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節水!節水!(3/3)

水,對於生命來說,意味着一切。

尤其是在西北這種乾旱的生命禁區,有水斯有土,有土斯有民。

而農業本就是最耗水的生產活動。

隴谷縣年降水量低,主要靠高山雪水灌溉,水資源對隴谷縣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

嘉穀將投資爲合作社建立完善的節水灌溉工程的消息,一舉打動了隴谷縣衆農戶的心。

在規劃中,整個節水灌溉工程主要包含兩個系統:雨水集蓄利用系統、噴灌系統。

節水其實無非開源節流。

開源體現在雨水集蓄上。顧名思義,雨水集蓄利用就是採取工程措施對降水進行收集、儲存和調節利用的微型水利工程。

可以說,雨水集蓄利用是人們利用降雨的較高階段。

在我國,雨水集蓄利用已不單單是一項普通的微型水利工程,而成爲了乾旱缺水地區人民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經濟脫貧致富的主要手段之一。

到目前爲止,國家在西北各省投入資金40多億,修建了各類水窖、水池近400萬個,蓄水能力超過9億立方,解決了約1800萬人的飲水困難和1350萬人的溫飽問題。

別看西北降雨少,正因爲如此,雨水纔會更重要。

隴谷縣當然也有相應的雨水集蓄工程設施。而嘉穀要做的,就是將原有的雨水集蓄工程進一步完善,擴大集流面積,提高雨水集蓄量。

而節流就主要體現在噴灌上了。

噴灌是利用管道將有壓噴頭分散成細小水滴,均勻地噴灑到田間,對作物進行灌溉。

噴灌的優點突出。首先,與地面灌溉相比,大田作物噴灌一般可省水30%~50%,增產10%~30%;而且能加快實現農業機械化、產業化、現代化;也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

而最大的缺點就是,費錢。

就拿嘉穀擬建設的半移動式伸縮噴灌系統,單位造價達到300元/畝,要覆蓋先期規劃的30萬畝大麥種植面積,需要投資近一個億。

雖然齊政能通過靈陣調配降雨,但總不能違反西北氣候特徵吧,而且西北深處大陸腹地,從哪裡調配水資源呢?最起碼齊政以現在的能力,佈陣範圍實在有限。

因此讓先進技術成爲西北人與自然共同發展的重要手段,也算是授之以漁了。

事實上,嘉穀肯投入巨資建設雨水集蓄利用系統和噴灌系統,大家加入合作社的意願就很強烈了。

道理很簡單,雖然種植大麥相對耗水較少,但總歸是看天吃飯,碰上乾旱氣候也會大大減產。

而有了節水灌溉工程,抵禦乾旱風險的能力不言而喻。

哪怕嘉穀倒閉了,至少節水灌溉工程還在,合作社終究不會虧本,不是嗎?

……

相比起農民們樸素而有點狡詐的思想,嘉穀更關心技術本身。

在大西北,生活,不是向沙漠索取什麼,而是在沙漠裡,建設屬於自己的家園。

而先進的農業節水技術,是在沙漠裡建設家園的最好手段。

以前不是不想用,而是用不起罷了。

世人皆知以色列以“沙漠之國”打造“農業強國”的奇蹟,就是憑藉先進的農業節水技術。

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其背後不僅有雄厚的國際資本支撐,還有科學家們孜孜不倦的研究作爲依仗的。

嘉穀在資本上,勉強敢說有一定實力,但在真正的技術上,還差得遠呢。

就拿最基本的節水灌溉來說。

要達到真正的節水灌溉效果,需要兩點,採取最有效的節水措施和最低限度的用水量。

嘉穀採用的噴灌,算得上是有效的節水措施了。

但是應該灌多少水呢?

要達到真正的節水效果,僅憑灌溉設備的發展是不夠的,還需要研究農作物的需水規律,需要多少就灌多少,什麼時候缺水了再灌,不多灌也不少灌,這樣才能達到最低限度的用水量。

這纔是節水灌溉的關鍵所在。

而這一點一直被大衆所忽視。

所以嘉穀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組織人研究農作物的需水規律,根據作物的需水規律,確定作物的灌溉決策,即灌多少、灌多深、什麼時候灌?

這一點,即使是逆天的靈陣也是無法解決的。

是時候講究真正的科學了,齊政有時無奈地調侃自己。

但即使做到這一步,也纔算剛起步。

所謂水肥一體,灌溉與施肥往往密不可分。

以色列在這點上向世人展示了什麼叫絕活。

他們發展的水肥一體化技術,將灌溉與施肥融爲一體,藉助壓力灌溉系統,將可溶性固體肥料或液體肥料配兌而成的肥液與灌溉水一起,均勻、準確地輸送到作物根部,水肥利用率高得一匹。

他們針對水肥一體化技術研發的液體肥,有400多個配方的產品,能滿足各種作物不同生長階段需求。

還有更多的先進節水技術……

一個彈丸小國,國土中三分之二被沙漠覆蓋,極度乾旱,人均水資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人均可耕地水平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20%……可謂艱難到寸步難行。

但就在這塊耕地資源和淡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土地上,以色列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沙漠農業的“神話”,利用不到3%的農業從業人口在養活800萬國民的同時,還使其農業產品佔據了40%的歐洲蔬菜、水果市場。

簡直比齊政的靈陣還要玄幻啊有木有?

但這就是高超的節水技術真正的力量了。

在這一塊,嘉穀只能說是小學生,只能慢慢地進行補課。

說到底,我國也是貧水國家,發展農業節水技術還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不過,雖然齊政也很支持嘉穀在農業節水技術投入研究,但對嘉穀未來能超過以色列還是很有信心的——即使是以一個企業對一個國家。

從大的層面上來看,農業節水技術主要算是“節流”,自身擁有的靈陣則能“開源”。

再怎麼節流,理論上,水資源也是越用越少的。

但齊政這個能開掛的貨色卻能“開源”使得水資源越用越多,誰更有前途,還用說嗎?

只要靈陣的層次上去了,“開源”的範圍擴大了,再看看這茫茫的大西北,簡直越想越興奮了……

第49章 思想準備(求收藏!)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461章 孩子與未來!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330章 一杯敬健兒,一杯敬觀衆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154章 國豆靠吶喊,美豆靠補貼(3/3)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190章 他的世界(1/3)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526章 夏季海島之行(1/2)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654章 騙經費嗎?第183章 人蔘雙雄聯盟(3/4)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42章 巨資在手(求收藏!)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502章 不會是騙子吧第324章 打通治沙的“任督二脈”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268章 針對毒奶的前瞻性佈局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331章 小小藍莓闖奧運第582章 補強短板(2/2)
第49章 思想準備(求收藏!)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461章 孩子與未來!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330章 一杯敬健兒,一杯敬觀衆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154章 國豆靠吶喊,美豆靠補貼(3/3)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190章 他的世界(1/3)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526章 夏季海島之行(1/2)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654章 騙經費嗎?第183章 人蔘雙雄聯盟(3/4)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42章 巨資在手(求收藏!)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502章 不會是騙子吧第324章 打通治沙的“任督二脈”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268章 針對毒奶的前瞻性佈局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331章 小小藍莓闖奧運第582章 補強短板(2/2)