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金鑾寶殿,金鑾寶座硌

鄂爾泰起復,滿州五虎將崛起,薩爾滸城之戰,草河堡之戰,年羹堯病死,滿人再製朝鮮,遼東風雲突變,李肆一清二楚。.滿人一頭在遼東重開河山,一頭在北京城叩頭請降,不僅是滿人一族求存的陰謀陽算,還有滿人的內部分裂之勢。

後者之勢,李肆另有用處,允傅恆入紅衣,隨駕入北京就基於此勢,而前者絕非李肆可容忍,這不僅是小視英華,還把他李肆當作了傻子來算。

“陛下,遼東不過是草莽之地,又怎值得大英入眼。再說滿人已歸服大英,遼東也屬大英之土,其下紛雜人心,皆亂大英之義,有我滿人代大英震懾,也無禍及大英之害。”

阿克敦總算喘口了氣,繼續稱述利害。

“大英雖強,有云剛過易折,遼東之人也皆愚氓,隋時煬帝……”

阿克敦越說越亂,竟把隋煬帝也扯了出來,尹繼善一聲咳嗽打斷了他,再沉沉道:“就不知陛下意欲如何?”

現在這架勢,說什麼都沒用,還是等聖道亮出本意的好。

李肆搖頭道:“問朕之前,先問問你們滿人本心,你們還意欲如何?”

本心……本心當然是你李肆以下,英華億萬邪魔盡皆煙消雲散,大清重回盛世,滿漢一家,繼續過着和和樂樂的好日子。

這念頭閃過,上至阿克敦、尹繼善,下至跪拜在此的數百滿人,人人心中都閃過冰寒之念。聖道既有此問,自是知滿人這般本心,換了他們。不斬草除根,更待如何?聖道這話就是在揭示他們的命運,滿人一族的命運?

就在所有人都以爲聖道真要將滿人趕盡殺絕時。一陣腳步聲響起,竟是數百清宮命婦自太和門穿出,個個盛裝,低頭籠袖,款款行來。

過了金水橋,來到紅衣和侍衛親軍所列的警戒人牆前,婦人們跪拜在地,脆聲匯成鶯燕之溪:“罪婦叩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滿清的太皇太后,皇太后……

兩個婦人被引到李肆身前,身份讓李肆吃了一驚,一個是雍正妃子,一個是乾隆皇后,茹喜竟然把她們都丟下了?

“罪婦等留在紫禁城,任由萬歲處置。只求償滿人罪孽,舒漢人之心。望萬歲雷霆稍減,給滿人一條活路……”

鈕鈷祿氏牽着富察氏盈盈下拜,這富察氏一臉悽苦,倒還別有一番風韻。李肆是真楞了一下。楞的不是富察氏的姿色,而是這些娘們跳出來的用意。

再見這些妃嬪命婦人人兩眼發紅,顯是痛哭過一番,作了什麼心理準備,而一旁那些滿臣個個身上哆嗦不定,頭排那個年輕滿臣更是緊咬牙關,額頭青筋畢露,李肆悟了。

一股荒謬至極的感覺涌上心頭,靖康之恥……茹喜,甚至是整個滿人,要給英華,給漢人還回一場靖康之恥。

對英華國人來說,滿人不僅低頭認降,連昔日皇帝的妃嬪都成了戰利品,任人凌辱,這是何等快意啊。

當年金人施加給宋人的奇恥大辱,今日英華在金人後裔滿人身上找回來了,有這一樁快事墊底,英華要絕滿人一族的人心怕也要消散大半。.

看看蕭勝、吳崖、王堂合等人臉上閃過的興奮之色,就清楚這般人心了。

好算計……

好心性……

李肆再看看這兩婦人,尤其是富察氏那一臉羔羊般的驚懼之色下,還透着一絲爲存族而不惜身的大義凜然,六百年前,趙宋靖康之恥的幕幕記述就在心中激盪不停。

杜牧有詩感慨: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花蕊婦人卻道: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人是男兒。

女人於天下,到底該是什麼面目?

茹喜所想,滿人所想,甚至蕭勝吳崖這幫傢伙所代表的英華國人所想,都不是他李肆所想,不是英華所開新世所要的。

就算這些婦人毅然自獻,背後怕也有茹喜的謀算,這也是一道陽謀,靠着婦人的犧牲,滿人心氣更能凝爲一團,怕這就是茹喜要滿人“臥薪嚐膽”的一環吧。

破這一招卻是輕而易舉,李肆瞅了瞅身後隨從中臉色也頗爲複雜的傅恆,笑道:“鈕鈷祿氏,富察氏,留下來的怎麼都是你們啊?”

這一句話像是一記重錘,將滿人剛凝結起來的那股凜然決絕之氣砸碎,留守的滿人不是沒想過這事,可形勢之急,容不得他們想得太深,今日聖道一言,幡然頓悟。

鈕祜祿氏,滿人貴胄,野豬皮起家的鐵桿兄弟,世代都受愛新覺羅家厚待,康熙就有三個妃子出自鈕鈷祿氏,如今這鈕鈷祿氏更在雍正喪後主持宮闈,是無實有名的皇后,茹喜都不得不在握權時給其皇太后之名,甚至還特意籠絡一些出自鈕鈷祿氏的滿人爲親信,比如當年乾隆之亂時,站在她一方的常保。

滿人北遷時,茹喜對鈕鈷祿氏怕是有了更多顧忌,常保如何處置還不知,可想方設法,例如以存族大義說服太皇太后鈕鈷祿氏留在紫禁城,這已能看得很清楚。隨同阿克敦和尹繼善留守北京的滿人裡,出自鈕鈷祿氏的可非少數。

而富察氏麼,更是乾隆之亂裡跟茹喜直接爭權的滿人中堅,死了一個傅清,跑了一個傅恆,留下的富察皇后,茹喜肯定也不敢帶回盛京。而像明瑞這樣的富察氏人,也跟鈕鈷祿氏一樣,大多數人都留了下來。

本是獻身以存一族的決絕,在李肆輕飄飄如無心之語的一言之間就崩潰了,搞半天這還是茹喜排斥政敵隱患的陰謀……

李肆再道:“如何處置爾等。《討滿令》已說得很清楚了,當然,若是爾等願改漢名。正血脈,入我英華新世,法司也當稍寬刑罰。你們也未必沒有新的出路……”

一側傅恆高聲道:“聖上已爲大家放開一條生路,就不要再存着爲他人擔責之心了!大家擔不起滿人一族!也不需要擔!就爲郎家、傅家等華夏之下的族脈謀新的未來吧!”

鈕鈷祿氏中改漢姓多爲“郎”,富察氏則如傅恆一般爲“傅”,傅恆這一嗓子,讓衆滿人如雷貫耳,渾身戰慄,這是喜悅的顫抖。原本由茹喜捏起的滿人一心之勢頓時瓦解,在傅恆的帶領下。這上千滿人男女深深叩拜,齊呼“聖上仁德——!”

李肆再看向那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低聲道:“你們呢,還有兩個艾姓男人等着,去伺候他們吧。”

兩個婦人身軀劇震,胤禛和弘曆還活着這事,她們有所耳聞。卻怎麼不敢相信,可現在李肆親**代,雖是化作艾姓,她們卻一聽就明白。

婦人涕淚皆下,再度叩拜。李肆揮手而去,在文武大員的簇擁下,跨過金水橋,直入太和門,朝太和殿而去。

“臣覺得……”

一路行去,吳崖忍不住又要開口,這太便宜了滿人吧,雖只是以鈕鈷祿和富察氏爲主的少部分滿人,雖也要改漢姓,受審服刑,但有李肆這一言,他們該是得不了重罪。而雍正和乾隆還能得回老婆,這是何其優待……

“前些日子,嘉慶廢帝也由心腹親信護着逃到了總領館。”

陳萬策再來了這麼一句,蕭勝更咆哮道:“什麼!?那傢伙還能一家團圓!?”

嘉慶廢帝是茹安所生,雍正的“遺腹子”,茹喜雖廢了他的帝位,卻還是沒下殺手,就幽禁在圓明園裡。之前北京城大亂,他也被救了出去,學着他四哥弘曆一般,南投英華。

這當然讓蕭勝吳崖等人極度不滿,咱們英華反的是滿清,滿清的代表是誰?愛新覺羅家啊,現在李肆不僅收留了雍正、乾隆,恂親王,還要收容嘉慶,簡直成了愛新覺羅家的避難地,這事未免太荒謬了,難道皇帝真是有收藏滿清皇帝的怪癖麼?

李肆一邊走一邊道:“百年寇仇,豈是一刀就能了結的?寇仇亡盡了,百年恥辱怕也要甩到腦後……”

他微微笑道:“新會人是怯懦不知人倫廉恥的漢人代表,他們已雪恥自新,石祿漢軍旗人是叛了民族大義的漢奸,他們也已用血肉洗刷了罪惡,而要真正洗刷華夏百年淪喪的恥辱,就還缺俯首自新的滿人,愛新覺羅氏,鈕鈷祿氏,富察氏,還有誰比他們更能代表滿人呢?”

接着他語氣轉爲沉重:“砍腦袋容易,誅心難,朕留着他們,不是什麼仁恕。這些滿人在英華新世裡要得存,就得世代自我誅心,時時自省,讓他們提醒國人,華夏曾有百年恥辱。華夏若是不自強,不正大義,不應時而變,那般恥辱就又在眼前。”

言語再轉爲昂揚:“再說了,他們只是滿人裡的一小撮,還有數十萬滿人跑到了遼東,正在發春秋大夢,以爲還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國中留着這麼一股做夢都想跟他們劃清界限的滿人,再下狠手,也不必受什麼仁義束縛了。”

茹喜的底牌已經丟出來了,至此李肆心中坦蕩,如果此時茹喜在他身前,問他要怎麼處置滿人,他的回答很簡單:無條件投降,聽候處置。

他已經讓翰林院和總帥部這文武兩方在西伯利亞選擇合適的地點,要的是滿人既不徹底絕族,又毫無威脅。而在西伯利亞的環境下退化爲幾十百人一股的漁獵蠻族,那是再理想不過的最終方案了。

說到遼東滿人,衆人個個眼中放光,如李肆所說,紫禁城絕非北伐終點,英華國界也絕非關內,自古以來……遼東就是我華夏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是華夏成其爲華夏,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戰未完!

李肆一番話,衆人也完成了一段心路歷程,話盡時,太和殿已到,李肆擡眼看看殿門上的牌匾,“建極綏猷”四個大字,是弘曆寫的,明時也是這四個字,但清時卻多了蚯蚓般的滿蒙文,這四字大意是“天子承命於天,安邦定國,下撫庶民,人心歸服,人心天道並於一身”。

“換了這牌匾……”

李肆隨口吩咐着,南京無涯宮和東京未央宮正殿的牌匾上都是這四個字,是他親自寫的,直接換一塊就好。不得不說,這四個字是對帝王職責的絕佳概括,即便在他所開的君民相約之國,也還能切題。而帝王是否能做到這一點,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再跨入這富麗堂皇的大殿,三人合抱的蟠龍大紅柱撐起肅穆空間,軍靴踏上由蘇州土燒製,兩尺見方的黑黃“金磚”上,衆人下意識地就放輕了呼吸。

寬闊大殿中立着寶臺,寶臺正面左右是七層丹陛,臺上就是須彌座樣式的寶座,寶座前方,丹犀左右立着四個香幾,香几上是三足香爐,留下來的太監已尊禁衛署叮囑,焚起了檀香,香筒內插着藏香,金鑾殿裡青煙繚繞,薰香沁人肺腑,肅穆異常。

擡眼再看金鑾寶座,就見殿頂“藻井”如懸鐘般虛護寶座,藻井上刻繪着一副攝人心神的陽像,一條巨龍蟠臥,龍口銜着一顆大寶珠,名爲“軒轅鏡”,寓意爲能在此鏡之下穩居寶座的,纔是真龍天子。

太和殿就是民間俗稱的金鑾寶殿,明清皇帝大朝,典禮等儀制所在處,這寶座就是金鑾寶座。除卻李肆外,其他人,包括陳萬策都是第一次見到,頓覺這寶座直沉心底,在那一瞬間擠走所有思緒,壓得整個人都沉甸甸的,甚至膝蓋都有發虛之感,想要朝這寶座叩拜。

衆人沉默着感應這座大殿,似乎殿中還餘着真龍天子之氣,陳萬策收攝心神,顫聲道:“請陛下升座!”

原本跟李肆就只有半步之遙的蕭勝、賈昊、吳崖等人猛醒,紛紛後退一大步,拱手同聲道:“請陛下升座!”

李肆嗯了一聲,舉步踏上丹犀,上臺後,抽刀轉身,握着軍刀,緩緩坐上金鑾寶座。

這一就座,眼前光彩隱約變幻,似乎整個世界,再生一絲不同。

陳萬策施了個眼色,入殿的上百文武官員默契地跪拜在地,長聲呼道:“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聲呼,殿外禁軍和侍衛親軍也跟着吶喊,喊聲自太和殿傳出,四周警戒的數千紅衣也一同發喊,整個紫禁城都清晰耳聞,留在紫禁城裡的太監宮女們紛紛放下手中活計,跪拜在地,也跟着應和呼喝。

“萬歲萬歲萬萬歲——”

片刻後,這陣呼喊擴作大潮,溢出紫禁城外,外面的官民軍丁也一同發喊,像是最初李肆車駕入城時歡呼的迴音,此時終於傳了回來。

不多時,北京城一城都沉浸在萬歲呼喊中,喜迎新的皇帝落座,新的朝廷降臨,可太和殿裡,正發生着極其不和諧的一幕。

李肆正姿態極爲不雅地摸着屁股,嘆道:“硌得很,真不舒服……”RQ

第252章 爲誰而死第988章 賽里斯的真實野心第720章 放寬心,享太平第638章 海軍的恥辱:琉球第392章 借你一百萬,還我個江南第174章 我這叫飛蛟船第962章 鞍山戰起,火與汗誰背第978章 誰叛了誰第443章 大決心,就在當今!第111章 你們聽錯了第49章 禍福相依第650章 變革與阻力第813章 東洲記:我們需要這個親戚第389章 王對王,各安後事第53章 恢恢密網第559章 怪獸的血祭第470章 大局落定第904章 排槍,又是排槍第848章 西京諜影:灞陵炮響,風雲將起第211章 這是個大日子第790章 鐵騎悲歌第811章 東洲記:生番之困第350章 曲線救……,不,曲線建國第417章 明暗極彩鋪陳來第964章 爲何而戰,華夷再新辯第888章 大夢將醒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433章 大變將至,鄔先生獻計第88章 瘋狂對瘋狂第918章 洗禮之地第544章 你才知道戰爭是殘酷的嗎?第315章 答案不在心眼,在屁股第782章 絕望的結束和開始第464章 大越人民站起來了第619章 江南亂局,誰是多餘的人第78章 殺人如吃飯,你們得習慣第523章 我們兩國,親如一家第72章 苦難的郊遊第111章 你們聽錯了第834章 獅虎黨爭:誰是籌碼誰坐莊第168章 從此不做江湖人第245章 終究只是棋子第656章 捅破天也要打到底第893章 不離不棄的三年之情第148章 賞罰……分明?第234章 真亦假來假亦真第850章 清宮碎夢:弘曆的恐懼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749章 哈拉綽爾之戰:不甘心第252章 爲誰而死第158章 爲什麼?這是個問題第682章 婦女解放的初鳴第509章 南北銀錢事第37章 鐵火與罌粟第916章 土霸王還是工商?第212章 雷雨前的和風第391章 戰刀槍,更是戰銀子第150章 夫妻雙雙把書念第672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766章 朝鮮風雲:非凡之器第194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一場暗戰第14章 我爲消災而來第878章 迷亂的真相第954章 遺夢紛紛,漢臣獻社稷第349章 南洋潛刃第395章 生死決與人生坎第39章 盤家金銀鈴第570章 既是棉花糖,又有爛攤子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416章 狂風驟雨,三龍奪嫡第753章 龍鳳相爭第220章 真相即將揭曉第859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敗者的尊嚴第179章 仇恨不是力量,畏懼纔是第3章 光緒五十一年?第758章 誰說男兒不如女第395章 生死決與人生坎第351章 大家都缺錢第669章 好機會……麼?第583章 開歷史倒車的反動分子第947章 南北合一,聖道再迎親第7章 我是瘋兒也是傻第500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158章 爲什麼?這是個問題第141章 是人,所以相信第796章 謀外之法第402章 戰長沙,捅了什麼馬蜂窩第1010章 北洋巡禮第776章 朝鮮風雲:浮躁的黎明第909章 天山之南第206章 各安天職第473章 雍正的大躍進第486章 陰差陽錯第458章 前路通往何處第158章 爲什麼?這是個問題第212章 雷雨前的和風第199章 成敗論反賊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398章 戰長沙,小賊鬥老賊第845章 西京諜影:允禵的賭博
第252章 爲誰而死第988章 賽里斯的真實野心第720章 放寬心,享太平第638章 海軍的恥辱:琉球第392章 借你一百萬,還我個江南第174章 我這叫飛蛟船第962章 鞍山戰起,火與汗誰背第978章 誰叛了誰第443章 大決心,就在當今!第111章 你們聽錯了第49章 禍福相依第650章 變革與阻力第813章 東洲記:我們需要這個親戚第389章 王對王,各安後事第53章 恢恢密網第559章 怪獸的血祭第470章 大局落定第904章 排槍,又是排槍第848章 西京諜影:灞陵炮響,風雲將起第211章 這是個大日子第790章 鐵騎悲歌第811章 東洲記:生番之困第350章 曲線救……,不,曲線建國第417章 明暗極彩鋪陳來第964章 爲何而戰,華夷再新辯第888章 大夢將醒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433章 大變將至,鄔先生獻計第88章 瘋狂對瘋狂第918章 洗禮之地第544章 你才知道戰爭是殘酷的嗎?第315章 答案不在心眼,在屁股第782章 絕望的結束和開始第464章 大越人民站起來了第619章 江南亂局,誰是多餘的人第78章 殺人如吃飯,你們得習慣第523章 我們兩國,親如一家第72章 苦難的郊遊第111章 你們聽錯了第834章 獅虎黨爭:誰是籌碼誰坐莊第168章 從此不做江湖人第245章 終究只是棋子第656章 捅破天也要打到底第893章 不離不棄的三年之情第148章 賞罰……分明?第234章 真亦假來假亦真第850章 清宮碎夢:弘曆的恐懼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749章 哈拉綽爾之戰:不甘心第252章 爲誰而死第158章 爲什麼?這是個問題第682章 婦女解放的初鳴第509章 南北銀錢事第37章 鐵火與罌粟第916章 土霸王還是工商?第212章 雷雨前的和風第391章 戰刀槍,更是戰銀子第150章 夫妻雙雙把書念第672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766章 朝鮮風雲:非凡之器第194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一場暗戰第14章 我爲消災而來第878章 迷亂的真相第954章 遺夢紛紛,漢臣獻社稷第349章 南洋潛刃第395章 生死決與人生坎第39章 盤家金銀鈴第570章 既是棉花糖,又有爛攤子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416章 狂風驟雨,三龍奪嫡第753章 龍鳳相爭第220章 真相即將揭曉第859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敗者的尊嚴第179章 仇恨不是力量,畏懼纔是第3章 光緒五十一年?第758章 誰說男兒不如女第395章 生死決與人生坎第351章 大家都缺錢第669章 好機會……麼?第583章 開歷史倒車的反動分子第947章 南北合一,聖道再迎親第7章 我是瘋兒也是傻第500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158章 爲什麼?這是個問題第141章 是人,所以相信第796章 謀外之法第402章 戰長沙,捅了什麼馬蜂窩第1010章 北洋巡禮第776章 朝鮮風雲:浮躁的黎明第909章 天山之南第206章 各安天職第473章 雍正的大躍進第486章 陰差陽錯第458章 前路通往何處第158章 爲什麼?這是個問題第212章 雷雨前的和風第199章 成敗論反賊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398章 戰長沙,小賊鬥老賊第845章 西京諜影:允禵的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