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

8月12日,國內一片歲月靜好。

而在美國,隨着農業部公佈的一份月度報告,開始潛流暗涌。

當天,齊政就接到了在美國一直關注大豆期貨的姜平的電話:“又被你說中了,美國農業部大幅調低美豆的產量,理由是天氣乾燥。”

齊政聞言意味深長地呵呵一笑:“果然不出我所料啊,姜大哥,你說,美國農業部公佈的數據有幾分真幾分假?”

姜平說道:“我們自己對美國部分大豆的產區、產量和收穫量做了一定統計,也得到了一些氣象預測數據,結論是沒有大規模減產的跡象,不過我們的數據肯定不如美國農業部的周全,真假很難說。”

齊政眯起眼睛:“不管真假,相信這只是開始。如果我猜得沒錯,很快美國就要跟我們國家談談大豆進口的問題了。”

姜平沉默了一下,然後問道:“你的意思是認爲他們公佈的數據不實?”

齊政道:“預測嘛,從來都不是完美的,甚至往往是不正確的,不是過高就是過低。你覺得,這次美豆產量預測是過高的可能性大呢,還是過低的可能性大?”

電話裡,姜平的聲音有些失真:“……站在我們基金的立場,當然是希望數據真實最好,我們基金可是事先看多大豆期貨,如果預測數據來個反轉,我們就虧大了。”

齊政淡淡一笑:“現在肯定是‘利多’消息,基金會應該能小賺一筆,特別是事關接下來中美之間的博弈,我猜價格會繼續猛漲。姜大哥,要不要打個賭,看看我的預測準不準?”

姜平笑道:“呵呵,你的眼光一向有點毒,不賭!”

“嘖,真沒勁,姜大哥你一點挑戰精神都沒有。”

“……”

掛了電話,齊政回想着姜平傳遞的消息,陷入了思考。

04年的大豆危機,可以說是國內大豆加工業的一個轉折點。

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這場危機的起點,就在今年美國農業部公佈的這份美豆產量預測報告上。

齊政對即將到來的大豆危機不敢說了如指掌,但對一些關鍵節點還是印象深刻的,在提前關注下,姜平就根據齊政的預測佈局大豆期貨市場,並在報告出來的第一時間通知了齊政。

關於大豆,對我們國家來說,真的是一言難盡。

衆所周知,我國是大豆的發源國,用大豆製成的食品更是數不勝數,每一道都是餐桌上的美味。

在19世紀早期,隨着航海事業的發展,原產於我國的大豆乘上遠洋的巨輪,來到地球另一端的美洲大陸,成爲當地的新物種。

不過在當時的歐洲和美國,大豆一直都不是製作食物的主要原料。歐洲人主要是用大豆作爲飼料,而美國則利用大豆能夠固氮的性質,種植大豆提高耕地的有機氮含量,生產出來的大豆,則直接送去榨油廠。但由於當時榨油技術所限,榨出來的油有股青草味,因而沒有進入廚房,而是變成油漆刷在了汽車上。

直到二十世紀初,美國出現了油脂短缺,大豆作爲重要的油料作物,又一次進入了美國人的視線。

美國不但開始加大對華的大豆引種力度,還曾要求其引種者收集中國人用大豆製作“奶酪”(就是豆腐)的技術。至此,大豆在美國開始站穩腳跟。

不過此時的美國,大豆主要還是依賴東亞進口。

直到二戰時期,我國一直都是世界上大豆生產量最高的國家,約佔據世界大豆產量的90%。

到了二戰期間,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切斷了東亞對美國運輸大豆的交通線,同時,在戰爭期間,黃油的生產也遭遇到了阻力,不得不使用人造黃油替代……

以上種種因素迫使美國自力更生,自己生產大豆。

1941年美國農業部開始第一個政府大豆價格支持計劃,鼓勵農民生產大豆。結果一年之後,美國的大豆產量就超過了我國,成爲全球最大的大豆生產國,一直保持到今天。而且到1973年,大豆已經成爲美國的頭號經濟作物,並領先於小麥和玉米。

我國大豆在90年代中期之前基本是不需要進口的,不過其後,大豆進口開始迅速增長。

在01年大豆進口達到1394萬噸的歷史高點之後,爲了保護國內大豆生產,國家出手了。

當年6月份我國頒佈實施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要求進口農產品原材料要向農業部申請“安全證書”。

這還沒完。就在去年,農業部又公佈了針對轉基因農產品採取的臨時措施:向國內出口轉基因生物的境外公司,在申請安全證書的基礎上,持本國或第三國有關機構出具的安全評價有效文件,向農業部申請“臨時證明”,審查合格者方可在30天內被髮放證明……

客觀來說,這一套連環拳是相當厲害的技術壁壘。

因爲申領安全證書需要貨物到達我國口岸之後進行,一旦獲不得批准,巨大的損失將由美國供應商承擔。

而且除了設置“安全證書”關卡,去年3月,大-連商品交易所的轉基因大豆還被停牌了。

這兩項措施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去年進口大豆量降至1132萬噸。

但美國也不是好惹的。

所謂有來有往。今年三月,美國突然對我國鑄鐵管配件徵收反傾銷稅,中美貿易戰風生水起。三個月後,又對糖精徵收反傾銷稅……

直到美國農業部發布月度供需報告調減美豆產量。

……

齊政基於記憶的預測沒有錯。

8月25日,美國農業部宣佈,美方有可能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中方阻止美豆進口的問題,並聲稱中方以缺乏科學根據的植物檢疫爲由“無端中端”美豆的進口。

雙重施壓下,在美方商務部部長帶着縮小貿易赤字的任務訪華後,兩項具有政-治示誠意義的採購大單被拋向美國:一是價值67億美元的飛機、汽車合同;其二是包括14億美元大豆在內的農產品及電信合同。

齊政看到這個相關報道後,扼腕嘆息。

最終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也許在決策者看來,多進口還是少進口一些美豆似乎並不重要,特別是這項舉措是爲了實現更廣泛的國際政-治目的。

但美國在這項農產品採購的背後,還有着一連串的後手,看似簡單的美豆採購,帶來了國內豆農和大豆加工業的連鎖反應,絕對出乎了決策者的意料之外。

……

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731章 你們願意接受一個壟斷的嘉穀嗎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197章 聯合殺蟲,滅子絕孫(3/4)第631章 顫抖吧(2/2)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196章 蟲害來襲(2/4)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256章 人禍怪天災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122章 聯合對手(1/3 求訂閱)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293章 飛播牧草,海水治沙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656章 豬腦子第222章 我帶着誠意而來第112章 品類戰爭(10/10 十更求訂閱)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659章 放衛星(2/3)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222章 我帶着誠意而來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400章 我們省需要嘉穀(3/3)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168章 值得更大的訂單(3/4)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585章 趕超歐美的種子選手(1/2)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554章 啪啪啪(3/3)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602章 服氣的國營農場(1/2)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437章 假農之名,圈地蓋房(2/2)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128章 我懂(1/3)
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731章 你們願意接受一個壟斷的嘉穀嗎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197章 聯合殺蟲,滅子絕孫(3/4)第631章 顫抖吧(2/2)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196章 蟲害來襲(2/4)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256章 人禍怪天災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122章 聯合對手(1/3 求訂閱)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293章 飛播牧草,海水治沙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656章 豬腦子第222章 我帶着誠意而來第112章 品類戰爭(10/10 十更求訂閱)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659章 放衛星(2/3)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222章 我帶着誠意而來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400章 我們省需要嘉穀(3/3)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168章 值得更大的訂單(3/4)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585章 趕超歐美的種子選手(1/2)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554章 啪啪啪(3/3)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602章 服氣的國營農場(1/2)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437章 假農之名,圈地蓋房(2/2)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128章 我懂(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