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

既然普通人能接受高端豬肉,公司自然會考慮面向大衆市場。

但現實是產能受限,空有偌大的市場,沒有足夠的產品。

不需要多討論,擴大生產就被提上了日程。

養豬場擴建工程早就啓動起來,好在原來的養豬場選址原就考慮到擴建的問題,留有充足的餘地。

這次擴大規模不需要再從總公司口袋裡掏錢了。

且不說養豬場如今每天是“豬滾滾而出,錢滾滾而來”——按照平均每斤7元的價格,養豬場一天能入賬260多萬。

最令嘉穀衆人震驚的是,高端農業看似不顯山不露水,但是利潤驚人。

除了養豬場的建設標準較高,投入成本也高之外,因爲大量採用牧草養豬,飼料成本遠低於一般養豬戶,綜合起來的話,嘉穀養豬成本略低於一般養豬戶。

但是售價高啊!

高價是建立在與衆不同的基礎上的,憑藉着豬肉的極高品質,嘉穀有底氣開出比普通豬肉高出近一倍的昂貴价格,而且還供不應求。

近50%的利潤率啊,太驚人有木有?

唯有齊政心知肚明。

沒有靈陣的支撐,根本做不到這麼低的成本,這麼高的品質。

整個嘉穀的靈魂和核心,不是齊政,而是靈陣。

當然,前期投資是沒有那麼快就收回來的,但不是有銀行嗎?

以現在養豬場的日流水和訂單,是銀行哭着喊着要給養豬場提供貸款。

能用貸款發展,爲什麼還要自己投資呢?

因此以原養豬場作爲抵押,輕輕鬆鬆的就從銀行貸了一筆足以將養豬場擴大兩倍的資金。

擴建後的養豬場年出欄規模達到15萬頭,佔地1000畝,如果繞着養豬場走一圈,需要整整一個半小時。

如此體量的養豬場,是不是全國最大的單體養殖規模不好說,但一定是本省最大的養豬場了。

同時也是最先進、最現代化的養豬場。

有了前期的經驗,新建後的養豬場能做到每個飼養員可同時餵養5000頭豬,機械化、自動化的程度進一步提升。

豬場的擴建、設備的選購、豬苗的補充……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李東亮一一負責,齊政只需默默地按圖索驥佈置好靈陣,就沒他什麼事了。

擴建後的養豬場,年產值能達到三個億左右,在這個年代,已經是非常牛逼了。

農業有一個規律:

農產品,銷售上個百萬,入門門檻低,基本上誰用心都可以做成;

上千萬,有個能人即可;

上億是一個關鍵的坎,這要看你有沒有培養人的能力了。因爲你可以代表自己發聲,終於可以參與或者組織行業活動了;

上百億以後,可以代表行業發聲並且挑頭擔責任了;

上千億,可以參與或組織全球行業活動了。這個時候背上的可是更多的國家或者地區利益的東西。

說白了,就是規模決定地位。

所以嘉穀養豬場在本省已經是一個可以看得到的存在了。

縣裡就不用說了,養豬場自己就是一個納稅大戶,縣長都三天兩頭的跑去養豬場慰問。

市裡不時有些領導下來視察,養豬場也是必看項目之一。

現如今,養豬場剛建好,省級領導也要過來視察了。

嘉穀由王昱業帶頭,接待了省高官祁廣瀾一行。

¤ тTk Λn¤ c o

在縣領導的陪同下,祁廣瀾步入嘉穀養豬場,只看一排排現代化的豬舍,整齊又漂亮。

在李東亮的介紹下,一行人蔘觀了“全自養、大規模、一體化”的生豬養殖工業化經營管理模式。

很顯然,豬舍建設標準化、生豬飼養批次化、養殖飼餵自動化、糞污處理機械化等現代化水平非常符合祁廣瀾的胃口,看看他微微頜首和麪帶笑容的表情,就知道他對嘉穀的養豬場相當滿意了。

“我聽介紹說你們是採用牧草養豬,帶動周邊農民種牧草致富,這個規模有多大?”祁廣瀾隨後問道。

王昱業信手拈來,“養豬場的年產值預計能達到三個億,而現在周邊種植的牧草區有十萬畝,這還不夠,下一步要擴大到二十五萬畝的規模,估計可帶動全縣一萬戶農戶發展牧草種植業,農民實現增收一億以上。”

“能達到這麼高麼?”祁廣瀾目光一凝。

“沒有問題,我們經過測算,但是兩年以後,牧草每畝成本在300元左右,而養豬場收購價是1000元每噸,牧草畝產能達到800公斤,那麼1畝可收益約500元,一萬戶農戶從事牧草種植,每戶平均勞動力兩人,在沒有天災影響產量的情況下,每個勞動力至少可以實現增收六千元以上,這還是保底數,就這樣算下來也可以達到增收一億兩千萬元。”王昱業侃侃而談。

“唔,很好,嘉穀這個養豬場項目對於普誠縣甚至周邊地區都相當有益,可以極大的帶動丘區畜牧業發展,普誠縣率先走了一步,也算是闖出一條好路子。”

祁廣瀾顯然心情很好。

“普誠縣應該總結這方面的成果,尤其是這個現代化養豬場,要一如既往地支持嘉穀的發展,明年我還要來看看這裡的發展狀況!”

王昱業聽完面色不變,心裡卻大喜。

有了祁廣瀾這番話,不僅是在普誠縣,至少在南開市地區,嘉穀都能得到政府很大的扶持了。

雖然嘉穀有資本優勢,但是如果沒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想要快速發展,至少要花費多一倍的精力。

現在好了,在岷省,嘉穀也算有了“尚方寶劍”。

齊政也很滿意。

這世間,有三類人往往可以成事。

第一是有資格任性的人,用錢持續地砸;

第二是有專業技能的人,用韌性持續地做;

第三是運氣特別好的人,趕上了市場的爬坡時代,懵懵懂懂地進去,順風順水地做大了。

嘉穀符合第一個條件,有錢任性;也滿足第二個條件,有靈陣任性;唯有第三個條件不可控。

時勢是最難把握的,而在中國,追隨政府的步調,就是符合時勢。

如今三者俱全,天時地利之下,嘉穀註定了有無限的可能。

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146章 坑了一把還不夠?(諸君元旦快樂!)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728章 咱有錢,能花(4.3K)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155章 黑土地上的大豆(1/3)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704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上)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651章 漸入高峰(1/2)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454章 三年了,嘉穀依然在第514章 嘉穀實驗室的王旗(1/2)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220章 兩個人的隔空對峙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524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2)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154章 國豆靠吶喊,美豆靠補貼(3/3)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第586章 蛟龍吞象(2/2)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539章 非土豪無以種樹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84章 火爆(下)(求收藏)第502章 不會是騙子吧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447章 “參王”歸來(3/3)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614章 “豆”爭(上)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13章 靈陣初顯威(上)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581章 功成(1/2)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615章 “豆”爭(下)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58章 情懷第447章 “參王”歸來(3/3)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731章 你們願意接受一個壟斷的嘉穀嗎第4章 超越時代的抱負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
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146章 坑了一把還不夠?(諸君元旦快樂!)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728章 咱有錢,能花(4.3K)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155章 黑土地上的大豆(1/3)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704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上)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651章 漸入高峰(1/2)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454章 三年了,嘉穀依然在第514章 嘉穀實驗室的王旗(1/2)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220章 兩個人的隔空對峙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524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2)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154章 國豆靠吶喊,美豆靠補貼(3/3)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第586章 蛟龍吞象(2/2)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539章 非土豪無以種樹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84章 火爆(下)(求收藏)第502章 不會是騙子吧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447章 “參王”歸來(3/3)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614章 “豆”爭(上)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13章 靈陣初顯威(上)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581章 功成(1/2)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615章 “豆”爭(下)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58章 情懷第447章 “參王”歸來(3/3)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731章 你們願意接受一個壟斷的嘉穀嗎第4章 超越時代的抱負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