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留在子時

平城。

百姓們擁擠在道路兩旁,有軍士戒備,拉開距離,防止鬧事,預防踩踏。

從城門口浩浩蕩蕩的走進來百餘人。

帶頭之人,披頭散髮,戴着一張巨大的青色面具,身上掛滿了各種各樣的古怪法器。

隨着那人的走動,他渾身的法器都在發出清脆的鳴叫聲。

他身邊跟着兩個人,皆是做惡鬼打扮,一人手持拿着鼓,一人手裡抓着火把。

爲首者往前走一步,就停下來又後退,往左,而後往右。

嘴裡說着些誰也聽不懂的話,就以這麼一種古怪的步伐往前走,也不知道他是怎麼能前進的,明明步伐看起來都差不多,可他卻是是在不斷的前進。

左手邊的人敲打着鼓,隨着主人的節奏,另外一人揮舞着手裡的火把,火把一次次的從主人頭頂上飛過。

在他們身後的百餘人,都是這種奇異的打扮,有人起舞,有人高歌。

場面充滿了奇異感。

他們從北城門走進來,一路朝着南城門走去。

沿路的百姓們高呼起來,有人自發的與他們發出同樣的呼喊聲,就這麼目送他們從道路上過去。

這些人看起來是真的一點都不知道疲憊。

一路往前走,走了足足一個多時辰,終於是走到了另外一個城門口。

百姓們大吼了起來,有人往外撒去錢財,孩子們蹲在地上,撿起這些。

走出了城門,早有官吏等着他們。

衆人脫下了衣裳,開始拿掉頭上的面具,爲首者也終於是緩緩拿下了面具。

面具之下的人,正是褚兼得。

褚兼得喘着氣,渾身是汗,幾個小吏急忙衝上去,一臉心疼的爲他拿下身上的這些裝備。

“褚公,您年事已高,這類事,交給別人就可以了,何必再親自來做呢?”

“這儺儀豈能交給別人來做?”

“春儺戲乃是國家大事,非得我親自來做,可不能出錯。”

褚兼得氣喘吁吁的說着,又看向了其餘的那些扮貴者,臉上終於出現了笑容,“你們這些小子,做的還不錯呢!”

“我還怕你們演不了方相氏,看來,往後我也可以慢慢讓步了!”

衆人哈哈大笑。

正是春種,在春種之前,按着國家的制度,要在城內舉辦聲勢浩大的儺戲。

這並非是老鮮卑入關之後纔有的,是傳自先秦的東西。

在先秦的時候,這玩意主要是以驅鬼避疫爲主,儀式繁瑣且高貴,百姓是不配參與的,只有王公貴族可以參與。

發展到兩漢,出現了國辦儺戲和民辦儺戲,民辦的是可以由百姓們來參與的。

在老鮮卑入關之後,可能是老爺們死傷慘重,沒心思搞這些了,儺戲徹底走向了世俗化,沒有了嚴苛的規定,神靈多元化,佛和道的神也參與其中,就算是個乞丐,都可以戴着面具參與其中,儺戲目的從驅鬼變成了酬神。

真要較真,本質上就是在春天開始耕作之前,舉辦一個活動,讓百姓們都參與其中。

酬謝神靈與自然,希望今年能得到他們的庇佑,能過的好一些,災害少一些,大家帶着滿心的歡悅,帶着對新一年的期待,開始今年的耕作大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件事確實很重要。

酬神的儀仗隊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是城內的百姓們卻可以繼續自己的狂歡,他們紛紛戴上各種各樣的面具,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活動。

街道上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馬車很難通過,大多都是徒步趕路。

此刻,有一行人做了惡客,在熱鬧的人羣裡擠出了一條路來,馬車緩緩通過。

帶着一路的謾罵聲,馬車終於來到了一處較爲平靜的巷子裡頭。

馬車停靠下來,一個官員嘀咕着什麼,走下了車來。

下車的人,正是漢國大臣陽休之。

陽休之看了看周圍,確定此處寂靜無人,這才讓手下去敲門。

很快,他就走進了宅院之內。

陽休之並非是頭一次來到這裡,他走的極快,在幾個奴僕的帶領下,迅速出現在了書房,推開門,就走了進去。

書房之內坐着一個年邁的文士。

正是崔季舒。

看到貴客登門,崔季舒並不意外,似是早有預料,他示意了下,讓陽休之坐在自己身邊。

陽休之坐下來,看到崔季舒面前擺放着許多的文書,上頭寫滿了各類的人名。

陽休之眯起了雙眼。

崔季舒指了指一個名字,問道:“陽公,此人,你以爲如何?”

陽休之瞥了一眼,“孟業?”

“這不是那個買驢的太守嗎?”

崔季舒笑了起來,“正是那位買驢太守。”

“怎麼,要進刺史位了?”

陽休之很是不屑的說道:“此人膽怯如雞,當初高嶽召他到司州,此人竟在城門被幾個鮮卑甲士刁難,嚇得不敢進去,還要高嶽派人請他進來。”

“連只雞都不敢殺,唯唯諾諾。”

“就他這樣的,也能當刺史嗎?”

崔季舒驚呼了一聲,“可不敢這麼說啊。”

“陛下只安排了三個人,其中一個就是這孟業,陛下說此人清廉,愛民,仁厚,是合適的刺史人選。”

陽休之的嘴脣抖了抖,強忍着不批判。

可他那態度還是出賣了他內心的想法。

他也配??

他索性不再想這個,“三人?不知其餘兩個是誰?”

“一個是成安令房豹,一個是蘇瓊”

“哦,房豹好說空話,蘇瓊倒是不錯,可惜,相貌不端正。”

“那陽君覺得,誰可以擔任呢?”

陽休之清了清嗓子,“我覺得有兩個人可以,一個是中書郎崔瞻,他過去深得楊相看重,開國之後,也頗有功勞,聰明博學,清廉正直,可以爲刺史。”

“一個是我的兒子陽闢強,他悟性過人,有治世的才幹”

崔季舒忽笑了起來。

“難怪陽君看不上別人,這開口就是一個崔一個陽。”

陽休之急忙說道:“崔公,我並非是那種好說虛話的人,我的兒子年紀已經很大了,卻還是沒能找到合適的官職,我就他這麼一個兒子,自己的年紀也大了,對往後的事情很是擔憂。”

“這新的幾個刺史位,只要不是昏庸的人,都是能做出政績來的。”

“那邊多殘破,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啊。”

“我不怕別人怎麼說我,我只是想給兒子謀取一個機會,別人能做的,我兒子也能做,有我來幫助,或許能做的更好。”

“崔公,您的兒子當下跟高路二人商談刺史的人選,這點大家都清楚,若是您願意相助一二.”

崔季舒用手指輕輕叩打着面前的案。

“八個刺史,陛下拿了三個。”

“高至少要拿一個給前宗室,路也得拿一個給成安人,我與我兒子同朝爲官,只是,路終究不同,他還得拿一個給定州人。”

“如此又少了三個只剩了兩個人選。”

陽休之急忙說道:“那也該輪到我們選了。”

“邊塞人裡沒什麼賢才,在朝中也說不上話。”

崔季舒笑了起來,“那可不行,厙狄顯安還在呢,當下的邊人,許多都以他爲主,他在朝中是能說得上話的,就這麼奪走,他可未必樂意。”

陽休之皺起了眉頭,“就是這樣,那也還有一個是我們的。”

“我願意換我可以自己去聯絡其餘衆人,讓他們將這最後一個名額讓給我。”

自開國之後,這還是頭一次進行刺史分配。

過去的十刺史,是劉桃子跟祖珽直接選出來的,根本就沒有讓羣臣參與進來。

而漢國的刺史跟齊國的不太一樣。

齊國的州更多,刺史更廉價,至少得是那種兼任四五個州的刺史,纔看的過去。

但是如今的漢國,州更少,就說如今的十一個刺史,每一個都是位高權重,不只是檢察權,是直接擁有對諸郡的管轄權,行政,經濟方面全權負責。

那可比過去的刺史要厲害太多了。

這次大戰,又多出了八個州,這八個州,在朝中許多人的眼裡,那就是閃閃發光的會下金蛋的八隻雞。

誰抱去了,誰就能升官發財,大權在握。

過去大家都喜歡往朝中跑,將外放擔任刺史當作是對付政敵的手段,但是如今,他們卻又想盡辦法讓子嗣們往外頭跑。

在劉桃子的詔令到達平城之後,高浟連着兩次召集羣臣,商談刺史的人選。

因爲此事關係重大,故而不能讓吏部獨斷,需要羣臣一同商議。

在崔季舒到達了尚書檯官署的時候,幾個重臣早已等候在原地。

崔季舒與衆人行禮相見,到了預定的時間,就跟着一同走了進去。

劉桃子不在國都,許多大事就在尚書檯的小院裡商談。

這處小院周圍戒備森嚴,尋常人根本無法靠近。

可內部卻是很簡單,並不奢華,平平無奇的一處小院而已。

前來的官員們共計有一十四人,都是在各部掛職的大臣,因爲劉桃子不在,決策出中朝,故而商談事以路去病爲主,高浟爲輔。

路去病還是很喜歡開會的。

就是別人不太喜歡讓他來開會。

衆人到齊之後,各自入座,這次的商談也就順利的進行。

首先就是劉桃子給的那三個人選,當然,沒有例外,這三個人選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一致通過。

而後,便是大家最期待的,傳統分贓環節了。

崔季舒看了看周圍,在對面看到了自家兒子崔剛,只是崔剛臉色肅穆,看都不看自己的老父親。

父子同朝,也算是一段佳話,崔家向來有這樣的老傳統,不足爲奇。

崔季舒在心裡編織着言語,等着分配名額。

在座的不少大臣,彼此對視,眼裡似乎也是帶着期待。

“郎茂。”

“字蔚之,興和二年生人,籍恆山新市,起家司空行參軍,遷保城縣令,政績突出,廉潔正直,授朔州戶曹,政績昭著,得三次封賞”

高浟讓甲士們將一個人的資料分發給了衆人,而後輕聲讀了起來。

崔季舒眼裡閃過些驚愕,他拿起手裡的文書,反覆看了起來。

郎茂??

這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他忍不住看向了高浟,路去病,崔剛三人。

這不是宗室,看起來跟宗室也沒有聯姻關係,排除高浟,不是成安人,不是元老派,排除路去病,可他也不是定州人啊?

崔季舒一時間竟無法判斷他的背景。

高浟看向了衆人,“諸位以爲呢?”

一時間,屋內有些沉默。

路去病卻開口問道:“高公,這個人是不是有些太年輕了?今年才二十九歲?”

高浟點點頭,“年紀是少了些,但是我看過了,此人自幼學習刑名之學,精通律法,善於治理,擔任地方戶曹之後,政績格外突出,是個賢良之才,且沒有年輕後生的急躁,做事沉穩.”

崔季舒看向了遠處的陽休之,兩人都從彼此的眼神裡看出了些困惑。

大家卻都同意了這個提案。

“裴讞之。”

“字士平”

高浟即刻說起了下一個人來。

這人是大族出身,河東裴,但問題是,崔季舒依舊沒辦法將此人跟那三位聯繫起來。

他的眼裡愈發的迷茫。

高浟等人連着說出了好幾個刺史人選。

不只是如崔季舒所預料的那種一人一個,佔據三個人選,他們是給出了十幾個候選,這些都是政績出色,各方面都不錯的人。

高浟又表示也希望大家能給出自己的人選,看看是否還錯漏了人才。

崔季舒輕輕撫摸着袖子裡的名單,卻有些不太敢說話了。

遠處的陽休之,更是如此,他耷拉着頭,失魂落魄。

高浟等人給出的這些人選裡,找不出一個能與他們三個人扯上關係的,好像就真的只看政績。

而陽休之的那個兒子,放在這些人裡頭,那簡直.慘不忍睹。

便是其中資歷最淺的那個,都可以全方面的吊打陽休之的兒子。

事情進展很是順利,衆人商談了整整一天,等到天色漸漸漆黑的時候,高浟方纔拿出了一份八人的名單。

“以源彪擔任洛州刺史。”

“蘇瓊擔任豫州刺史。”

“房豹擔任兗州刺史。”

“劉璿擔任徐州刺史。”

“孟業擔任海州刺史。”

“裴讞之擔任楚州刺史。”

“郎茂擔任衛州刺史。”

“徐遠擔任夏州刺史。”

從高浟開口直到結束,崔季舒都沒有敢說話,好多大臣都是如此,能從他們的眼裡看出許多不同的情緒,困惑,迷茫,不解。

過去的十一州刺史,再加上這八州,當下便是有一十九州刺史了。

這一十九個刺史,都是廟堂嚴格把關,從全天下的賢人裡挑出來的,基本都是證明過自己的才能,有充足的政績,覈查過爲人。

按着祖珽的說法,治理地方說難也不難,只要能安排一個出色的刺史,治理就成功了大半,至少比原先要好了數十倍。

高浟此時終於能鬆一口氣了,看起來有些疲憊。

路去病卻是打量着周圍的衆人,緩緩開了口。

“諸位,在商談這些大事之前,有人來找過我,問過我,也跟我說過一些事情。”

“我知道你們心裡是怎麼想的。”

“安排刺史,不就是分配利益嗎?”

“不過,那是過去的齊國,齊國已經滅亡了,就在前不久,被擁立的小皇帝也正式向漢王低頭稱臣。”

“如今是漢國。”

“我不知道往後會變成什麼樣,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一天漢國的商談大會也會變成齊國的分贓大會。”

“可至少,在我活着的時候,這種情況絕不會出現!!”

“一個刺史所能起到的作用有多大,諸位心裡都是知道的,不只是刺史,便是一個鄉野裡的小吏,有些時候都能產生想象不到的作用。”

“食君俸祿,爲君分憂,諸位乃是漢國之臣,勿要再帶着那些門戶私計,來污了這廟堂乾淨。”

“這是第一次,我只當是不知道,可若是往後,廟堂裡再出現這樣的風頭,敢公然安排自家的子弟進入廟堂或地方,擔任什麼官職,引不正之風,那我可不會輕易放過。”

路去病此刻猛地轉頭,看向了不遠處的陽休之。

“陽公,你覺得呢?”

陽休之渾身抖了一下,而後緩緩低下頭,“路公所言極是。”

路去病說完了這些,便做出了最後的決策,擬定了詔令,決出了刺史的人選。

在刺史之後,還有太守,縣令等等地方官員人選。

但是此刻,大家卻都不太敢亂想了。

完成了初次的商談,衆人紛紛離開。

崔季舒心思恍惚,剛剛走出門來,就險些與陽休之撞在了一起。

兩人都是驚醒。

他們在前來此處之前,曾跟大家密謀了許多。

可如今,他們卻都不知該說什麼了。

過去的慣例在如今這個朝廷似乎有些不太管用了。

陽休之長嘆了一聲,幽幽的看着老同僚。

“崔公,現在是什麼時辰了?”

崔季舒一愣,擡起頭來,看了下天色,“應當是戌時了吧?”

陽休之緩緩搖頭。

“不對。”

“是辰時。”

“只是我們,卻還留在子時啊.”

ps:第二章明天補上。

第371章 押送第394章 誰說的三面夾擊??第97章 和士開(二合一)第419章 這要怎麼偷?第494章 城牆第430章 頗有家資第381章 北頭一個漢,南頭一個漢第289章 長安危矣第185章 做主第122章 城樓拉矢第78章 黑獸黑身黑足第350章 決勝局第311章 要不給劉公磕一個??第339章 沒那麼容易第452章 豈不是成了小人?第114章 未有明主第69章 孰美?第229章 無敵之人第416章 魏晉名士今猶在第116章 還我!!第132章 大漩渦第456章 投了!第228章 楊忠來也!!第62章 新縣尉第163章 略施懲戒第325章 將大王均分第28章 一泡尿第421章 小樑國第487章 周人不知亡國恨第151章 謝謝啊!第91章 熟人所贈第317章 收手吧,阿祖第484章 祖相第61章 罪犯第87章 縣令與吏第311章 要不給劉公磕一個??第157章 萬萬不可!第404章 飛龍在天第346章 齊國第一將第486章 三年種田,五年南下第368章 新朝鼎立第227章 毒士第119章 輪到你了第510章 番外:往南的船隊第423章 王琳的奇襲第174章 高王快樂城第149章 棄暗投明吧,將軍第339章 沒那麼容易第248章 攻守互換第63章 什麼劉公??第408章 不只殺死肉體第248章 攻守互換第9章 老爺不做虧本的生意第1章 吃魚第40章 名額第173章 登基第311章 要不給劉公磕一個??第476章 北胡兇殘,無有比劉桃子者第307章 一獨夫第478章 必輸無疑第475章 非將軍之過也第39章 奴隸第287章 力不足第106章 城南征稅第18章 告發!第438章 當個人吧!!第69章 孰美?第404章 飛龍在天第261章 小廟堂!!第276章 新生第227章 毒士第279章 新尚書檯,新廟堂第230章 聯手摘桃第81章 人間煉獄第194章 虎熊之將第129章 率獸第124章 無人校場第384章 劉桃子的末日到了!(求月票)第224章 天大喜事第185章 做主第365章 普六茹堅相貌非常第403章 潛龍在淵第483章 其貌,酷似宇宙大將軍第462章 無用武之地第253章 上好的孫女婿第225章 非人第146章 邊塞第20章 就是現在第401章 河內淪陷第464章 浩浩蕩蕩第415章 家第298章 我已看破勝負第388章 最高的對決!第455章 以子貴第53章 升官第10章 我是來自陽平的路去病第108章 名利雙收第253章 上好的孫女婿第388章 最高的對決!第505章 大功
第371章 押送第394章 誰說的三面夾擊??第97章 和士開(二合一)第419章 這要怎麼偷?第494章 城牆第430章 頗有家資第381章 北頭一個漢,南頭一個漢第289章 長安危矣第185章 做主第122章 城樓拉矢第78章 黑獸黑身黑足第350章 決勝局第311章 要不給劉公磕一個??第339章 沒那麼容易第452章 豈不是成了小人?第114章 未有明主第69章 孰美?第229章 無敵之人第416章 魏晉名士今猶在第116章 還我!!第132章 大漩渦第456章 投了!第228章 楊忠來也!!第62章 新縣尉第163章 略施懲戒第325章 將大王均分第28章 一泡尿第421章 小樑國第487章 周人不知亡國恨第151章 謝謝啊!第91章 熟人所贈第317章 收手吧,阿祖第484章 祖相第61章 罪犯第87章 縣令與吏第311章 要不給劉公磕一個??第157章 萬萬不可!第404章 飛龍在天第346章 齊國第一將第486章 三年種田,五年南下第368章 新朝鼎立第227章 毒士第119章 輪到你了第510章 番外:往南的船隊第423章 王琳的奇襲第174章 高王快樂城第149章 棄暗投明吧,將軍第339章 沒那麼容易第248章 攻守互換第63章 什麼劉公??第408章 不只殺死肉體第248章 攻守互換第9章 老爺不做虧本的生意第1章 吃魚第40章 名額第173章 登基第311章 要不給劉公磕一個??第476章 北胡兇殘,無有比劉桃子者第307章 一獨夫第478章 必輸無疑第475章 非將軍之過也第39章 奴隸第287章 力不足第106章 城南征稅第18章 告發!第438章 當個人吧!!第69章 孰美?第404章 飛龍在天第261章 小廟堂!!第276章 新生第227章 毒士第279章 新尚書檯,新廟堂第230章 聯手摘桃第81章 人間煉獄第194章 虎熊之將第129章 率獸第124章 無人校場第384章 劉桃子的末日到了!(求月票)第224章 天大喜事第185章 做主第365章 普六茹堅相貌非常第403章 潛龍在淵第483章 其貌,酷似宇宙大將軍第462章 無用武之地第253章 上好的孫女婿第225章 非人第146章 邊塞第20章 就是現在第401章 河內淪陷第464章 浩浩蕩蕩第415章 家第298章 我已看破勝負第388章 最高的對決!第455章 以子貴第53章 升官第10章 我是來自陽平的路去病第108章 名利雙收第253章 上好的孫女婿第388章 最高的對決!第505章 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