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日本病了,其名爲錢

1264年,11月11日,日本,西海道,肥前國,巖屋山。

當年,日本國曾仿效唐制,將本國西端的那個大島劃分爲九個州,此島因而得名“九州島”。州上有道,九州島及周圍的島嶼,又設了一個“西海道”統轄。再之後,日本廢州設“令制國”,每國設一“守護”統領,守護之下又有許多“地頭”,用於管理境內的零散地塊,這九州島上的九州就成了九國。

肥前國位於九州島西北角,地盤大約與後世佐賀、長崎兩縣相當,地形多山,海岸線破碎、羣島密佈、港灣衆多。巖屋山,就是肥前國山間的一處小谷地,由一個御家人家族武巖家擔任地頭。

所謂“御家人”,就是與鎌倉幕府的北條家關係密切,定下效忠的契約關係,然後被北條家派往日本各地擔任重要地區的地頭或守護的封建領主,與歐洲的騎士或前秦的士大夫類似,是幕府能建立統治的基礎所在。

不過,武巖家現在的狀態相當不妙啊。

巖屋山,有一處小町,實際上就是個大點的聚居點,町西高地上修建着武巖家居住的土城。這個土城從軍事角度來說稱得上小而堅固,但作爲居住場所來說實在是逼仄簡陋了些,沒辦法,巖屋當地就沒幾塊平地,產出幾乎沒有,實在是提供不了什麼供養。

城中一處陰暗的木屋中,當代地頭武巖元一和三兒子武巖三郎正在木板上相對而坐,久久沉默無語。

許久之後,元一纔開口道:“三郎,菊池家回信了,聘禮必須再加十吊錢才行,但今年收成不好,我們實在是沒錢了。”

三郎不忿地說道:“爲何,他們之前不都答應了嗎,爲何又要加聘禮?”

元一搖了搖頭道:“島田家的一個混蛋想給兒子說親,就看中了菊池家的摩子。你知道的,他們近年來挖那種黑石頭賺了不少錢,所以出手闊氣得很。”

三郎怒而捶了一下地面:“混蛋!他們身爲武士,竟然做出挖石頭賣錢這種低賤的事,真是不知羞恥!菊池家也是見錢眼開,信義都不講了嗎?”

元一嘆氣道:“也沒辦法,現在的世道就是這樣的。你還年輕,再等一等吧,好人家的女兒總是會有的。”

三郎擡起頭,期待地看着他:“父親,我們家真的拿不出錢了嗎?實在不行,去借一點也行啊。”

元一有些尷尬:“你忘了嗎?去年你二哥娶親,我不得不把西山那片地抵給了商人,才借了錢給他置辦了聘禮。如今,這筆錢還沒還清呢。本來咱們武巖家的土地就沒多少,到我這輩又分給了你二叔和四叔,單憑剩下這些山地和領民,就只能這麼拮据過日子了啊!”

日本幕府是典型的封建統治結構,對於武士不發工資、不徵稅賦,而是給他們分封領地,讓他們用領地供養自己,並對幕府盡封建義務,服從調遣。不過基層武士採用的是均分繼承法,兒子們均分家產,這樣可以讓御家人一代代越來越多,但是每個人的家產越來越少、越來越窮。武巖家祖先分到這塊地的時候過得還可以,然而一代代傳下來,到現在已經窮困潦倒了,空有地頭的名頭,卻沒有什麼財力,還要對外借貸才能維生。

三郎嘆道:“是啊,大哥過後還有二哥,債都欠到幾十年後去了,我這個小三兒,恐怕沒有成親的機會了。”

元一看着這個他一向痛愛的小兒子,心中天人交戰了一會兒,最後咬牙道:“實在不行,我就去與北邊唐津的小林大人說,把我們的巖屋賣給他,總得湊出錢來給你下聘禮!”

三郎一驚,道:“這是祖宗傳下的土地,怎麼可以賣給他人?”然後又苦笑道:“原來我家真的已經窮困至此了嗎?”

他的臉色一陣紅一陣白,幾度欲語,最後終於下定了決心,俯身雙手按在地上對元一行大禮道:“父親,請允許我離開家吧!我要去博多,去尋個生計,或是給人做護衛,或是出海,或許會丟了性命,但不闖出個名堂不會回來!我遲早要讓那些看不起我的人知道,因人家貧年輕就欺負,早晚會後悔的!”

元一對他的表態非常驚訝,嘴角不斷抽動,最後還是長嘆一口氣:“罷了,這對你或許也是好事。”

數日後,武巖元一湊出了一份寒酸的行囊,將自己的佩刀鄭重地交給三郎,送他踏上了前往博多的道路,依依不捨地返回家中。

可是回家後沒多久,他就接到一份來自佐賀城的命令:“什麼,武藤守護要檢閱御家人?”

……

12月12日,肥前國,佐賀城。

肥前國守護武藤資賴在城頭走了一圈,看着城下稀稀拉拉的一幫子御家人武士,眉頭大皺:“就這些人?真是不成體統!”

武藤資賴是少貳家的當主……呃,看着是兩個姓,但跟名越氏又姓北條是一個道理,他本是武藤家的人(這武藤家是日本名門藤原家之後,後來去了武藏一帶過活,就改氏“武藤”),是當初鎌倉幕府的重臣之一,後來被髮配到了九州,擔任監管西海道各國的“鎮西奉行”,位高權重。因此這武藤資賴就在九州建立基業,新創了少貳氏一脈,所以他又可以被稱作少貳資賴。

武藤資賴擔任鎮西奉行數十年,近來深感年紀大了精力不濟,就卸任給了兒子少貳資能,自己來做了這個肥前國守護。他到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徵召各地御家人入佐賀,熟悉熟悉他們的面孔,檢閱檢閱他們的武藝。

結果沒想到,命令下去一個月之久,才徵召到這點人過來,而且其中不少人大腹便便鬆鬆垮垮,完全沒個武士的樣子。

他感覺一股怒氣涌上心頭,壓抑不住,也不想壓抑,當即就點出一個穿着淺紅色袍服的御家人,問道:“下田,你身爲福世地頭,本當率二十七名精壯武士來上番,爲何只到了十三人,連一半都沒有?”

姓下田的富態武士慌張說道:“守護,這,我……您有所不知,我們福世臨近海邊,不少人就被外來的海商僱傭去,尚未回家。您,您放心,若是有戰事要用到他們,我回去就給他們家裡寫信,等他們回來就不會再走了!”

“混賬!”武藤資賴罵道:“你們身爲御家人,身爲武士,就是該呆在家中,日夜磨練武藝,以待守護和幕府徵召的。現在爲了錢就聽宋人和商人驅使,豈不是自甘墮落嗎?”

“是,是,您教訓的是!”下田慌忙說道。然而心裡卻很不屑,你說的這麼大義凜然,平時我們養不起家,難道您出錢啊?

他只敢想想,隊伍另一邊卻有一個武士真的哭喊了出來:“守護大人,我家已經窮困潦倒,半年前出生的兒子都賣給別人了,求守護大人救濟啊!”

“什麼?”不少人都往那邊看去,武藤資賴更是喝問道:“你是誰,是出什麼事了?”

“在下藤田,家……”此人說着說着,嚎啕大哭起來,好不容易纔說了個明白。原來他家道中落,父親又得了重病,不得不將土地賣給商人換錢治病,然而病沒治好錢也沒了,還從地頭墮落成了空有武士之名的一介白身。之前他還打算出海去闖蕩,結果收到了佐賀的徵召,就過來碰碰運氣,看武藤守護能不能大發慈悲拉他一把。

武藤聽了後很是驚訝,問道:“去年幕府不是頒佈了新制,禁絕高利貸,更不準買賣土地和人口麼?爲何你還會淪落至此?”

成也封建敗也封建,幕府因封建制度而建立了對全日本的統治,也因封建制度被不斷侵蝕着根基。隨着領地的不斷分割,封建主逐漸變得窮困。與此同時,日本的整體生產力卻並未削弱反而增長,而隨着海外銅錢的流入,商品經濟日漸興起,商人和金錢的力量不斷壯大。相比之下,基層武士的困境就更悲慘了。

鎌倉幕府也知道這一點,知道武士不存,自己的根基也就不存,因此一直在試圖救助他們。就在去年,鎌倉就推出了一項“弘長新制”,以“改善民生”,主要內容是限制僧侶、限制商業、限制高利貸、嚴禁人口買賣等等。但是,意圖很好,可怎麼執行呢?

藤田哭訴道:“借給我家錢的那個商人據稱是山陽道武田家的,我家如何能忤逆?拿着新制去找他說理,他非但不理,反倒打了我一頓,還說‘要不是要留你還債,就把你狗腿給打斷!’……守護,天理何在,天理何在啊!”

武藤資賴也氣道:“竟有此事!”

一個武士的破產,不光是他自己一個人的事,還是關係社稷根基的大事——這個武士本身無法爲幕府服務了,而購買了他的土地的另一個人,由於土地來自於自己而不是幕府,難道會對幕府有一丁點的忠心嗎?

當下他也沒有心情檢閱了,解散隊伍各回各家,自己也回家思考去了。

實際上武藤資賴擔任鎮西奉行多年,對博多商貿的興盛和各地御家人的衰敗早已知悉。只是過去他高高在上也沒怎麼太過重視,直到自己實地考察過,方知已經嚴重至此。

他命家人從庫中取出一串銅錢——他身居高位,當然也收藏了不少銅錢——先是仔細地拿在手裡,像數念珠一樣一枚枚撥過去,情不自禁露出喜悅和滿足的笑容。然而,嘴角剛翹,他就回想起今天藤田哭訴的慘狀,手像觸電一樣抖了一下,將剛有了些溫度的銅錢扔了出去:

“此物,有毒啊!”

第757章 內亂第827章 薩拉戈薩第471章 東隅島第570章 火車第500章 第一重火力營“落日”,幕府毀滅者第733章 清理(加更)第717章 火線救援第831章 熱那亞的崛起 三 羅薩第642章 割草第183章 合夥第287章 賞賜第31章 起點號第175章 廢奴第859章 鑿空 完 功成第127章 人生如夢第549章 火油貿易第908章   逃生第214章 車間第460章 另一個世界:霍爾木茲第521章 光明 上第182章 新村第609章 李氏朝鮮 六第218章 賣官 下第349章 鬱蔥山第73章 巴格達(第十更)第379章 忽必烈的驚愕第318章 糧食危機第585章 拓展第437章 南下:真臘第49章 曲線第590章 炮戰第71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187章 歸來第511章 城市交通第48章 開拓隊第825章 麻煩第436章 南下:要什麼離島第233章 膽大包天第162章 財政問題(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八次加更)第861章 外部勢力第838章 江南第764章 禮樂(加更)第171章 走進歷史 下(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2/2)第606章 李氏朝鮮 三第748章 黃河大決第31章 起點號第760章 以星辰爲刃第414章 東進:林衍第93章 彈如雨下第641章 雷神第99章 奪取膠州 下第236章 朝野震撼第493章 倒幕軍越過了水無瀨川第388章 藝術品般的船……和價格第140章 分兵第463章 回家:衝古剌第838章 江南第672章 天無二日第26章 即墨鄉紳與知縣第279章 突襲平灤第807章 引夏軍出關 下第775章 第二把火:治河第194章 鄂州之戰第412章 東進:高麗外交第575章 黑龍江上 二 蒸汽船第758章 征服大漠第715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839章 前浪第786章 西宋現狀第413章 東進:等待第51章 城陽工業區 下第689章 真假大使第576章 黑龍江上 三 真·隕星後24章 全面反攻第98章 奪取膠州 中第546章 坤甸第781章 維新第227章 揚州第328章 泰山之戰 三 炮對砲,火力制勝的新時代第213章 鍊鋼第248章 大巡禮 一 學宮谷第192章 尖刀後12章 戰場迷霧第700章 散兵第519章 僞原子論(加更1/2)第904章 泉州第126章 鯨魚第552章 以漢制夷第469章 東洋景 上第403章 不落人後第206章 出賣 四第361章 冒險者協會第126章 鯨魚後7章 戰場第666章 臨安事變 八 昨日重現第758章 征服大漠第100章 捅了馬蜂窩第724章 第三野戰旅第699章 前哨戰第903章 終局
第757章 內亂第827章 薩拉戈薩第471章 東隅島第570章 火車第500章 第一重火力營“落日”,幕府毀滅者第733章 清理(加更)第717章 火線救援第831章 熱那亞的崛起 三 羅薩第642章 割草第183章 合夥第287章 賞賜第31章 起點號第175章 廢奴第859章 鑿空 完 功成第127章 人生如夢第549章 火油貿易第908章   逃生第214章 車間第460章 另一個世界:霍爾木茲第521章 光明 上第182章 新村第609章 李氏朝鮮 六第218章 賣官 下第349章 鬱蔥山第73章 巴格達(第十更)第379章 忽必烈的驚愕第318章 糧食危機第585章 拓展第437章 南下:真臘第49章 曲線第590章 炮戰第71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187章 歸來第511章 城市交通第48章 開拓隊第825章 麻煩第436章 南下:要什麼離島第233章 膽大包天第162章 財政問題(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八次加更)第861章 外部勢力第838章 江南第764章 禮樂(加更)第171章 走進歷史 下(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2/2)第606章 李氏朝鮮 三第748章 黃河大決第31章 起點號第760章 以星辰爲刃第414章 東進:林衍第93章 彈如雨下第641章 雷神第99章 奪取膠州 下第236章 朝野震撼第493章 倒幕軍越過了水無瀨川第388章 藝術品般的船……和價格第140章 分兵第463章 回家:衝古剌第838章 江南第672章 天無二日第26章 即墨鄉紳與知縣第279章 突襲平灤第807章 引夏軍出關 下第775章 第二把火:治河第194章 鄂州之戰第412章 東進:高麗外交第575章 黑龍江上 二 蒸汽船第758章 征服大漠第715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839章 前浪第786章 西宋現狀第413章 東進:等待第51章 城陽工業區 下第689章 真假大使第576章 黑龍江上 三 真·隕星後24章 全面反攻第98章 奪取膠州 中第546章 坤甸第781章 維新第227章 揚州第328章 泰山之戰 三 炮對砲,火力制勝的新時代第213章 鍊鋼第248章 大巡禮 一 學宮谷第192章 尖刀後12章 戰場迷霧第700章 散兵第519章 僞原子論(加更1/2)第904章 泉州第126章 鯨魚第552章 以漢制夷第469章 東洋景 上第403章 不落人後第206章 出賣 四第361章 冒險者協會第126章 鯨魚後7章 戰場第666章 臨安事變 八 昨日重現第758章 征服大漠第100章 捅了馬蜂窩第724章 第三野戰旅第699章 前哨戰第903章 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