爾皮茨”號緊張施工,一面在最高統帥部與空軍之間斡旋,力爭使齊柏林級二號艦“彼得.斯特拉塞”號按時服役,並依照Z計劃將預定的三艘艦船----在建地重巡洋艦“塞德利茨”號和大型郵船“歐羅巴”號、“波茨坦”號改造成爲航空母艦。此外,作爲Z計劃的一部分,H級戰列艦H39和H40已經分別於1939年7月15日和8月15日開工建造(史實),一旦這種裝備15.9英寸(403毫米)主炮的強大戰艦將讓德國海軍的實力邁上一個更高的臺階!

可是。就算英國人不插手進來。形勢留給張海諾的時間也沒有那麼長。4月,“巴巴羅薩”計劃已經無可逆轉的步入預定軌道。德國陸軍龐大地攻擊集羣開始以隱蔽地方式向邊境移動。\\\\\\根據德國最高統帥部的計劃,海軍必須在戰役開始後向蘇俄地波羅的海艦隊施加強大地壓力。並從海面上協助陸軍的進攻行動。爲此,留在德國本土海域的德意志級裝甲艦、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以及輕巡洋艦、驅逐艦和相當一部分潛艇都將參戰。

張海諾早就知道,留給德國海軍的時間確實不多了。在特殊的戰略背景下,一個全心的“萊茵演習”計劃應運而生。它超乎常人想象的大膽,同時也伴隨着巨大的危險。之所以制定這樣的計劃,並不是因爲他是天生的賭徒,但對戰爭前景的透析讓他不得不放手一搏:不在沉默中死亡,便在沉默中爆發!

從海峽衝刺、凱爾特海之戰到僞裝欺敵、誘敵,一路上磕磕碰碰,卻又順利的朝着最終目的地前行,越是這樣,張海諾越不敢有絲毫的大意。可事實並不總是與理論上的推測相吻合,有時候甚至是大相徑庭的。

俗話說得好,計劃趕不上變化。

張海諾給潛艇部隊的寄望就是不斷騷擾英國艦隊,從精神上折磨那些英軍指揮官以及艦員們,進而擾亂對方的部署。****因此,他協調鄧尼茨的潛艇司令部派來大約40艘潛艇參加戰鬥。這些潛艇以三到四艘爲一個小組,以偵查爲主、攻擊爲輔,一旦發現敵艦隊動向,它們便以最快的速度向潛艇司令部和位於佈雷斯特的聯合指揮部彙報,並根據上級的指令向某個位置集中---誠然,人們無法指望1941年的潛艇能夠擁有與水面艦艇媲美的航速,但它們仍然具備不可小視的機動作戰能力。就在張海諾和他的軍官們繼續按照預定計劃前去與其他水面艦艇會合時,“格拉夫.齊柏林”號發來一個驚人的消息:駕駛Bf-109T型戰鬥機前往英國艦隊上空偵察的德國飛行員,觀察到一艘大型英國航母上濃煙滾滾,但它仍以先前的航速緊隨其他航母前行,周圍的護航艦隻也依舊保持着相對緊密的隊形性進攻、水面艦艇更未迫近的情況下,能夠對英國戰艦造成如此破壞的便只剩下潛艇了----至於英國航母自身出現故障以及詐傷的可能性,張海諾和他的軍官們基本不作考慮。^^?^^爲此,他們向佈雷斯特的聯合指揮部發去電報,但這個臨時性的指揮部也沒有收到任何消息,畢竟,一艘潛艇在攻擊了配有護航艦隻的目標後,通常都會遁入深海躲避對方的深水炸彈。

從表面上看,對手摺損---至少是暫時失去一艘航空母艦,對德國艦隊來說是一件好事,可張海諾卻不由得擔心起來:假若英國艦隊在這個時候放棄迫近計劃調頭撤退,那麼這次行動便極有可能以德國海軍的小勝而高中。如果人們對日德蘭海戰進行深入研究的話,便會發現德國人贏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卻在戰略層面遭遇了失敗,此後德國公海艦隊再也沒有找到一次突破“牢籠”的機會。

在平靜的外表之下,張海諾內心也開始變得有些起伏了:勇敢的潛艇指揮官們,你們可別把托維嚇跑咯!

進入20世紀以來,儘管連連遭遇強敵,英國海軍仍舊保持着他們傳統的風格:果敢、頑強,在這種精神品質的號召下,托維的艦隊仍在全速向受傷的“俾斯麥”號追擊!

這時候,從法國機場飛來的Bf110重型戰鬥機羣剛剛從向西行駛的“格拉夫.齊柏林”號上空飛過,根據預先制定的計劃,10架Fi-167型艦載魚雷轟炸機從航母上起飛並緊跟在戰鬥機羣后面。最後,12架Bf-109T型戰鬥機也加入到龐大的空中軍團當中。

不久,隨着伊麗莎白女王”號裝備的279型對空雷達也發現了逼近中的德國機羣,英國人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處境有多麼的糟糕:看着這種新型雷達顯示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光點,軍官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如果這些全是德國轟炸機,那麼目標碩大且缺乏艦載戰鬥機保護的英國艦隊,將面臨空前的危機。

分爲前後兩批的英國艦隻,連同濃煙滾滾的“勇敢”號航空母艦,不一會兒便統統被空襲警報的吵雜聲音所籠罩。不過與德國艦載機的偵察報告有所出入的是,那艘航空母艦並沒有被德國潛艇的魚雷直接命中----它在20碼外便被艦上的機槍引爆,但近距離的猛烈爆炸不巧點着了航母左側敞開式機庫的內的兩架飛機,這兩架裝滿燃料並準備升上飛行甲板的“劍魚”立即引發了一場不小的火災,艦員們拼盡全力,總算將火勢遏制在彈藥庫、燃料艙等要害部位之外,但機庫裡尚存的飛機基本上都直接報廢了。

英國航母編隊開始轉向,它們以接近30節的傲人航速朝着遠離法國海岸的方向駛去----或者更確切的說,是向大海深處逃去。

德國飛行員們很快發現,托維的主力艦隊仍然保持着原來的航向,航速也沒有絲毫的減弱。看來,德國機羣的出現更加堅定了托維的觀念,那就是德國人正想方設法讓自己的主力戰列艦“俾斯麥”號安全返回法國港

在失去制空權的情況下,托維已經沒有辦法通過本方的艦載機探知海面上的形勢:不到100海里之外,由“俾斯麥”號和“希佩爾海軍上將”號組成的艦隊已經和折返而來的“沙恩霍斯特”號遙遙相望了,而兩艘德意志級裝甲艦----也就是英國人口中的袖珍戰列艦,也行將加入這支頑強的海上戰隊。

在“格拉夫.齊柏林”號和空軍遠程戰鬥機部隊的掩護下,德國海軍以無比的魄力拿出自己的主力艦隊,爲的似乎是來一場“落後”於時代的海上對決。

第38章 夢迴日德蘭(1)第14章 鷹日(1)第37章 英雄匯聚第38章 “君子協定”第5章 領海第3章 神聖洗禮第2章 路在何方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29章 是去是留第48章 冰山美人的追隨者第26章 沉默期的新戰略第18章 禮物第3章 固執的領袖第45章 重返德國第35章 分號之後第42章 施耐德的疑惑第16章 回家之路第25章 冷箭第31章 彼岸第34章 爲海而戰(2)第21章 自作孽第10章 不死之身第22章 識破?第49章 搏戰北角(5)第12章 中年雷德爾第41章 難以跨越的距離第12章 堅實步伐第17章 鷹日(4)第33章 胡德第42章 大戰將近第12章 敦刻爾克第18章 長劍出鞘(2)第4章 患難“真情”第28章 挑戰馬耳他(2)第5章 不沉之艦第31章 遭遇強敵第5章 阿拉斯之惑第7章 猶太聯盟(1)第23章 潛在威脅第21章 虛虛實實第34章 鯊羣第14章 回家第9章 利刃與發電機第29章 挑戰馬耳他(3)第43章 騎士精神第23章 潛在威脅第25章 獵手本色第21章 自作孽第25章 德意志號的新任參謀官第53章 因禍得福第4章 意料中的訪客第22章 一線之間第20章 大戰略(2)第19章 何去何從第8章 未雨綢繆第34章 黑色流冰(3)第37章 與時間賽跑(4)第11章 再度交鋒第15章 重炮聲威第37章 斯圖卡之日第55章 戰魂(3)第60章 展翅的雄鷹第30章 臨陣磨槍第48章 冰山美人的追隨者第14章 炸了?炸了!第26章 擴大戰果第35章 命運之線第3章 海盜的招術第6章 年輕一代第14章 天生冒險家第7章 偷天陷阱(6)第2章 敵手第24章 意外的援手第59章 關鍵人物第3章 旁觀者清第47章 慕尼黑1919第21章 落單的襲擊艦第10章 攻心爲上(3)第16章 艱難的拉鋸第11章 亡羊補牢第11章 再度交鋒第11章 猶太聯盟(5)第13章 整裝以待第19章 威悉演習之前傳第58章 恐慌瀰漫的大都市第31章 定局第24章 失去的戰鬥夥伴第16章 回家之路第49章 搏戰北角(5)第1章 開場秀第14章 柴油第28章 意志的對決(3)第38章 漢斯.朗斯多夫第28章 意志的對決(3)第21章 棋子第2章 來自海洋的召喚第58章 紙上的獵鯊第12章 土耳其烤肉第15章 重炮聲威第7章 極光
第38章 夢迴日德蘭(1)第14章 鷹日(1)第37章 英雄匯聚第38章 “君子協定”第5章 領海第3章 神聖洗禮第2章 路在何方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29章 是去是留第48章 冰山美人的追隨者第26章 沉默期的新戰略第18章 禮物第3章 固執的領袖第45章 重返德國第35章 分號之後第42章 施耐德的疑惑第16章 回家之路第25章 冷箭第31章 彼岸第34章 爲海而戰(2)第21章 自作孽第10章 不死之身第22章 識破?第49章 搏戰北角(5)第12章 中年雷德爾第41章 難以跨越的距離第12章 堅實步伐第17章 鷹日(4)第33章 胡德第42章 大戰將近第12章 敦刻爾克第18章 長劍出鞘(2)第4章 患難“真情”第28章 挑戰馬耳他(2)第5章 不沉之艦第31章 遭遇強敵第5章 阿拉斯之惑第7章 猶太聯盟(1)第23章 潛在威脅第21章 虛虛實實第34章 鯊羣第14章 回家第9章 利刃與發電機第29章 挑戰馬耳他(3)第43章 騎士精神第23章 潛在威脅第25章 獵手本色第21章 自作孽第25章 德意志號的新任參謀官第53章 因禍得福第4章 意料中的訪客第22章 一線之間第20章 大戰略(2)第19章 何去何從第8章 未雨綢繆第34章 黑色流冰(3)第37章 與時間賽跑(4)第11章 再度交鋒第15章 重炮聲威第37章 斯圖卡之日第55章 戰魂(3)第60章 展翅的雄鷹第30章 臨陣磨槍第48章 冰山美人的追隨者第14章 炸了?炸了!第26章 擴大戰果第35章 命運之線第3章 海盜的招術第6章 年輕一代第14章 天生冒險家第7章 偷天陷阱(6)第2章 敵手第24章 意外的援手第59章 關鍵人物第3章 旁觀者清第47章 慕尼黑1919第21章 落單的襲擊艦第10章 攻心爲上(3)第16章 艱難的拉鋸第11章 亡羊補牢第11章 再度交鋒第11章 猶太聯盟(5)第13章 整裝以待第19章 威悉演習之前傳第58章 恐慌瀰漫的大都市第31章 定局第24章 失去的戰鬥夥伴第16章 回家之路第49章 搏戰北角(5)第1章 開場秀第14章 柴油第28章 意志的對決(3)第38章 漢斯.朗斯多夫第28章 意志的對決(3)第21章 棋子第2章 來自海洋的召喚第58章 紙上的獵鯊第12章 土耳其烤肉第15章 重炮聲威第7章 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