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戰亂時代

羅清進來的時候,王棟還站在窗邊發呆。

港灣裡面,一艘巨大的ULCC正在靠上碼頭。

不出所料的話,那艘油輪會在港口裡面停留幾天,卸下幾十萬噸原油,然後再次前往非洲或者中東。

因爲有了直接通往華夏的輸油管道,而且年運送能力超過了5000萬噸,等到第二期工程完成,將達到1億噸,所以幾乎每天都有一艘ULCC到來,把黑色是原油源源不斷的送往華夏。

“在想什麼?”

王棟微微一愣,這才發現羅清已經來到身後。

第四次印巴戰爭造成的另外一個影響,就是讓“安固”公司進軍正規安保領域,即開始爲私人與企業提供安保服務。

爲此,王棟在去年讓趙凰與鐵虎去成立了一家安保公司。

做什麼呢?

專門爲在海外經營的華夏企業提供安全服務。

當然,基本上都是小業務。

比如,派幾名安保人員去非洲的某個國家,保護華夏企業開辦的工廠,或者說是經營的礦山。

與之相比,麻煩事卻不少,前期投入也很大。

沒辦法,這是上面安排下來的任務,雲龍都沒法推掉。

也許,在那艘ULCC上面就有幾名由鐵虎安排的安保人員。

其實,這也是當今世界的現狀。

什麼現狀?

到處都不太平。

只是在去年,就有6個非洲國家發生軍事政變,爆發了3場戰亂,產生了數以百萬計的戰爭難民。

按照聯合國的統計,只是發生在喀麥隆的戰亂就導致上千萬人無家可歸。

對此,歐洲國家早已是怨聲載道。

爲啥?

到處都是戰亂,到處都是難民,而難民的首選目的地就是歐洲,特別是經濟較爲發達的西歐國家。

去年,僅法國就接受了50萬難民。

當然,其中絕大部分是非法移民。

爲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戰亂?

經濟失衡。

3年前的第四次印巴戰爭,直接推高了國際糧價,在幾乎整個南部非洲地區引發了糧食危機。

雖然從去年開始,糧食價格就逐步降低,在年底的時候恢復正常,但是由糧食危機導致的戰亂已經蔓延開來,波及到數十個國家,也從根本上改變了全球的經濟格局,讓窮的國家變得更窮。

爲啥?

糧食成爲了戰略資源。

在糧價高漲的時候,像美國、澳大利亞這些產糧國都在增產,而等到糧價降低,就開始減產。

此外,第四次印巴戰爭,讓幾乎所有國家都認識到了糧食的重要性。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產糧國開始限產,而像華夏這樣的糧食進口國也在極力提高糧食的自給程度。

對於衆多貧窮國家來說,這絕對是一場災難。

其實,這僅僅是開始。

爲啥?

印度這顆炸彈還沒有引爆。

要知道,印度的人口已經超過華夏,而且仍然在以每5年1億人的速度增長,要不了多久就將超過20億。

這是個什麼概念?

雖然印度擁有肥沃的恆河平原,但是沒人相信印度能夠在糧食上做到自給自足。

爲啥?

現代化農業能夠做到高產,其實都是建立在工業的基礎之上,靠的是工廠生產的各種各樣的化肥。

沒有化肥,農業能夠實現高產?

用傳統的耕種方式,印度最多能夠養活10億人,而且只是養活。

要知道,在第四次印巴戰爭爆發前,印度人每年的食物攝入量還不到270千克,低於聯合國劃定的貧困線。

現在呢?

雖然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但是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肯定更低。

爲啥?

印度已經亂成一團,哪有能力生產更多的糧食。

按照國際機構的估計,印度的人均年食物攝入量已經降低到了240千克以下,說不定連220千克都不到。

這是個什麼概念?

如果平均分配,所有印度人都要餓肚皮。

顯然,肯定無法做到平均分配。

這就表示,有絕大部分印度人要餓肚皮,而極少數印度人卻能夠過上富足,甚至是奢侈的生活。

現在的印度還不是威脅,可是在今後呢?

3年之內,印度政府已經換了好幾波。

也許要不了多久,印度就會再次爆發政變。

如果16億印度人一個強力政府統一到一起,開始尋求更多的糧食,那就絕對是一場全球性災難。

要知道,哪怕把所有國家富裕的糧食拿出來,也未必能夠填飽印度人的胃口。

正是基於這個判斷,沒有一家國際機構看好未來,準確說是幾乎所有國際機構都認爲應該加強對糧食的重視程度。

此外,由糧食導致的戰亂必然成爲家常便飯。

動盪不安,誰能過上好日子?

顯然,就是王棟這樣的人。

對此,王棟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不是害怕去冒險,而是這裡面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在上次會議上,雲龍就已提到,得根據現在的情況,加強在安全領域的投入,擴大安保隊伍。

此外,得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

戰爭?

雲龍沒有說錯,就是戰爭。

非洲的戰亂沒有什麼好說的,那不是王棟的菜,而且王棟也沒有打算去非洲撈金,畢竟能撈到的好處實在是太少。

在王棟看來,真正需要關注的仍然是中東地區。

敘利亞已經被徹底打爛了,而在美國主動挑事之後,爆發第五次中東戰爭的風險是越來越大。

還有沙特與伊朗的矛盾。

可以說,中東就是個火藥桶,一顆火星就能將其引爆。

此外,還有東南亞。

當前最突出的就是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矛盾,即馬來西亞威脅要中斷淡水供應,而新加坡則在爲動手做準備。

還有南美的委內瑞拉,與東歐的烏克蘭。

用雲龍的話來說,感覺像是回到了冷戰時期,雖然他沒有經歷過冷戰,因爲在冷戰結束的時候,他才幾歲大。

有這麼多的熱點,這麼多的威脅,在雲龍看來,全都是機會。

什麼機會?

讓D&F公司與“安固”公司發展壯大的機會。

王棟有點無語,不過也沒辦法反駁。

一家軍火企業,一支僱傭軍,要想發展壯大,靠的就是戰亂與戰爭。

如果天下太平了,王棟他們也就失業了。

第563章 空戰第296章 忠告第465章 軍事禁運第449章 主心骨第八章 遭襲第715章 瘋狂科學家第348章 引爆點第335章 不可改變第498章 根源第645章 停戰協議第465章 軍事禁運第261章 大地震第353章 突圍第243章 疑點重重第351章 近距離混戰第九十五章 高枕無憂第644章 自治領第十九章 修身養性第523章 耐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顯擺的下場(加更)第七十八章 如臨大敵第631章 選擇第268章 微妙之處第735章 擊殺第733章 軍事營地第140章 臥薪嚐膽第601章 快速突擊第四十五章 命懸一線第494章 轉移視線第615章 談不談第542章 艦隊第135章 突圍第459章 王室的套路第343章 動亂第331章 沒有對錯第185章 炸彈卡車第251章 撤離第146章 橫刀奪愛第718章 兵分兩路第218章 發佈會第577章 大靠山第八十一章 蠢得真第689章 暴露第693章 滅口第565章 不對稱空戰第191章 突圍第509章 哄搶第328章 好戲開幕第174章 攪局者第224章 忽悠第九十章 暴風雪第445章 出發第224章 忽悠第649章 掠奪第577章 大靠山第311章 順其自然第449章 主心骨第739章 莫須有罪名第151章 硬芯露尖彈第573章 雷霆反擊第502章 問策第168章 水太深第588章 轉移視線第525章 夜襲第338章 功虧一簣第558章 定策第297章 邀請第382章 猛將第七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九章 黑客現身第249章 得到重視第五十九章 黑客現身第531章 掙脫束縛第493章 災難第460章 各有打算第296章 忠告第123章 大買賣第312章 拖延第714章 發現第592章 戰略目的第392章 岌岌可危第579章 進攻第734章 陰謀第284章 曝光第五十七章 玩刀的下場第四十九章 俄羅斯特工第291章 土豪撐腰第691章 一言不合第628章 分水嶺第698章 變味的賭城第189章 夜幕落下第161章 根源第314章 產品發佈第501章 會面第127章 對比測試第127章 對比測試第278章 難以爲繼第119章 機會第400章 偶遇第762章 瘋狂之舉
第563章 空戰第296章 忠告第465章 軍事禁運第449章 主心骨第八章 遭襲第715章 瘋狂科學家第348章 引爆點第335章 不可改變第498章 根源第645章 停戰協議第465章 軍事禁運第261章 大地震第353章 突圍第243章 疑點重重第351章 近距離混戰第九十五章 高枕無憂第644章 自治領第十九章 修身養性第523章 耐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顯擺的下場(加更)第七十八章 如臨大敵第631章 選擇第268章 微妙之處第735章 擊殺第733章 軍事營地第140章 臥薪嚐膽第601章 快速突擊第四十五章 命懸一線第494章 轉移視線第615章 談不談第542章 艦隊第135章 突圍第459章 王室的套路第343章 動亂第331章 沒有對錯第185章 炸彈卡車第251章 撤離第146章 橫刀奪愛第718章 兵分兩路第218章 發佈會第577章 大靠山第八十一章 蠢得真第689章 暴露第693章 滅口第565章 不對稱空戰第191章 突圍第509章 哄搶第328章 好戲開幕第174章 攪局者第224章 忽悠第九十章 暴風雪第445章 出發第224章 忽悠第649章 掠奪第577章 大靠山第311章 順其自然第449章 主心骨第739章 莫須有罪名第151章 硬芯露尖彈第573章 雷霆反擊第502章 問策第168章 水太深第588章 轉移視線第525章 夜襲第338章 功虧一簣第558章 定策第297章 邀請第382章 猛將第七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九章 黑客現身第249章 得到重視第五十九章 黑客現身第531章 掙脫束縛第493章 災難第460章 各有打算第296章 忠告第123章 大買賣第312章 拖延第714章 發現第592章 戰略目的第392章 岌岌可危第579章 進攻第734章 陰謀第284章 曝光第五十七章 玩刀的下場第四十九章 俄羅斯特工第291章 土豪撐腰第691章 一言不合第628章 分水嶺第698章 變味的賭城第189章 夜幕落下第161章 根源第314章 產品發佈第501章 會面第127章 對比測試第127章 對比測試第278章 難以爲繼第119章 機會第400章 偶遇第762章 瘋狂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