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國使

1265年,乙丑,東海商社登陸第十一年,南宋鹹淳元年,蒙古至元二年。

1月1日,日本,西海道,太宰府。

日本尚未行《新明歷》,但今日立春,當地亦是當作“春節”來慶祝的。以節日爲名,武藤資賴回到了闊別數月的太宰府,與兒子少貳資能議論要事。

太宰府位於博多東南、明堂川上游,是日本數百年來的外交機構,也是鎮西奉行駐地,時至今日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小城鎮。之前武藤資賴就是從此地卸任後又去了佐賀,沒想到眨眼間就回來了。

“父親安好。”少貳資能恭恭敬敬對他行了個禮,又有些奇怪地問道:“今日春節,本應兒子去拜會父親纔對,爲何父親反倒親身過來了?”

武藤資賴擺手道:“這些禮節就不必了,今日我來,是有要事找你商議的……”

他沉默了一會兒,最終還是決定說出口:“當初,將軍源氏在博多開埠迎商,如今已過百多年矣。你覺得,此事是好是壞?”

少貳資能奇怪地答道:“大宋商人帶來了中原貨物、書籍,我國也可售出特產,換取銅錢,難道不是好事嗎?”

武藤皺眉看了看他:“是好事,但對誰是好事?對於商人是好事,對於經商的富有御家人也是好事;但對於更多的武士們來說,對於天皇、日本和幕府來說,是好事嗎?”

“啊,這……”少貳一愣,思索了一會兒,才說道:“的確,有人得益,然而卻與幕府無益……”

武藤長長嘆了一口氣,然後說道:“資能,我欲上書幕府,重啓鎖國之策,你怎麼看?”

只要鎖了國,就不會有那麼多外人來往,就不會有商業和金錢擾亂人心,御家人們就能各安其份,日本就安穩了啊!

少貳眼睛都瞪大了,聲音顫抖起來:“父親,這博多背後可是無數人的生計和家財,不知多少守護和大族牽扯在這裡面……您本來就與幕府有隙,辭任鎮西奉行也有避嫌的意思,若是這麼上書,幕府或許會順着意思真的考慮鎖國,但爲了平息別人的憤怒,難道不先會拿您出氣嗎?”

武藤一想,好像也是這麼個道理,猶豫了一會兒,又道:“但至少要讓幕府重申新制,保護御家人,不能讓商人肆意侵奪田產……對了,最好能抓幾家最大惡極民怨滔天的出來,殺雞給猴看。”

少貳點了點頭:“這倒是可以,符合幕府的想法,其它強力御家人也不會反對。只是,在博多經商的家族衆多,該拿誰開刀呢?”

武藤想了想,反問道:“近來有哪家名聲最臭呢?”

少貳感覺有些奇怪,市面上品評哪家商人最有錢的有不少,品評哪家名聲最臭的還真沒有……不過,仔細想想,按這個思路,有錢不就等於惡,不就等於臭嗎?

於是他試探着說道:“名越家的一支分家越後家,在博多經商,頗有家財,哦不,聚斂頗多,名聲很臭。”

武藤點頭道:“名越家是北條家庶流,與嫡流不合,可以拿他們做文章。還有嗎?”

少貳繼續思考道:“名越家的話……與他家交好的薩摩島津家也可敲打一下,還有與他們有生意往來的博多唐商謝太郎國明……”

“謝太郎國明?”武藤突然打斷了他,“我對這家有些印象,他是不是跟將軍大人有交情,還跟海外的那東,東海商社來往密切的來着?”

少貳驚道:“是有此事,但是,父親,您要知道,那東海商社來頭可不小,不能輕動啊。”

武藤眉頭一皺:“據說他們在西邊有個國,還曾戰勝過滅了金國的蒙古人,是有此事來着?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輕慢我國吧!之前我召集肥前國御家人,一個個問去,竟有不少武士和民人被那些東海人僱了去的,這不是掘我們的根嗎?商人們堪稱國賊,他們就是外敵了!”

少貳無奈地搖頭道:“即便您不喜歡他們,這也是國事,得上報朝廷和幕府決定。”

武藤喝了口進口的清茶,不耐煩地擺手道:“報就報,就連之前那些事,一併寫了報過去!”

見父親決心已下,少貳也不好多嘴,想了想,又說道:“如果父親決意如此,那我這邊有幾個人,您倒是可以一見。”

wωω ●t t k a n ●¢O

“哦?”武藤有了興趣,“是誰?”

少貳低聲道:“是蒙古人的國信使。”

……

太宰府本是日本朝廷的外交機構,在駐地東南修建有供外使居住的館園。不過,自從平安時代中期開始,日本的對外官方交流就已斷絕,館園也挪作他用。直到前不久,才重新收拾出來,供一夥來自於北方的使節進駐。

館園之中,國信使殷弘看着園中水池邊的竹筒不斷點着頭,有些厭煩:“這都拖到立春了,日本人怎能如此輕慢?”

他的身邊,副使高麗人潘阜笑道:“殷使莫要着急了,他們倭人辦事就是這麼怠慢的,所以當初李丞相纔多番勸阻。不過博多這邊採買宋貨倒頗爲便利,我之前帶人去那邊遊覽,買了些美酒和甜點回來,不來品鑑一番嗎?”

歷史上,蒙元於1274年發動對日本的戰爭,但這場戰爭並非臨時起意,而是經長期的交流演化才發生的。在控制了高麗之後,忽必烈自高麗人趙彝處聽說了日本的情況,對這個國家產生了興趣,並遣使訪日,要求交流,屢次了無迴音後才決定動兵。

這個時空,忽必烈早在前年就派了以蒙古人黑的爲首的一個使團前往高麗,要求高麗人協助他們出使日本。但高麗人不願意趟渾水,用諸如“蠢蠢小夷”,“驕傲不識名分”,“欲舍之則爲大朝之累,欲取之則風濤險阻,非王師萬全之地”等說辭勸阻黑的。黑的也怕海途兇險,遲遲不能動身。直到去年,忽必烈的親信陳嵬親自來了高麗督辦,用原本的副使殷弘替換了主使黑的,又徵募了一批高麗文人,使團才終於成行。

使團乘船低調抵達博多,又到了太宰府,但太宰府的官員們始終不肯引導他們去見朝廷或者幕府,就這麼把他們安置在館園裡,沒好消息也沒壞消息。實際上,現在的日本人根本不想跟外國官方勢力有任何交流,自然就不會把他們這些使節引入中樞。但是他們又害怕擔責任,不敢把他們驅逐走,就只能讓他們呆在館中,什麼也不做,期望他們有朝一日等煩了自己離開。

殷弘搖了搖頭,站起身來,嘆道:“也罷,正巧肚子也有些餓了,那就嚐嚐……”

“殷使,潘使!”這時,使團中一名隨從興沖沖地進了院中,喊道:“大宰輔有迴應了,鎮西奉行少貳要見我等!”

殷弘一拍巴掌:“可算是有信了!那麼事不宜遲,趕緊安排吧!”

不久後,殷弘、潘阜兩人就在日本侍從的引領下,見到了武藤資賴、少貳資能兩父子。

雙方按照各自的禮節行禮,又隨便問候了幾句,殷弘便問道:“這位武藤大人,不知我們何日可以去面見日本國王呢?”

聽到他將天皇稱之爲國王,武藤眉頭一皺,但沒有立刻發作,而是問道:“在此之前,我想問一下,貴國遣汝等使節前來我國,是所爲何事?”

殷弘正了正身子,答道:“是爲了聯合日本國,共討東海賊!”

當下,國際局勢相比歷史上有了巨大變化,未曾設想的道路出現了。在陳嵬的主導下,蒙古使團的對日外交風格從過去的強硬轉變成了“聯合”。因爲根據他獲得的情報,東海和南宋與日本都有頻繁的貿易往來,若是能切斷這個渠道,必然對削弱他們的力量大有幫助。而蒙古新敗,威望大不如前,要是還簡單粗暴指望通過施壓來讓日本臣服,那簡直是癡妄,所以只能軟化態度,以懷柔手段,希望與他們交好。

這一手段的轉變,配合日本社會受到的相比歷史上更嚴重的商品經濟衝擊,產生了意外的效果,如同河流偶爾向側旁潰堤,卻意外找到了新的河道。

“哦,是這樣?”武藤一掃剛纔被冒犯的不快,產生了興趣,但也沒有立刻就漏了底牌,而是敲打道:“可是,東海國對你們是敵人,對我們卻是‘朋友’。要是我們按你們說的做了,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

“皇帝陛下可以正式冊封日本國王,使得日本列於諸冊,不再爲化外之土……”殷弘這麼說着,不過隨着通譯把他的話轉成日語,武藤的臉色卻越來越黑。

見狀,副使潘阜連忙用眼神打斷了他,改口道:“聽聞日本國兵多將廣,卻困於島上,豈非憾事?若是與我十萬蒙古鐵騎和百萬漢、高麗大軍聯合,滅亡南朝,入主中原,我朝皇帝便可將山東沃土分與日本國治理,不比當下境遇好多了?”

第618章 共克時堅 七 自力更生第20章 鋼鐵工業第609章 李氏朝鮮 六第521章 光明 上第210章 期貨(累計打賞加更)第801章 求和第203章 出賣 一第678章 錢多了也頭疼第456章 另一個世界:奇貨可居第417章 東進:瀛山島第560章 沙漠風暴 八 一艦當千第79章 試炮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535章 農貿市場第70章 對日貿易 二 謝國明(第七更)第498章 關原第791章 邕桂分流 下第864章 海峽第100章 捅了馬蜂窩第58章 騎兵第793章 氣吞萬里(加更)第885章 最後的選擇第184章 育馬第399章 二次立國第835章 熱那亞的崛起 七 地中海上的炮聲第552章 以漢制夷第522章 光明 下第629章 鐵血強宋 二 新軍第288章 認捐第661章 臨安事變 三 先進火炮系統第488章 後方第617章 共克時堅 六 清理枯枝第866章 大賽馬場第547章 奪取蘇洛鬲第736章 步兵炮第686章 都好起來了 四第395章 貨幣戰爭(加更)第843章 星星峽第711章 蘄州第824章 曙光 (加更)第120章 中場休息第89章 光榮與夢想第456章 另一個世界:奇貨可居第188章 什麼,東海國?這下玩大了啊!第799章 長安!第447章 另一個世界:血色旗語第283章 萊蕪,萊蕪!第789章 出大事了第273章 將而必誅第109章 第二艦隊第368章 神槍 下(加更)第451章 北印度洋環流第281章 營救第659章 臨安事變 一 乘風破浪第762章 冬狼第314章 北清河船場第796章 旱地行舟第778章 第三把火:大包圍後21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下第573章 大哉乾元 下 (2/4)第167章 硫酸 上第902章 出路第418章 東進:博多第608章 李氏朝鮮 五第456章 另一個世界:奇貨可居第453章 另一個世界:古裡第888章 輿情第251章 大巡禮 四 獅牙炮(乾脆一起更了)第848章 鑿空 四 三汗會盟後4章 土木堡之變第248章 大巡禮 一 學宮谷第18章 秋季第92章 騎兵第593章 四面漢歌第425章 後勤第232章 奪城第710章 急轉直下第479章 錢之病(再加一更)第44章 透視畫法與糖第361章 冒險者協會第296章 技術擴散第470章 東洋景 下後3章 干涉第358章 忽必烈的憂鬱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第332章 泰山之戰 七 進還是退?第109章 第二艦隊第431章 北上:北方伐木第26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126章 鯨魚第510章 進城去第319章 轉進第481章 貨幣戰爭第326章 泰山之戰 一 入場第325章 交易第586章 第四野戰旅後21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下第37章 渤海沿岸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來了第774章 第一把火:鐵路網
第618章 共克時堅 七 自力更生第20章 鋼鐵工業第609章 李氏朝鮮 六第521章 光明 上第210章 期貨(累計打賞加更)第801章 求和第203章 出賣 一第678章 錢多了也頭疼第456章 另一個世界:奇貨可居第417章 東進:瀛山島第560章 沙漠風暴 八 一艦當千第79章 試炮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535章 農貿市場第70章 對日貿易 二 謝國明(第七更)第498章 關原第791章 邕桂分流 下第864章 海峽第100章 捅了馬蜂窩第58章 騎兵第793章 氣吞萬里(加更)第885章 最後的選擇第184章 育馬第399章 二次立國第835章 熱那亞的崛起 七 地中海上的炮聲第552章 以漢制夷第522章 光明 下第629章 鐵血強宋 二 新軍第288章 認捐第661章 臨安事變 三 先進火炮系統第488章 後方第617章 共克時堅 六 清理枯枝第866章 大賽馬場第547章 奪取蘇洛鬲第736章 步兵炮第686章 都好起來了 四第395章 貨幣戰爭(加更)第843章 星星峽第711章 蘄州第824章 曙光 (加更)第120章 中場休息第89章 光榮與夢想第456章 另一個世界:奇貨可居第188章 什麼,東海國?這下玩大了啊!第799章 長安!第447章 另一個世界:血色旗語第283章 萊蕪,萊蕪!第789章 出大事了第273章 將而必誅第109章 第二艦隊第368章 神槍 下(加更)第451章 北印度洋環流第281章 營救第659章 臨安事變 一 乘風破浪第762章 冬狼第314章 北清河船場第796章 旱地行舟第778章 第三把火:大包圍後21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下第573章 大哉乾元 下 (2/4)第167章 硫酸 上第902章 出路第418章 東進:博多第608章 李氏朝鮮 五第456章 另一個世界:奇貨可居第453章 另一個世界:古裡第888章 輿情第251章 大巡禮 四 獅牙炮(乾脆一起更了)第848章 鑿空 四 三汗會盟後4章 土木堡之變第248章 大巡禮 一 學宮谷第18章 秋季第92章 騎兵第593章 四面漢歌第425章 後勤第232章 奪城第710章 急轉直下第479章 錢之病(再加一更)第44章 透視畫法與糖第361章 冒險者協會第296章 技術擴散第470章 東洋景 下後3章 干涉第358章 忽必烈的憂鬱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第332章 泰山之戰 七 進還是退?第109章 第二艦隊第431章 北上:北方伐木第26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126章 鯨魚第510章 進城去第319章 轉進第481章 貨幣戰爭第326章 泰山之戰 一 入場第325章 交易第586章 第四野戰旅後21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下第37章 渤海沿岸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來了第774章 第一把火:鐵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