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的文化界絕不是一團和氣,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態勢。
文人們在報紙上開噴,常有,且通常都很直白。
將這種現象逐漸遏制住的,並不是互聯網的崛起,而是經濟體量的膨脹和行業本身的擴大。
換言之,大家都有錢了,個個穿上新鞋,自然而然的開始惜身惜名,各種行業內部的明戰就逐漸轉化爲暗戰,行業高層也開始致力於維護表面上的和平與和諧。
而此刻,正處於混亂期的尾巴尖上,罵仗仍然很有強度。
名門正派罵血刀弟子是含肩、賣鍋賊,邪派高手罵官府專治蠻橫,小流氓罵大流氓是臭流氓……
比如今年4月份,于堅諷刺某位學院派詩人“在修辭的玻璃房裡漬慰”,糊哪兒哪兒髒。
同樣是今年,陽朔與金庸開片時,稱金庸小說是“四大俗之首”,將武俠文學比作“成年人的精神偉哥”,引發了很大的風波。
但是從未有哪個人,能夠像方星河這樣,酷嚓一下,寫出來一大堆極具傳播力的金句,一股腦迭到一個人腦門上,同時做到了酣暢淋漓、鞭辟入裡、刀刀真傷又讓大衆津津樂道。
迴應剛一刊登,扁鵲就火了。
互聯網上還沒有出現自制表情包,但是,在每一個論壇裡都能看到有人用那三句回帖。
“人在天上飛,魂在地上追”也火了,相比較而言,這句順口溜品味起來最有深意,所以被好多報刊引用,成爲一個專門用來形容“高高在上者和高高在上的態度被打破之後進行倉惶挽救卻註定結局”的句式。
10個字,將一個很複雜的動態全局,從原因到現狀到發展到結果,全部濃縮進去,而且還那麼形象有趣,受追捧確實應該。
而“此人甚軟”則瞬間風靡各級學校,從初中到大學,男生們嘴邊經常掛着一句“此人甚軟”,用開玩笑的語氣講出來既不算太激烈,又帶着些半真半假的諷刺,再合適不過。
弟兄間可以真開玩笑,不對付的時候也可以假開玩笑,實用性拉滿,引得學生們競相模仿。
最後,是那句“XX啊,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句子本身的語氣居高臨下,表達的情緒是帶着惋惜憐憫和不屑,定死的結論又有一種權威感和力量感,全年齡段通用,任何場合都行,所以火得最爲流行。
其實這個句子不能算是原創,民間的各地方言都有類似表述,但是方星河用得好,用得妙,所以就賦予它更多的文化意義,生生造成了梗。
那麼,當這樣一堆極具新鮮感和趣味性的梗,同時套在一個人頭上,結果會是如何?
三個層面齊齊爆炸。
大衆層面,吃瓜羣衆當場高潮,碩爺的粉絲氣到尿血。
媒體層面,打滿雞血,開始直播開團盛況。
個人層面,碩爺破防到當天回罵,就發在京城某晚報上,都沒帶隔夜的。
然後他一開噴,大半京圈都馬上跟進,於第二天開始,搞得轟轟烈烈。
再之後,大量的王碩粉絲下場,將炮火對準方星河。
在這個年代,陽碩是真的有很大一批擁躉,Z世代感覺他沒什麼能耐、沒什麼作品、沒什麼成就,其實不夠客觀。
他只是被飛速發展的時代淘汰了,而不是一開始就菜。
不脫離時代去看的話,他的作品在早幾年確實極有閱讀樂趣,改編出來的影視劇部部成功,便足以證明作品內核能夠完美貼合廣大羣衆精神需求。
方星河當然懂這個道理,他最初籌備《蒼夜雪》的時候,就決定“貼合時代、只超半步”。
但現在問題是,你方哥在99年的基礎上領先時代半步,大約是5到6年時間,提前搞出了新青春文學,而陽碩的作品仍然停留在90年代初期,一裡一外,差了整整十幾年。
那麼,割裂便成爲必然。
上一代人裡的碩粉瘋狂抨擊方星河,而這一代的方粉沒有發言權,只能看着。
文學圈裡的一些人力挺方星河,但是人數寥寥,死磕的意志也並不堅定,所以很快落入下風。
對的,方星河幾乎把陽碩本人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但在輿論聲量上反而落後,紙媒時代就是如此魔幻。
然後只隔了一天,當代商業第一導小鋼炮也開罵了:“方星河一個小毛孩子,賣了幾本書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骨子裡太缺乏教養。
我就想不明白了,一個不尊重前輩的狂妄混混,到底是怎麼成爲青少年偶像的?
現在真是生活好了,咱們的年輕孩子也不管什麼人品道德,完全看臉追星,我是真的看不慣,世風日下!”
小鋼炮一發言,馬上就叫人意識到,他根本不瞭解方星河,至少沒看過那期《焦點訪談》。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再從人品上攻擊方星河,因爲官媒花了很多力氣去宣傳他的“頂峰相見”。
小鋼炮也是倒黴,他剛在首都媒體上炮轟一氣,都沒隔天,就是同一時間,人日社長又雙叒叕撰文誇獎方星河。
“很多人在苛責方星河的時候,有意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他今年只有14歲,還處於應該向父母撒嬌的年紀。
在這樣的年紀裡,哪怕真的行差踏錯了,也不應該受到嚴厲的懲戒,我們的法律和制度都要求我們充分包容18歲以下的青少年,14歲則是另外一個級別。
更不要提,方星河是因爲特殊情況,從而變得有些偏激,距離真正的行差踏錯還有很遠的距離。
所以在道德上對他進行審判,是一種非常卑劣、低下、噁心的行爲,某些人將歪理講出花來,也不能抹去本質——抱起團來,惡意霸凌一個孤兒。
如此行徑,不可能讓廣大人民羣衆信服,也必將受到社會良知的唾棄。
我甚至覺得,方星河在道德品質上比某些人遠勝百倍,他的性格還沒有褪去因經歷而產生的偏激暴躁桀驁,但他的心早已經和華夏傳統美德和解。
他說:我知道我的影響力在什麼程度,也知道應該將這份影響力帶向何方,我有在努力。
而從他的行爲上,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剋制和斟酌。
那句頂峰相見的美好祝願,遠勝一切高高在上的說教和指責,家長和學校沒能管好的孩子,方星河卻在努力溫暖他們,這既讓我感到汗顏,也倍受激勵……”
總結:兩大要點。
第一,方星河年紀小,以前的錯都不作數。
第二,雖然他年紀小,可他思想成熟政治可靠素質過硬,是新時代的好偶像。
也不怪他們這麼誇,因爲青少年偶像這東西,此前從未出現過……不對,是此前從未有過方星河這種。
港臺巨星的浮粉數量更誇張,年輕粉絲裡的狂粉同樣不在少數,可是相比起方粉,既零散,又簡單,不足以催生某種現象。
上一代的內地巨星是搖滾老炮,以崔健爲首的那一大批,狂熱粉絲的數量一度爆表。
但是他們的影響力很邊緣,其實並沒有滲透進校園裡,和韓流偶像那種第一時間衝擊校園的影響力不是一回事。
而方星河是和韓流同時崛起的國內唯一一個偶像。
甚至,他還是第一個踩着互聯網風口崛起的偶像。
在此時不算繁盛的網絡上,方星河幾乎是斷層的火——方粉莫名其妙的佔據了網民的很高比例,上網人羣多半都瞭解他的事蹟。
這樣的影響力,一旦失控,造成的危害恐怕會極大。
體制內的一部分人預見到了這種情況,有人皺眉,有人欣慰,不一而同。
所以一面封書,一面爲他洗白。
乍一看好像精神分裂,本質上卻是此時的環境過於寬鬆,不允許幹那種因言獲罪的事——含肩言論都沒有處罰,怎麼可能處罰一個孩子?
不能封口,那就只能引導。
於是,一部分官媒就有意識地將方星河樹立爲正能量偶像,希望用這種方式把他架上去,讓他向積極方面發揮影響。
此前,從未有人享受過這種待遇。
此後,新生代偶像們大約也很難再享受這種待遇,因爲前面杵着一個變態,官媒點名的時候不做對比才怪。
總之,你方哥意外走出一條絕路,成爲一邊挨抽一邊被哄的獨一份。
結果小鋼炮就難受了。
兩份新聞往書報亭一擺,他擱那兒罵罵咧咧,人日社會版誇了又誇,讀者信誰的?
其實也不存在信不信,頂多就是臉被扇的有點疼而已。
但這結果對於方星河而言,那是相當不滿意。
我的對手,讓我自己罵,OK?
方哥剛準備給小鋼炮寫新的小作文,結果人日一開腔,搞得沒法再反擊了——人家誇得那麼熱烈,你頂着讚譽開噴,多打臉啊?
該打的人沒必要客氣,該團結的人也沒必要硬拆臺。
所以,他把提起的筆往稿紙上一落,不寫小作文了,記名單。
“1999年12月12日,京圈某某某在報紙上罵我,原話是……特此記錄,以作自省。人家講的有一定道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以上。”
以後若有人能夠看到方哥的日記和文稿,想必也會對他的宏闊胸襟而感到由衷敬仰吧?
記到最後,方星河在小鋼炮的名字上畫了顆星星,最後又在“京圈”兩個字上畫了一個圈圈,收工。
自這天之後,時間陡然加快了。
方星河沒有再做迴應,任由那篇“世紀末最後一噴”自然發酵,自己卻徹底迴歸到校園生活中。
因爲沒接任何商業合作,所以時間高度自主。
又因爲新書不急着發,需要等《蒼夜雪》的盜版填滿整個市場,所以寫作壓力也不大。
別的方面,不管是京圈的糾纏亦或者難防系的暗箭冷刀,都不能動搖他閉麥好好消化所得的決心。
於是,世界終歸還是重新恢復安靜。
新的熱點悄然誕生——千禧年,終於要到來了。
千年蟲病毒的謠言在各方面的推波助瀾之下成爲教人津津樂道的話題,Z世代滿腦門問號:一個技術缺陷,是怎麼變成病毒的?
但這就是真實的1999年,一個謠言盛行,動不動就大驚小怪的年代。
等到真真來到跨年那天,煙花漫天。
98-99跨年那天,方星河身旁絲毫沒有異樣,大家只把元旦當做假期,完全沒有跨年節慶氣息。
而千禧年則截然不同,太多人走進大街小巷,女孩男孩們相約着跨年,大半夜的不睡覺,看着煙花,數着星星,真正意義上將這一天作爲一個重要節慶。
方星河的小院裡塞滿了半大孩子,房大膽和盧悶騷湊過來沒話找話,幾位漂亮學姐繼續得到小鷹們的熱情追捧,院子裡用積雪堆成了兩個漂亮的雪人,房間裡的熱炕上擺着炕桌,一堆啤酒飲料拱衛着一盞清茶,從小王那裡順來的毛尖散發着嫋嫋茶香。
手機從8點開始響,臨近12點時,反而漸漸停歇。
方星河專注的翻看着筆記本,上面記載着今年的大大小小輿情和大事。
小燕子橫掃了大街小巷,形成一種文化現象。
李貞賢橫掃的大街小巷,形成一種文化現象。
HOT和babyvox的級別沒那麼高,但是韓流作爲一個整體,確實也橫掃了國內的大街小巷,形成一種文化現象。
宇多田光的《First Love》以其獨特的文化穿透力,成爲J-POP在國內的里程碑,沒有橫掃大街小巷,卻開啓了日本歌姬和日系偶像在國內的長期巔峰。
小鋼炮開年一部《不見不散》,年尾一部《沒完沒了》,繼續延續着馮氏喜劇的統治。
白月光肖童則因爲陸易本人的不營業,漸漸將熱度拱手相讓,從後世的展現看,陸易本人十分樂於在聚光燈之外享受生活,所以這不是遺憾,而是一種透徹。
謝庭鋒接受了央視的邀請,參加今年的春晚彩排,引發了空前的期待。
在這樣一個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混亂大時代中,方星河也不再是無名小卒,他不能碰瓷小燕子、李貞賢和韓流整體,但是也創造了一種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現象。
方星河現象的核心是反抗,是一種深刻明瞭爲什麼的叛逆,影響範圍不夠廣,但是從核心到理念,完整度最高、時尚度最強、態度最驕傲。
聽着小夥伴們忽然興奮起來的倒數計時聲,方星河默默對自己道:我沒有虛度時光,沒有浪費神蹟一般的新生,這是很精彩的一年,我完全是絕對的主宰了我的生活。
2000年,我將主宰更多。
隨便從哪裡開始。
就從下一刻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